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财富似海深》第五百一十一章 相得益彰

    现在他们没有技术优势,在品牌形象方面又比不过有李老爷子专车光环的盛唐国尊,自身口碑还不好。
    有了之前降价的前车之鉴,再卖如此高昂的价格,华厦的民众们显然是不会接受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
    还有许多民众还有国内车企的老总们在看着这些外国车企们怎么出招抗住龙皇汽车公司的这波冲击呢。
    会不会又会降价,还是又会实现在华厦进行生产。
    而那些外国车企们头疼的地方又回到了这里。
    且不说因为资源和人力方面的费用要高于龙皇汽车公司,所以他们在本土的售价本身就要高于盛唐系列车。
    就是他们降到了本土售价,也还有华厦的税费就那么明显地摆在那里。
    而他们的优势技术还比不过龙皇汽车公司的技术。
    就是降价也缺乏竞争力,除非是那些具有顶尖影响力的超级豪车。
    而华厦管方也是不可能在税费方面给予他们便利的。
    因为华厦管方的这些税费本来就是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制造业的崛起。
    而且,由于他们之前将a级车、b级车完全放在华厦进行生产也让华厦管方看到了国内具他车企可以承接技术的希望。
    想要继续在华厦市场上立足,他们就只有选择将c级车和d级车也在华厦市场进行生产。
    利用和龙皇汽车公司同样相对廉价的资源、能源和人力进行竞争。
    只有这样才能完全避开高昂的费税。
    可是这样,他们就又必须输送更高的技术到龙国内的合资车厂。
    可若是将技术输送到华厦内的合资车厂,他们就会更加担心那些合资车厂在技术方面的偷师。到时候面对华厦内的技术垄断,可能就会
    在轿车领域全面被打破。
    可若是他们不愿意进行技术转移,直接在华厦内进行生产。
    就算他们进行降价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哪怕他们能够让利给经销商以及消费者,但高昂的税费始终是阻挡在他们身前的一道巨大屏障。
    他们的高档车产品在华厦的售价总是要高出一倍以上的售价!
    只要有这道屏障在,他们的产品始终都不可能面对龙皇汽车公司在价格和成本方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而不是让对方具有极大的优势。在售价相差一倍以上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竞争力。
    甚至可能会被龙皇汽车公司一步步地吞噬本来属于他们的市场。
    基本上失去华厦市场上的影响力,在轿车领域不得不退出华厦市场。
    这是他们完全不可能接受的。
    面对这般比之前还要来得严重的困局,各大外国车企们陷入了更加艰难地抉择中。
    有些外国车企尝试着向本国的商务方面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能够与华厦商务方面进行沟通,
    在进口车税费方面对他们进行减免。但是这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这是华厦管方不可能答应的事情。
    汽车制造业开阿放关shui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至少现在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龙皇汽车公司虽然崛起了,技术上在轿车领域具有不错的成就,完全可以赶得上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龙皇汽车公司仅仅只是果内的一家特立独行的汽车公司而已。
    龙皇汽车公司的技术水平,并不代表国内整个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一旦shui费放开,那些好不容易才稍微有点起色的果内各大车企会在瞬间被这些外来车企们给冲垮。
    尽管有龙皇汽车公司作为果内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支撑,但那些其他车企的员工们、还有那些因为其他车企而活着的民众该如何安置,才是一个重大问题。
    在果内汽车制造业整体水平都上来之前,这个shui费关卡是不可能放低标准的。
    而且,也正如那些外国车企们之前所想的那样,华厦管方也有当前的利益兼顾,那些高档进口车价格如此昂贵,几乎是盛唐系列车的一倍左右,甚至更多,但在技术方面同类的车型确并不见得能比得过龙皇汽车。
    这样就出现工和上次龙皇汽车公司上市发布会后一一样的困局。
    要么那些外国车企们降低高档进口车售价,要么那位外国车企们直接取消进口车在果内进行生产。
    无论是哪种选择,果内的民众都能够获利,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车。
    甚至若是选择第二种,果内车企还拥有可能承接更多更好更先进的技术的机会。
    而那些外国车企做出第二种选择的可能性是远远要超过第一种可能性的。
    因为他们在高档进口车的shui费关卡上设置得非常之高,即便那些外国车企降价,其售价也会远远高出龙皇汽车公司售出的两种车型。
    当然,也有可能会有外国车企进行第三种选择。
    那就是不降价也不在果内进行生产,放任自流,就是退出华厦市场也无所谓。
    事实上,还真有不少的外国车企是这么做的。
    一些原本在华厦销量本来就不好的高档进口车没有同意在华厦进行生产,也没有降价,就是降价幅度也不高。
    因为他们在华厦的销量本来就不好,即便降价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就是在华厦生产也不见得能够竞争得过,还有可能白白流失技术。
    倒不如就这般放任自流,能卖多少是多少施行佛系zheng策。
    虽然他们这么做,可能会造成销量越来越少,获利也越来越少,不过相比于利润,他们更在乎技术。
    为了重要的技术不丢失,就是牺牲这点利
    润也无所谓...
    他们无所谓,而华厦管方则更加无所谓了,华厦管方也并不在乎流失的那点shui费。
    谁都知道华厦是真的强大了,连风田集团都被强制驱逐出去了。
    要知道风田集团的年进口车数量高达60万台,这个数量本来还在逐年递增的!
    而且,在对外经济贸易上,华厦管方更是不惧任何对手!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