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第二百二十三节 只此一次的特殊情况

    秦淮能够心如止水,可商雅不行。
    她没有秦淮小哥哥的满腹诗书,也没有秦淮小哥哥能够四年如一日苦修的心境,她就是一个情绪丰富的护夫少女。
    每次看到有人抹黑她家秦淮小哥哥,她总是气得银牙直咬,恨不得沿着网线爬过去敲烂对方的脑袋。
    唯有秦淮上来摸头安慰,才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觅得一身清凉。
    但过一段时间又得破功……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商雅发现,微博公知们竟然接二连三没完没了的放出子虚乌有的‘黑料’。
    洗黑钱的言论亦愈演愈烈!
    “震惊,某艺术家拍卖的四亿天价竟然涉嫌洗…黑…钱!”
    多引人注目的标题啊!
    一群微博公知们因此拉来上千万的流量。
    而秦淮的不屑表态,则被他们掰成:秦淮心虚,秦淮畏惧害怕,想要冷处理,等风声过去……
    于是,微博公知们一拥而上,一言不合揭露拍卖黑幕,一言不合朝秦淮身上泼脏水。
    仿佛为秦淮辩论就是三观不正。
    而很多路人粉见秦淮一声不吭,也渐渐默认秦淮是心中有鬼了。
    如此恶性循环,微博上关于秦淮洗黑钱的言论变得铺天盖地。
    连很多铁杆粉丝都迷茫了。
    公知们的证据和实锤,似乎都有道理……
    而且,秦淮为什么不出面?
    若是心中无愧,就可以直接拿出证据打脸公知啊!
    为什么四五天过去了,微博都没有任何动静?
    因此,越来越多的微博用户都开始默认秦淮洗…黑…钱了。
    这件事逐渐扩散,终于蔓延到其它平台……
    一时间,网上关于秦淮的消息都是洗…黑…钱。
    “老公,真得要澄清一下了,否则舆论控制不住。”
    商雅下楼走进书房,向秦淮提议道。
    “完全没必要呀。”
    笔墨摩擦声中,秦淮写下锋利如剑的一竖,尔后放下笔,露出和煦的笑意。
    所谓举世非之而不加改,举世嘉之而不加勉,他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何必理会这些纷纷扰扰的琐事呢?
    “你过来,我教你写字。”
    秦淮把商雅拉在怀里,捉住商雅绵软滑腻的小手,在纸上跳跃着写下横平竖直……
    ……
    ……
    京城,文化部总会议室。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李武部长气得脸色铁青,将审核文件狠狠的摔到环形办公桌上,雷霆大怒。
    环形会议桌前坐二十四位梗着脖子的犟老头。
    “要是秦淮早出生几年,我非得把你们这些老东西通通赶下来!”
    卧槽!
    站在李部长身后的单院长吓了一跳,连忙拉了拉李部长:“部长,您少说两句。”
    “我偏要说!看看你们在‘养老院’的德性!一个个眼睛长***里!
    我问问你们,你们可推出过一项对策与计划是着眼二十年后的?”
    李部长握紧拳头,砸得会议桌哐哐作响,会议桌上的水杯都被砸得跳了起来,宛如经历了一场微型地震。
    “你们看看其它部门的那些栋梁与国士们!
    你们看水利局,在我国一穷二白时就开始建设各种水利工程。
    你们再看交通局,我国人均GDP还在全世界末流时,就开始规划高速公路。
    那时,高速公路上连车都看不到几辆,当时高速公路被公知骂成什么?
    面子工程对吧?
    但现在呢?
    谁还敢说这条十几万公里,纵横全国的高速路网是面子工程?
    你们再看高铁局,十六年前,我国人均GDP只有一千七百多美元,与菲国一个档次,高铁开工,那时多少公知痛骂。
    一句:等一等你的人民,让多少国民感同身受?
    尔后,在西部人民还在吃草时,歼20立项。
    在茶叶蛋都吃不起时,各种航空工程和军事工程纷纷上马。
    二十年前,那些部门就制定了各种计划。
    对,当时做这些事,是要被知识分子和人民戳脊梁骨的。
    可是后来呢?
