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278 对二百五情有独钟

    评选的结果是,带“春水尚未干”的文人获得了第一名。
    不管这个月,李师师和赵元奴谁夺得京城花魁,或者是其他人,只要这家伙与他们勾搭上,所有的费用均由“春水流”青楼承担。
    其他的人也都获得了不少票数,得到了当众摸乳的奖赏。
    在大厅中的轰叫声中,已经喝了不少酒的获奖者上台。
    获奖者摸了一下之后,不禁愕然,再想摸时,蒙面的姑娘却已逃开。
    “滑如玉,坚如铁,姑娘之乳,前所未见也!”
    一个文人看着自己的双手,大声给予了评价。
    姑娘们吃吃掩嘴而笑,让一众文人则大为吃惊。
    “少言,”宗舒小声对李少言道:“燕小六,这是个歪才,一定要把他留住,以后我有大用!”
    李少言当然答应了,要不是燕小六,怎么会想起来利用青楼出书赚钱的主意呢?
    “舍予,放心好了,我们出书和《大宋时报》登载的,不是同一类型,呃,市场不同。”
    “娱乐至死,说了,你也不明白。我们对金人这些北方的民族,不仅要对决于战场,还可以给他们设置温柔的陷阱!燕小六,完全可以成为金国社会麻醉剂的制造者。”
    宗舒说的,李少言的确听不明白。
    这是后世某国对他国进行软侵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叫做“奶头乐”战略,李少言听明白才怪。
    ……
    蔡家投资收购的蜡烛铺子重新装修开业了,名叫“蔡家烛业”。
    开业当天,只有蔡修身着便服在现场组织。
    不少官员派下人或家人前去祝贺。
    这是蔡京要求的,目前蔡家一门二人,一军一政,地位显赫,容易招人非议,还是低调为好。
    蔡京和大儿子蔡攸不和,已经成为了笑话。
    为此,蔡京主动低头,收购京城烛铺、垄断蜡烛原材料所需要的银子,均由蔡京承担。
    蔡修只是一个国子监丞,官职小,出面运作,不容易引起注意。
    蔡修不用出银子,但他占了三成的股份。
    这实际上是在向蔡攸示好,以修复父子关系。
    开业当天,蔡京早早包了烛铺对面的茶楼最高层,看着对面的动静。
    来祝贺的人是越来越多,他们都下意识地朝对面的茶楼看了看。
    看热闹的百姓倒是不少,围观着这么一个盛大的开业场面。
    炮放完了,前来祝贺的人们有的进入店内参观,有的就站在街对面,很少有人离去。
    忽然一个声音响起来:“都来看呐,上好的蜡烛,五十文一根!”
    众人均是吓了一大跳,有的连忙掩上耳朵,这声音太大了。
    循声望去,原来十丈开外有一间铺子,上面写着“大宋照明”四个大字。
    上好的蜡烛,才五十文一根!这价格简直是太低了。
    宫廷和达官贵人消费的秉烛是四百文一根,常料烛是二百文一根,渣料烛是一百五十文一根。
    这个叫“大宋照明”的铺子,只卖五十文,难道他们的用料少,很细的那种?
    来到这里为蔡家祝贺的人,大都是官员们的家人或下人,他们对于蜡烛的价格尤其敏感。
    于是大家朝茶楼看望了望,又朝蔡修拱手告辞。
    刚刚告辞就快步走到了“大宋照明”的铺子前。
    这蜡烛,比“蔡家烛业”的还粗!
    “这不是在城外发的,免费蜡烛吗?”有人看到蜡烛就想起来了。
    有一个人提示,其他人也都想起来了,正是这种蜡烛。
    那是在梁师成的火柴作坊开业之时,大宋科学院免费向大家发放的蜡烛和煤油灯。
    这种免费的蜡烛不仅耐烧,而且比其他烛铺卖的更粗。
    现在又见到这种蜡烛,才卖五十文!
    按这种蜡烛的品质,至少要卖三百文以上!
    不用说,“大宋照明”正是大宋科学院所开,大宋科学院是谁的,是宗舒!
    那一次,宗舒用免费的蜡烛和煤油灯,彻底把梁师成的火柴厂给打垮了。
    从那天到现在,梁师成的火柴厂,连一根都没有卖出去!
    据说,梁师成现在天天愁眉苦脸,就差以泪洗面。
    所以投资梁师成火柴作坊的官员们,本金都由宗舒来支付,官员们只用定期到大宋科学院听宗舒或者苏易讲课。
    但这并不意味着,梁师成就不用还官员们的投资本金!
    官员们也知道了一些内幕,因为火柴作坊的事情,梁师成在陛下那里已经没有了过去的热度。
    于是,就有官员找到梁师成要回他们的本金。
    不仅如此,每天汴梁的夜香每天都还往他的作坊里面拉,作坊里的流民满怀希望地来,却没有拿到一文钱的工资。
    于是,这些流民等不及了,还有组织地到宫门前等着梁师成出来。
    这让梁师成大为头疼,每天躲在自己曾经存放过皇宫夜香的屋子里不敢出来。
    宁惹阎王,莫惹宗舒。
    这在梁师成身上得到了有力验证。
    现在,这些蜡烛又出现了,虽说不是免费的,但低廉的价格却极具冲击力!
    上次,宗舒用这些蜡烛冲垮了梁师成。
    现在,轮到蔡家了。
    有人不禁奇怪,蔡家明知道宗舒曾经免费给大家发放了七天的蜡烛和煤油灯,却为何要收购蜡烛铺子?
    蔡家这是要公开和宗舒掰手腕子吗?
    这下好了!蔡家想要把烛铺开下去,就必须降低价格。
    这样一来,汴梁的百姓们有福了,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蜡烛了!
    五十文一根蜡烛,再穷的人家也用得起了!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这些现象不会在大宋出现了!
    蔡修蛋疼了,又是宗舒这厮来捣蛋了!
    同样的蜡烛,蔡家烛业得卖三百文,他们竟然只用五十文,这厮是来拆台的!
    蔡修问了一下掌柜,这种蜡烛的成本要多少钱。
    掌柜说至少得二百五十文。
    “降,降价!我们也降!”蔡修咬牙说道。
    第一天开业,总得卖出去几根开个张,否则,多不吉利!
    掌柜立马换了价位牌,一个伙计大声喊道:“降价了,降价了,上好的蜡烛,原价四百文,现在二百五!”
    宗舒在大宋照明门店的二楼看热闹。
    听到蔡家烛业的报价,不禁笑了,这个价格定的,二百五十文!
    太二百五了!
    对了,蔡修会试之时就是第二百五十名,难道他对二百五情有独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