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0644 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还不算,还不光是撬走女人这件事。
    你郑忠飞不是在科考上很有天赋吗?
    不是也能在一年之内连过数关,童生,秀才,举人,一路过关斩将吗?
    老实说,韦宝对于郑忠飞在科考当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很佩服的。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哪一次科考过关不是一堆猫腻啊?
    而人家郑忠飞呢?完全是凭着他自己的实力。
    更可贵的是,郑忠飞在韦宝重生崛起之前,不过是一个典型纨绔,根本没有正儿八经上过几天学。
    能连续过关斩将,都是被韦宝逼出韦家庄之后,在山海关开始的事情。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啊。
    在封建科举时代,甚至可以称得上奇迹!
    好,你不是能力牛叉吗?
    你不是能不断创造奇迹吗?
    有本事你这回在会试的考场也创造奇迹!
    倒不是韦公子看扁了郑忠飞,而是韦宝对于会试是什么情况,已经很清楚了。
    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汇聚一堂,争夺二十比一的指标,这种难度,说是地狱级难度也一点不过分。
    郑忠飞闻言,干笑了一下,也不知道该接什么话好。
    同样,王秋雅也挺尴尬的。
    刚才她并没有看见郑忠飞,听见韦宝叫郑忠飞,不由的粉脸一红,将脸偏开,完全没有看过郑忠飞一眼。
    韦宝瞥了王秋雅一眼,忽然好想把王秋雅抓到哪个地方大力摩擦一番。
    不过,现在是大庭广众,那些龌龊心思,只能留待回府之后了。
    众人没有留意韦宝与郑忠飞的话。
    一帮顺天府的考生仍然在热情的恭维吴三辅,恭祝他考中进士了。
    虽然三甲有240人,已经不少人了,但是在场观看放榜的,少说有大几万人,这二百多人就如同璀璨的星星,放到星海中,一下子就被其余的星星包围了。
    同一期考试的,那在官场上叫同年啊,若是能与进士们混个眼熟,就算这一次没有考中进士,总归也算是有所收获。
    毕竟到了举人这个等级,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挺高的社会地位了,他们可比秀才及秀才以下等级的读书人更有等级观念。
    吴三辅长相不错,现在又中了进士,这么有才,虽然是三甲,却也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同进士出身啊。
    不少人见吴三辅挺年轻的,还纷纷打听吴三辅成亲了没有,是哪家的公子哥。
    其实吴三辅已经三十好几,已经不年轻了,不过,考会试的都是举人,举人的平均年纪至少四十开外!
    所以,吴二公子放在举人这个群体里面,还是非常年轻的。
    韦宝没有问李岩和宋应星有没有中,而是又用单筒望远镜将榜单看了一遍,确定没有宋应星和李岩二人。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居然有点小爽。
    人就是这样,即便嘴上称兄道弟,但谁都有私心,韦宝也看的出来,他们虽然不停的恭喜自己,恭喜吴三辅,但也同样是暗暗不爽的。
    很快,爆竹声响起来,锣鼓声响起来。
    二甲榜单出来了。
    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
    吴孔嘉-韦宝-陆锡明-叶宰-黄日昌-陆鏊-孙裔蕃-周士登-王源昌-徐标
    董嗣谌-张抑之-江鼎镇-徐世荫-谢肇玄-潘允谐-田大本-黄景昉-潘光祖-林一柱
    李灿-陈宾盛-冯敬舒-侯峒曾-李建泰-丰建-王敬锡-张元佐-庞承宠-刘维祯
    杨汝成-曹应秋-张凤翼-单国祚-沈起津-唐昌世-朱之裔-魏肯构-李綦隆-刘彦
    郑廷楫-管玉音-简敕-袁楷-赵光抃-卢世-刘孔敬-刘汉-王廷垣-陈以诚
    张明昌-陆澄原-何楷-王梦锡-周光夏-杨伸-吴道烨
    二甲榜单一共57个人,韦宝赫然在第二位。
    韦宝又有点激动,又有些失落。
    他直到此时才知道自己的具体名次。
    与此同时,郑忠飞、宋应星和李岩,则一脸死灰。
    因为他们三人都未发现自己的名字。
    难道会在一甲榜单上?
