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第一百三十节 集村并屯

    (),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第一百三十节集村并屯
    “是他吗?”
    “是他。”民夫小声的说着。
    “把这具尸体抬到村里头丢到打谷场上。”他命令道,“让大家看看叛徒的下场!”
    伏波军在村民们惶恐不安的观望下开进了村子,随后动手拆起联络员的房子来了。不到十五分钟,整座房子被夷为平地。拆下来了所有东西都被运到村外付之一炬,只留下作为大梁的的一根极粗大的毛竹。
    士兵们赶来一头牛,后面挂着张铁犁,在已经成为一片白地的宅基上犁地深翻,接着,一口袋海盐被洒进了犁沟里掩埋起来。
    最后,在宅基地上竖起毛竹来,把出卖了工作队的联络员的尸体挂了上去。
    “变成骨头以前不许取下来!”林深河命令道。
    从儋州派来新得工作队。队长暂时由林深河代理。接着,刘易晓和余志潜也跟着工作队到了望浦村。一时间儋州的权力中心转移到了这个荒凉的小村落里。
    刘易晓表示担心:“你也到这里来合适吗?”
    “儋州城里又不是没有元老了。”余志潜说,“我也要考察考察战场。再说了,出这么大的事情,领导没有亲临第一线,让元老院知道了还了得?”
    整个村落随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整肃。新来得工作队不再谈开山地和经济作物栽培的问题了,连原来的当兵征夫工作也不搞了。
    林深河也好,刘易晓也好,都怀疑村里还有其他与土匪有关联的人物。另外,刘易晓认为村民不可能对来得土匪到底是哪一股一无所知。
    这些问题都要彻底的弄清楚,不把危险的根子挖干净就不能太太平平的搞建设。
    村里的男人在士兵的监督下,在村落外面围起了一道竹篱笆,挖了壕沟,在村里竖起了瞭望台。村民外粗活必须经过工作队的驻村人员批准。村里开始登记常住人口建起了户口制度。
    几个戴着蓝色领章的工作队员开始对村民进行“背靠背”的逐一谈话,上到八十,下到八岁,人人谈心,个个过关。
    这种调查把村里每个人的底细都翻了个底朝天。最终有人交代出村里的陈连俭有通匪的海底。
    此人在外为匪多年,后来受伤瘸了一条腿才回来种地。家里有一个老婆和几个女儿。没强劳动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陈连俭表示自己确实当过土匪,不过和来得土匪不是一伙的。
    “他们是胡烂眼得人!和小的一点关系也没有,绝对不是小的勾引来得!”陈连俭连连喊冤,“胡烂眼一伙是从临高那边过来的!”
    陈连俭对胡烂眼一伙所知不多,只知道他们去年才从临高过来,有很多人马,一到儋州就成了本地最大的匪股了。
    林深河拍了下桌子:“本地的土匪情况你知道多少,全部给我老老实实的交代!”
    陈连俭没有文化,在匪伙里也只是个小喽喽。知道的干货不多。不过还是交待出了不少本地土匪的匪号、股数、活动方式和黑话之类的材料。林深河意识到此人对他们相当有用。如果交给专业的审查人员还能挖出更多的“料”来。
    “来人,把他单独关起来。”林深河关照道,“要好好得看住他!”
    “是!”卫兵正要离开。林深河又叫住了卫兵,“还有他的老婆女儿也抓起来单独关押!”
    “小的已经是个废人了!再也不能吃这碗饭,不敢再有妄想啊?请老爷明察!”陈连俭苦苦哀求,他觉得澳洲人很有可能会把他和全家当作杀一儆百的“鸡”,享受和联络员一样的待遇。
    “要不要杀几个人立下威?”林深河问刘易晓,“可以把当过土匪的陈连俭杀了。”
    刘易晓摇头:“不大合适,陈连俭又没卷入对工作队的攻击。村里的大多多数老百姓即不是主犯又不是从犯,最多没有见义勇为,就这样杀人名不正言不顺。”
    “不杀几个人,还真觉得遗憾。”余志潜大失所望,“这样镇不住当地人!”
    “老百姓长期处于困苦中,难免思想意识麻木愚昧,只知道明哲保身。”负责主持进行***审查和民情社会调研方敬涵的说,“这是典型的顺民思维,谁来当主子都行――只要能给条活路,反正他们穷得一塌糊涂,也失去不了什么。”
    “我还是觉得应该杀一批人。”余志潜觉得就这样放过村民不甘心的很,“不杀人,不足以在儋州立威!严重影响儋州的治安!”
