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第一百七十八节 不计后果、不留后路的尝试

    十分钟。
    二十分钟。
    秦淮一直在皱眉思考。
    正所谓构思七分,入木三分,构思
    在艺术这一行,技巧有尽头,但创意无止境。
    一件作品,最能给观赏者带来共鸣的,往往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构思。
    技巧只是表现这种构思的手段罢了。
    言有尽而意无穷。
    技巧可类比成言,意可类比成创意。
    异曲同工。
    “呼……”
    秦淮长舒了一口浊气。
    眼前这株崖柏料白色部分细腻如象牙,淡红部分温润如玉石。
    两种颜色自枝干处就有纠缠,宛如两条蛇缠绕而上,可以顺势雕刻成红白双蛇。
    但树根部位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雕成两条蛇,蛇的上半身突然变色,就不是两条泾渭分明的蛇了。
    突然在腰部换一种画风?
    肯定是不行的。
    秦淮的大脑继续疯狂运转。
    浮现出其它木艺师的创意。
    有很多崖柏木雕师将白色部分当做仙人的白眉,淡红部分当做仙人红光满面的脸。
    这样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是道教老仙人的形象。
    ——白如象牙的双眉一泄千里,缥缈而有仙气。
    这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而这份创意,今人借鉴借烂了,一般的崖柏作品,七八成都是白发老翁的形象。
    这也中华现代木雕的一个弊端。
    ——木艺师非常讲究材质的珍贵,如崖柏,如黑檀,如黄花梨,材质好,先天上占优势,加上古人有许多玩法,可以随便抄。
    这便导致真正的创意无人问津。
    但秦淮觉得,既然是奇木,那就不能千篇一律。
    若把中华当代木雕作品浏览一下,不说百花齐放,但起码能看到许多璀璨的创意在闪光吧?
    然而很可惜,并没有。
    无非是抄抄敦煌,做做茶具、雕雕白发仙人、雕雕佛教菩萨。
    现今市面上的木雕工艺品,百分之八十都是敦煌、茶具、仙人、佛陀……
    一样东西,来来回回炒冷饭就不对了。
    一千年前的东西现在依旧在玩,只能说明,很多木雕师都在偷懒!
    思想懒惰。
    这不是个体的思想懒惰。
    而是一个行业集体的思想懒惰。
    这种懒惰很短视,愈演愈烈的话,绝对会将这一行推向深渊。
    例如东瀛研究等离子体显示屏,研究了几十年,在这一行越钻研越深,最终成为了巨擘。
    然而其它国家研发出了液晶显示器。
    于是,东瀛的等离子体显示器行业瞬间垮塌。
    一个行业烟消云散。
    这是思想懒惰造成的,为什么不往旁边看看,创新一下呢?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一项技艺才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才会越来越年轻。
    诚然。
    创新很难!
    非常困难!
    有些雕刻家,想两年都未必有一个好创意。
    而这两年间,若没有收入便无法急促坚持。
    于是,有些人在迎合市场和遵循匠心中,选择了前者,选择了快速雕刻作品送入市场。
    “唉。一团乱象。”
    秦淮叹了一口气。
    确实,当生活都无以为继的时候,非常影响一个人的心境。
    就拿秦淮亲身经历来看,当初他埋头苦练了四年基本功,突然有一天反应过来,发现饭都没得吃了!
    当时特别慌张,彳亍,迷茫。
    而其它守艺人差不多和秦淮一样。
    虽然他们只学一项技艺,没那么辛苦。
    但同样会面临迷茫。
    这些手艺人靠自己的从业才华,找一个活将就,也能生存下来,甚至可以活得很滋润。
    但……为什么要将就?
    旁人骂他们一根筋也好,不圆滑也罢,他们就是不愿意将就。
    这份不将就,正是手艺人在艰难时代,都能十年如一日坚守下来的原因。
    ……
    ……
    正因此,很多玉雕师跟风秦淮的作品。
    秦淮都不抗拒。
    他的作品颇有新意,跟风并不会让玉雕师觉得低俗。
    相反,那种思路与玩法,会吸引玉雕师模仿学习。
    而在模仿的过程中,玉雕师还能多赚一点钱。
    赚到了小钱,心无挂念,玉雕师们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创作之中,尔后诞生出与众不同的创意。
    这也算侧面带动了行业发展!
    ……
    思索了许久,秦淮终于眼前一亮。
    “可不可以试试……”
    秦淮面带疑惑,将木料翻转,树枝在下,树桩在上,尝试让崖柏料倒立放置。
    不过,那只有小拇指大小的枝干末端承受不住木料整体的重量。
    秦淮松手的那一瞬间就倒在书桌上。
    秦淮不服气,继续倒立木料,然而还是立不住。
    秦淮研究了片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小哥哥,你想让它倒立起来吗?”
    商雅诧异的问了一句。
    其实秦淮的意图十分明显。
    想倒过来雕刻这件崖柏木料。
    并且使得它倒立放置。
    不过木料是头重脚轻的啊,而且秦淮已经失败很多了。
    秦淮也应该知道,这不符合物理规律才对。
    “嗯嗯……我想试试。”
    “可是……”
    商雅欲言又止。
    “不尝试一下,不想想办法,怎么知道不可以呢?”
    秦淮摇了摇头。
    再一次尝试着把木料立起来,同时手指扶住树根部,慢慢松开,但小小的树枝尾端真的撑不住整体平衡,才一松手,就倒向秦淮掌心。
    秦淮再三尝试,固执的神态像极了不服输的小孩。
    她喜欢这样的秦淮小哥哥——什么都敢想敢做,哪怕客观上不可能,也必须试一试,不撞南墙不回头。
    但……不得不说,这里确实是牛顿的管辖范围。
    不可能超出力学理论的。
    ……
    ……
    秦淮琢磨了将近一个多小时,期间喝了一杯牛奶,方才拿起工具刀。
    用刀刃斜斜的斩掉一小截树干。
    有了平整切口后,秦淮再再再再再再再度立起这截木料。
    尽管依旧难逃摔倒的宿命。
    但这一次,它倾倒的速度放缓了一些。
    不过,这说明不了什么。
    依旧是失败。
    商雅都有些心疼秦淮了。
    不过,秦淮依旧一如既往的耐性十足。
    端正的五官满是全神贯注和钻研的神态。
    商雅又不心疼秦淮了。
    她想,这种状态的秦淮小哥哥一定特别幸福。
    只见秦淮沉吟了片刻,便拿起小雕刻刀,在尾端笔走龙蛇,轻轻擦着树枝尾端。
    很快,桌面上铺着一层细碎的木屑花儿。
    而崖柏树枝的尾端,也即切口部分,则是被雕刻成了一条细小的蛇尾。
    蛇尾微蜷,似点在地面。
    商雅小嘴微微张开,秦淮的雕刻技术自然毋庸置疑,可谓妙刀生花,一时圣手。
    但很显然他是要拿这一条蛇尾当支点,撑起整个木雕。
    但现在,受力面积比之前小了,支撑难度同样增加。
    秦淮是在干嘛?
    “你真的要冒险的用这种方式立起这件木雕吗?如果失败了,这件作品是不是就报废了?”
    商雅提心吊胆的问道,秦淮是打算不成功便成仁吗?
    “对,我的设想比较不同,我需要它变成我想象中的样子。”
    秦淮目光坚定,有时候做一件事情,就得不计后果,不留后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