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第一百零四章 排名上升(求推荐票!)

    从工地回去的几天,陈灏都在忙活着准备迎接新生的到来。
    而光华大学的校内,也开始装上不少欢迎新生的横幅。
    时间一步步的临近。
    9月5日早晨。
    新生报道的第一天。
    陈灏刚运动完,正在食堂里吃着早餐。
    一碗白粥、一个酸菜饼、一个水煮蛋。
    剥着鸡蛋的壳,陈灏抬头环视周围正在就餐的学生们,轻轻叹了口气。
    “安静地日子没几天了。”
    一想到等到明天晚上,学校各个辅导员下达9号凌晨的开学动员大会。
    估计……这些人会生撕了自己。
    5点钟的时候,大家都在与周公肉搏,这时候让人起床到田径场来听他讲话。
    陈灏明白,估计自己会被喷死。
    “系统太刁难了,就知道欺负老实人!”
    气的陈灏将剥好的鸡蛋,一口包下,嘴巴顿时鼓起来,仿佛含着什么东西。
    等到演讲结束后,也不知道新任务是什么样的。
    但愿来点正常的吧!
    想要把学校发展起来太难了……
    正常来说几年之内改变都不大,这玩意没有个几十年是做不出什么成绩。
    基本上有百年创校的历史,只要中间没有断开,发展的都不会太差。
    “现在学校排名如何了?”陈灏突然感到好奇,自从上次让洛城更新完学校董事长变动后,好像就没看过排名了。
    想着,他喝完一口粥后,手机打开世界大学排行榜网站。
    搜索光华大学。
    很快信息都展现在他的眼前。
    【光华大学】
    【国内民办排名:156——上升213名】
    【国内大学排名:1441——上升1230名】
    【学校动态:】
    【光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更换,现任常务副校长郑强。郑强,男,50岁,之前为商都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内大学排名上升……】
    【光华大学新增科研机构:先进材料研究所。所长由陈冲担任。陈冲,男,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光华大学新增附属机构:光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医院,前身为长庚医院……】
    【光华大学光子屏实验室成功攻破光子屏技术……】
    【光华大学新增……】
    华夏境内3588所大学,其中本科院校1624所,专科院校1964所。
    本科院校中,公立本科有1054所,其他民办本科570所。
    猛的一看在国内大学的排名一下子提升了一千多名,好像挺厉害的。
    但实际上……
    只是之前的光华大学被折腾的太垃圾了。
    而且超越的都是一些专科学校。
    要到了前1000名,才正式与国内的公立本科PK。
    国内的专科学校比本科学校要多,只要高中稍微学一点,基本上再差都能读个专科。
    为了提升国民整体的学历水平,国家也是费力不少。
    要知道公立大学都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的,公立本科+公立专科,一共两千多所学校,这个财政支出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唔,看来这两个月的效果还可以,任重而道远啊!”陈灏摇摇头,别说世界第一名校,想要成长为国内第一名校都有段距离。
    按照光华大学最近的动作,照理说提升排名会不少,但是排名并不喜只看学校的学术科研。
    世界大学排行榜是有一个权重。
    主要根据学校、教职工、学生三者综合得到一个数据。
    学校方面则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
    教职工则是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实力、影响力、教学能力与科研成果产出。
    至于学生,关系着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所获得荣誉,比如发表论文、比赛得奖、科研成果;还有后面的就业环境等。
    就目前的光华大学而言,虽然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职工上提前的比较快,但是学生的水平还是拖拉了不少的后腿。
    “看来还是得在学生上多下功夫。”陈灏心中有了想法,未来一阵子的重心是挖名校的教授和培养现有的学生。
    想着事情,很快一碗白粥不知不觉中吃完了。
    陈灏起身,端起餐盘拿到餐盘回收处。
    从食堂出来后,还没走几步,一个跨洋电话打了过来。
    “大米国的?”
    陈灏眉头一挑,有些这个电话是谁打来的。
    反倒是麻省理工的那些教授和同学、朋友都有保存在通讯录上。
    “泥嚎,请问是陈灏陈校厂吗?我是《科学》期刊的编寄欧文。”
    电话接通后,对方说的竟然是汉语而不是英语,这让陈灏有些吃惊。虽然并不是很标准,但是基本上能够听懂。
    毕竟汉语和汉字在世界各系语言上,是属于难度非常高的一种,学起来并不容易。
    “嘿,欧文你好,我是陈灏。请问你有什么事情吗?”陈灏好奇的一问,对方不会没事打电话过来,难道是约稿?
    “是这样的,光子屏技术将会是改变世界的一项重大突破,但是关于这一领域,目前只有光你们光华大学是最权威的,我们编辑部希望能够出一期光子屏专刊,向社会大众宣传这项新技术。”欧文有些费力地说道。
    陈灏听着对方的普通话,笑了笑,他听到了一股东北的口音。
    不过这很正常,欧美有不少留学生来自东北,估计对方的汉语应该是跟一个东北汉汁学的。
    “没问题,我会尽量交给你的,三篇够嘛?”陈灏爽快的答应了。
    他没有拒绝的道理!
    能够在世界三大学术期刊之一的《科学》上发表专刊,本就罕见,那种校庆出的忽略不计。
    这是打响学校名声和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一个好机会,送上门的还拒绝那是脑子坏掉了!
    约好后电话挂断,陈灏打算先去先进材料研究所,这三篇论文总不能让他来写吧?
    他是校长,不是干苦力的,这种事情还是交给陈冲解决。
    ………
    作为新生报到的首日,不断有车子开进校园。
    三三两两的行人,拖拉着行李箱、拎着大包小包走在校园的小径上。
    这其中,有一队人马比较特别。
    一对夫妇拉着一个妙龄少女,三人没有行李箱也没有背包。
    只有少女手上拿着的录取通知书。
    她们……
    是来退学的。
    ps:求推荐票求打赏!
    上了分类强推,急需推荐票!拜托各位了!
    不应该大冬天喝冰奶茶的,冷死我了,我大概是个傻子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