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第一百三十六节 老先生们的礼物(下)

    “我害怕秦淮站在被被万人追捧的高度,便开始自信无所不能,甚至把自己当做神……”
    阎老先生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有太多的杰出人才曾经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最终泯然众人矣。
    阎老先生曾遇到过数以千计的艺术学者,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亚洲学者还是欧洲学者,有天赋却止于天赋的学者一抓一大把。
    他们有天赋,却不愿努力磨练自己的技艺或探讨更深入的话题。
    而是为自己的天赋沾沾自喜,把自己对生活和世界仅存的那么一点点敏感挥霍殆尽。
    他们都算天赋异禀,但也止步于天赋异禀而已!
    陨落见得多了,阎老先生便情不自禁担忧秦淮。
    因为秦淮尤其特殊,是阎老先生活了八十年遇见的天赋最好、年纪最小、成就最恐怖的一位。
    他真怕这样一枚明珠绽放了一段时间的光芒,便乍然熄灭了。
    毕竟秦淮蹿升的速度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回顾秦淮崛起的历程,从核舟到青玉夔龙纹茶具,从三千万到一亿两千万,短短半年,秦淮拿到了一位顶尖艺术家要用一生才能摘得的荣耀。
    这种成绩,放在任何一位圈内人士身上,心态都会膨胀爆炸。
    何况是秦淮这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
    所以阎老先生特别担忧,他怕将自己推成权威,自封为神。
    这是最可怕的,一旦有了这种心魔,秦淮的艺术成就便止步于此了。
    庆幸的是,秦淮不负他所望,并没有为盛名所累!
    “当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秦淮心态平和,越发成熟了。”
    阎老先生转动树化玉雕刻,把他所看到的雕刻缺陷一处处找出来,指给众位老友看。
    “你们看,其实这件作品的瑕疵不少!
    这很正常,玉料的颜色渐变复杂到难以预测,根本不能在雕刻前做好准备。
    哪怕秦淮随机应变能力高,临时变更设计,也来不及的。
    因为这是一件统一整体的作品,牵一发而动。
    遇到不对,微调一下,而下一处就必须随之改变,再下一处,也要根据前面的微调做出改变。
    如此好似推倒多米诺骨牌一般,不得不处处修改,最终,整件作品面目全非。
    如果是心态膨胀的秦淮,这些显眼的缺点一定无法容忍。毕竟作为业内权威,怎么能容忍一件作品上有三十多处败笔呢?”
    阎老先生一处处指出来,有些刀痕,切割到玉料中,突然转了一个方向,或者干脆放弃,另起一刀,败笔形成一个缺口,粗看以为是山石的皲裂。
    “原来这些是败笔?”
    林迢大师和陆老先生悻悻的面面相觑。
    他们还真没发觉!
    因为秦淮用线雕技艺还原了失传三百年的平面减地法。
    后来,又完善了平面减地法。
    两桩成就,让他们只能仰望。
    故而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把秦淮推上了权威的宝座。
    在欣赏这件作品上,他们不是没有看到这些败笔。
    他们看到了,却没有特别留意,更没有质疑!
    因为秦淮象征着权威。
    想到这里,林迢大师和陆老先生终于明白,阎老先生为什么有担忧了!
    哪怕是他们这些顶尖玉雕师,都悄然给秦淮冠上了权威二字,开始迷失……
    作为当事人的秦淮,岂不是更容易迷失本心?
    阎老先生似是看穿了两人,露出吾道不孤的表情:
    “你们知道我什么担忧了罢?”
    两位玉雕大师点了点头。
    “正因为连你们两位都开始迷失,我才会担忧小秦淮啊。
    他现在已经开始变成权威了,甚至成为坊间流传的艺术神话。
    这种来自他人无形的捧杀,最是能毁掉一个艺术家的天赋!”
    杀人于无形,莫过于捧杀了!
    “说得有道理,待会要敲打一下秦淮。”
    杜老先生拔高了音调。
    “我还没说完呢,老杜你急什么?”
    阎老先生摁住暴躁的杜老先生,继续说道:
    “不过,从这件作品来看,秦淮并没有迷失。他敢于直面创作过程中的缺陷,该放手时,直接放弃。
    知道何时放弃,这真的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这种勇气让秦淮敢于否定自我,追求更高的艺术造诣;
    让秦淮敢于坚守自己的意志与理想,即使被捧为神话也不改初心;
    也让秦淮不断地尝试、犯错、至死不渝地在失败与自责中推进艺术的高度。
    秦淮不仅没有迷失,还变得成熟了。”
    阎老先生颇为欣慰,好像望子成龙一般的笑着。
    “请喝茶~”
    秦淮正好端来香茗。
    几位老先生脸上挂着怪怪的笑意望着他,甚至李百尺还在点头,赵老爷子在啧舌。
    “几位老先生这是怎么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秦淮有些懵。
    “没事没事。很好。”
    几位老先生异口同声的笑道。
    秦淮于是继续给几位奆佬端茶送水。
    茶水端上来后,秦淮拉着商雅一起坐在沙发上。
    “秦老弟,这次我们来还带了一件礼物。”
    赵老爷子打了一个响指,几位保镖将“牌匾”小心翼翼举在腰间。
    三个小徒弟则是撕开外面包装,露出里面用玻璃框裱好的一副书法作品。
    秦淮眉稍一挑,现在,家里还真就没有书法作品的装饰。
    “看看喜不喜欢?我们几位可都是在上面落了款的,专门祝贺秦老弟乔迁之喜。”
    闻言,秦淮望向作品最后,果然有七八个盖章。
    看完盖章,秦淮再往前面仔细阅读内容。
    浏览第一遍,秦淮愣住了,随即轻轻念了出来: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呼。”
    读完这短短的两句话,秦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胸腔内憋着一股暖流,半响说不出话来。
    这两句话,太沉重了。
    然而几位老先生却将它送给了秦淮。
    这是丝毫不含蓄的褒奖,是带着浓浓期望的勉励,当然,也是一种自强不息精神的传递,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秦淮懂!
    ……
    “以前没人谈文化,现在国家谈,社会谈,我们开始需要文化。
    而文化艺术产业作为超高附加值产业,它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尤其是顶尖艺术,它影响的是一个国家的上流阶层!意义重大!
    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将文化艺术拱手让给外人!
    可惜,世界文化的主流还是被欧美紧紧的把控着……”
    赵老爷子率先开口。
    “因为没有经济基础,我们一直找不到把中国文化推广到国际舞台的突破口。
    这实在没有办法,还在发展经济的时代,怎么可能有人来支持文化?
    而且,过去几十年,我们每一项传统技艺都是各自为战的,很少出现合作,没有统一战线,如一盘散沙,这就更增添了发展与推广宣传的难度。”
    须老先生随即补充道。
    “现在不同了,我们有了经济基础,但亟缺人才!缺把各自为战的传统技艺整合起来的领导者!”
    阎老先生目光犀利,直勾勾盯着秦淮,话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只要秦先生愿意,整个金陵省决不会有人敢拦着你。”
    齐书记温和平静的跟在几位老先生话茬之后,虽然语气稍弱,但霸气十足。
    说完这番话,一群人目光灼灼的望着秦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