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第一百九十节 说说你的思路是什么。

    不到作品完全创作出来,秦淮的心脏就一直悬着,慌得像一个要见公婆的丑媳妇。
    ‘唉。第一次在创作中遇到心里没底的事情。’
    秦淮愁眉苦脸,中转身面朝中华科技大学,远远眺望内部景色。
    他想走进去感受一下传说中的科学研究圣地。
    然而中华科技大学的门禁一向严苛,没有证件是进不去的。
    不过秦淮方才已经打电话通知了陈博士,现在只需等陈博士出来接他。
    只要陈博士来了,就可以无视门禁。
    想到此处,秦淮目光越过校门,发现来往的学生们脚步都很快,一个个步伐匆忙,脚下生风。
    这一细节让,秦淮觉得莫名的亲切,因为他要做一件事情时,也会步伐匆忙,脚下生风。
    这种精神面貌与蓬勃的朝气,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于是,秦淮嘴角微微扬起,心也缓缓平静了下来。
    ……
    ……
    静候了十分钟。
    一道声音传来。
    “你就是秦淮?有点年轻啊。我叫陈宁,你要找的教授。”
    秦淮循声望去,一位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来到秦淮面前。
    陈博士应该有四十多岁了,微胖圆脸,眉间有经常皱眉留下的三道凹痕。
    他犀利的目光纵然已经被厚厚的眼镜片过滤了一遍,但还是充满了看透本质的锐利。
    陈博士的发际线很高,换句话说就是脑门锃光瓦亮,像一个散发炙热光芒的灯泡。
    这种发型,一般都是大佬专属,毕竟有句话叫做:我秃了,但也变强了。
    “啊——陈博士您好。”
    秦淮伸出了手,因为相隔一个圈层,他显得有些局促。
    “你好。”
    陈博士也伸手握了握。
    正所谓光线是可逆的。
    秦淮不断打量陈博士,陈博士同样同样也在打量秦淮。
    从上打量了一番,秦淮给人的印象就是,长得好看,没有想象中的儒雅纤弱。
    让陈博士惊讶非常的是,秦淮竟然如此年轻,这个年纪,比他带的研究生还小!
    当然,秦淮的眼神同样锐利,但秦淮的锐利并不是‘科学求真’的非对即错,而是‘艺术求美’的海纳百川。
    所以整体来看,秦淮是很有特质的一个人,越看越觉得这人就适合搞艺术。
    ‘不错不错,有点意思。’
    陈博士对秦淮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难怪那么多艺术圈内的大佬都帮秦淮联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搞艺术要用到当下最尖端的原子探针技术吗?
    怎么说都有点扯远了才对!
    陈博士还是第一次在国内遇见来拜访我这类科研者的艺术家。
    哪怕是国外的艺术从业者,也只是拜访一下自然科学家,植物学家……
    不会请教物理学家。
    物理研究与艺术倒是相通,毕竟物理研究会使用美学工具。
    譬如狄拉克,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就曾经说过:“使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实验更重要。”
    物理学家海森堡,也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者、创始人之一,他曾说:“当瑰丽自然把我们引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异常美丽的数学形式时,我们将不得不相信这个数学形式是真理。”
    意思便是:只要是美的,你不得不被迫相信它是真的。
    这两位奆佬的观点离经叛道,但却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宇宙是永恒的美而精简,看似复杂的东西,往往原理简单得令人发指。
    如爱因斯坦动能公式:e=mc2。
    这一点,用换用中华古代的哲学也可以印证: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综上种种可知,物理学家能够利用艺术,来辅助物理研究。
    但艺术反过来能利用尖端物理吗?
    陈博士还真没见过实例!
    也许秦淮会开先河也说不定啊。
    想到这里,陈博士突然觉得秦淮非常有意思。
    现在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人不相信科学呢。
    秦淮敢想敢做,已经殊为不易!
    “你倒是脑洞清奇。竟然不研究艺术史,反而是跑来闻道科学,哈哈。”
    陈博士笑着摇了摇头,没第一次接电话时那么高冷了。
    ——或许是他觉得秦淮不搞笑了,所以自己开始变得幽默起来。
    “想要验证一下我的新想法,希望陈博士能够不计较叨扰。”
    “叨扰倒是没有,我也想看看你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把‘原子探针’转化成艺术品。很好奇啊,待会到办公室了慢慢说。”
    陈博士面露期待。
    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说:“艺术的对象是被创造出来的,科学的对象是现成的。”
    艺术是创造世界,科学是研究世界。
    看厉害的艺术家创造一个新世界,其乐趣不亚于研究世界。
    不过呢,陈博士有耐心的前提是,秦淮不提出一些刁钻刻薄的想法。
    如果秦淮毫无科学依据的乱开脑洞。
    抱歉。
    恕不奉陪。
    他有研究生要带,讲座要准备,课题要研究,项目要申请,忙着呢!
    ……
    ……
    走在林荫路上,两人遇到了一家毛茸茸的黄鼠狼。
    他们正在过马路。
    两只大的一窜就过去了。
    然后昂起毛茸茸的脑袋,回头望着小黄鼠狼。
    那只小小的家伙步履蹒跚,从草地里滚出来,滚了一段时间,寸步未前。
    黄鼠狼父母又折回来,叼着小小只的后颈,拖拽着钻进马路另一边的草丛。
    小小只一脸的生无可恋……
    “咯咯。”
    陈博士招呼了一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袋猫粮。
    两只大黄鼠狼滴溜了一下小小的黑眼睛,一跳一跳的跑过来,抱起陈博士手里的猫粮。
    陈博士一边喂,一边摸它们的脑袋:
    “大仙,保佑我这几个月的研究顺利啊。”
    秦淮:“……”
    科研工作者。
    ‘迷信’?
    秦淮一脸错愕。
    但陈博士觉得没什么好值得惊讶的,坦然自若的喂食,许愿……
    丝毫不在意旁人的看法。
    喂了一会儿,陈博士直起腰,领着秦淮来到办公室。
    “坐,喝茶。”
    给秦淮泡了一杯茶。
    陈博士坐进办公桌,手指在桌上敲击着。
    “说一下你具体的要求。”
    他倒是知道秦淮要弄一个原子探针移动原子的装置。
    但这里面,也是分很多类型的设施,有光学显微(om)级别的,有电学显微级别(sem)的,有透射电子显微级别(tem)的,还有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级别的。
    如果秦淮的本意是运算一万乘以一万,那他可以直接推荐二十块一个的计算机,没必要让秦淮造出天河计算机。
    所以还是得先弄明白秦淮的设计思路,然后再对症下药。
    “说说你的思路是什么?尽量详细一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