    刘易晓坚决反对:“滥杀无辜是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些村民是很可恶,但是没有必杀的理由,乱杀人只会暴露出我们内心的虚弱。”
    刘易晓虽然坚决反对屠村或者杀人,但是对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始终没有底。
    他向临高递交的照浦村事件汇报在元老院引起了轩然***。从刘牧州那里传来的消息非常不妙。元老们对他的工作极其不满。很有可能会撤换他的儋州工作队队长的职务。
    一旦这个职务被撤退,他担任第一任儋县县长的希望也就彻底破灭了。不仅如此,这个***污点是很难洗刷的。他即沮丧又不安。只能尽量在后续处理上尽可能的给自己加分了。
    如果自己在处理此事上对于当地村民过于宽松,在元老院会必然引更大的不满――按照刘牧州和他的通气,有一部分元老甚至要求屠村。
    但是过于残酷同样会遭到一部分元老的反感。宽严相济这个度如何把握,让他很是为难。
    左思右想了半天,还是方敬涵提出了一个“集体惩罚”的方案。
    方案是把整个望浦村村民的财产全部没收,作为这次工作队被消灭的惩罚。
    “屁,他们有什么财产?”
    “这里的土地,虽然少,也是财产。”
    “好吧,我们要了这土地干什么呢?”儋州同样不缺土地,缺得是人。
    “重点不在土地上――剥夺了他们的土地,也就剥夺了他们继续待在这里生存资源。”方敬涵说道,“村里的所有劳动力就成了供我们直接支配的人口,你愿意的话,称呼他们为‘国有奴隶’也未尝不可。”
    “类似移民都是契约奴……”
    “就是这样。把整个村子搬走,迁徙到条件好点的地方去搞集村并屯,把村民变成我们的直属人口。搞成儋州的第一个公社!”
    “三十来户就是个公社?人少了。”
    “我们搞集村并屯好了,将这一类的小村庄逐渐搬迁合并,这样即便于管理和控制人口也利于展。”
    人口迁徙走之后,本地可以完全放弃――本来就没有多少开价值,以后需要开山地资源的时候,完全可以另外迁徙移民过来。
    至于被迁徙走的村民,方敬涵建议马上利用起来,先将村内1825岁的适龄男子全部征去当兵。
    “军队是个大熔炉。”方敬涵说,“到军队这个大熔炉里被魏爱文灌点米汤,再走上三年正步养成了纪律性,回来就是合格的‘新人’了。成年人只有靠这样的强制性才行。”
    18岁以下的孩子全部送到临高强制入学。年龄小的读国民学校,年龄大的上学徒培训班。剩下来得人作为劳工使用。所有人力一概不浪费。
    “就按照这个思路。”刘易晓点头同意了他的方案,“现在修路正缺人,这批人搬到新地方之后先修路三个月。”
    “还是先修公社好了。”余志潜赶紧补充说,“我看卫所的中和所所城的基础不错,空房子很多,完全安置得下移民。就把中和所作为未来的儋州第一个公社的所在地。”
    第二周,从儋州调来了更多的工作队员和第二个步兵连。村子被士兵紧紧的围困起来。随后,工作队分批进入村子,命令各家各户收拾行李,准备搬迁。
    村民们很穷,惟一称得上财产的只有几件破衣烂衫和农具、一点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最好的人家有牛。
    “除了衣服细软和牲畜之外,什么也不用带!”土著工作队员们用大喇叭不断的喊着话,“到了新得村子什么东西都有。路上还会给你们供应吃喝!”
    按照穿越集团的标准,村民们除了他们自己和牲畜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元老们瞧得上的财产。当地使用的农具之类的东西实在太劣质,还不如当废铁回炉用。就算最宝贵的铁锅元老们都觉得是在浪费铁料。更不用说用具还有卫生的问题了――综合考虑下来,大家一致觉得宁可来个全面供给制更省心。
    留在村里的东西经过检视之后可利用的物资――铁器、金属物件、棉麻纺织品等等消毒回收。没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就地捣毁。包括房屋在内也全部予以拆毁。彻底断除移民返回的心思。
    村里唯一留下的,就是被挂在竹竿上的那具已经严重腐烂的尸体。苍蝇在上面嗡嗡乱飞。
    百姓们背着行李上路的时候,村里已经开始了拆除的工作,房屋轰隆的倒塌声和泛起的烟尘让移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伤心又彷徨的神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