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重生宠夫至上》第112章:上京赶考

    “6个月?”
    赵九儿猛然抽身,以一个稀奇古怪的表情望着苏清河,“你不会是为了考试的事情故意躲我吧?”
    苏清河“……”
    你也知道有人想躲着你!
    他有失笑的冲动,抬手压住赵九儿的头,“我躲着你不应该吗?”
    “恩科考试三年一次,十几万学子都在等待机会,我亦然。”
    “你,不准胡闹。”
    他摸摸赵九儿的头顶“我会尽快。”
    怪不得严景正不肯说,要她亲自过来问!
    赵九儿把他的手拉下来抱住,眉头拧出了三道山,“6个月太久,就算是尽快也太久了。你不能一个人出去太久,会被别人拐走。”
    说什么疯话呢?
    这世上人人都跟她一样吗?
    苏清河哭笑不得“不要以己度人。”
    赵九儿撅嘴“你这样说是因为你不了解这个世界,你也不了解自己。”
    她重重的握了下他的手,“你这么好看的小孩就不能满世界溜达。”
    “……”
    苏清河不想听她胡说八道了。
    赵九儿却抿了下唇,郑重道“我跟你一起去。”
    苏清河把自己的手抽回来“经常我去过很多次,没人想把我拐走。你对我的看待方式也有问题。”
    赵九儿抓着不松手,眉头又皱了起来“喜欢什么就要收起来,好好放着,放到外面会丢,会被抢,我的想法没问题。”
    她越是这样说,苏清河越觉得要把自己的手抽回来。
    “我不是一个物件,我是苏清河,现在要去京城参加恩科考试,将来要为官为相,见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去很多地方,就算是你,也阻拦不了。”
    这些话他早就想跟赵九儿说了,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见她静悄悄的,苏清河把话说的更明白道,“就算不能出将入相,我也会外放为官,为了苏家,也是为了抱负。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
    寒窗苦读,一展才华,这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
    苏清河也是这所有人中的一个,他每每想到自己的未来,想到赵九儿,就明白自己唯独只有这么一条路能走。
    外放为官,被她这么缠着……
    “你先休息吧。”
    赵九儿的气压有些低。
    苏清河站着没动。
    “去吧,”赵九儿坐到他书桌后面,单手撑着,侧脸望向窗户上的玻璃瓶。
    玻璃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她琢磨了很多天,做坏了很多个,才有了这么个能拿出手的。
    其实想一想他也没送给苏清河什么特别好的东西,尽管她挺想送的,但是这世上什么东西算好?
    什么都好。
    山也好,水也好,人也好,整个世界都很好。
    所以她没有想过会离开这一亩三分地儿。
    她还在任意挥洒着,让这里变得更好,让自己更喜欢。
    其实,她心里早就满足了,从那样一个世界里来到这样一个世界,她怎么能不满足呢?
    不满足就太贪心了。
    因为太过满足而对更外面的世界没有想法,赵九儿此时此刻就是这样的心情。
    当然了,也不希望苏清河离开。
    但是小孩有抱负又有理想。
    她坐在这儿走神有什么意思?
    赵九儿把外衣脱掉,边走边脱,侧身躺在苏清河身边。
    苏清河若是在睡梦中,她这样也就罢了,他现在清醒着这样与礼不合……
    “睡觉。”
    赵九儿无视他的反应,压在他怀里闭上眼。
    苏清河僵硬的躺着,在想,她在想什么?
    他明天要走了。
    ……
    ……
    天光大亮,苏清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猛然惊醒,发现身侧也就没人了,床铺上凉凉的,不知道她走了多久。
    没有只言片语,什么也没留下。
    她走了。
    苏清河愣愣的,不知道心里是在发空,还是在发堵。
    “少爷。”
    平安在外面叫门。
    苏清河穿着单衣把门打开,发现今天跟昨天也没什么不同。
    平安忙忙活活,又叽叽喳喳“少爷赶紧洗漱吧,等会儿得去拜别老爷夫人,老太爷那边刚才来人传了话说是不用过去了,还说什么,要是不中第就不见少爷你。”
    “老太爷可真是的。”
    “一大早你就啰嗦的我耳朵都累了,”苏清河把热腾腾的手帕敷在脸上,敷了好一会儿。
    “走。”
    放下手帕,他已然精神抖擞了。
    这次出门是要去京城赶考,四老爷和四太太的叮嘱越发的繁琐担忧。
    家里的大老爷,三老爷,大公子,各房各院儿的人都来了。
    苏清河团团拜别了,又被他们送出家门。
    一辆马车,一个车夫,外加一个平安。
    看着简单,但是车厢里却装了不少东西。
    苏清河登上马车,回身望向家人,四太太几乎把自己哭成一个泪人,瞧见他望过来又急忙躲到一边儿。
    “我走了。”
    苏清河朝他们最后一拜,矮身钻进马车。
    “老爷太太们放心吧,我会把少爷照顾好的,你们都回吧。”
    平安跳了一下跨坐在车辕上,冲他们笑呵呵的摆手。
    老周甩动鞭子,把马车赶出苏家门楼。
    他们正式启程了。
    “再送送吧,”苏太太的眼泪掉得更凶猛了。
    四老爷踌躇“算了吧,也不是第1次出门,不就是赶考吗。”
    “什么叫不就是赶考吗?”四太太太不爱听这话了,狠瞪四老爷一眼,转而看向大公子,“清俊替我在送清河一程吧。”
    “劳烦清俊干什么?”四老爷早把车马准备好了,就是嘴硬呢。
    这会儿借坡下驴道“我去就是了,你别在这哭哭啼啼的了,回去吧。”
    他叫下人牵来车马,坠在后面一直送出城还不算。
    见儿子的马车停在岔路口上好一会儿了,四老爷探出半截身子,真想上去问问停在那里干什么呢。
    他问马车夫“左边那条路通往哪儿?”
    马车夫张望了一下“这条路能去荣县,石县,去坝山也能从这儿走。”
    石县,坝山,四老爷第1个想到的就是赵九儿。
    清河停在这儿不走,难道是为了等赵九儿?
    四老爷只觉得一股子火冒上来。
    这股子火还没彻底冒上来,马车就走了。
    想来也不是为了那赵九儿。
    颜先生不还在那土匪窝呢吗!
    四老爷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他让马车夫“再送送。”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