《出鞘》第一卷 浪起微澜间 第六章 天南有剑冢

    在大煊王朝版图最南边,有一座古老的阁楼。
    此楼层高百丈,高耸入云。
    周身万千剑气萦绕,形成天然屏障,亦是剑气牢笼,将上万把剑锁在阁楼内。
    阁楼内似有数种截然不同的剑意蓄势待发。
    在这座阁内的最底层,悬挂一块已经被岁月消磨到快要看不清字迹的牌匾,后两个字依稀可以辨认是“剑阁”。
    第一个字已经完全无法确认。
    这座阁楼外围,数千把无名之剑皆剑身入地一半。
    俨然已成剑冢。
    这些剑形散而神不散,在阁楼周身形成一座庞大剑阵,布阵之人阵法造诣之高,匪夷所思,分别将二十八星宿阵与北斗七星阵以及五行八卦阵安插在周围,阵中有阵,阵外亦有阵。
    三阵合一,剑气纵横。
    其剑气剑意之盛丝毫不弱于被剑阵围在中心的阁楼。
    一块石碑立于剑阵外围,“剑冢”。
    在剑阁中一柄无鞘长剑蠢蠢欲动,打算破开剑气牢笼,直指一座参差庙之时。
    一个身影凭空出现在阁楼内,手掌轻轻抵住剑柄,将蓄势待发的无鞘长剑硬生生按入地面一寸。
    感受到掌心有锋利无匹的剑意横冲直撞,试图冲破他的限制。
    那人笑道:“真是顽皮。”
    ————
    在大髯汉子与稚童联手上演了一出“神仙索”戏法后,先前跑出去的看客当中还真有人去报了官,此刻一队官兵从衙门赶来,已然将这个地盘不大的小小杂耍地给团团包围。
    为首那人坐在马上,其余官兵分别站在他左右两侧。
    “无关人等速速离去!”那人大喊一声。
    “去去去,赶紧走!别妨碍我家大人查案!”两侧手下也开始推搡看客。
    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一哄而散。
    宋景山说道:“我们也走吧。”
    陆知行点了点头。
    李怀仁唉声叹气:“没劲。”
    李子衿离开时回望一眼,只见那大髯汉子有意无意地朝自己笑了笑。
    “宋叔叔,他们不会有事吧?”少女问道。
    宋景山瞥了一眼大髯汉子与稚童,摇摇头。
    “大人。没有杀人,就是个戏法!”汉子将稚童护在身后。
    那人跳下马,凑近一瞧,地上确实没有什么小娃儿的肢体,不过几根木头罢了。
    一位手下向前一步,以手掩嘴,对那位大人说了句悄悄话。
    原本打算就这么放过二人的男子便摆摆手,说道:“带回去。”
    大髯汉子一惊,见此人不像说笑,便再顾不上什么。
    他左脚一震,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动之后,浓烟笼罩住一行人。
    “人呢!?”
    “快拦住他们!”
    “在上面!”
    “不见了!”
    片刻之后,烟消云散,哪还有什么大髯汉子和稚童。
    突然从天上掉下一根神仙索,盘桓在地数十圈。
    看样子,两人是利用神仙索逃跑了。
    男子气愤不已,翻身上马,嘴里碎碎念着:“真他娘的气人,又给他们跑了!”
    似乎犹不解气,他又指着一群手下骂道:“一群饭桶!”
    随后众人只得灰溜溜的打道回府。
    ————
    经历了一个小插曲,李子衿一行人来到麓湖长街。
    天色已晚,此时赏灯,景色最佳。
    宋景山指向一处,问道:“小姐,不如我们去亭中坐坐吧。”
    陆知行朝宋景山所指瞧去,是一座湖心亭,少女点点头:“好。”
    李怀仁举双手赞成,逛了一天,这位娇生惯养的李家少爷已经累的走不动路了。
    “少爷,我帮你背书箱吧。”书童从李怀仁背上取下小书箱,背在自己身后。
    “如此甚好~”李怀仁撒丫子就朝湖边渡口跑去。
    麓湖长街沿湖而建,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外来游客,除去在岸上沿湖而行,拣选一些稀罕玩意儿,又或是吃些小食之外,亦可在环湖的几大渡口乘船赏灯。
    渡船收费不贵,送到湖心亭只需二十文,若是要乘船游湖便贵上不少,半个时辰就要花上一两银子。
    有一些个文人骚客,泛舟而行仍不尽兴,还要相约三五好友,一同登上湖心亭饮酒作诗,挥洒笔墨。
    大煊王朝特意在湖心亭立有一块石碑,专供才子佳人题字。
    素有“麓湖无题虚此行,湖心有迹载名归”的说法。
    李怀仁随意挑了个小船,四人乘船,踏波而行。
    这位老舟子笑容和蔼,说李怀仁长得像自己的孙儿,愿意分文不取就将四人送到湖心亭。
    李怀仁连连道谢,宋景山却不肯,硬要塞给老人家二十文钱。
    最后老人家实在拗不过这赤膊汉子,便只好笑着收下。
    上了湖心亭,李怀仁瞧见此处有许多身穿儒衫的学子,便想找人问问,看看他们是不是紫微书院的学生。
    迎面走来两人,正有说有笑。
    “这位公子,敢问阁下可是紫微书院学子?”
    一听这话,宋景山当即头疼,觉得李怀仁这小子是不是缺心眼,自己不是告诉了他明天一大早就送他去书院么,怎的还这样节外生枝?
    少女陆知行也没个好脸色,已经开始后悔带上李怀仁出来游湖了,真该将他一个人扔在客栈里边,闷死他算了。
    李子衿赶紧扯了扯李怀仁的衣袖,提醒他不要多说了。
    不曾想这李怀仁就是不开窍,杵在原地等着人家回答。
    那两个书生相视一笑,觉得有趣,其中一人便略微低下头,回答道:“在下梁敬,确是紫微书院学子,旁边这位赵公子也一样,小夫子也是来书院求学的?”
    梁敬说道自己姓名后,赵长青朝几人微微作揖,执平辈礼。
    梁姓书生自报名号,说出自己跟旁边的赵公子都是那紫微书院的学子后,李子衿一行人的戒备倒是稍稍减退,不过仍旧留了个心眼。
    宋景山仔细打量了两人一番,发现自己看不出这两个书生的深浅,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两人都是那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
    另一种则是两人境界都已远超宋景山,起码都在炼气士六境之上,才会让三境巅峰的武夫宋景山连根脚都看不出。
    李怀仁连连点头,刚想从怀里取出那块“格致诚正”的玉牌,就被李子衿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上。
    “李子衿,你打我干嘛!”
    “少爷······有蚊子。”
    梁敬瞧在眼里,面不改色,视线依次扫过宋景山、陆知行、李子衿,最后才回到身前的李怀仁身上。
    只是在他目光扫过书童李子衿的时候,视线多停留了一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赵长青指了指那块名为“风雅集”的石碑,轻笑道:“几位想必是要瞧瞧这风雅集上面的诗吧?实不相瞒,我与梁兄亦是慕名前来,这位小夫子既然也是书院学生,那么不如咱们同行,也好相互认识一下,日后有个照应。”
    李怀仁瞧见宋景山和陆知行的脸色都不太对劲,刚要拒绝,不曾想书童李子衿竟然一口答应下来:“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