    一甲榜单可就只有三个人啊!
    一甲的榜首称为会元,按照以往惯例,会元和状元几乎可以划等号。
    除非皇帝能从会元身上挑出很明显的毛病,否则不会轻易将会元赶下状元人选的位置。
    “恭喜公子爷了!”牛金星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大声道:“公子高中二甲第二名!离一甲榜单只一步之遥啊!”
    通常二甲前几名都是最容易获得同情的。
    因为离榜首,真的就只有一点点,微乎其微的距离啊!
    韦总裁本来还挂着微笑,看了榜单之后,表情有点古怪。
    患得患失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本来他与吴三辅花的银子是一样多的,吴三辅才得到三甲的末段班。
    而他是二甲的第二名,两个差了二百名之多。
    已经比吴三辅的银子花的值得多了啊。
    但是韦宝没有想到魏忠贤和魏广微他们那帮人的本事那么大!
    居然给自己差点弄到一甲前三名去了,只差这么一点点啊。
    换了是谁,都难免会不甘心的。
    若是韦宝与吴三辅调换个位置,他现在就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顶多觉得有点不公平,为什么花费同样的银子,会和吴三辅差距那么大。
    而不会像现在这种失落的情绪与惊喜的情绪交替,弄的人不上不下的。
    刚才一群北直隶的认识韦宝和吴三辅的举人们光顾着恭喜吴三辅,而没有人与韦宝说话。
    不是没有人注意到韦宝,毕竟韦宝和吴三辅站在一起,韦宝还这么年轻,颜值这么高,给人留下的记忆点是很多,也很深的。
    “恭喜啊,韦公子。”
    “恭喜,韦公子。”
    “韦公子,大喜啊,二甲第二名,大喜。”
    恭喜之声随即接踵而至!
    刚才恭喜吴三辅的北直隶考生有多少。
    现在恭喜韦总裁的北直隶考生就得翻一倍都不止。
    算李成楝的声音最大:“小宝,二甲第二名啊!好成绩啊!恭喜恭喜。”
    范大脑袋和林文彪等高级随扈本来都是便装藏于暗处的,此时也忍不住都过来恭贺韦总裁高中进士。
    李岩和宋应星虽然因为没有在二甲榜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很失落,还是保持了风度,恭贺韦公子高中进士。
    牛金星也一样,大大的赞美恭维了韦公子,说的唾沫横飞,似乎他与韦公子很熟一般。
    一时之间,韦总裁周围都是恭维奉承之声。
    郑忠飞却没有过来道喜,一方面是人太多,他被人群挤得离韦总裁已经有点远了。
    二则是郑忠飞此时已经有傻了,虽然还是有一点点侥幸心理,盼望自己能够进入一甲,能够进入前三名。
    但毕竟一甲只有三个人,这份机会,实在是太渺茫了。
    韦总裁自然不会在意郑忠飞有没有过来恭喜自己,与身边的人聊的不亦乐乎。
    虽然稍微有一些失落,但韦总裁更主要的还是满意,知足。
    自己是啥水平,自己心里有数,能获得二甲第二名,这已经是他的能力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了,就是再努力,一辈子每天都努力,韦宝也不认为自己的天赋足矣支撑他在学业上到达这样的高度。
    这和在现代成为高考状元一样,不是说努力就可以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穷。
    当然,震惊之余,不少人也震怒,这么年轻的一个公子哥,居然是本次会试的二甲第二名?
    这怎么可能?一定有猫腻!