    这些计划,无一不是世界霸主才有的标配。
    其它部门在最穷的时候想的就是一百年之后的事!
    一百年之后,需要航母,需要四代飞机,需要核潜艇,需要覆盖城乡的医疗系统,需要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和舒适的高铁网络……
    你们这些老东西却在担心被骂,而否决我的提议。
    你们睁大眼睛看看其它部门,哪怕是被戳脊梁骨,都在以世界霸主的标题开启一个个计划。
    而我们部呢?
    哪一项计策是面向二十年后的?
    哪一项计划是世界霸主级别的!?
    二十年前是一塌糊涂,今天还是一塌糊涂,二十年后还是一塌糊涂?
    百无一用就是说你们这些老贼!”
    李武部长抬膝就是往会议桌上猛踹一脚。
    太气了!
    气得李部长胸闷气短,眼前发黑,连忙解开衬衣的纽扣。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都严肃的望着李部长。
    李部长在这个位置稳坐六年,第一次火冒三丈,对着文物局的专家组开炮。
    “当年齐白石的水平能够站在世界顶尖,可国力制约,我们说不上话。
    若再过二十年国家拳头硬了,却发现没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人才怎么办?
    既然我们一定是要全面复兴的。
    为什么不早点做准备?
    等将来临时抱佛脚吗?
    或者让我国的文化艺术畸形发展,导致我国变成文化荒漠?”
    李部长严肃的整理摔散的文件,压低声音:“话我已经说完了,愿不愿意为后人栽一棵树,请各位自便,开始审核投票。”
    单院长站在李部长身后,一声不吭,但他其实想笑出声来。
    李部长虽然经常坑他,但真的把眼光面向未来在考虑计策,真的是在做实事。
    这样有情怀的领导,让他觉得非常舒服。
    “赞成。”
    “赞成。”
    ……
    “反对。”
    “反对。”
    “反对。”
    “弃权。”
    ……
    “弃权。”
    “赞成。”
    一共二十四位专家,五票赞成,四票反对,十五票弃权。
    这是唯一一次出现五票以上弃权的审核会议。
    尽管弃权了不少,但结果是好的。
    李部长咧嘴一笑:“你们总算干了一件好事。”
    说罢,他走到一旁的桌上,打印出两份厚厚的审核文件,放在桌上。
    “每个部门的章都要盖两遍,中午交给我,速度要快。”
    说完这句话,李部长神采奕奕的离开会议室,单院长翻了翻文件,随即笑着追上李部长。
    ……
    “部长刚才关于交通局,高铁局,歼20的分析真是眼光独到。
    是啊,我国各部门早在二十年前就顶着公知的诽谤开始以世界霸主的标配实行各种计划,没有理由在文化艺术方面落后于其它部门!”
    单院长竖起拇指。
    专家组从强烈反对再到五票赞成,恐怕也是被李部长这番鞭辟入理的话打动了。
    那一个个现实事件甩在脸上,哪个老头还敢用害怕被骂来搪塞?
    被知识分子和公知戳脊梁骨怎么了?
    只要利在千秋,就一定要做!
    “我一向高瞻远瞩的。”
    李部长一点儿也不谦虚。
    闻言,单院长鄙视的瞥了一眼李部长,不过,李部长确实有远见,而且手腕也十分强硬,敢脚踹会议桌,能先倨后礼,把说服的话说得铿锵有力,最终导致十五位老专家弃权,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审核。
    真有魄力!
    “中午盖章程序走完后,我会安排员工将文件发布到官网上,再通知中华日报写一篇新闻。
    你掌握的媒体资源都帮忙宣传一下,大师也需要推波助澜的。”
    李部长目光远眺。
    这一次文件下来,秦核舟肯定会获益匪浅,这是多少国内艺术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甚至接下来几十年也不会有这种机遇给国内艺术家了。
    因为它恐怕是只此一次的特殊情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