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从主持人大赛开始》第一百九十五章 可恶的《苍穹之下》

    朱铨出了康光军办公室,就来到了节目组。
    逢人就叫老师,逢人就鞠一躬,逢人就笑脸相迎...反正,朱铨是将自己新人的谦逊进行到底。
    因为是刚刚发生了采访事故,当家主持柴静儿因为“屁股不正”,导致了节目差点被封,所以倍受挫折的节目班底哪里还敢弄出什么“霸凌新主持”这些大事件来啊,只求是越低调越好。
    而且,加之在场的节目中工作人员也不是瞎子,一个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的学生,出道的第一个节目居然是国视的王牌节目。
    从这一安排上就可以看得出,国视对与朱铨的重视与栽培之意。
    在国视里工作的人,都不是傻瓜,这点东西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不仅仅是国视的大领导们对朱铨青睐有加,就连康光军这样的直接领导与国视一哥也是对朱铨很是欣赏,还为他介绍兼职工作呢!
    据说,现在很火的,就是朱铨的杰作。
    因而,节目组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态度对朱铨都很和煦,他们也很期待节目可以顺利的重新录制下去,准备工作都做的很认真。
    “王哥,陆制片陆老师在哪里啊?”
    朱铨打了一圈的招呼,向一个距离自己最近的摄像问道。
    “刚接了一个电话出去了,还得再等几分钟,马上就回来了...”负责节目摄像的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名叫王浩,“哎,那不是来了么?”
    “哈哈,朱铨,你来了啊!”
    陆才坚在大门口处看到朱铨后,就爽朗的笑出了声,快步走上前来,伸出自己的右手与朱铨握手。
    朱铨虽然心中很是疑惑,为何陆才坚如此的高兴,一点都不见节目被惩罚、批评后的怅然,但是还是同样迎了上去,与陆才坚的右手仅仅相握。
    “陆老师,您好!”
    朱铨的态度依旧谦逊。
    “叫我陆哥就行了,我也比你大不了几岁...”
    陆才坚笑着对朱铨说道。
    “那我以后就叫您陆哥了!”
    朱铨倒也不推辞,直接顺着杆子往上爬。
    陆才坚拍了拍朱铨的肩膀,吩咐众人继续准备节目录制前的准备后,就领着朱铨来到节目录制场地的角落处坐了下来。
    “朱铨啊,这次节目录制的对象,康帅应该告诉你了吧!”
    陆才坚将手中的资料整理了一下,接着递给朱铨,问道。
    朱铨接过资料,还没有来得及看,点了点头道:“丁仲礼丁院士。”
    “嗯!”陆才坚指着朱铨手上的资料,道:“这是补录的节目,因为第一次的录制效果很不好...”
    话说一半,陆才坚左右看了看,接着小声道:“柴静儿的屁股不正,思想上有问题,再加上她拍了一部纪录片,这事儿你知道吗?”
    “陆哥,你是说?”
    “对!”陆才坚开口道:“这个恶意的揣测与抹黑我们华国的经济发展,无端的污蔑与伪造着不相关的证据来诬陷我们华国对于环保做出的贡献,再加上这次与丁仲礼院士的采访充满了恶意...”
    “您的意思是,柴静儿并不是因为这次的采访才被封杀的?”
    朱铨忙问。
    “不不,朱铨,你这句话说得不对!”陆才坚连连摇头,道:“我们这个不叫封杀,而叫调离原先的岗位,重新安排工作。”
    朱铨了然,心中已经是有了计较。
    文字游戏,自己还是太嫩了些!
