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嫡女》第十三章 脸红

    听罢谢玄一番慷慨陈词,芸娘不由得一阵沉默。
    听上去似乎每句话都说得有理有据,可怎么放在一起后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她憋了半天,终于想出来了个合理措辞,“那你为什么帮我?”
    谢玄道,“无论实际情况如何,至少名义上您还是我谢氏子女。您的地位稳固,对谢氏是一件好事,臣自然要尽心竭力。”
    有理。
    这回芸娘再想不出其他能够拒绝的话来了,只有妥协道,“好吧,那你便去东宫,就说我请郡主过府上一叙。”
    谢玄拱手应是,再无多话,带着小厮转身向外走。
    芸娘掐腰看着他逐渐远去的背影,没由来的有些恼,“喂,你就这么走了?”
    谢玄没有回答,很快一个闪身,人便彻底消失在了那一方回廊的尽头。
    总算远离了那个芸娘,小厮此时尚还残存着羞恼没有退去,半仰头就见自家公子依旧平静如往常,不禁好奇问,“少爷,适才那芸娘的调戏之语,您听了真的不生气吗?”
    谢玄看他一眼,温声道,“阿墨,你要记得,即便是怒气,也要留在值得的地方使用。”
    “面对大义郡主那样的性格,我若是发怒,反倒会如她所愿。”
    谢墨乖乖哦一声,挠挠头,又有不解,“可是既然如此,咱们躲她远远的不是更好?您为什么一定要亲自前来呢?”
    他话说一半,忽然一拍脑门,“啊…您是为了容与郡主吧?”
    谢玄嗯一声,“自容与受伤后苏醒,到如今也过去一月有余了,可她却一直未曾来找我,我是担心……”
    他止住话头,低头笑笑。
    谢墨忙机灵接话,“这有什么好担心?长安城中除了您以外,又有谁还能有资格娶郡主呢?更况且阿墨自小跟着您,郡主对您存了什么心思,阿墨一看便知了。”
    谢玄听过这番话,却没有谢墨想象中那般开心,反而微微皱起眉,“你看得出她钟情于我?”
    谢墨使劲儿点头,“嗯嗯。”
    谢玄却摇头叹息,“只可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谢墨不解,“少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谢玄道,“近一个月朝中发生的大小事情你还没看明白么?这李庸的太子之位,坐得可并不稳啊。”
    谢墨愣愣,“所以您是说……咱们现在与太子结亲,其实不是什么好事?”
    谢玄抿嘴不语,并没有否定。
    谢墨大为疑惑,“可您刚刚为何又要劝说大义郡主派您去东宫接容与郡主呢?这难道不是在制造相处机会吗?”
    谢玄沉默了一阵,方才叹道,“是啊。”
    “因为,连我都能看得懂的时局,祖父又怎会看不懂?谢家可并非只有我一人有资格娶郡主,如今,就看谁的态度更积极了……”
    “……不过一赌罢了。”
    谢玄惆怅的声音散在空中。
    ……
    ……
    东宫。李容与正在批阅奏章,不忘顺便和颜协交代嘱咐东宫中的各项待办事情。
    母妃病逝,如今东宫大小事宜无人主持,哥哥又出使随州督察,至少还需三个月才能回。
    所以作为唯一的嫡女,打理东宫的职责自然而然便落在了李容与的肩上。
    她此时正伏案审批那些东宫内官们呈上来的关于人事调动及财务收支的各项奏章,逐字逐句,细致而专注。
    每批完一本,颜协便将一本呈递出去。
    殿外此时正候立着一排隶属不同部门的太监,皆恭恭敬敬垂着头,耐心等待领取郡主批下来的折子。
    殿外的日头越升越高,随着最后一个宦臣的离去,李容与终于放下了朱砂笔,疲倦的揉了揉眉心。
    陪在旁的宝珠见到满是心疼,“郡主可是累了?要不要宝珠给您按按?”
    李容与摇摇头,忽然想起来,“什么日子了?”
    宝珠道,“四月初六了。”
    四月初六么?没想到眨眼都过去一个月了。
    若她没记错的话,应该就是这几天了。
    李容与问颜协道,“颜叔,最近高府可有什么异常?”
