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农妻致富忙》第54章 小算盘

    熟悉的气息,熟悉的怀抱,似乎让他想起了抱着自己的人是谁,一下子就楼住了李帛的脖子,将头伏在她肩上。
    李帛的心顿时软的如一汪春水,将怀里的小人儿抱的更紧了。
    此时小院子里已经是围满了人,闹哄哄的显得热闹无比。
    儿子看起来健健康康的,李帛牵挂惦念的心也终于沉静了,抱着儿子,开始给众人讲述出去后的经历,没办法,要是靠杨昱讲,那些编撰的故事,可就没那么顺溜了。
    当然,景州城里关于赵小秋的一切都改头换面了,只有杨昱学艺的地方没必要撒谎,实话实说了。这其中,李帛重点强调的是,赵小秋从小就纺纱织布,是这方面的高手,以后也是云来村妇女们的师傅,她以后要在云来村住下来了。
    自然的,在李帛的故意泄漏下,那新编的赵小秋的身世就在云来村人尽皆知了。鉴于李帛这个例子在前,又听李帛说赵小秋如何如何的勤劳能干,那些家中儿子已成年,要娶儿媳妇的妇人们,一个个都将赵小秋打量了又打量,打起了小算盘。
    赵小秋一直低着头,微红着脸,任由李帛唾沫横飞的讲述。清秀的容颜,沉稳娴静的性子,也让那些注意她的妇人们好感不断攀升。
    等这些村民的好奇心满足了,二伯娘也做好了饭菜。
    吃完饭,李帛和杨昱这才有空询问家里现在的情况。二伯娘告诉他们,稻田里已经翻耕了一遍,谷种也已经开始育苗了,旱田里也一直有大家照看,都很好。
    李帛将带回来的一块布料送给二伯娘,当作这些日子她帮忙照顾杨中意的谢礼,二伯娘推辞不过,也就接受了。
    因为赵小秋现在是李帛的干妹妹,自然是要和他们住在一起的,李帛便让杨昱把西边的房间收拾出来,将自己那个小茅屋里的竹床搬来给赵小秋睡。
    至于那个小茅屋,李帛已经想好了,以后那里可以弹棉花,也可免得这边的大屋弄得到处都是棉絮。
    此时张景和家里,问明儿子突然回家的缘由,张大娘心里同样打起了小算盘。
    当初他们一家人看中了李帛,却因为李帛自曝是望门寡,命硬,而打了退堂鼓,结果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媳妇给放跑了。眼见李帛嫁给杨昱,一进门就给杨家添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张大娘不知有多后悔。
    这一次,同样的机会又来了,赵小秋虽然也没有亲人了,也是个命硬的,可她也同样相貌出众,而且会纺纱织布,性子沉稳,要是再错过了,张大娘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了的。
    将自己的小心思告诉了张景和,张景和却只是说了一句,“人家姑娘刚到云来村来,屁股都还没坐热板凳,你急什么。”
    张大娘哼道:“我能不急吗?这自承的婚事一天不确定下来,我就一天没法睡安稳觉,再说了,这云来村到了婚配年龄的小伙子可是有好几个,要是被哪家捷足先登了,到时候上哪儿找后悔药去?”
    张景和被自家老婆子唠叨烦了,一摆手,“你自己看着办吧,对了,先问问自承那小子,他不是和那姑娘一起回来的吗?看看他怎么说。”
    于是张自承就被自家老娘逮住,询问赵小秋的表现,和他自己的意见。
    张自承红着脸吭哧了半天,憋出两个字“很好!”
