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我一剑重回十万年前》149、青粟米

    一位大儒,去做县令?
    修到大儒境界,若入官场,起码是从五品起步。
    小小的七品县令,实在是大材小用。
    杨子义有些愣神。
    宋濂目光扫过,点点头道:“韩啸说的不无道理,我等虽修了一身玄黄气,却并未为百姓做多少事情。外放州县,亲历百姓疾苦也是好事。”
    说着,他看向韩啸道:“你放心,此事我会禀告郡守,并且上告皇城书院,让那边立下规矩,所有大儒,须为任一方后,方可执教书院。”
    “老师体察百姓,此必是万世功德。”韩啸轻轻拍了个马屁。
    的确,此事若是定了规矩,这功德,怕是海量。
    宋濂此时也是方才想起这一点,一时间,老脸有些涨红。
    一来,若有如此功德,他更进一步的可能大了不少,二来,这功德,本该是自己弟子的。
    韩啸似乎窥破宋濂心思,一躬身道:“老师放心,若是能凭此功德有所突破,弟子也能跟着沾光,宗师弟子,便是皇城也能横行。”
    这倒是不假。
    如果宋濂突破到儒道宗师,那定会入皇城书院。
    那是,韩啸就算去皇城,也有后台了。
    不过在宋濂看来,这完全是宽慰他的话。
    这弟子,真是为自己着想。
    “呵呵,好,那我便去写条陈。”他呵呵一笑,然后道:“你自去读书,我这有一份书院的课程目录,你可自行安排,每日晨昏来此处,我要考校。”
    “弟子明白。”接过宋濂递过的目录,韩啸一躬身,转身离去。
    “哎,院长收了个好弟子啊……”看着离去的韩啸,杨子义有些颓然的开口。
    “哼,才来一日便将子义兄给弄走,也不知三个月,会不会给我这书院拆了。”宋濂话虽这么说,脸上神情分明是得意。
    弄走一个大儒,又新晋一个,书院其实不亏。
    “不过他说的不无道理,子义兄你去河远走一遭,说不定就是一场机缘。”宋濂转首郑重的看向杨子义。
    杨子义点点头,目中露出沉思之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去做一任县令也不错。
    韩啸一边走一边翻看课程目录,刚走过后院的小径,便见沈真昌立在道旁,向着他一躬到地。
    林筱儿眉头一皱,就要上前。
    这家伙昨日就是这般拦道的。
    韩啸伸手将林筱儿拦住,然后一拱手道:“沈师兄,不知何故在此。”
    “韩兄见谅,沈某之前枉做小人。”沈真昌再次躬身,然后低声道:“家父就在城外富人家赶车。”
    原来如此。
    韩啸看着沈真昌一脸赤诚模样,不禁点头。
    之前沈真昌不忿自己入书院,那是觉得自己抢了他们贫寒子弟的机会。
    但刚才听到自己在偏厅与车马夫同席,并且说无尊卑之分时,已是醒悟过来。
    “沈师兄,出身如何,决定的是起点,却绝不是终点。我辈有机会入书院,习儒道,当百般努力,方不辜负此身啊……”
    韩啸伸手轻轻扶起沈真昌,语重心长的开口。
    这话语,像极了一位大儒。
    “真昌受教。”沈真昌忙再次躬身。
    韩啸眼珠一转,开口道:“沈师兄,我初来书院,对这些课程还不够了解,不知可能请沈师兄帮我引路?”
    沈真昌是书院中寒门子弟的代表人物,得到他的亲近,以后在书院中行事就方便多了。
    听到韩啸的话,沈真昌微微一愣,沉吟片刻,拱手道:“固所愿也,请——”
    韩啸轻轻一笑道:“请——”
    等他们离去,周公子从树丛中窜出来。
    “乖乖,这家伙不是一般的厉害啊……”看着韩啸的背影,他轻声嘀咕着。
    连沈真昌这等人都能收服,实在了得。
    韩啸上午先去的学堂是教授先贤文集的,不少治世语录、先贤圣言早掩没在历史长河,他在后世根本没有听说过。
    此时再重温,顿时觉得受益匪浅,听得津津有味,等下学时,还颇为可惜。
    这一幕让讲授此课的教习连连点头。
    午间,当韩啸与沈真昌一起去饭堂时,立时一片哗然。
    一个连拿五份荐书的世家子,竟然来饭堂吃饭。
    那些世家子,哪个不是吃的家中带来的美酒佳肴?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韩啸竟然是与沈真昌同席。
    昨日可是沈师兄将这位阻在书院门外的啊!
    若说沈师兄是那种屈于权势之人,书院中的众弟子是不会信的。
    再看此时两人同席模样,分明是这世家子折节下交,曲意奉承。
    说实话,若不是那些世家子自视尊贵,不与寒门交往,谁也不会真的与他们过不去。
    现在韩啸在饭堂中与沈真昌聊的火热,其他人也是颇为羡慕。
    “沈兄,这青粟,产量如何?”看着盘中那大半碗青色的粟米,韩啸看向沈真昌。
    这米味道有些苦涩,入口坚硬,与那软糯的香米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说实话,一亩地,收不到两斗。”沈真昌摇着头,将一口粟米咽下。
    “只是这青粟适应力强,只要有一把土,一瓢水,就能活。”喝了一口清水,将口中的涩味冲淡,沈真昌轻声道:“能有此果腹,已是幸甚。”
    之前韩啸已经了解到,沈真昌家六个兄弟姐妹,只他一人上了学堂,还是族中看他有读书天赋。
    其他人,这个冬日,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沈真昌吞几口青粟米,将剩下的用小布包包好。
    书院的午饭是免费的,但每人限量。
    他却舍不得一人吃完,每日都是留下大半带回去。
    他清瘦模样,就是每日吃的太少缘故。
    林筱儿抬手将自己面前一口未动的青粟米推过去。
    芸娘连忙跟着将吃了几口的饭往前推。
    林筱儿摸摸她的头,笑着道:“芸娘要吃饱的,姐姐是不饿。”
    沈真昌一愣,苦笑道:“林仙子怕是吃不惯这等食物。”
    韩啸抬头看他一眼,解释道:“筱儿已经到了辟谷境界。”
    辟谷,筑基之前,为精纯灵力,不再摄取凡俗食物。
    沈真昌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向林筱儿。
    他虽修儒道,但对仙道修行境界大抵还是知道一些。
    这位林仙子年岁才多大?竟然是一位即将筑基的炼气巅峰强者?
    此等高手甘愿追随,那面前这韩啸,身后势力,到底有多强大!
    韩啸忽然转头,看向林筱儿道:“我记得,青云宗不缺灵谷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