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悍女难逑沈锦年颜初》第160章 认亲

    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在空气里消散。颜勇看着万怀安,神色复杂。
    出身世家,才华满腹。年少成名,风采绝伦。从当年的少年进士,到如今的两鬓如霜,不良于行。想也知道这些年,万怀安过得并不如意。
    万怀安自嘲的笑笑:“当年事不必再提,你来,应也是为了探探虚实。你也看到了,我一个废人,带着一家老小过过太平日子,对颜甫没什么影响了。”
    颜勇郑重施了一礼:“舅老爷何出此言。不看别人,单看世子,那是您嫡亲的外甥,也不该这般生分。”
    万怀安扬了扬眉:“颜甫的儿子,是不是愿意与我这没落舅舅来往,还未可知。怕是你也不能替你主子做主。”
    “世子如何,不是老奴能置喙的。”颜勇一言带过:“舅老爷可想过回京?颜家府邸,都还是原来模样。”
    “山野草莽,更易容身。”万怀安不欲多谈,道:“你且回去吧,告诉颜初,若是有心,日后当个亲戚走动便是,不必乔张做致,倒教我看不上。”
    颜勇回了沈家,与颜初细细道明。颜初委实吃惊,此前观那万通判的态度,这个舅舅对平西侯府并无好感。一时踟蹰,有些拿不准。
    颜勇道:“舅老爷是个傲气性子,如今落魄了些,怕是不想人说他攀附侯府。但他是世子嫡亲的舅舅,这一点毋庸置疑。”
    颜初点了点头,道:“勇叔先给父亲去信吧,这两日,我就上门拜见舅舅。”
    万通判与颜初有亲的消息,还是沈锐告诉沈锦年的。沈锦年寻沈重打听了一番,备了一份重礼。颜初带着颜周,去了万家。
    万怀安神色平淡的看着颜初行了大礼,坦然受了:“起身吧,我是第一次见你,不必太拘礼。”
    颜初起身入座,万怀安看着颜初那张过分俊秀的脸,有片刻恍惚。还是旁边的万夫人低低唤了一声,才醒过神来。
    万怀安叹了口气,脸上的平淡,渐渐消融:“你长得很像你母亲。”
    从前念恩也常如是说,颜初并不惊讶。他看着万怀安,虽不良于行,万怀安满身的气度依旧不凡:“外甥自幼没见过母亲,这次来边城,竟能遇上舅舅,想来,也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万怀安扬了扬眉:“命中注定这等迂腐说辞,倒不必讲给我听。当年我与你父亲不睦,如今也只看在你母亲的面子上,不与他计较罢了。你来,这便是你外家,有什么事,是做舅舅的能帮上的,只管开口。”
    颜初被这番直白惊住了,他对万家没有任何印象,与万怀安也没什么话说。只得干巴巴的应了。
    气氛略有些尴尬。还是万夫人,轻咳一声,温声道:“老爷说的是,都是骨肉血亲,世子千万不要外处。”说着指了指陪在一侧的几个儿女:“这是你大表哥,世子之前见过的。”
    颜初起身给万志平行礼,万志平板着脸,敷衍的回了个礼,被万夫人瞪了一眼。
    万怀安有三子一女,万志平是长子,已娶妻,生有二子,尚是垂髫年纪。他年纪最长,身在仕途,端着脸时便少几分俊朗。次子万穆宁,相貌温厚,随了万夫人。倒是幼女万芊芊,与颜初年纪相仿,生得有几分像万怀安,颇为清丽。
    颜初一一见过。万怀安问了些京都事,午间留了颜初用饭。颜初与颜周在万家盘桓至黄昏,才回了沈家。
    颜初走后,万家兄妹各自回房,万夫人拿了礼单给万怀安看,略有些不安:“虽说是老爷的亲外甥,到底从前没来往过的,这礼,有些重了。”
    万怀安看了看,除了些金玉摆件稀罕吃食,还有名家字画贵重衣料头面金锁等,林林总总,不下百金之数。万家大小主子,无一遗漏。
    万怀安转手将礼单递给万夫人,不在意的道:“颜初出身世家,该有的礼数绝不会少。他如今身在边城,身边怕是没有打理这些事情的人。这礼单面面俱到,应是沈家的手笔。收着吧。”
    万夫人自来对丈夫十分信服,心下稍安:“沈家如今是沈小姐当家,这沈小姐也是个能干的。”
    万怀安扬了扬眉,颇不以为然:“沈重的几个儿子还看得过去。这个女儿,精明外露了些。女儿家,还是应像芊芊那般,温婉恬静的好。”
    万夫人掩口而笑:“老爷夸赞自己的女儿便罢了,倒不必拿别人家的作伐子。”
    万怀安哈哈一笑,眉间一片明朗。
    颜初的伤势见好,因颜勇在侧,便少有见到沈锦年的时候。每每想起那日,沈锦年拒了自己的心意,便忍不住黯然。好在沈家并无给沈锦年说亲的意思,他还算坐得住。
    羌族的王日握波被颜初在城郊击杀,剩余的人便不成气候,一时不敢来犯。沈重颇费了些功夫,将西宁城内的钉子悉数拔除。除了细作,还牵连出一些被收买的官员内应。沈重往京中递了密折,将这些人秘密看押起来。远在京中的明远帝看到密折,龙颜大怒。
    边城重镇,竟有人敢通敌叛国。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明远帝派了钦差前往。因念及颜初受了重伤,又是诛杀敌寇的首功,便赐了许多赏赐,以示恩宠。还明言,待回了京,再论功行赏。
    钦差到了边城后,宣读了明远帝的谕旨,并亲自监斩。因涉事者众,西宁城血流成河。
    三月末,颜初的伤好后,颜勇与颜周便按着颜甫与瑞王的意思,伺候着他去了凉州大营。
    颜初走时,什么也没说。他走后,客院伺候的小厮,给沈锦年送了个锦盒。里面是一块巴掌大的玉牌,温润通透,水头极好。一面雕着宝瓶,瓶中一枝杨柳,那柳叶尖上一滴甘露,欲滴未滴,极为传神。一面就隽了俊秀的天佑二字。这玉牌一看就是有来头的东西。沈锦年如拿了个烫手山芋,想了半天,还是长叹一声,仔细收了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