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科技帝国》第二百五十二章 成功与失败

    2月1日。
    距离除夕夜还有三天。
    不少人家已经在贴春联置办年货。
    黄豪杰依旧在各个研究所忙碌着。
    强大压力下,已经是半成品的暗红色亚金属氧,正在慢慢的蜕变着。
    李想看了看仪器参数,然后将一些数据记录下来。
    经过这些天的实验,材料研究所已经成功将亚金属氧(暗红色)的稳定性,提升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此时的亚金属氧(暗红色),密度达到1971千克每立方米,可以在46摄氏度以下的标准大气压之中保持。
    46摄氏度以下就是稳定区,46~76摄氏度是相对稳定区,76摄氏度以上就是不稳定区。
    不一会仪器里面的半成品亚金属氧(暗红色),已经变成更加致密的稳定亚金属氧状态。
    研究员们里面从仪器之中,就稳定亚金属氧取出来,到化验室去测试。
    “普通的亚金属氧已经没有问题了,很快可以大规模生产,但是超导亚金属氧很难搞。”李想对黄豪杰无奈的说道。
    黄豪杰已经看过了实验报告,超导亚金属氧也就是淡蓝色亚金属氧,之所以说超导亚金属氧难搞,主要是突变问题。
    一开始李想他们的实验顺风顺水的,不到三天就将超导亚金属氧的维持温度,提升到零下23摄氏度左右。
    但是进入了零下23摄氏度之后,超导亚金属氧的性质出现了突变问题,压力突破了临界点之后,超导亚金属氧出现了超导特性突然消失的问题。
    整块超导亚金属氧,突破临界点之后,就变成了暗红色的稳定亚金属氧。
    “任重道远啊!”黄豪杰无奈摊摊手。
    “真的不甘心!如果超导亚金属氧可以在常温下保存,那生产成本绝对不会和铁银常温超导体那样坑爹。”李想不甘心的说道。
    “科研又不是基建,有时候我们差的是一点点运气。”
    “常温超导体这个项目我打算继续下来,如何?”
    “你才是材料研究所的所长,你自己决定。”
    “那就继续这个项目。”
    “其实我们不一定要钻牛角尖,元素周期表上面的元素还有一大堆,何不试一下其他元素。”黄豪杰提议道。
    李想有些诧异的看着他:“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
    “当局者迷。”黄豪杰笑着回道。
    “如果选择其他元素,我考虑氮和硫先开始。”李想说出两个元素。
    对于这个答案黄豪杰没有多少意外,之所以选择氮和硫,主要是储量庞大,容易得到。
    而那些稀有元素,并不在第一考虑范围之内。
    毕竟银河科技本身就有铁银常温超导体这个产品,如果新研发的常温超导体造价还是那个鸟样,我要你何用?
    所以稀有元素第一个出局,像氦气之类的稀有气体,还有同样是氧族元素的碲,就不用考虑了。
    就算是研发出来,那个价格肯定是非常感人的,这种无用功就不用去做了。
    所以大气含量最大的氮气,和氧族元素之中硫,就是实验的首选。
    至于其他元素,等氮和硫结果出来再说。
    “那就祝你马到功成。”
    “希望一切顺利吧!”李想提了提眼镜回道。
    “对了,新年快乐!”
    “额……已经新年了?”
    “……”黄豪杰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看看有没有空。”李想自言自语的打开全息手环,然后翻看着自己的日程安排:
    “6号要进行……7号……”他一边翻日程安排表,一边念叨着。
    “算了,打个电话回去就好了。”
    “除夕夜回去家里面过吧!”黄豪杰看不下去了。
    这个家伙太沉迷于研究工作了,整天呆在研究所里面,平常都不回家,尽管他的别墅距离研究所不到三公里,可是他一年到头回去的日子屈指可数。
    幸好李想不是独生子女,要不然他父母就算是住别墅也不会开心的。
    典型的科研死宅,说的就是李想这种人,有一个实验室他可以连女人都不需要的男人。
    “除夕夜是哪天?”
    “4号,大后天。”黄豪杰无奈的回道。
    “不行,4号我有一个……”
    “有你个头!所有事情都往后推一天,这个假你不放也得放!不然我让承安叫人把你绑回去。”
    尼玛的!放一个假都要强制执行,你说我容易吗?
    看着李想不情不愿的回实验室。
    他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别人都是巴不得天天放假,这些家伙倒好,巴不得天天加班。
    当然这个和银河科技的科研制度有关系,毕竟那些硕果累累的研究员,绝对是钻石王老五的存在。
    就像李想一年十几亿华元是轻轻松松的,又比如海水淡化研究所的袁全博士,凭借着海水淡化薄膜和黄金提取薄膜,一年同样是有十几亿收入。
    尽管这种收入的顶级研究员是少数的,但是就算是普通的研究员,年薪百万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而且他们钱也不是放银行存利息的,而是由火星集团的信托基金负责投资的,年增长率一般都在5~15%左右。
    加上银河科技会将旗下一些公司的干股,奖励或者配额给员工。
    银河科技的员工都是高收入群体,所以为了不失去这份工作,很多员工都卖命的工作。
    而研究员们则是看中专利费和股份。
    ……
    黄豪杰让忠通知研究所管理委员会,让他们尽快制定一个放假休息方案,免得有些研究员整天在研究所里面,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不仅仅是一个损失,也是一个麻烦。
    安排了这件事之后,黄豪杰又来到了氢氧发动机研究所。
    研究所的山体实验室里面。
    黄豪杰和所长秦同兴,正在看着一台火箭发动机的测试工作。
    轰轰轰……
    淡蓝色的尾焰,哪怕是隔着厚厚的防护玻璃,仍然可以感受到发动机蕴含的暴力。
    一旁的仪器上面,黄豪杰看了看两个火箭发动机重要的参数,比冲和推力。
    [比冲:372秒……377秒……]
    [推力:547吨。]
    比冲仍然在不断的跳动着。
    比冲就是单位燃料可以产生的动量,也就是说燃烧效率,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耐烧不耐烧。
    而火箭发动机的比冲越大,载荷越大,这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而火箭发动机的推力越大,载荷越大,在一级体现明显,二级不太明显,三级影响就很小了。
    所以,一般来说,一级或者助推器都选择的是大推力,比冲相对较小的煤油、固体发动机,而二三级一般都选用推力较小,高比冲的氢氧发动机。
    但是氢氧发动机不一定就推力小,只是技术达不到大推力的要求罢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