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之辈》第三十六章:暴力执法李少君

    ……
    “贼子好胆!”
    方才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紫轩,如今身披大红袍,身上套着一副被擦得锃光瓦亮,颜值极高的镗甲,手臂夹着一顶铁兜鍪。
    身边簇拥着一群配弓带矛,全副武装的官兵,正威风凛凛站在一处战车上。
    一甩袖袍,紫轩指着跟猴子一样,在房顶上灵活跳动的游侠,朝着周围的官兵下令道:
    “又有贼子出来了,快去追。不要傻乎乎地跟着跳,要包围拦截,允许动用弓弩,不必过于顾及游侠们的性命,只要没死就行。”
    “是。”
    一位什长抱了抱拳,招呼了一声,带着自己的队伍向着游侠追去:
    “兄弟们,跟我追!”
    “是。”
    小队官兵-1
    “哈哈,仙长妙计,料定贼子一定会产生分歧,后门处有贼子逃跑。”
    随着一阵大笑,一行人从远处走来。
    “贼人一头扎进我们的网里,兄弟们一拥而上,直接将其抓获。”
    臭着一张脸的李少君带着几个官兵压着一位游侠从后门走来,看着自家的门客吹捧紫轩,别提心里多算了。
    “什么妙计,不过是亡羊补牢,第一个游侠跑的时候,我就没有料到。”
    先是看了李少君一眼,紫轩才哈哈一笑,谦虚回应门客,李少君的脸色更难看了……
    “先看我是什么意思?怕我丢的脸不够多吗?”
    “哼,有本事和我一……和我家的门客一对一,保证把你打哭!”
    狠话说到一半,突然想起自己大概,也许,可能打不过这家伙,李少君连忙改口,把门客拉到了身前。
    没有在意小屁孩张牙舞爪的挑衅,紫轩把目光投向被押送的游侠,向门客问道:
    “问他了吗?为什么要逃跑?是起内讧了吗?”
    “回仙长的话,自然是问了的,可小子嘴硬得很,说什么也不说。”
    门客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问出什么。
    “啪,快点说,要是消息重要,大人免了你的嘴也不是什么难事。”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抬起脚踹了游侠一脚,把他踹的一个趔趄,摔了个屁顿。
    “……”
    挨踹的游侠一声不吭,只是扭头恨恨地看了踹自己的队长和面前的紫轩一眼,咬牙切齿:
    “狗官!”
    “嘿,你小子还敢骂人?!”
    门客气不打一处来,抬起脚,就要继续踹下去:
    “仙长,我继续踹,您什么时候解气了再喊停。”
    “这游侠什么来历?你怎么有意为他开脱?”
    和“我给你的,你才能要;我不给你,你不能抢”的霸道少君不同。
    李少君:……
    紫轩并不介意别人拿谎话糊弄他,他只是有些好奇,是什么,让一个都丞府上的门客选择袒护一个蟊贼。
    “我李家门客所做之事,何时须向你禀报?”
    眼看紫轩越过自己,直接去问门客,李少君当即大怒。
    “少君,少君,莫要忘了都丞让你是来做什么的。”
    听到这话,门客吓了一跳,赶紧伸手摁住李少君,直接搬出了李都丞。
    “哼!”
    想起李都丞的嘱咐,李少君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不愿意看到紫轩。
    “嘿,小子,我要是你爹,非得把你吊起来狠狠地抽上一顿,让你长长记性,知道要怎么和别人说话。”
    居高临下地看着李少君,紫轩阴测测地说道。
    “你!”
    李少君气得脸色涨红,胸膛剧烈起伏,伸手指着紫轩就要大骂。
    “少君,少君!”
    不顾李少君的挣扎,门客死死抱住他,用身体挡住两人的视线,苦苦劝道:
    “都丞来时嘱咐过我,一定不要让你和仙长起了冲突,少君能否不要让都丞为难?”
    “可,可这是他先骂我的!”
    扭头看了一眼紫轩那副阴测测的免控,被“李都丞”压下的脾气怦然上涌,李少君委屈地喊道。
    “少君,那是仙人,咱怎么能跟仙人置气?若是惹得仙人不快,出手惩罚咱们,该如何是好?”
    看着若有所思的李少君,门客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心中却在疯狂咆哮:
    “小祖宗,你若是不姓李,不叫少君,别说仙长了,我都想把你吊起来抽!”
    “那好吧,我不会再乱说话了。”
    又抬头偷偷看了紫轩一眼,李少君才不情不愿地点头。
    ……
    搞定完“小祖宗”,门客才转身朝着紫轩一揖,苦笑着解释道:
    “仙长,仙长,少君他还年幼……”
    “不小了,过几年就该加冠了。”
    紫轩面无表情,扶着车壁,居高临下地看着两人。
    “仙长,仙长还请看在李都丞的份上,莫要与少君计较。”
    门客无法,只得再次搬出李都丞,同时一揖到地。
    “小子,管住自己的嘴,再乱说话,就给我滚到先登营玩命去!”
    “……”
    李少君低着头不敢说话。
    “仙长,此人敬爱兄弟,友爱姐妹是出了名的。”
    眼看两人的火药味渐渐消散,门客连忙指着地上的游侠,开口转移话题:
    “杀这种孝子,我于心不安。”
    “哦?”
    “既然他有美名,那他为什么要混游侠这条路子?为什么不走你的路子,混进官兵里混吃混喝?”
