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长女》第二百六十五章 探探虚实

    皇帝一声令下,转眼瞧见成野看向成墨的眼神,里头似乎带着些许不满。
    如此一见,便越发觉着是成野做了什么,或者说,是成野利用了成墨什么。
    成墨此时也微微有些诧异。
    方才瞧出了父皇的意思,便想着做个顺水人情,却是没曾想,父皇竟又改变了主意。
    如此一来,倒像是他不说还好,这样一开口,反倒致使陆秉言丢了官位。
    陆家的事朝中众臣虽早有耳闻,可到底如今皇帝陛下都已经发话,也只是一个贬为书令史、罚俸半年的惩处,旁人自然就不好再多说什么。
    陆秉言得了“大赦”,便忙不迭行礼后转头又回到角落处。
    只是再回到原处时,身边人对他却俱是白眼相看。
    从前自己虽算不得什么高官,可到底在皇帝跟前受看重,旁人对自己自然也要礼让三分,就是这几位殿下对他也要给上几分面子。
    可如今,就是连当初自己看都不看一眼的小官,对自己都能冷眼。
    陆秉言越想越觉得憋屈,更是忍不住朝另一处的成野看去。
    若非三皇子,兴许陆观澜将来能顺利嫁给二皇子。
    封王礼后,待二皇子被立储,陆观澜再在这个时候嫁入东宫,那便是太子妃,将来,也就是皇后。
    饶是他这些时日纵容着陆经竹,可他如今倒觉着,唯一的希望便是陆观澜了。
    只要陆观澜的凤命在身,皇帝就算再不喜陆家,也要顾及几分的。
    况且,之前那件事,他便让这个消息传遍了满京,如今人人都觉陆观澜有凤命,是要母仪天下的。
    对了,陆观澜容貌恢复一事还未公之于众,此番回去,他定要想个法子让世人知晓,也让皇帝和二皇子知晓。
    想到此,陆秉言便立刻打定了主意。
    陆秉言的事情刚处理完,忽听外头有人通报。
    众人扭头,就见一个侍卫匆匆跑了进来,到大殿中跪下后,这才对着皇帝叩首道:“启禀陛下,张副尉的队伍人马已经快到城郊了。”
    皇帝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扬手道:“知道了。”
    那通报的侍卫便颔首又退下。
    成野在听见禀报时,眼神也忍不住闪了闪。
    成墨则微微垂眸,似乎没有听见方才侍卫的禀报之声。
    居然······这么快就回来了······
    不知,她可会想法子见李尽一面,又是否会因见到李尽的尸首而伤心难过。
    皇帝此刻却并未注意殿中众人的神色各异,只是苦恼。
    李尽死了对他来说既算不得坏事,也算不得好事。
    为今之计,便是该想想如何安抚远在边地的李国公。
    他还记得从前赐死李牧时,他还是个不甚沉稳的皇帝,彼时有些心慌,很怕李国公因此发怒,继而动兵反叛。
    好在最后安抚过去,李国公也没有追究,更没有怨恨怪罪过他。
    他却并不觉得歉疚,毕竟于他而言,李牧在当初那种境地,的确是该死的。
    只是李国公留着还有用。
    比起一个年轻气盛的镇国世家将军,他更愿意选择年迈一心为国忠君的大帅。
    毕竟李国公效忠多年,骨子里的为国为民少不了。
    而李牧,就不一样的了。
    诚如云嫔所言,只要李牧愿意,如此得民心的一位将军,若朝廷有一丝让百姓不满意的地方,百姓们便会支持他起义。
    届时,手握重兵,兵权都在李牧手上,他又如何能与之抗衡。
    所以,那时候与其说是他想要李牧的命,不如说,他是不得不要了李牧的命,更可以说,是李牧那时候逼得他要了自己的命。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他看着李尽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也一天一天的有些担心。
    他怕李尽成为第二个李牧。
    没想,李尽还真成了第二个李牧。
    他也想过要不要动李尽,可有时候又会起了一丝恻隐之心。
    觉着国公府如今只剩下一个年迈的李国公和年幼的李尽,便在早前放弃了这个念头。
    现下李尽已死,也算是除掉了他的一个心腹大患。
    只是,当初李牧死后,还能留下李尽这样一个慰藉给李国公。
    如今李尽死了,那国公府便剩不下什么了。
    皇后自然是不会有子嗣的,也好在没有让皇后有子嗣,否则这个时候,李家就该全力扶持皇后的儿子了。
    这些年来,他对着皇后不咸不淡,没有给过恩宠,也没有彻底地冷待。
    于他而言,让皇后入宫,只是当初为了稳固帝位。
    他对皇后没有情,更没有眷顾,也不想国公府将来因皇后得子而更为壮大。
