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柳》前序

    萧和晏记不起父皇崩世那日刀剑无眼落在身子上的疼痛感,却对那日从头至尾二皇兄如何逼迫安平皇帝盖下玺章记忆犹新,美其名曰:退位让贤。
    皇城不远处的巫山,黑云由此蔓延开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那日风中涵盖着从边疆吹回的凛冽,萧和临率领大军,边疆伊始,一路打至皇城,四皇子萧和晏临危受命,刀剑与皇城地砖擦过的声响,逐渐靠近御銮殿!
    “皇兄,你我五载未曾谋面,再次重逢,竟是你我二人刀剑相向之时!”
    御銮殿金碧辉煌,如今已变一片狼藉,男子站于尸身中央,虽年岁不大,却威严十足,一身暗色长衫,手持利刃立于朝堂之上,眉眼间尽是寒气逼人,眸间却藏着尽压眼角的失望与悲痛之感。
    萧和晏骤然抬剑,直指龙椅上的男子:“如今父皇卧床不起,趁其不备,谋权篡位,今日,我便为父皇手刃逆贼!”
    "父皇?"
    萧和临冷笑,丝毫不惧,拎起一旁帕子,此等行为被萧和晏尽收眼底,那帕子上角处,是显而易见的金龙,那是萧和临养母柔妃娘娘前几日刚绣好的金龙盘云,父皇时常随身而戴。
    帕子?
    帕子!
    萧和临用此擦拭着染血的刀剑,眸间寒意当下让萧和晏幡然醒悟:“四皇弟果真聪颖,只是不知道四皇弟可识得边疆剧毒,七步?”
    萧和晏嗓间颤动:“下毒谋害圣上,不杀尔等,誓不为人!”
    巨龙从御銮殿台阶下破云而生,一路绵延至龙椅之下,栩栩如生,如今却成为了兄弟二人残杀声的纽带,护凌军似是听令而动,来势汹汹!
    不知真是战争真正结束来临的胜过预期,还是萧和晏至死都不愿回想真相,只是那日肩膀处的血迹是如何顺着刀剑落在无力反驳的兄长脖颈之处的场景,他记忆深刻:“二皇兄,输赢已成定局。”
    护凌军姚首领单膝跪地,以示忠诚:“四殿下,慕容将军已于昨日抵达边关,一切平顺。”
    “退下吧。”
    “是。”
    萧和晏将手中刀剑扔至远处,拖着身子撩过皇家长衫径直坐于巨龙旁,血迹顺着手指滴落于巨龙身侧,强撑精神:“皇兄,你我二人谈心,似是”巫山上方黑云已散开,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七年之久了吧。”
    萧和临冷笑,残喘着身子靠在不远处的石柱上:“你还记得。”
    “记得,深得狠,那是大皇兄身为太子惨遭毒害的第七日,皇兄夜半来敲我的门,说出口的那句话,在皇兄带兵围城前一刻,我依旧牢记于心!”
    “难为六皇弟了,这皇家,何时有过真心啊,父子兄弟,血承一脉又如何。”
    “大皇兄惨遭毒害,三皇兄证据确凿,永生囚禁,已于二皇兄出关第二年过世。”
    萧和临闭眼,像极了暮色下已过垂老之年的人:“我知道。”
    “知道,足以!”萧和晏撑过身子,向着大殿外:“姚首领!”
    “属下在。”
    一字一句开口道:“奉圣上口谕,二皇子萧和临,终身囚禁于瑞王府,二皇妃同罪,其子嗣接至宫中皇后亲养,如非诏令,不得外出。”
    姚将军起身:“属下遵旨。”
    萧和临摆手:“不劳姚将军,本殿下还有最后一句话与四皇弟交代清楚。”
    萧和晏起身,步步走向却被姚将军抵挡:“四殿下。”
    “无妨。”萧和晏蹲身,毫不在意,如今已成定局,再如何,他都翻不开身。
    “皇弟可知,柔妃娘娘是如何下毒,我又是如何将毒带回关内?”萧和晏垂眸,就算今日不开口,改日他也可查出蛛丝马迹,可当萧和临吐出那人名号之时,他似是从胸口处传来了锥心般的痛楚!
