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株大树分身》第四十九章 治蝎子蛰的秘方

    几人正商量着,忽然听到屋后竹林传来一声哭喊,紧跟着便是熊孩子们哇哇叫的声音。
    “磊子,你赶紧去老屋那边看看咋回事儿?别让他们把砖头弄倒,砸到人!”徐青山脸上一变,忙叮嘱道。
    徐磊不敢耽搁,丢下碗筷直接出门。
    他家有两块宅基地,一处是现在住的,竹林外边还有一处,是以前爷爷奶奶留下的。
    按理说老一辈人留下的宅子应该徐青山和大哥平分,可是徐青海家孩子徐晨松早年结婚时,打算另建住房。
    恰好徐磊家在村口有块耕地……于是他们哥俩商量一下:耕地让徐晨松建房子,老宅子归徐青山所有。
    徐磊家房子足够四个人住,老宅子就彻底空下来。
    房子一旦不住人,荒废特别快。短短七八年时间,大梁腐朽,房顶倒塌,彻底成了危房。
    徐青山害怕有人经过时被砸到,也怕有不懂事的孩子偷偷溜进去玩,特意用一圈砖头围起来。
    千防万防,还是没防到这群熊孩子!
    徐磊快步绕过竹林,远远就看到几人站在老屋山墙头外。其中徐兆阳抱着手,哭的眼泪鼻涕一大把。
    “又咋回事儿了?”
    “蝎子,磊子叔,你家房子里边有蝎子。兆阳往墙洞里掏鸟被蜇伤……”另一个熊孩子徐坤回答。
    得知事情原委,徐磊也松了口气。
    被蝎子蛰到,不算啥大事儿。
    谷雨刚过去没几天,蝎子蛰伏一个冬季苏醒,正是毒性大的时候。这熊孩子伸手摸到,能不疼吗?徐磊凑过去看了眼,才一会儿工夫,胳膊肿一大圈。
    话说这些熊孩子真不让人省心,上次掏鸟被淹还不到一个月。好了伤疤忘了疼,现在又被蝎子蛰到。
    他很想挨个照耳朵拧一通,来句:活该!
    不过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貌似也不比他们好到哪里去。
    提起捉蝎子的事儿,徐磊也满满回忆。
    后山石头多,蝎子不少。
    早些年基本上扒几块石头,就能发现一只游走的蝎子。
    尤其谷雨前后,蝎子更扎堆儿。运气好的话找到蝎子窝,一块石头下边能够捉到三五只。
    石头下蝎子有三种:第一种是大母蝎子,非常好辨认,肚子大,里边都是小蝎子。
    徐磊曾经见过母蝎子产仔,背部裂开后,小蝎子密密麻麻爬出,看上去很吓人。
    听村里老人们说,这东西产后身体营养被后代吸收,很快会死掉。
    至于到底是真是假,徐磊也不清楚。
    还有一种是公蝎,个头稍小,性情凶猛。
    最后是小蝎子,孩子们遇到这种,一般会手下留情放过,等它们长大再捉。
    捕捉蝎子工具很简单:一个空玻璃瓶,一根折成两截的细竹竿。
    当然细竹竿不能完全折断,中间要连一起,说白了就是自制的大号镊子。
    捉蝎子也讲技巧,一定要眼疾手快。竹镊子夹到蝎子尾巴后迅速打开瓶盖,放入其中。动作稍慢,蝎子就可能掉落地上逃走。
    还有些傻胆大的熊孩子直接徒手捉。他们发现蝎子后,大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尾巴。
    当然,这种方法不是每个人都敢尝试的。
    若是被蛰到,滋味那叫一个酸爽。很多人疼得躺地下打滚,哇哇乱叫。
    徐磊也曾经被蛰到过一次,至今记忆犹新。
    捉了蝎子换钱,这是以前徐家沟孩子的门路之一。
    镇上中药铺收购,五毛钱一只。
    徐磊最光辉经历是捉半年蝎子挣了二百多块,当时不懂事儿,这钱没给父母,全买零食霍霍掉。
    后来人们捉蝎子设备升级,直接用上紫光灯。一照一个准,一晚上能挣三四百块。
    至于原理,据说蝎子外壳含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灯照射下,会发生强烈的反射作用。
    科技升级,蝎子遭殃。
    几年时间,后山已经很少见了。
    徐磊在养鸡场呆半年时间,也就看到过两次。
    不过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面前还有个孩子疼的哭爹喊娘呢。