    于是,他一早就给皇后的膳食里入了药,为的,就是让皇后万无一失地无法有孕。
    为了牵制朝堂,他有时候不得不牺牲未来子嗣。
    毕竟这个天下是先祖拼命打下的,他不能因自己的软弱而让这江山易了主。
    这时候,成墨忽然道:“父皇,李国公丧子后如今又丧孙,这样大的事,还是先修书一封得好。”
    皇帝这时候回过神,眉头却依旧紧皱。
    “如此大的打击,朕也怕李国公年迈吃不消,”皇帝语气里忽然多了一丝担忧。
    旁人看来皇帝是在忧心李国公的身子,可成野似乎因为和自己这位父皇太过相像,顿时便听出了皇帝语气里的担忧,不过是担忧若是让李国公知晓此事,会不会嚷嚷着要回京。
    李尽此番死讯遍京,本就容易惹得他国蠢蠢欲动。
    加之如今的西荛使臣还在京中,若是让西荛头一个知晓,难保不会回去报信。
    而李国公若是这个时候赶着回京,那无疑是让边地军心涣散,这时候敌国若要动大成,那可就危及边地了。
    所以皇帝担心的,从来都不是别人丧子丧孙的痛,而是自己这江山罢了。
    他从前也以为,他这位父皇多么喜欢成墨,对成墨是多么的看重。
    可到后来他才明白,对成墨的所谓看重,不过也仅仅是因为成墨出生时的那个天命之说。
    他的这位父皇最爱的,恐怕还是自己的江山。
    又或许,在这江山之后,能有他母妃的一席之地。
    只是有时候就连他都不明白,父皇究竟喜欢母妃什么。
    想到此,他忽然有些好奇。
    这么些年来,母妃究竟是用什么法子,留住了父皇的心。
    若非看在母妃的面子上,恐怕他更被父皇厌弃了吧。
    “给国公府的抚恤,就由陆书令来准备吧,”这时候,成墨忽然又开口。
    陆秉言在一旁好容易安下心来,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二皇子口中的“陆书令”便是如今被贬的自己,也只是垂着眼不说话。
    皇帝眉梢一抬,看向角落的陆秉言,“陆书令以为如何?”
    陆秉言依旧没主意到这是在喊自己,依旧垂着头看着地上。
    皇帝忍不住皱起眉头,轻咳一声,“陆尚书!”
    陆秉言这才猛地回过神,抬眼看向上座的皇帝。
    这时身旁顿时传来哄笑声,更有人小声说:“陆大人怕是还没适应,觉着自己还是尚书大人,故此才不搭理二皇子和陛下呢。”
    陆秉言脸上顿时一片窘色,慌张地朝前几步走到殿中跪下。
    “陛下赎罪,微臣微臣方才有些恍惚,许是······许是······”
    话还没说完,就听成墨道:“许是陆大人还没从方才的打击中回过神来,父皇也不用太过于怪罪,毕竟陆大人刚被贬,如今不仅要忙着封王礼之事,还要为安抚国公府想法子,也实在劳心劳力。”
    成野对于今日成墨三番两次地为着陆秉言说话实在有些费解。
    方才安抚李国公也是,原本也不用非得由礼部的人前来操持,可成墨偏偏就提了陆秉言。
    陆秉言明明刚被贬官,如今却依旧做着重要之事,这无疑是在告诉旁人,如今给陆秉言的只是小惩大戒,官复原位那是迟早的事,好让人不会看轻了陆秉言。
    所以成墨今日所为,是这个意思?
    方才是他想错了,成墨今日的意思,就只是想讨好陆秉言?
    皇帝倒没觉有什么不妥,毕竟从前的确是有让陆秉言扶持成墨的打算。
    如今陆秉言虽一时失了尚书之位,可到底根基还在,也依旧在礼部任职,只是换了个名头罢了。
    若是成墨有心想要拉拢,也不是不可。
    只是······陆经竹一事,陆家名声败坏,陆观澜这个时候,恐怕就不再适宜嫁入天家了。
    这陆秉言如今受了惩处,那么——成野他······是否真的放任不管呢?
    想到此,皇帝的目光忽然又落到成野身上。
    祸事毕竟是他惹出来的,若陆经竹真的身怀有孕,怀的真是成野的孩子,那陆经竹肚子里,便也是天家的孩子。
    此事若放在私底下,他瞧不上的人家,不认也可,毕竟也不是谁人都有资格做天家子孙。
    可偏巧此事传得满京皆知,他就是想不认也不行了。
    想到此,皇帝忽然扭头冲赵全低声道:“下朝后,你随着陆秉言一道去陆府,就说是去取尚书服的。”
    被贬了官的陆秉言自然要把尚书的官服交出来,这原本也是宫中内官去做的事,皇帝今日却让赵全前去。
    赵全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便是特意让自己去探一探那陆家二小姐的虚实。
    当即便轻轻颔首,小声道:“奴才明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