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阁》第十二章:汉曹酒庄

    朱雀街
    “小范,这汉曹酒庄离得远不远?”
    瞧着这天色又要黑了,这冬天,天黑的早,胡休怕到了地方,天又暗了,在夜里面查案子,他可没那个习惯。
    在古代就是麻烦,连个手电筒都没有…
    “不远,不远,酒庄就在这附近。”
    也是,人家也不是呆子,买酒,当然选离家进的买啊。
    “到了。”
    也没走那么几步,就左拐走几步、右拐走几步,便到了。
    “这门口倒是弄的挺大气,挺喜庆的。”
    酒庄大门口,牌匾上“汉曹酒庄”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应该是镀了金,大门敞开着,俩侧的门柱子上贴着大红的物件,也不知是甚么,但看起来却煞是好看。
    一众三人刚进门,便走来了个小二。
    小二瞧了一眼,穿着官差衣服的钱捕头,又看了看胡休一身的锦绣衣裳,原本面色无二的脸上,多了几分恭敬。
    “几位官爷,来我们‘汉曹酒庄’可是来买酒的嘛?”
    “算是,但在买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本来胡休也没想着买酒,但这小二都问了,要不要买,也不能拂了人家的面子,毕竟还有些事得问问他。
    “哎呦,哪能说是请教啊,官爷,您尽管发问,我要是知道,自然会说出来。”
    呦呵,这小二还挺上道。
    “算了,先买酒吧,你先说说你这最好的酒有哪些吧。”
    “官爷,您这是问对人了,我在这酒楼当工,做了快三年的活了,这最好的酒,我是相当门清。”
    “别说那些没得,你倒是说叨说叨有哪些酒啊。”
    “官爷,您别急啊,这最好喝的酒吧,秋露最淳,最香,入口像是甘泉,越喝越香,但后劲有点大,容易醉。还有一种酒,叫美人香,最适合女子喝……”
    小二有意无意的瞄了小厮一眼,好似意有所指。
    “好了,就这秋露了,不要那美人香。”
    “官爷,这秋露最为贵,一坛酒,便要二俩银子,那美人香只要一俩。”
    “不用,不用,给我来俩坛秋露。”
    胡休哪里不知道这小厮的意思,看着小范小厮好看,便以为他是女人,便问胡休要不要美人香。
    啧啧啧,他不是男人嘛~
    “好嘞,官爷,您先在这等着,我这就给你拿酒来。”
    小二见又是一单成了,欢欢喜喜的跑去拿酒去了,看他高兴的样子,这酒庄应该是会给提成他才那么高兴的吧。
    “官爷,这酒给您拿来了。”
    胡休伸手接了过了俩坛酒,颠了颠重量,大约有个三四斤的重量。
    这酒还真是贵啊,俩坛,就能抵得上那个王叔块接近一年幸幸苦苦的劳动成果了。
    “小范子,给钱。”
    小厮有些心疼的从口袋里掏出来钱袋子,拿出了块银子递了过去。
    “这有五俩的碎银子,你可别忘了找给我一俩银子。”
    “好的,小姐。”
    “小二,你先别着急,你把那一俩银子换成铜钱。”
    “官爷,您确定?”
    小二用有些奇怪的眼神看着胡休。
    “我身上只有银子,上街上买东西不方便,换点碎钱有什么好奇怪的?”
    “好好好,官爷,我这就给您换。”
    很快,小二,便带着一串铜线走了出来。
    “官爷,这里是一贯钱,一共一千枚,差不多抵得上一俩银子。”
    “好。”
    胡休拿过来,手一沉,这一大串的,还有些个重量。
    “这酒都买了,现在可以问问话了吧?”
    “官爷,您这说的是哪里话,您随便问,我都说,只要是我知道。”
    “好,你可认识唐祥?”
    “唐祥?没听过这名字,官爷啊,您问这名字,我哪里能记得住啊,每天都有那么多顾客呢,你说点客人身上的特点,说不定我能有映像。”
    “客人的特点?”
    胡休紧着眉头,目光看些小厮带着的酒葫芦,买酒的客人自带葫芦装酒,这算是特点吧。
    “那你可认识这个酒葫芦?”
    “酒葫芦?”
    “小范,你把你手里的酒葫芦给我嘛?”
    “嗷嗷,好的,公子。”
    从小厮手里拿过酒葫芦,便递给了小二。
    “啵~”
    一股难闻的酒气,从葫芦里飘了出来。
    “这是酒糟,酿的酒,其实这也不算得酒,这酒葫芦里的,闻起来有点像我们酒庄里卖的。”
    “这样的酒,你们也卖?”
    “唉,这种酒,富人哪会买啊,都是卖给穷苦人的,这东西虽然不好,但是它好在便宜,穷人买的起啊!”
    “说到也在理。”
    “就像南城门那个老头子,看样子也是个穷苦人,几乎隔三差五就来这买这糟酒喝,用的酒葫芦就和这个很像。”
    “等会儿,你刚刚说南城门?”
    “对啊,一个老头,也不知道叫啥,常常来这买糟酒喝。平时都是我招待他,他用的那个酒葫芦,跟大人拿给我的这个好像。”
    “那你见他最后一面,是什么时候?”
    “好像是前天晚上。”
    “什么个时辰?”
    “那个时候,天早黑透了,差不多是到了子夜吧。”
    (子夜: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
    “子夜?你确定?”
