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风情录》第六十三章 血战重围

    牛千总此时再也兴奋不起来了,忙拉着岳云芃的手道:“你要救牛必大,必须救他,救他如救己。”
    虽然牛千总因为岳云芃喜欢花挽楼的小姐而不待见他,但对他的带兵打仗还是非常欣赏的,不然也不会把他放在付将的位置上。
    牛千总对岳云芃所说的话也很中肯,精锐尽失,这锁龙关如何镇守,丢关的将领可是要掉脑袋的。
    牛必大也不是别人,可是自己的亲信加左右手,是一直跟随自己腥风血雨的战场中,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值得信赖的,能为自己挡枪的亲信。
    岳云芃什么人?是明大理、重大义之人,在民族大义面前,他当然不会推辞。
    他知道此去必是一场血战,是九死一生的血战。
    因为他能带去的士兵只有百余人,这也是牛千总最后的精锐之精锐——具装骑兵。因为只有骑兵才能出击,其它再多的步兵带出去,只能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的。
    他的重任在于,不仅要救牛必大于水火,还不能将这百余人损失掉,这个任务实在是太难了。
    更难的是,他不知道耶律军的兵力到底是多少。
    任务虽难,也只有他去,非他莫属。
    牛千总要镇守锁龙关,总领全局,不能前去营救,而其它的人,全是步兵。只有自己带领的百余人是骑兵,而且是曾经对阵过异族骑兵的百战老兵。
    岳云芃率领着手下百余具装骑兵,前去营救牛必大。
    牛千总见岳云芃领兵去营救牛必大,他也不敢闲着,忙着布置守关事宜,同时还要在关前布置,以防败兵进关时,敌方跟随着掩杀,冲进关来,那可是要城关失守,得不偿失的。
    先不表牛千总如何布置守关,单表牛必大带领三百亲兵追杀耶律军先锋营。
    牛必大带领着手下以追击阵型,追杀着耶律军。
    起先耶律军阵型被攻破,众人逃跑时由于人多挤在一起,相互践踏,死伤较多,然而一但跑散开,轻步兵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轻步兵能跑啊,实在不行,可以丢盔弃甲地狂奔。而牛必大要保持阵型不乱地进攻,还要不时地停下收人头,杀伤兵与残兵,渐渐地与耶律军先锋营的败兵距离慢慢拉开了。
    牛必大又追击了一段距离,离边关约有三、五里地,前面出现一个山坳,牛必大追到此处,只见前面有树林,这些耶律军士兵全都钻进了树林。
    遇林勿入,穷寇莫追,古代战争的常识。
    牛必大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他在树林前犹豫了。
    他想起了牛千总的吩咐,让他下关试探敌人的虚实,再加上手下亲兵这一路追杀,也累得不行。
    他认为可以收手了。
    他叫停了追击,准备退兵了。但战争不以那一方的意志而转移,战争就是你算计我,我算计你,以灭了对手为目的。
    耶律军在此是有埋伏的。
    耶律军的算计就是以先锋营的轻步兵为诱饵将守关士兵吸引到此处歼灭。
    能用自己的强项——野战消耗掉对手的士兵,总强过爬城强攻要合算得多,也省力得多。
    牛必大想退兵,已经是迟了一步。
    一阵鼓声响起,从树林中冲出了骑兵。这才是耶律军的真实实力。
    牛必大当时汗就下来了,知道自己中计了。
    现如今,由于一路追杀了三、五里地,自己的手下是人困马乏。就算是精力充沛又如何?步兵在野外,面对骑兵只有被虐杀的命。
    牛必大不能选择逃跑,二条腿怎么能跑得过四条腿。
    牛必大只能选择守,边守边退,这是唯一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建立在牛千总知道自己的困局,派人来接应的前提下。
    悔不该当初,自己贪功冒进,追击了三、五里远。
    世上永远没有后悔药卖。
    牛必大忙号令由追击阵型变防守阵型,但是,但是。
    变阵是需要时间的,而对手怎么会给你时间与机会。
    耶律军冲出来的是轻骑兵,飞箭如雨。立马牛必大的亲兵成片倒下,死伤无数。
    牛必大在承受了较大损失后,终于结成防守圆阵。
    也多亏倒下的伤兵拼命,他们知道自己已无生机,拼着伤残之体极力地阻击着骑兵,希望为己方士兵多争取一点时间。
    他们的顽强搏命,换来的只是自己被对方的骑兵马踩如泥,血溅五步。
    战争就是这样的残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牛必大在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亲兵后,终于完成防守阵型——圆阵。
