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第一百七十二节 视频砸脸

    翌日。
    正月十四,秦淮忙活了一天,终于将完整版的古建筑复原视频发给吴秘书长。
    附赠一段话。
    告诉那些专家:下次不懂就问,别像群傻子一样不懂装懂!
    秦淮并不是没有脾气,遇到这样的专家,先骂一顿再说!
    十几分钟后,吴秘书长看到了秦淮的这段话,满脸黑人问号。
    “秦淮不厚道啊!”
    吴秘书长自言自语了一句,他都没追究秦淮敷衍的事情,秦淮竟然反过来蹬鼻子上脸的嘲讽他们?
    不过……为什么还要发一个视频?
    而且视频的封面,竟然与搬迁的古建筑颇为类似。
    吴秘书长思考了片刻,想不出所以然,故而带着浓郁的好奇点开了视频。
    一根根木料宛如如俄罗斯方块一般次第飞出,尔后咬合到严丝无缝的程度。
    这是用电脑构筑了古建筑的三维模型……
    建模十分用心,木料都有建筑美学。
    如果这视频真是秦淮做的,那么,秦淮也是一位有着不俗建筑学素养的专家制造的视频。
    这才像纪录片中独具匠心的秦淮啊!
    可不是那个五分钟就敷衍了他的伪大师!
    吴秘书长多了一分期待,耐心观看视频。
    第六百三十九号木料堆叠结束。
    第七百六十九号木料突然出现了!
    吴秘书长一脸狐疑。
    “搞错了?这么明显的错误,不应该发生的!”
    吴秘书长皱紧眉头,但视频是这样播放的,他就算有疑问,也只能耐着性子看完。
    接下来,第六百四十号木料上场,依次往下轮编号,而这之后,每一块木料之间都留下了一指甲盖宽的裂隙。
    “错误太明显,按照这种方法复原古建筑,十有八九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吴秘书长摇头,
    但放第七百零六根木料的时候,视频中的模型被转动了四十五度,木料间的间隙缩小一半。
    等到第七百六十八号木料时,第七百六十九号木料再转四十五度,整个这一片榫卯结构啪嗒一声合拢,竟然不见半点缝隙!
    ‘嘶。’
    吴秘书长倒嘶一声,张开的嘴几乎能吞下一颗鸡蛋。
    这……
    明显就是专家组三个月都未曾摸索出来的正确方案。
    ——必须近百根木料配合才能完成这一步复原,否则就会多出一块木料!
    厉害啊,如果不是视频的演示,哪位专家会做如是猜想?
    “妈的,秦淮真特娘的是一位榫卯天才!”
    欣喜若狂的吴秘书长猛得一拍办公桌,忍不住爆出了粗口。
    后面的视频他都不需要再看。
    能在第一处就想出如此精妙的重组方法,后面自然不会出错。
    妥了!
    古建筑能够还原了!
    吴秘书长手微微颤抖,心潮澎湃。
    ‘多谢秦先生,多谢秦先生。’
    吴秘书长发送了一则消息,把消息往上一拉,看到了秦淮前天发送的那段话。
    ‘编号七百六十九号木料必须在第六百四十号位放置,放第七百零六根木料的时候,必须先转四十五度,放第七百六十八号木料时,再转四十五度……’
    这句话的意思和视频演示几几乎没有差别。
    也就是说,秦淮前天五分钟的解决方案是完全正确的。
    额……
    额……
    吴秘书长惊讶得合不拢嘴,五分钟把专家组三个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攻克,这有可能吗?
    常识告诉他,这不可能,但视频却告诉他,完全可能!
    吴秘书长望着手机屏幕,久久无言,羞愧不已。
    当初,他对秦淮颇有微词,并还觉得秦淮极为敷衍,
    而当微博网友追问古建筑组装的进展时,他回答的是:
    ‘抱歉,秦淮失败了。不过失败没什么,我们十六个专家三个月都没解决困境,秦淮失败也很正常嘛。’
    当时,吴秘书长自作多情、沾沾自喜的以为是他照顾了秦淮颜面。
    但……实际上,这是在折辱秦淮啊!
    秦淮明明五分钟就解决了的!是他们不相信,没有尝试。
    想到这里,吴秘书长满脸羞愧,连忙把之前的几条回复全部删掉。
    但木已成舟,已经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有些网友借着这个话题酸秦淮。
    譬如污蔑秦淮盲目自负。
    以为自己的榫卯结构造诣能媲美专家组,这才忘乎所以的摆起了架子,不愿意赶到秦省的古建筑新址实地考察。
    这不,失败了罢?
    有少数网友幸灾乐祸,笑看秦淮出丑。
    同时,因为五分钟的缘故,专家组的十六位成员都对秦淮有偏见!
    “要帮秦先生澄清,秦先生这么负责的一个人。即使被我们误会,也没放任不管,而是做出了更容易理解的三维模型,这份认真的匠心,便值得敬佩。”
    吴秘书长抱起笔记本电脑,匆匆忙忙的离开办公室,一路赶到古建筑新址。
    “各位老兄,我找到正确的古建筑复原方案了!”
    他朗声高喝,把所有专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可别开玩笑,今天我们还没开会讨论呢,前几天也没有谁提出了有建树的建议。”
    戴着厚镜片眼镜的专家抬起头,用睿智的目光盯着吴秘书长。
    国字脸专家也直起腰,他在研究这些木料榫卯结构之间的联系,以图找到蛛丝马迹,可惜无功而返。
    “真的找到了!还有视频,你们一看便知。”
    吴秘书长抱着笔记本电脑,把电脑放在木凳上,点开视频,一群专家高高低低的凑过来看。
    十六位榫卯专家从面无表情,再到皱眉狐疑,再到鄙夷,最后突然目瞪口呆。
    原来如此!
    专家们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幕,面露新奇与敬佩。
    “妙,真是妙!”
    看完视频。
    所有专家都忍不住对视频中的组装方法赞不绝口。
    “视频的制作者真是一位榫卯天才,鲁某佩服得五体投地。”
    专家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对视频的制作者表现出了空前的关注。
    “不对,老吴你让杜老先生帮忙了?”
    有一位专家狐疑的望着吴秘书长。
    杜老先生能用榫卯结构再造小型天坛,其实力在业内一直是泰斗级别。
    如果不得不推举一位能复原这栋建筑的榫卯结构奆佬,恐怕只有杜老先生了。
    除此之外,再无人选。
    所以这位专家如此猜测。
    对于这一猜测,吴秘书长笑着摇头否认了。
    “快说到底是谁啊!不要吊胃口了!”
    “赶紧说说是哪位高手?!”
    见老吴竟然在这个关隘吊胃口,十六位专家内心如万蚁噬心,不断催促着吴秘书长公布正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