    她早在半月前便已嘱咐了颜协,叫他派人时刻注意监察御史高阳的府邸响动,所以这会儿问起,颜协很快便答道,“并无什么异常。”
    李容与点点头,没有再问。
    她要颜协盯着的这个高阳便是芸娘的仇人。
    据芸娘说,当年高阳作为监察史曾下到过一个叫平安郡的地方,后因为当地县令无法支付高昂贡银,便将其一纸奏书弹劾到了朝里,告他横征暴敛,鱼肉百姓。
    彼时正好是皇帝拟定的新法律设立之初。
    新律要求严防地方官员贪污受贿,以及官员和地方豪绅官民勾结欺压百姓之事,所以这小县令的弹劾诏书一呈上,自然而然就被当成了出头鸟,不日便给斩首示众了。
    其家族中的男子皆被流放岭南,女子则尽数被没入掖庭为婢。
    芸娘对李容与说了这个故事,不过却并没说自己同这县令的关系,只请她一定替自己杀了高阳。
    即使她不说,李容与也大概能猜到,或许是因为芸娘不愿意以一个风尘女子的身份和县令一家扯上关系的缘故。
    所以她也并没有多问,只是派颜协去查了这个故事的真伪,并监督高府动向。
    高阳出身于河南高氏,是当地世家大族,所以在长安城中的府邸也是人丁兴旺,门庭若市。
    拥有这样的身份和地位,想要刺杀高阳自然不能选在人多的地方动手,这她知晓。
    但偏偏有人不知晓。
    她记得前世就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名为秦榔儿的江湖游侠,伪装成小贩蹲守在高府外不远处,待高阳下朝回府时故意制造马匹混乱,当街便将高阳斩杀了。
    高府家仆众多,加上长安城又是天子脚下,十步即有羽林军巡查。
    这样严密的布防之下,杀了人的秦榔儿自然是躲不过,当即被生擒了,关进了刑部大牢。
    再其后没几天,便传来秦榔儿畏罪自戕于狱中的消息。
    从被捕到死亡,听说刑部甚至连卷宗都没来得及立。
    说起这件事,按理说李容与当时身处东宫,这类坊间奇谈本并不该传到她耳朵里。
    可怎奈她有一个极度向往江湖,做梦都想成为游侠的爹。
    听说有这样一个游侠以身行刺,最后死于非命,当即便上了一纸奏书,认为其中必有冤屈,要为其平反。
    他当时本就因芸娘的事情正处于风口浪尖,帝后见堂堂太子,居然来为一个杀了朝廷重臣的江湖游侠喊冤,气急之下,干脆打了他十板子,扔回东宫,让他闭门思过,整整一个月才给放出去。
    知道这样一番经过,这一世李容与当然不会再让秦榔儿死。
    不光是为了父亲,她还想知道,上一世秦榔儿刺杀高阳之事,到底是萧六安排的,能一箭双雕的计谋,还是一场渔翁得利的巧合。
    而答案就看这一世还会不会出现秦榔儿这个人,以及他还是不是要刺杀高阳了。
    思及此,李容与又嘱咐颜协道,“近几日再多增派些人手过去,尤其要注意年轻的、大概十七八岁左右的少年人。如果听见有少年打听高御史去向行程的,一概抓回东宫来。”
    “……”
    颜协这一次没有快速应是,反而有些沉默。
    年轻的,十七八岁的,少年人……
    颜协眼角跳了跳,思虑再三,还是委婉劝诫道,“郡主,养面首这件事,臣认为终有不妥。一来您年龄尚轻,二来,即便真要养,也该等郡主及笄以及出嫁之后再做考虑……”
    颜协是颜氏家臣,因与李容与的母妃颜瑶年纪相仿,所以自小便作为保镖随侍左右。
    也因此受了颜瑶的影响,对于世人眼中某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只当是稀疏平常。
    可纵使如此,当他听见十三岁的小郡主从口中说出,要抓年轻男子回东宫来这种话时,多少还是有些心脏受不住。
    而此时的李容与听过颜协这番言辞,也同样一愣。
    继而才反应过来,忍不住笑道,“颜叔您想太多了,我要找这个人,并非是要养他做面首。”
    呃……不是做面首?
    颜协面上一红。
    李容与解释道,“这人名秦榔儿,是个江湖游侠。先前哥哥写信来说,秦榔儿是他的旧识,最近因为一些私人恩怨可能会去高府寻仇,便叫我帮忙注意一下。”
    原来如此!
    颜协明白过来,顿觉自己无礼,难掩脸上羞赧,急忙忙垂头拱手,“是臣失言了。”
    李容与并不恼,又嘱咐几句,便叫他去了。
    待颜协一走,宝珠才捂嘴嘻嘻笑道,“第一次看颜都尉脸红呢。”
    李容与亦是微笑,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见离去的颜协又折了回来,严肃禀道,“郡主,谢玄求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