    尤其是郑忠飞,郑忠飞大概知道韦宝的水平。
    虽然在山海书院的时候,郑忠飞就不是与韦宝在一个班。
    韦宝在富贵班,郑忠飞在普通班。
    但毕竟是一个书院的,平常会有所耳闻。
    还有,要知道乡试的时候,郑忠飞可是一举通过了科试,并且又一举夺得了举人功名啊。
    而且,郑忠飞的举人功名含金量十足,是在北直隶的诸多强者当中脱颖而出的,与韦宝和吴三辅靠在辽南增设的恩科,整个考场就他们两个人考试,而走后门夺取的举人,完全是两码事。
    郑忠飞心里有多酸楚,多愤怒,王秋雅此时就有多高兴,多开心。
    王秋雅抱着吴雪霞的胳膊,轻轻地跺着脚,轻声欢呼:“中了,中了,公子是真的中了举人,还是二甲第二名。”
    吴雪霞嫣然一笑:“不是早就知道的事情吗?难道你还怀疑去府里面报喜的差人啊?”
    “不是,没有亲眼所见,到底有点不放心嘛。而且报喜的只说中了举人,并没有说具体的名次嘛,我是真没有想到公子这次考的这么好,就差一点点就是一甲前三名了啊。”
    “是考的很好。”吴雪霞又是嫣然一笑,一双水汪汪的美眸,含情脉脉的望着韦宝,嘴角边尽是挡不住的微笑。
    这个男人,就是我吴雪霞的男人呀。
    吴雪霞很自豪,好像有一股甜滋滋的情绪涌遍周身。
    有人天生就注定失败吗?
    可怕的不在于人们的努力是否能成功,而在于开始就没有想成功的壮志。
    在吴雪霞看来,韦宝就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应该享受各种成功的男人。
    紧跟着,便是一甲榜单的公布。
    第一甲
    余煌-华琪芳-翁鸿业
    榜单出来,众人一阵惊呼。
    顿时让围绕韦宝的人散开了一些。
    韦宝不解,就三个名字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忙问一个话多的北直隶考生,“怎么样、大家为什么这么惊奇?”
    “韦公子有所不知。”那人左右看看,似乎弄的很神秘一般,压低声音道:“这三人都是东林那边的学子!而且,都是江南人士,且都负有盛名!他们获得一甲三名,本在情理之中,但大家想不到一甲居然都是东林的学子,居然没有公公的人。”
    那人说完,比了比天上,意思是居然没有魏忠贤的人,只是魏忠贤此时势力庞大,不说只手遮天,反正权倾朝野,权倾天下是已经有了。
    韦总裁轻轻地嗯了一声,点了一下头,这才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吃惊。
    原来这三个人都是已经成名的读书人,而且都是江南人士,而且都是东林人士,所以大家会觉得意外。
    韦宝原来也觉得,这种最高层的名次,应该是会像分猪肉一样的。
    余煌,字武贞,浙江会稽人,天启五年进士第一。
    华琪芳字方侯,号末齎,南直隶无锡人。
    天启五年乙丑进士一甲第二名。
    咏竹
    几竿清影映窗纱,筛月梳风带雨斜。
    相对此君殊不俗,幽斋松径伴梅花。
    【筛月梳风】月光穿过竹丛如经筛,清风拂过竹枝如经梳。
    【此君】指竹。《世说新语》记:王子猷爱竹,就是暂时住宿的地方也要栽上竹子。人问何故,指竹曰:“不可一日无此君”。后来即以“此君”为竹的别称。
    翁鸿业,字一桓,号永固,明钱塘人。
    吴孔嘉字元会,别号天石。安徽歙县人。
    头名三人,肯定至少应该有一个是阉党的人才对。
    事实上,魏广微开始也是这么努力的,二甲第一名的吴孔嘉就是铁杆阉党分子,抱上了魏忠贤的大腿,还没有考进士之前,就已经帮魏忠贤做了不少事情。
    所以,魏广微本拟让吴孔嘉进入一甲前三的,谁知道考官当中,中立派和东林大臣占了上风。
    即便是魏广微不遗余力的力推吴孔嘉和韦宝,两个人仍然只能坐在二甲前两名的位置,而没有进入一甲。
    不过,这样也让原本有人觉得韦宝太年轻,又是辽西穷乡僻壤,历来出不来厉害读书人的地方韦宝的功名有所不满,随即烟消云散了。
    魏忠贤的势力再大,但是眼下在大明读书人的群体当中,东林一派是一家独大的,占到了天下读书人总比的半数以上!