    起了兴趣的紫轩放过李少君,随口反问门客一句,扶着车壁俯下身,近距离看着那一脸苦大仇深像的少年游侠,开口说道:
    “你难道不知游侠儿的名声,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官府,都很差吗?”
    “呸,狗官!”
    因为被压住的缘故,少年游侠无法看清上方说话的人是谁,只好奋力挣扎,随着感觉,张嘴呸了一口唾沫。
    “?”
    好巧不巧,这一口唾沫正中一旁垂头丧气的李少君脸上。
    “哗啦。”
    伸手摸了摸脸颊,看着那粘稠的唾液,感受着黏糊糊的感觉,李少君二话不说,从怀里掏出一个装水的葫芦,打开塞子,扬起脸,倒了下去。
    “啪。”
    那滩唾沫被甩掉,李少君依旧使劲地搓着脸,脸颊被搓的通红。
    “小子,你敢呸我家少君?不要命了?!”
    门客一把提起游侠,晃着他身子,张大嘴巴怒吼。
    “你,你们这些狗官,没一个好的!”
    听到怒骂,又看了一眼脸皮通红的李少君,知道自己呸错了人。
    但少年人脸皮薄,游侠儿说什么也不肯认错,只是一个劲地骂——“你们这群狗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呸谁都是一样!”
    “刘叔,你松开,我自己揍他。”
    掰开门客的手,李少君拉着一张臭脸,慢慢走到游侠儿身前,居高临下的阴影将其遮盖,沉声道:
    “为什么要呸我?我没有说你。”
    “狗官。”
    既然已经选择了胡搅蛮缠,那游侠就没有理由开口解释,看了一眼李少君的制式扎甲,又呸了一口,骂道:
    “呸的就是你们这群狗官!”
    “……”
    低头看着胸口的唾沫,李少君的脸色愈发平静,只是拳头不知何时攥紧。
    “好,既然你说我是‘狗官’,那‘狗官’打人自然也是正常的咯?”
    “嘭。”
    不等游侠儿回答,李少君抬起一脚,就将其踹得飞起,在地上连打五个滚,才勉强停下。
    “咳咳,噗,啪。”
    咳嗽几声,蜷缩着的身体慢慢舒展,游侠儿的双手撑着地面,试图抬起,却又喷出一口鲜血,无力地摔倒。
    “蹬蹬。”
    从战车上跳下,摁住还想继续打的李少君,紫轩回忆了一下前世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喷暴力执法的奇葩网友口吻。
    紫轩单手叉腰,指着李少君,就洋洋洒洒说了一大段:
    “小李,你身上穿着大汉官兵的扎甲,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大汉朝。
    你得说话和气,不能动不动就打人骂人,玩什么暴力执法,给我们大汉朝抹黑啊。”
    “岂不闻,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乎?”
    “……”
    “肉刑刚刚废除六七十年,打死、打残人笞刑才废除三四十年,你在这跟我说什么‘暴力执法’?说什么‘刑罚不中’?”(注一)
    “不是你被呸了一脸唾沫,你当然能沾着挑刺了!”
    压下心中的咆哮,李少君强忍着不让自己给紫轩那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脸上来一拳。
    门客及时开口,从李少君那接过话茬,想都不想,就是一个马屁:
    “仙长是高人,不用刑罚就能让刁民伏法。”
    “可俺们都是粗人,只知道,被人呸了一脸唾沫,就得狠狠地打回去,让他长些记性,以后不敢再呸人!”
    “哈哈哈,虽然事实的确如此,可你也不用说的这么直接嘛~”
    果然,一个马屁拍下去,紫轩顿时乐得眉开眼笑,什么“刑罚不中”,什么“暴力执法”直接被扔到一边,开始哈哈大笑起来。
    给站在一旁臭着脸,双手抱胸的李少君使了个眼色,让他不要瞎搞。
    已经是大人的门客挤出一个笑容,熟练地送上一道马屁:
    “莫要如此,与仙长相比,我等不过萤烛之火,怎敢于皓月争辉。”
    “哈哈哈,我就喜欢你这一点,诚实。”
    笑纳第二计马屁,紫轩笑得更开心了,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呐。
    “仙长,俺就一粗人,也只有诚实能够说道说道了。”
    挠了挠头,门客一脸憨厚地说道。
    “好,我记住你了,都等以后见了李都丞,自会为你美言几句。”
    马屁吃得饱饱的,心情不错的紫轩大手一挥,直接做出了承诺。
    “仙长之恩,没齿难忘!”
    “……”
    全程目睹这一切的官兵们也跃跃欲试地想要加入,却又怕自己说话太过耿直,还不够大人,关键时刻搞砸了场子,只好保持沉默,只露出一张干巴巴的笑脸。
    “呸,狗官/紫轩!”
    官兵选择沉默的笑容,可有的人却选择了开口。
    “……”
    开口的两人对视一眼,李少君和游侠的脸上充满了惊愕。
    “这个狗官/刁民竟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注一,孝文皇帝废除肉刑,孝景皇帝完善笞刑,
    [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
    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
    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
    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史记·孝文本纪》]
    [景帝元年,下诏曰:“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
    狱尚不全。至中六年,又下诏曰:“加笞者,或至死而笞未毕,朕甚怜之。其减笞三百曰二百,笞二百曰一百。”
    又曰:“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箠令。”
    自是笞者得全,然酷吏犹以为威。死刑既重,而生刑又轻,民易犯之。——《汉书·刑法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