    于是张大娘满意的笑了,连夜去了村西头侄子石头家里,和石头媳妇商量去了。
    虽然李帛存了撮合赵小秋和张自承的心思,但她怎么也没料到,张家竟然动作这么快,第二天就上门提亲了。
    这次来的媒婆,依然是石头媳妇。因为李帛是赵小秋的干姐姐,赵小秋又是住在李帛家里,这家长,自然就由李帛来充当了。
    李帛平日里和石头媳妇也很谈得来,两人说话自然就没了太多顾忌。不过,李帛为了不让张家看轻赵小秋,却没有立刻答应,只说自己得询问妹妹的意思,过几天再给回音。
    这一天也是杨中意的一岁生日。原本在云来村,孩子的周岁是个很重要的日子,一般都会做酒席的,但因为李帛夫妇刚回家,实在是来不及准备,两口子一商量,只好将周岁酒取消了。
    只不过在这一天,李帛准备好了供品,抱着儿子去了一趟那个石屋观音庙,祈求观音菩萨继续庇佑儿子,让他健康成长。
    哪怕是在现代,李帛也不认为求神拜佛是什么封建迷信,这只是人们的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更何况,相信有神明的存在并不是什么坏事,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因为有了这个敬畏,人们在做很多事情时,才会有所顾忌,才会坚守道德,良知,底线。
    却说张大娘见儿子也满意赵小秋,李帛这一拿腔拿调,她倒真急了,亲自上门来找李帛。
    李帛见火候差不多了,立刻痛快的答应了张家的提亲,并且双方交换了生辰八字。
    杨昱除了去田里干干活,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家做木工活。他得将给棉花脱籽的轧花机,还有纺车,织布机等,都做出来。等样品做出来后,别的木工师傅才好照样做,从而在全村推广。
    张大娘虽然是看中了赵小秋,但依然还是让张虎跑了一趟桃花镇,将赵小秋和张自承的生辰八字拿去请算命先生合了一下。待到张虎带回来的消息是两人的八字是天作之合时,张大娘才算是彻底放心了,立刻让兼任媒婆的侄媳妇石头家的带着张自承去李帛家过礼订婚。
    赵小秋这次的处境和当初的李帛又有些不同。当初李帛在云来村,是举目无亲,婚事自然是一切从简。但现在,李帛家就等同于赵小秋的娘家,她为了不让别人轻贱赵小秋,一切的流程都是按照风俗规矩来的。
    赵小秋对于斯文有礼,且还是个郎中的张自承自然是十分满意,也将所有的事情全权交给李帛处理。她每天只是呆在家里帮忙做饭,做家务,照顾小中意。
    张自承从那次和李帛他们一起回云来村后,就没再回桃花镇。虽然他已经和赵小秋认识了,和杨昱家是邻居,大家都熟得不能再熟。但订婚这天,依然是精心修饰了一番才过来。
    按照这里的风俗,张自承送来一个猪肘子,两小坛酒,两只鸡,一块布料和一个事先商议好数目的十两银子的包封。这些东西是送给作为娘家人的李帛家里的。另外送给赵小秋的东西是一对银手镯,一块布料,和一个二两银子的包封。
    不得不说作为族长的张家,出手还是很大方的,这样的彩礼在云来村来说,算是很丰厚了。
    李帛和杨昱夫妇自然不是那种贪财之人,她之所以按规矩收下这些彩礼,一来是为赵小秋争面子,二来也是用这些钱来给赵小秋置办嫁妆,要将她风风光光的嫁过去。
    石头媳妇和张自承过来后,赵小秋作为姑娘家,自然得回避,于是躲在她自己的房间里做针线活。
    李帛和杨昱陪着石头媳妇以及张自承在堂屋里坐着说话,正在学走路的杨中意扶着墙壁往赵小秋呆的房间走去。
    房门虚掩着,杨中意口齿不清的叫着姨姨,手碰到虚掩的房门,房门被推开,杨中意立刻栽倒进房间里。
    房内的赵小秋惊呼一声,急忙放下针线活去搀摔倒在地的小中意。而正坐在堂屋西边,比较靠近西屋房门口的张自承也急忙起身去扶倒地的杨中意。两人同时去扶杨中意,当看到对方时,又不好意思的同时缩手了。
    紧跟着过来的李帛抱起还倒在地上哭泣的儿子,笑道:“得了,你们又不是不熟悉,有什么好避嫌的,妹妹,出来吧,跟我去做饭,咱们今天可得好好招待贵客呢,呵呵。”
    赵小秋脸颊飞红,低着头走出房间,急急的向后面的厨房而去。张自承虽然也有些不好意思,但眼角的余光却追随着那个匆匆而去的背影。
    石头媳妇暗自好笑,连忙拉过李帛来,要和她商定结婚的黄道吉日。
    两人商议来商议去,最后竟然也是敲定了端午节那天结婚。
    接下来的日子,杨家变得很是忙碌,因为要给赵小秋打嫁妆家具,同时李帛还要指导村民如何做棉花营养钵,育棉花苗。
    赵小秋娘家是景州城附近的农民,她对于种植棉花自然也很熟悉,但对于用营养钵育苗,她也是第一次看到,很是稀奇。
    李帛有了上一年的种植经验,如今俨然是农技师,耐心的指导大家如何育苗。
    杨昱也是忙的团团转,他不仅要忙活田里,还要帮忙做木工活。
    在云来村,因为大家都是穷人,再加上也没有种植棉花,自然不可能给新娘子陪嫁被褥铺盖和其他要花钱的东西,但请木匠来家里打几样家具,却是必要的。毕竟木头不用花钱,木匠的工钱也不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