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是我养大的》第一卷 守护 第十八章安平,谢谢你!

    “花姐姐……”一大早的,就送上门来撒娇的公主殿下一个。
    “怎么啦?”花明媚一听安平这声儿就知道肯定有啥事。
    “你可有什么医治头疼的法子么?”
    “这个,得看具体情况。”
    “你是说要看到病人么?”
    “那当然了,头疼可不是小问题,原因也有很多种,得详细查问了才能知道能不能医,怎么医。”
    “那你能和我跑一趟么?姥姥她疼了好多年了,也看了很多大夫,太医也来瞧过,可是却不怎么管用,这几天都疼的起不来床了,我很担心,所以只好来麻烦你了。”
    尚书府的李老妇人么?那可是贵妃的亲娘,安平来找自己该是知会过她母妃的。
    “你要信我,就带我去瞧瞧,什么情况,得瞧完了才知道。”
    到了尚书府,门房只当花明媚是安平的侍女,直接领了安平公主进了后院。
    “姥姥,安平来看您啦!”
    躺在床上的老人看到来人,眉眼带笑,慈祥的伸出手来拉住了安平公主,“你这丫头,天天的就知道往外跑,姥姥好的很!”
    “姥姥,安平一天不见您就睡不着呢!”
    “呵呵,你啊,就会逗姥姥高兴,姥姥也一天不见你就吃不香涅。”
    安平展露了一个甜甜的笑,遂又担忧的问道:“姥姥,您头还疼吗?”
    “姥姥这是老毛病了,不碍事的。”
    “姥姥,给你介绍个人,”徐月华拉了站在身后的花明媚上前,“这位是花明媚,花大夫,她可是医圣花翰的女儿,一身医术尽得医圣真传,让她给你看看好不好?”
    床上的老人打量了一下花明媚,见她兀自站立在那,气度从容,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亲和而不谄媚,让人自然而然就会放下防备。
    “难得你一番孝心,如此就有劳花大夫了。”
    事情进展的有些顺利,花明媚还以为会有几番波折,像她这样年纪的大夫,要取信于人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何况是这些老泰斗们,这位李老夫人倒真是让花明媚另眼相看了。
    花明媚才搭上脉,府里一众主事的就都到了,都是听说安平公主到访,过来露脸的,却不想公主竟然还带了一个如此年轻的大夫来,还是个姑娘。
    “不知姑娘以为如何?”李夫人率先开口道。
    “李老妇人沉疴已久,需要慢慢医治。”
    “你的意思是你能治?”
    “至少能减轻些头痛。”
    “哦?那你准备怎么治?”
    也是,众多名医都没能治好的病,一个小姑娘,确实很难取信于人。
    花明媚听着这明显不屑的话语,还是诚恳答道:“针灸,再辅以汤药。”
    “可要在祖母头上扎针?”问话这人大概是老妇人的孙儿。
    “这是自然的。”
    “祖母,这个大夫比我也大不了几岁,怎可放心让她在您头上扎针?”
    李夫人也接道:“就是!安平,我可不是不相信你,实在是母亲年纪大了,这在头上扎针,万一有个纰漏,可怎么办?”
    徐月华突然被问及,只规规矩矩答道:“花大夫可是医圣的女儿,虽然她年纪确实不大,但医术却是相当不错的,再说,我请花姐姐来,也是心疼祖母。”
    “花大夫是医圣的女儿,这我们也知道,只是他父亲医术好,可她的医术我们不是没见过么!”
    正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就让花大夫试试吧,既给李老妇人一个希望,也算成全了安平一片孝心。”
    花明媚看着走进来的温润公子,微微服了一礼,刚刚开口为她解围的,便是这位公子。
    “微臣参见贤王殿下!”
    “臣妇见过贤王殿下!”
    “见过贤王殿下!”
    刚刚还在叽叽喳喳的一群人顿时跪倒一大片,安平也走上前见礼道:“安平见过王兄!”
    这位便是安平的哥哥贤王殿下了,“民女见过贤王殿下!”
    “你有几分把握?”贤王的声音温润亲和。
    “回王爷,七分左右。”
    “七分,不少了。”徐荣点点头,以他对她的了解,七分可以算九分了,这么说来,姥姥的头疼病这回算是治愈有望了,想到此处,不免脸色柔和了许多。
    “好了,都出去吧,丢人现眼,贤王殿下,老身失礼了。”
    老夫人发话了,众人自然不敢再有异议,纷纷告辞退去。
    “老夫人,母妃可是十分的挂念您,您可还好?”
    “多谢贵妃娘娘挂怀,老身好着呢,这都是老毛病了,疼一阵也就过了,让她不必忧心。”
    “既如此,老夫人保重,小王改日再来探望。”
    “贤王慢走!”
