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夜的柳叶刀》第四十四章 素季

    第四十四章素季
    萧寒之所以肯定“素季”是一个人名,其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现任缅甸国务资证,即缅甸实际最高领导人的名字就叫做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生于缅甸仰光,是缅甸的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
    昂山素季以缅甸国家利益至上作为其政治决策的核心。执政以来,她一直将经济发展、民生诉求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缅甸人心目中的“姑姑”。1991年,昂山素季因为实现民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在诺奖颁奖仪式上,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塞耶斯泰德形容昂山素季是“无权者力量”的杰出代表。
    虽然素季也是一种植物的品种名称,但是结合桌面上有关缅甸的书籍,加之像小孩涂鸦式的文字,萧寒大胆猜测,“素季”就是一个人的名字。
    向永华当年是因为一个女孩才沦为阶下囚,大好前途被毁,人生走上了一条阴暗、崎岖之路。
    那个女孩难道就是这个“素季”?
    看着桌上的缅甸民宿文化书籍,萧寒猛然间想起大厅里的大如面盆的陀螺和早已泛黄却被裱起来的杀猪画,萧寒蓦然开朗。
    那个女孩是缅甸果敢人,而且名字很可能就叫“素季”,只是……
    这么重要的线索为什么保存的如此完好,难道在他们杀了向永华后没有来过这里?
    是不知道?还是说,杀害向永华的人与那个至今下落不明的女孩不是一拨人?
    看着充满缅甸因素的卧室,萧寒不禁感叹,如果那个女孩不是毒贩子,没有参与制售致幻剂,他们也可以生活的很幸福吧。
    弹着三弦琴对着歌,扯着陀螺,杀年猪,也许还有扔花包作为娱乐节目,原本也会是一个热闹的家庭,只是立场不同,最终以狠绝的方式分道扬镳。
    三十多年来,向永华一直在等的那个女孩现在在哪里呢?
    还在为虎作伥,还是已经死了?
    这次的柳叶刀案跟她有没有关系?
    三十多年前的自杀案跟现在的自杀案有没有关联?
    如果有关联,是药物升级了吗?
    三十多年来,向永华就没有调查过女孩的去处?
    这里太干净了,就像原本你以为历经数年没有打扫过的地方会很脏乱,并且布满厚厚的灰尘,但是当你真的拿起准备好处理厚重灰尘,以及垃圾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那个地方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脏乱。
    环顾整个环境,想起刚才在窗台发现的蜡烛残渍,萧寒不禁轻蔑一笑。
    西窗剪烛只为你!
    可笑!
    可悲!
    可叹!
    “我怎么会想起这个词语,太可笑了。”萧寒自嘲道,但是转念一想,不对啊,清洁工隔段时间就来打扫,窗台上的蜡烛渍怎么没有擦掉,而且,窗户为什么是开着的。看痕迹,蜡烛渍还是新鲜的。
    联想到钥匙的丢失。
    “有人来过,而且在窗前做过手脚。”
    想起那个拉着有点沉的窗扇,萧寒恍然大悟。
    中计了!
    萧寒迅速拿起放在床上的《向日葵》和《深度催眠》,猛然转身欲朝门口跑去,然而,一切都晚了,在他转身之际,一条凶猛的火线顺势朝萧寒涌来。
    “糟了,刚才关窗时一定触动了什么机关。”
    在萧寒正在扑打眼前的烈火时,他猛然看见在门口幽暗的黑夜中一双泛着光点的眼睛正在看着他。
    那双眼睛一动不动,若隐若现,似是一直在盯着他。
    也许还在嘲笑他此时的狼狈吧。
    片刻后,“眼睛”消失了。
    “站住。”萧寒欲上前追赶,然而此时的形式不容他做过多的考虑。
    浓烟四起,火势越来越大,弯腰捂住口鼻,萧寒被浓烟熏得快睁不开眼睛。
    必须尽快离开这里。
    转身看向窗户,那边火势更是迅猛,窗脚下的墙面也跟着着了起来。
    火势越来越大,萧寒只觉得浑身燥热、发烫。
    一条火舌串上,萧寒的右手被狠狠烫伤。条件发射下,那幅《向日葵》顺势掉在了地上,而《深度催眠》则滚落进了火海。
    此时萧寒甚是懊恼。
    为什么不白天大大方方进来?
    这样就不会轻易地着了他们的道。
    火势越来越迅猛,房间内的家具、书籍等也开始着了起来。
    不能再迟疑了。
    萧寒迅如闪电般扫视四周环境,以期找到突破口,然而,让他失望的是,两个逃生口现在都是火势最大的地方。
    没办法了吗?
    顿然,
    萧寒抬头看向天花板。
    幸好这是一栋两层小楼,幸好这是一栋有点历史的两层小楼。
    虽然天花板做了吊顶,但是吊顶之上应是无物,所以吊顶不会很牢固。
    虽然这只是一个猜测,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借助着边缘已着火的书桌,萧寒动如雷霆,一脚踢在了天花板上,但是由于空中发力,加之天花板的吊顶并没有现象中那么易破,萧寒失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