    萧和临被带回瑞王府,萧和晏却如同行尸走肉,刚刚架于萧和临脖颈处的刀剑剑柄竟出现在了他脚下,皇后娘娘听闻逆贼已除,迅速赶来御銮殿,亲眼所见四皇子好像是一把遭人遗弃的利刃,一路顺着巨龙滚下,身子毫无控制。
    "和晏!”
    雍和十四年,二皇子谋反永生囚禁于瑞王府,非死不得出。
    皇帝于当日亥时驾崩,临崩世前,下旨立皇四子萧和晏为皇太子。
    皇后娘娘入主眉寿宫,其意:“愿百龄之眉笑,取重金之巧笑。”
    眉寿宫主殿,正中央放置着萧和晏带兵拿下姜国时,怜惜珍贵之宝物,献予皇后娘娘之紫眉玉瓶,如今却是相得益彰,待萧和晏行礼后,皇后开口:“先皇原定于四月初将木家那女儿赐给你做皇妃,如今事发突然,虽事已至此,然中宫不可无人,母后想听一听,你的意思?”
    萧和晏饮下茶水,道:“母后,儿子主意已定。”
    “哦?木家那女儿与你本就有儿时的情谊在,贤良温淑,若说皇后一位,她也当得。”
    “原王府侧妃慕容氏,掌府中事宜多年,封为”话语停顿:“皇后,入主永宁宫。”
    皇后娘娘眸间闪烁,他这儿子,不知怎得,那日从御銮殿巨龙滚下,竟会给人一丝大不同以往之态。
    迎娶木晞宁,乃是萧和晏于先皇那里求来的,木氏家父乃是当朝正一品丞相,丞相得一女,且又是木氏府邸中唯一的子嗣后代,宠之爱之,乃是花骨朵中长大的小雏菊,用美好二字形容皆不为过,可木丞相却不曾愿让女儿嫁入皇家。
    正是因木晞宁亲口许下:“若非心有灵犀之人,就算是大罗神仙来求娶,也是万万做不得数的。”
    丞相爱女心切,从不曾逼迫。
    可那日夕巧节,却为当今皇帝四皇子萧和晏一见倾心,然是四皇子有情,二人你情我愿,皇帝与皇后二人乐得其所,便也应下了这门亲事。
    可如今却立侧妃慕容依澜入主中宫,从小将其养在身边的皇后娘娘,百思不得其解。
    “这,那木相。”这木家女儿不知如何逼迫,才让木丞相应允了这门亲事,如今这该如何是好?
    “木,”萧和晏掌着手中的茶水,肤色一片赤色,不知是茶杯发烫还是内力发作:“木晞宁封木妃,择吉日入椒房宫。”
    “这。”
    “母后,”眸间闪烁,紧盯皇后:“您就应了儿子吧。”
    木丞相之女木氏晞宁,于五月初新皇登基大典后,封木妃,入椒房宫。
    仅不过三载,木妃晋位木贵妃,安平王朝五年,木贵妃有孕,为安其胎,特将其带入木兰行宫安养,却夜半遭受野猫惊吓滑胎,为抚慰木贵妃丧子之痛,特将二皇子予其抚养长大,直至木贵妃安平九年再度有孕,然不足月便生产,诞下皇长女微柔公主后不过一刻便撒手人寰。
    皇帝全然不顾当今慕容皇后脸面,追封木贵妃为慧娴皇后。
    安平皇帝对慧娴皇后之女微柔公主视为掌上明珠,甚与当今定国侯世子定下婚约。
    一是出生当日便天降甘霖缓解南方旱灾的定国侯世子爷,一是当今皇帝最为宠爱之嫡长公主,京城谁人不称一声佳偶天成!
    然天不遂人意,不过四载,微柔公主随母而去,那日,雷声大震。
    至此,木氏一族日渐败落,于后世史书中,再无关乎木氏一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