    尤其是厉害读书人的聚集地江浙一带,东林党的统治力更是到了可怕的地步,几乎所有江浙学子都是东林人士。
    三个东林考生进了一甲前三,这自然能给人本次会试非常公平公正的感觉。
    所以,在一甲公布了之后,嫌本次会试不公的学子非常少!
    否则,依照往年惯例,落榜考生,或者绝对自己的名次与自己的才学不符的考生,至少将占到总比的一成左右。
    五千多考了会试的学子当中,至少有五百人以上会觉得不公平,会闹腾一阵。
    但是随着一甲名单的公布,这回闹事的学子,连一百人都不到!
    众人都对一甲三人心服口服。
    不服的几十人,或者痛哭流涕,隐晦的说科考不公。
    或者是癫狂的要求重考。
    或者是啥也不说,直接用脑袋去撞墙。
    各种表象都有。
    韦宝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李岩、宋应星和郑忠飞三人身上。
    在韦宝认识的人当中,也就他们三个人是落榜了的。
    三人的表现几乎一模一样,都像是定住了一般,一言不发。
    虽然在二甲榜单公布之后,他们就已经多多少少做好了落榜的准备,毕竟能荣登一甲前三的可能微乎其微,想都不敢想。
    可当事实残酷的摆在眼前,尤其是刚才又都受到了韦宝获得二甲第二名的‘刺激’,他们现在就更加失落。
    比起不哭不闹,傻愣愣的入定,则更加可怕。
    牛金星劝慰李岩,“李兄,别太难受了,下回再考就是了,哪个人考进士不是考三回以上啊,你这不是才考过两回吗?”
    李成楝劝慰宋应星:“宋先生啊,别太多想了,你的才华如此受到我兄弟的肯定,得不得这个进士功名,我们都知道先生的大才。”
    没有人去劝慰郑忠飞,郑忠飞失魂落魄的往前挤,要再挤到布告墙边上,将二甲和三甲的榜单看一遍,他实在无法接受韦宝高中,而他自己落榜这种事情。
    郑忠飞想过要告韦宝!
    想过韦宝可能是走通了什么门路,才能在会试这种大明最高级别的科考中作弊。
    但是郑忠飞很快又打消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如果韦宝能在会试作弊,那韦宝身后的靠山得有多大的势力啊、说手眼通天都不为过。
    他又没有证据,能告韦宝什么呢、
    搞不好,韦宝没告成,反而先把他自己的性命搭上了。
    “回去吧?公子。”林文彪怕在这种场合待久了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所以轻声提醒韦总裁。
    “再等等吧,等宋先生和李岩大哥一起走!”韦宝一边看着李岩和宋应星,一边道。
    “我是怕公子在这种地方待久了,会有人拿公子做文章,还是早走为妙,我可以劝宋先生和这位李岩公子速速离开。”林文彪仍然劝说。
    韦宝明白林文彪的意思,他毕竟还太年轻了,怕别人拿自己的年纪说事。
    其实以韦宝十五岁的年纪,参加会试完全合格了。
    大明的科举并没有年纪限制,只要有举人功名的人,不管是十来岁的少年,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来参加的。
    只是一个十五岁的人获得这么好的名次,难免让人妒忌。
    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落榜,且不满考生的箭靶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