    “封杀”,这个行为,哪怕是站在有理有据的层面上,那也是给人们一种“恃强凌弱”的意味。
    用在这里的话,对于国视的形象不利。
    除了强硬以外,更会被那些外媒炒作成霸凌。
    但是,现在的措词是“调岗位”,这就不一样了。
    这是属于合理且正常的工作调动,是属于内部事务的范畴,根本让外媒找不出任何的借口来进行声援与谴责。
    如果外媒还在揪着这事儿不放的话,那就有无理取闹的嫌疑。
    反之,“理”,更在国视了。
    因为,现在柴静儿依旧是国视的员工,只不过不担任具体的职位,也不主持任何的节目而已。
    在当今的世界,华国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上升的同时,话语权却依旧得不到上升。
    西方那些个国家都是牢牢地把控着舆论操纵的权利,成天的抹黑华国的同时,向华国的人民宣扬腐朽的资本主义的茶毒。
    可以说是“大大的坏了”。
    “给你的这些资料都是昨天柴静儿与丁院士的访谈记录,还有整理出来的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资料,你好好看一看。”陆才坚开口说道:“这个采访你不要担心,丁院士本人还是相当好相处的。”
    “嗯!”
    朱铨“嗯”了一声就低头看起了访谈资料,他倒要看看,“屁股歪道西方”的柴静儿是怎么成功的“被调离”岗位的。
    对于采访,朱铨当然不会担心了。
    只要自己“屁股不歪”,那自然是会完美的完成这次的采访任务的。
    毕竟,有了节目组提供的详细资料,与之前柴静儿所问的问题,这让朱铨很容易的就可以整理出一份大纲来。
    对于柴静儿所拍摄的,朱铨粗略的看过,本能的就发现了问题颇多。
    先不说柴静儿拍的到底好不好,有没有意义,或者说对华国环境的改善有无促进的作用,就先论拍摄时所用的资金来源。
    从这儿,就可以看出端倪来了。
    供给柴静儿拍摄资金的是来自灯塔国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这个协会的资金是来源于福特基金会。
    而这个基金会正是常年致力于污蔑华国的主力军。
    仅仅从这一点就可以判断出这拍摄出来的目的深不可测,绝不可能只有“保护环境”的目的那么简单。
    身为传媒行业的从业人员,朱铨在这段时间大量恶补了其中的相关知识,加上系统的加持,所以朱铨对主持这一行业了解的程度不比那些从业二三十年的人差。
    看完,朱铨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对于柴静儿要拍摄这个纪录片动机的六点疑问:
    其一,那就是采访了那么多重污染企业,也明明得到了“绝大多数重污染企业都是私企”的结论,柴静儿为什么还鼓吹石化工业的市场化?
    其二,在演讲的过程中,柴静儿可是满世界宣传自己自费一百万拍的这个的纪录片,那为什么在片尾还致谢灯塔国福特基金会下属机构NRDC?
    它到底给了柴静儿什么样的帮助?
    是不是确实是自费百万元拍摄了纪录片,但是之后在网上雇佣大量水军的费用是从NRDC来的?
    所以才会特别致谢?
    其三,如果柴静儿是抱着真诚的解决问题的态度,那为什么片子中有大量的数据造假和谣言性质的猜测,从而对国企进行无端抹黑的行为?
    其四,如果柴静儿拍片是为了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但为什么却不从自己做起,反倒开大排量豪车、拥有好几套豪宅、还是个烟民?
    其五,柴静儿做了那么长时间记者,当然是知道新闻真实的重要性,自己的孩子得肿瘤显然与雾霾,甚至于环境污染这些,都没有一丁点的关系,为什么却要让人感觉是雾霾造成了你家孩子的肿瘤?
    其六,柴静儿作为资深记者,采访了大量的能源行业的专家,应当知道全世界的石油行业都是垄断的,主要石油公司全世界也不超过十家,为什么还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两桶油”的垄断?
    不让华国的国有企业垄断,难道要让外企和私企垄断?
    难道要让那些西方资本主义垄断?
    这还仅仅是朱铨匆匆过了一遍这个纪录片得到的感受。
    相信肯定还有很多的疑点没有被揭开。
    朱铨不由的叹了口气,贼人亡我国之心不死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