    胡休可是记得魏小姐说,陈利是在戌时便离开的魏府。
    “小人确定,那天就是子夜,这几天虽然不禁宵,但谁大晚上不睡觉出来买酒啊?那老头我印象蛮深的,经常来这买酒喝。”
    “你现在走的开嘛?”
    “官爷,您是有什么事嘛?”
    小二神态小心翼翼的问道。
    “你说的那个老头,可能已经死了,我是想让你去认一下尸首,看是不是你说的那个人。”
    “啊?那老头死了?”
    “你可有时间?”
    “这个得问问今天的管事的了,他说放,我才能走,我要是这样默不作声的陪你们去了,被发现了我人不见了,我这份差事可就丢了。”
    小二表情有些纠结,也是,是个人都会不想跟死人案子就纠扯太深。
    “那你先去问问,可不可以,况且你也不是摸不着好处,你要是能去,我会给你些赏钱。”
    “官爷,您能给多少?”
    “一俩银子。”
    “一俩!银子!?”
    小二看着胡休花钱豪放,本以为会给个几十文的铜钱,毕竟就是跑个腿,却没想到,会那么多。
    “怎么?嫌少?”
    “不不不,是太多了,官爷,您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的嘛?”
    “好,官爷,那我这就去跟管事的说一下,让我陪官爷走一趟。”
    小二麻溜的跑走了。
    “公子,您花这冤枉钱干嘛,他就只是过去跑个腿,我感觉着,给他个十文钱都觉得多。”
    “而且,这个小二好讨厌啊,趋炎附势,一口一个官爷叫着。还那么贪财,一开始要他和我们去认尸,多般言辞,一提到钱,他却行动的却比兔子还快。”
    小厮见小二走的远了,便和胡休倒起了苦水,他好像没那么的怕胡休了。
    “可人性不就是这样嘛,没利益可图,谁会给你好好办事?”
    “可公子,您这给的也太多了吧,一俩的银子唉,他就只是个酒庄看门的店小二,他竟然敢要。”
    “知道利欲熏心,这个词嘛?人之常情,是个人就无法避免。”
    马克思曾说: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哼哼~公子说的错了,我反正是不会这么干!这个钱本就是不该拿,这不是应该拿的钱,拿这钱花出去,不会心虚嘛?”
    小范骄哼了俩声,并不以为意。
    胡休,被小厮说的有些没了下句,也许吧,还真有像小范小厮这样的老实人,本分、善良、人还单纯,可惜就是人有点太娘了,一个大老爷们那么的爱哭。
    很快,那小二便赶了回来。
    “怎么样?管事的答应了嘛?”
    “同意了,官爷,咱什么时候走啊?”
    啧,还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这就迫不及待的想拿钱了?
    “现在就走,你在后面跟着吧。”
    ~
    青龙街,魏大人家,冰窖内。
    “官爷,这尸体怎么被送到这了?这个真的怪慎人的。”
    小二摩挲着手臂,缩了缩脖子,瞧着冰窖四周的环境,暗呼呼的。
    “你要是不想看,那你就回去。”
    胡休开玩笑的说道,但也不想这小二走,他走了,这线索就断了。
    “大人,不回去,我不回去。”
    “那你就跟着走。”
    胡休怕尸体,冰镇的不够厉害,特意往里面多放了放。
    “你们俩个,分辨一下,把年纪大的尸体,搬到冰窖门口。”
    胡休指挥了一下,顺路路过衙门门口,带过来的俩个小官差。
    “是,督卫大人。”
    俩人搬着尸体,一路原路返回。
    “你瞧瞧,是不是,你之前口里说的那个老头?”
    小二上前仔细端详了一阵子。
    “是,没错了,是那个老头子,模样什么的就是这样。”
    小二笃定的回答道。
    “你可别乱说话,衙门里你的底案,可都是明明白白的,你这话,要是乱说的,罪过可不小啊!”
    “大人,我那能骗您啊!我说的是实话!那天晚上子夜,我的确是在酒庄里卖给他了酒,你要是不信,店里的其他伙计可以证明。”
    小二被吓得急眼了,一堆堆的话,从他嘴里崩了出来。
    “好了,小范,掏出一俩银子给他。”
    “嗷~”
    小厮嘟囔着小嘴,颇为不情愿的扣出一块极小的银子,递给了小二,竟是比那日给王叔的那块还小,也不知道他是从哪个旮瘩角落里扣出来的。
    等小二喜滋滋的拿钱走了。
    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钱捕头说出了他的顾虑。
    “督卫大人,您觉得这小二说的话,是真是假?要是他为了大人高兴,哄骗了大人您呢?”
    “应该是真的,我给个故意吓他一吓,他最后一段话,应该是他下意识说出的,没有时间留给他编辑他的谎言。”
    “况且,他那句话里还说了句‘他店里的其他伙都可以作证’,他不敢撒谎。”
    胡休解释着,仰头看向了西方。
    “时间过得好快啊,你们瞧着,西边的落日,这一天便又过去了……”
    ~
    ps:上面的那句很长很长的道理,是托·约·登宁说的,只不过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引用到了而已。
    还有,在古代,人们可不会制冰,他们冰窖里的冰都是从冬天存储到夏天,再拿出来用,在这过程会损耗极大部分的冰块,很是损耗人力物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