    圆阵,最外层是团牌兵,其后是长枪兵,最内层是弓弩兵。
    但是这样的阵型,面对轻骑兵只能是拖延时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牛必大现在能做的,只能是拖延时间,慢慢后退,等待接应。
    步兵想在保持阵型的状态下后退,当然没有轻骑兵快,就算拼命地跑也无济于事。
    很快,轻骑兵就绕到了牛必大的退路上,他们在干一件令牛必大及他带领的亲兵非常痛苦的事——他们在向路上抛撒铁蒺藜。
    铁蒺藜是一种由四枝铁刺制作的武器,随便如何向地上抛撒,总有一枝铁刺向上。这种武器是对付骑兵的一种防守武器,但此时对付步兵,一样的有效。
    要想经过抛撒了铁蒺藜的地带,就只能拾起这些阻碍,不然的话,会刺破脚底,成为伤兵。
    而要一个个拾起这些铁蒺藜,谈何容易。
    牛必大面对的是轻骑兵的冲击及如雨的箭雨,还要在这种强大的攻击下拾起地上的铁蒺藜,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牛必大及所剩的二百余人的退路基本被封死。
    牛必大的亲兵不停地在伤亡,被全歼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情况下,牛必大等人只能是苦苦支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及手下的士气在低落。
    此时他很后悔。
    不管他如何后悔,情势是越来越危急,因为他们的退路被堵死,而耶律军的步兵杀了个回马枪,在他们的二侧向他们的退路迂回,准备完成包围圈。
    就在这危急时刻,远处尘土飞扬,一员骁勇战将,带着一队具装骑兵掩杀了过来。
    这见这员骁将银盔银甲,座下白龙马,手持银锤飞龙,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岳云芃是也。
    只见他精神抖擞,平端着成名兵器——银锤飞龙,边策马飞奔,边高叫道:“牛将军勿慌,岳某来也。”
    天不亡我等,牛必大众人见有救兵,顿时士气大振,终于有救了。
    岳云芃带着大几十人摆开线型阵从牛必大的左侧冲向耶律士兵。
    具装骑兵——古代的坦克部队。
    所有的士兵全是重甲,不仅人员有重甲保护,而且坐骑也是重甲保护,面对一般的弓箭,基本是伤害很小。
    其威力在于依靠速度冲锋,硬扛着弓箭冲锋。只要是冲到面对面,什么轻骑兵,步兵就是一冲就倒,毫无还手之力。
    轻骑兵还能逃,步兵可就只有等死的命。
    能阻挡重骑兵冲锋的只有结阵状态下的重盾兵所保护的长枪兵。
    而目前状态下,只是耶律军的轻步兵在迂回包围牛必大,并未结阵。
    耶律军在如此变故下,只能停止前进。
    轻骑兵可以闪过冲击,跑到一定距离用弓箭进行反击。可是轻步兵就悲剧了,一冲就倒,变成了被虐杀的对象,毫无还手之力。
    这突然的变故,杀了耶律军一个措手不及。其伤亡不小。
    好在岳云芃的具装骑兵,人马太少,只有大几十人,如果他的人马够多的话,耶律军就会立马士气崩溃,除了逃,只能是逃了。
    具装骑兵固然有优势,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不然的话,打仗只要这一个兵种即可了,没有其它兵种存在的意义了。
    其一,具装骑兵对马的要求很高,该马必是马中之上乘的良马。因为具装骑兵不仅人员是重甲,马也披挂重甲。马在冲锋时,是要带着此百余斤盔甲的死重冲锋的,没有良好的体力,坚持不下来。
    其二,也正因为具装骑兵上述的特点,所以具装骑兵的冲锋不能持久,有一鼓盛,二鼓衰,三鼓竭的特点,基本是一波流的攻击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岳云芃第一波次冲锋只带领大几十人,他要留一半的具装骑兵作为第二波的冲击力量,以换取第一波冲击的具装骑兵休整集结,重新编队发动攻击的准备时间。
    其三,具装骑兵的盔甲在古代可都算是高科技,非常烧钱,而马是良马,也非常烧钱,难以做到大量装备。注定了具装骑兵数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综上所言,具装骑兵只能是破阵的冲击力量,还需要后续力量补上来扩大战果,方能起到打败对手的效果。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六十四章交替掩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