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绑架了隋炀帝》第三百四十七章 百姓流失事件

    没过多久。
    在太原郡就已经传出了有人拉到了亲戚朋友前来定居的消息。
    然后……
    主公府当着当地百姓的面,给这些人发放了奖励。
    一个人头一石粮食,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
    看到真的能够领到粮食,越来越多的百姓都加入了这个队伍。
    太原郡和京兆郡有所毗邻。
    每年都有大量的彼此通婚。
    要么是太原郡的嫁入京兆郡,要么是京兆郡的迁来太原郡。
    在政令公布的三天后。
    已经有好些个百姓……
    亲自前往京兆郡。
    向京兆郡的亲戚朋友们宣传太原郡的好处。
    “姐,你就听我一句劝吧,回来吧,咱们太原郡现在可好了,主公府执政以来,就免除了我们第一年的赋税!”
    “不只这样,两税法给咱们家都定了税额,以后我们每年只要交两次税,每次税只要交一点点钱,其他时候一点赋税都没有!”
    “而且咱们家还被分配了土地,你现在就算和姐夫他们一家人都回来,咱们家也养得起你!”
    类似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许牧没有明说。
    但他们都开始自觉宣传起太原郡的好处。
    而事实上,太原郡的确是有非常多不同于其他大郡的新政。
    就连这一次的联产承包……
    被推出来后,也让不少精明的百姓看到了实惠。
    河南郡的那些高产种子已经得到了普及。
    他们对于这些种子的产量没有任何怀疑。
    那么大一批农田,他们集中种植……
    岂不是说他们都成了地主?
    准确的来说,他们都成为了商贾。
    采取了集营的方式来种植大批量农田。
    农田日后所得,按照商贾的方式来分配。
    已经让他们从固定的小农思想里脱离了出来。
    而这一次的拉人头行动……
    短短七天时间。
    主公府就发放出去了三千石粮食!
    也就是说……
    足足有外郡三千人被拉入了太原郡。
    虽然人数并不多,不足以让李渊和窦建德伤筋动骨。
    但……
    其中代表的影响,却能让李渊和窦建德重视。
    长安。
    得知了境内百姓流失情况的李渊再次召开了朝会。
    特地商讨此次人口流失的情况。
    如今这个时间点……
    李孝恭率领二十万大军,刚刚抵达蒲州。
    正准备对蒲州进行动手。
    李渊没想到河南郡又出了新动作。
    “陛下,臣已下令,让两郡边境的守军多加看守,防止境内百姓逃亡太原,同时也防止太原百姓进入我京兆!”
    大殿群臣首位的裴寂拱手道。
    李渊眉头微微舒缓了一些,但依旧有些忧虑:“虽如此,但却治标不治本啊!”
    他深知百姓的尿性。
    正所谓疏不如堵。
    百姓是有逆反心理的。
    你越不让他去……
    他越觉得你在害他。
    就越想去。
    加上这一次太原郡的妖言惑众,以分土地,免赋税等条件来吸引……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动心了。
    如今京兆太原交界处的几大郡县的百姓蠢蠢欲动。
    即便一时能控制住,但长此以往……
    还是挡不住百姓的流失。
    “这个房玄龄也不知许牧是从何处而得!将河南太原两郡的内政处理的井井有条,毫不见纰漏!”
    李渊凝望着裴寂,感慨了一声。
    裴寂老脸一红。
    连忙低下了头。
    他深知自己处理政事的能力远不如房玄龄。
    但被李渊如此一说,更加羞愧。
    “玄真也不太太过在意,朕只是随口一提。”看着心腹老臣的模样,李渊又安慰道。
    “只是以前朕之麾下,人才济济,何其之多,谁能想到今日……”
    李渊扫视着下方各大世家的大臣,叹了口气。
    实际上这些事,是从李世民叛变是开始转变的。
    在这个时候,裴寂忽然提议道:“陛下,要不我们给毗邻太原的那些郡县也免除一年赋税?”
    在这个时代,百姓对赋税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所以太原郡拉人才会如此简单轻松。
    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人为了躲避赋税,逃到深山里去了。
    李渊闻言。
    略作沉吟,蹙眉道:“河南太原可以如此,因为他们建立了卫所,卫所之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兵,为农之时,可以自食其力,不费兵饷。”
    “为战之时,又甚短,消耗兵饷不大,所以河南太原可以免除一年赋税,而且……”
    李渊再次扫了一眼在座的所有世家。
    接着说道:“他们制定了两税法,所扣赋税甚少,更不征粮食为赋税,我京兆郡一旦免除一年赋税,军饷和财政该如何维系?”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没有粮食和钱的话……
    这些世家出钱吗?
    显然不现实。
    一次两次可以,但让世家来养他李唐的大军,这些世家肯定要撂挑子不干。
    这一次朝议的结果……
    也是无疾而终。
    李渊并不敢舍弃世家,而讨好百姓。
    在他看来,百姓只是被统治的,他统治天下,要依靠的,还是这些世家。
    甚至打下天下,都要依靠这些世家。
    ……
    太原与京兆交界的边境。
    长安下令之后……
    已经开始禁止两郡的百姓私自交流。
    甚至连通商都已经禁止了。
    起初两天,还没有什么百姓流失。
    但……
    在第三天的时候。
    一件震惊了长安的事再次发生了。
    在主公府的帮助下,一次性引导了一千多百姓集体偷渡到了太原。
    这些百姓都是京兆郡内对前往太原有意向的百姓。
    他们偷偷组成团,然后找人想办法和太原方面联系。
    最后得到太原方面的人接应。
    成功实行了大规模偷渡计划。
    这件事情传到长安后……
    李渊勃然大怒。
    直接呵斥裴寂:“裴相就是如此督管此事的?才几天过去,百姓流失之事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变本加厉!”
    “百姓背长安而向太原,是你之过也!”
    他这话的语气说的非常重。
    吓得六十多岁的裴寂连忙匍匐在地,磕头谢罪。
    裴寂也没有想到……
    这些百姓们逃往太原的决心这么大。
    被断绝了交流后,采取了私自逃窜的方法!
    简直是屡次禁不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