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记事》078 搜查

    听完了舒姐儿这一番白话,乔细妹轻轻地揉了揉她的发顶,又拍了拍她的背,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出来。
    然而,这份松了一口气似的表现,只是表象而已。乔细妹的心,还是高高地悬着的。
    毕竟那片老林子里头,可出过好几次事儿了。
    大家伙儿的日子,过得都挺苦,可为啥没有人琢磨着“靠山吃山”?难道是因为村里人都太笨么?还不是因为那片老林子太邪乎?!
    村里不是没有猎户,但即便是村里积年的老猎户,也不敢一年四季,都去老林子里头打猎。
    尤其是春天里。
    乔细妹很是忧心。
    这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多半不懂升龙岭的规矩。
    可像贤哥儿和柔姐儿这样的土著,在不该打猎的季节里,贸贸然进山,就怕激怒了这老林子里的猛兽。
    到时候不光他们要受伤甚至丢命,怕是那些牲口,还会下到村里来可劲儿祸祸。
    只是,今儿个这事儿,也委实不能怪罪柔姐儿和贤哥儿。
    他们小孩子家家的,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厉害?
    再者说,这两个孩子,本都生了一副热心肠。又偏偏遇到主家的小娘子,跟他们主动求援。让他们不管不顾,把人家娇滴滴的小娘子就那么扔在那儿?
    这种事儿,他们姐弟俩,是绝对干不出来的。
    乔细妹尽力绷住了面皮,不让自己的担忧泄露出来。
    柔声地安抚了舒姐儿和杰哥儿两句,就让聂氏带着这俩小家伙儿,还有王氏的几个闺女,进了地窖去躲避。
    其他人,包括王氏和二房的几个孙儿们,都留了下来。
    乔细妹一手按着额角跳动的太阳穴,另一只手放在桌上,屈起食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桌面。心里不住地盘算着:
    按说征兵这样的事体,家里的老少爷们儿才应该躲起来。
    但听里正的意思,很显然是只要大家伙儿安安稳稳地待在家里,别太好奇外头出什么事儿了,就都能安安稳稳地渡过这一关。
    那两个穿着皂吏衣裳的差役,可能真的是来征兵的。
    但后面出现的那些真刀真枪、骑马披甲的汉子,就未必是为了这桩事来的了。
    靠山屯的里正,为人敦厚方正,也素来跟老李家人关系不错。
    老李家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得罪他的地方,他应该不至于故意坑害老李家人才对。
    乔细妹定了定神,觉得不能让一大家子人这样子干等着。
    人闲着无事,就容易多生是非。
    更何况这会子,气氛这样紧张,女人孩子都进了地窖了,剩下这帮爷们儿,再一个个地为了外头的那伙人悬着心,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岔子来哪。
    她不敲桌子了,对老爷子李景福说道:
    “景福啊,你们晌午都吃饱了没?”
    “啊?啊!吃饱了!吃饱了!我们都吃完了,那伙人才进村。”
    “哦,那现在反正也没什么事儿,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你教教儿孙们编席子,你看咋样?”
    “编席子,那得有苇子啊……”
    “家里好像有柳条子,还有不少秸秆呢,那个能用不?反正这个我也不懂,你看着办。不能编席子,就教教他们编筐窝篓也行啊。”
    李景福点点头,心里对乔细妹很是服气。
    还是老妻有主张!
    自己虽然面儿上也能强撑着不慌,但却着实想不到这样能安抚人心的招数出来。
    乔细妹见李景福领会了她的意思,就又掉转头去指挥王氏:
    “老三家的,你赶紧去大厨房烧两锅开水备着。大家伙儿刚从地里回来,这不得洗把脸,洗个手什么的?”
    “哎!烧水快着呢,马上就好!”
    老二李柳坚决不肯出屋了。老三李松带着李希仁他们几个,到院子里抱了些柳条子、金达莱枝子,和长长的秸秆儿回来。
    柳条子和金达莱枝子,都是这些天新捡回来的柴火。那秸秆儿却是去年的陈货,已经失了水分,变得又干又脆。
    李景福摸了摸几样材料,让大家伙儿把大桌子支了起来,一家子老少爷们儿就围坐在桌边上,凑在一块儿,从最基础的步骤开始编筐。
    一家人都动弹起来了,脸色渐渐地也不似刚才那么紧绷。
    这庄户人家就是这样,手上有了活儿,心里似乎就有了指望,有了依靠。
    乔细妹自己走到篱笆院儿边上,远远地往外瞅了瞅。
    整个靠山屯儿,都变得十分安静。
    甚至连鸟叫虫鸣之类的声音,都颇为诡异地消失不见了。
    简直就像是大冬天,下大雪的时候,到处都被厚厚的大雪覆盖住那样,满眼都是一片空空茫茫的感觉。
    乔细妹往各个方向都张望了一会儿,虽然没有什么发现,却也不敢停留太久。
    万一惹怒了那帮来历不明的人,就得不偿失了。
    她正准备回屋,忍不住又往远处匆匆一瞥,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似乎是里正?
    里正怎么跑到老罗家的院子里去了?
    她不敢多看,急急地回了屋。
    心里的种种念头,都交织在一起,一时半会儿的,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看来也得给自己找些事做,才能不胡思乱想!
    乔细妹拿了李景福的两件需要缝补的旧衣裳出来,做起了针线。因为心思不定,明明只是打个补丁的简单活计,却连连扎了好几次手指。
    很快,乔细妹就听到了外头的响动。
    还有里正跟人说话的声音。
    她侧耳细听,发现里正和那些汉子,敲开了唐家的院门,然后鱼贯而入,紧接着,传来了一些细细碎碎的说话声。
    那些人似乎在找什么人。但却似乎不欲声张。
    她心中悚然一惊。
    忽然发现,自己疏忽了一件事——渤海郡家家户户都有地窖,他们这样一家一家搜过来,怎么可能会不看自家的地窖呢?
    那儿媳妇儿和孙女们,会不会被他们惊扰,甚至侵犯?
    乔细妹一股火上来,嘴角就起泡了。
    疼得她差点张不开嘴。
    不行,要么就得让女眷换个地方藏,要么就得把地窖遮掩过去!
    乔细妹急得团团转,实在想不出该怎么躲过这一劫。
    唉!要是当初挖地窖的时候,专门搞个能藏人的机关暗道就好了!
    可是,那会机关术的木匠,原本就可遇不可求姑且不说,你一个平民百姓人家,搞这种东西,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你家有猫腻?
    但就算不搞个机关暗道,挖一个用来藏人的小地窖,也比这样子强啊!
    乔细妹后悔不已。同时心中暗恨自己的疏忽。
    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
    这哪儿来得及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