    贤王走后,屋子里便又只剩了老夫人和安平,花明媚三人,花明媚轻轻呼了口气,她还是不太适应这种氛围。
    “花大夫,你放心治吧,老婆子一把年纪了,不妨事。”李老夫人看出了花明媚的紧张,宽慰道。
    李老妇人这病虽不致命,却是最为难捱,一般脾气温和的人都会被磨暴躁了,难得老夫人还能如此心态,对于老夫人的宽慰,花明媚还是领情的,虽然她的紧张并不是来源于压力。
    “老夫人,您放心,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四处问诊,自问医术还是不错的,我先给您扎针试试?”
    “好。”
    花明媚让老夫人闭了眼,轻轻按压着头皮。
    在针术上,花明媚花的功夫应是最多的,她不喜叔叔的毒术,但还是学了他的针术,只不过叔叔的针术也不同于寻常大夫,大多都有着些奇怪效用。
    给李老妇人施了针,花明媚便趁着这功夫把方子开了,徐月华则百无聊赖的啃着点心,看着花明媚忙碌,果然,认真做事的人都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由于留针还要一会,花明媚便在安平旁边坐下,其间李老夫人的那位孙子来过一次,见老夫人已经睡着了,就欢天喜地的报告消息去了。
    对于安平能请她来,花明媚还是感激的,倒并不是因为带她进了这个圈子,而是认同,对于她医术的认同。
    “安平,谢谢你!”
    对于花明媚突然的道谢,徐月华一时没能反应过来,不过片刻便已明白,笑着道:“该是我谢谢你的。”
    拔完针,花明媚便和安平告辞离开,李夫人的态度也热切了不少。
    老夫人已经好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近几天基本就没睡踏实过,花明媚能让老夫人安睡,即使是一个时辰,也是件令人欢喜的事。
    出了李府,安平也和花明媚分开了,估摸着也是要去汇报情况的,难得一个人走会儿,花明媚颇有兴致的逛着。
    李老妇人的头疼病虽然有些麻烦,但若只是缓解疼痛,花明媚还是有把握的,彻底治愈的话只怕是要费时不短。
    花明媚倒是没有想过太医都没能医治的病,她治好了会有什么后果,毕竟大夫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
    再说了,术业有专攻,再加上大夫之间掌握的方子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用药习惯也不一样,自然能应对的病情就不一样。
    花明媚的父亲得传的本就是仁医一派,遵循的就是逢请必医,有治必尽的祖训,虽然花明媚并不是很认同这个祖训,也不得不老实遵守。
    近几日,花明媚的日子过得消闲又惬意,老熟人们最近也都很安分,惜颜公子也不能随意出门了,最近都在忙着参加各种宴会。
    听说他母亲大人这回是铁了心,一定要给他把亲事给定下来,怕是也没有机会给花明媚找麻烦,倒是有时间和精力来和李老夫人的头疼病磕一磕。
    一个人,静静的走在喧闹的街,默默的想着自己的心思,猛然间回神,不成想却是走到了怡风馆的门口。
    这会儿香馆正大门紧闭,异常的安静,花明媚自嘲的笑了,干脆在附近找了个茶馆,喝起了茶。
    以前,花明媚最喜欢去茶馆坐坐,通常一坐就是许久,悠闲地喝着茶,听周遭的人们谈论着各种各样的八卦或是趣闻,如今想着,却是好久不曾出来坐坐了。
    如今最大的八卦,应该算是周家公子的相亲趣事了,一众姑娘们,跳舞的,画画的,弹琴的,落水的,摔倒的,好似一场大戏,大家讲的绘声绘色,花明媚听了都能脑补出当时的画面。
    想当初他还是惜颜公子的时候,就凭借着这张脸挣够了名声,那时人们还只是道听途说的多,真正见过的倒没有几个,现在可是真人就在眼前,何况人家周公子不止有颜,还有才有家世,也不怪小姐们倾心。
    大事当然就是北方的旱情了,这事儿花明媚早有耳闻,朝廷一早就开始颁布各种政令应对了,只是现在已经严重到连这都城里的百姓都开始担心的地步,那看来是真的十分严重了,难怪最近连安平都很少来寻她玩耍了。
    诚诚现在应该正在烦恼这个事情的吧,毕竟他身为皇子,自然是要操心民计民生,国家大事的,只是如此严重的大旱,只怕是不好处理。
    虽然如今国泰民安,救灾却是牵扯太多,变法本就使朝廷明白的分成了两派,平常还好,若遇大事,必有争执,而若赈灾不利,灾民一多,万一引起叛乱,就是国家的祸事。
    听着众人对于灾情的担忧,各种说法,争执,一直到太阳西落,花明媚才慢悠悠的回了小院。
    嫣红柳翠似乎是感受到了自家姑娘的失落,静静的陪在她的身边。
    不明白自家姑娘跟公主出诊了一趟,回来怎么就抑郁了,只以为是遇到了难医的病人,毕竟让公主过来请,应该会比较麻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