    “我看看,有毒钩没……”徐磊抓起这熊孩子胳膊仔细查看,很快找到尖钩毒刺拔掉。
    然后用手挤压,将毒液硬挤出来。
    整个过程中,徐兆阳哭的更厉害了。
    这会儿功夫,村里大人们被惊动,很快围上一群,连徐妈和徐燕也在其中。
    又有人弄来肥皂水,给这熊孩子冲洗。
    以前村里有人被蝎子捉到,基本都是这么处理的,从来没有说哪个送到医院。
    “哭啥哭……”徐兆阳奶奶没好气训斥。
    “疼呀”小家伙咧着嘴,继续哭喊。
    “疼,使劲疼……再不疼你还要上天呢。”
    “对呀,治蝎子疼有个妙法,爬到高处就不疼了,你先上树试试”徐青海打趣道。
    “真的?”徐兆阳满脸希望反问。
    “我骗你干啥,不信问你磊子叔,他知道……”徐青海又笑道。
    “大伯,就会揭我的短。”徐磊很无语的回答。
    徐磊当年是投马蜂窝被蛰到,正疼哇哇叫的时候,大伯给他出个主意:上到高处就不疼了。
    徐磊信以为真,像猴子一样,蹭蹭蹭……三两下爬到杨树上。
    结果他仍然觉得很疼,就问大伯怎么回事儿。
    对方来一句:“使劲儿疼,不疼你还要上天呢。”
    因为这事儿,曾被村里笑过很多年。好不容易人们都忘了,又被大伯勾起。
    ***
    几阵南风刮过,田里的麦子终于熟透了。沉甸甸的麦穗半耷拉着脑袋,有风吹过,一垄一垄的小麦便泛起金色波浪,看上去很喜人。
    徐磊昨天已经给大伯等人交代过,这两天不用上班,等割完麦,花生种好再说。
    至于徐磊家农田,果园下七亩多预留的是春花生地,现在种上草莓。算下来只有大哥屋后那三亩多麦子,最多个把小时就能割完拉回家。
    不过账不能这么算……他同样要开着自家手扶拖拉机,去田里帮忙。
    草莓园一下少四个劳力,只剩徐妈和徐燕包装快递,肯定不行。
    徐磊索性将店铺的秘制蚯蚓和种苗库存暂时清零,只让徐妈两人发特品草莓。
    为此,他特意在今日首条发了个视频,说明原因:家里要收麦子,蚯蚓暂不发货。
    这视频一出,下边很多网友纷纷留言:国内最任性的网店老板!
    不单徐磊为麦收忙碌,村里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接二连三赶回家。
    这情况,很像网上流传很广的一个段子:老家马上该割麦子了,不管你是事业有成的大老板,还是在外奔波忙碌的打工仔,请赶紧回家,换上解放鞋,旧衣服、旧裤子,咱爹妈喊你回家帮忙割麦子啦!!
    最近几天,原本有些寂寥的村庄因为年轻人回归,多了几分热闹气氛。
    对村里年轻人来说,回家不仅仅是割麦种地,主要看看爸妈,看看孩子,顺便给自己放个假。其实回家这种事情,根本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真要算钱……肯定亏了。
    在家待十来天,少挣半个月工资。加上来回路费,最少能亏掉三四千块钱。即使如此,每到麦收时节,村里很多人还是不由自主往家赶。
    因为,这是他们的根。
    现在人们懒了,不想晾晒小麦,所以都趁着半晌和下午收割。剩余时间要么聚一起闲聊胡喷,要么打牌。
    徐磊这两天成了焦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从电话里听说过他种草莓发财的事儿,回村后纷纷登门参观。
    对此,徐磊来者不拒,草莓随意吃。
    他还特意交代徐妈杀几只柴鸡炖上,又从镇上徐云飞那里弄了十来斤卤酱肉,晚上请众人来家里一起吃。
    都是同村人,打小一起长大,也没那么多瞎讲究,直接用大盆装菜。
    一盆土豆炖鸡,一盆卤酱肉。
    卤酱肉是徐家沟的传统菜,基本家家过年都会做,吃起来没啥稀奇的。
    倒是徐妈做的土豆炖鸡得到大家齐齐称赞。
    柴鸡肉劲道有味,香辣细腻,带着点嚼头,根本不是饲料鸡可以比拟。
    就连土豆块也面香面香的……结果一大盆子土豆炖鸡吃个精光,卤酱肉剩下不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