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纵横天下》第二十六章 我蔡邕才是大汉忠臣

    跟随着蔡邕的管事,吕煜缓缓步入蔡邕府邸。
    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
    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此时被白雪点缀。
    走出几步,后院墙下忽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沿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汩汩之声在冬日寂静中显得有些热闹。
    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光是看着屋舍装潢,便知晓蔡邕是颇有情趣的人了。
    客堂之中,蔡邕用热茶润口,静静的等着吕煜的到来。
    当吕煜一只脚迈入客堂的时候,蔡邕的目光也是马上被他吸引过来了。
    光看卖相的话,这吕煜长得倒不错。
    蔡邕轻轻点头,但脸上的表情可一直都是非常严肃的。
    “在下吕煜,拜见议郎。”
    “起来罢。”
    蔡邕摆了摆手,示意绿衣侍女给吕煜送去茶水。
    这既然是要迎客了,礼节方面的东西,肯定是不能落下的了。
    “多谢蔡公。”
    茶水清冽,上面还飘着几片绿叶,望之便让人食指大动。
    “你来见我,所谓何事?”
    蔡邕喝了一口热茶,问道。
    但似乎觉得说的不够,便再后面加上一句。
    “你与王允走得近,要我品评,恐怕不行,况且...我对你也不甚了解,要品评也没有那个资格。”
    这是直接把我要说的话堵住了。
    吕煜脸上依旧是点缀着笑容。
    “蔡公刻《六经》于熹平石经,经学不俗,文赋音律书法无所不精,晚辈仰慕,是故来见。”
    “那你现在见了,觉得如何?”蔡邕自然知晓吕煜前面的话都是客气话了。
    “如今见之,果然如此,可惜...”
    吕煜做叹气状。
    “可惜什么?”
    蔡邕眉头微皱。
    但他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蔡邕心中大呼:这小子是在激我?
    不过这说出来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肯定是收不回来的了。
    见蔡邕上套,吕煜马上说道:
    “可惜蔡公有才有德,为何却谄媚董卓?辜负汉室?”
    “住口!”
    蔡邕当场怒发冲冠起来了。
    “我蔡邕乃是大汉忠臣?莫非今日是王允要你来的?就是为了气我?董卓虽烈,但未必没有挽救的可能,若要动之刀兵,天下死亡者几何?相比我而言,司徒才算是谄媚董卓,我可不是!”
    这句话...
    或许真的是蔡邕心中所想。
    但吕煜既然是要激他,那就要说明他这个心中所想是错误的。
    “董卓军户出身,凉州凶蛮,岂是人力能够改变?若真有救,便不会有丁管刺董,也不会有曹操假献七星宝刀之名去刺杀董卓了。”
    蔡邕被吕煜一句话说得满脸通红,这下颚的灰白胡须都要飘起来了。
    “你这少年,你懂什么?”
    “若非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命要丧于董卓手中,我岂会谄媚董卓?董卓能听进去我的话,我才觉得他有救的,有何不对?”
    蔡邕冷哼一声,直接摆了摆手。
    “若你今日来摇说的只有这些,那么就请回罢。”
    本质上,蔡邕也是忠心汉室的。
    但是他的路线与王允不一样。
    当然...
    从蔡邕的角度来看,他会觉得他的方法更好。
    打仗就要杀人,若是不能通过和平的方式换取天下太平,要死很多人。
    说服董卓...
    似乎是可行。
    尤其是在董卓现在势大,有数十万大军,要打败董卓...太难了。
    但吕煜是穿越者,他自然知道蔡邕的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了。
    没有战争,就不会带来和平。
    而且董卓...当真不是一个可以说服的人。
    尝试过权力的味道,你要让他再放下,怎么可能?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便会想着将上面的那个人剔除掉,变成兆亿民之上,坐上那个至尊之位。
    “在下前来,所为自然不是只为了这件事。”
    吕煜从怀中再掏出一个名帖,将他递到身边的侍女手上。
    那绿衣侍女会意,低头趋步,将手中的名帖送到蔡邕手中。
    “这是?”
    吕煜轻轻一笑,说道:“这是典军校尉曹孟德的名帖。”
    “孟德的?”
    蔡邕睁大双眼,原本脸上的怒意也消得七七八八。
    曹操也算是他的学生,少年时是在他这里蒙学的。
    “不想你与孟德也有交际,那为何会与王允一道?”
    吕煜轻轻摇头,说道:“司徒为何,我也不知,兴许是有苦衷也说不定,孟德刺董不成远逃雒阳,已经是准备举事了。”
    王允反董的事情,还是不要说给蔡邕知晓,至于曹老板举事的事情,想来在董卓那边都不算是秘密的消息了。
    “那你今日过来...”
    曹操是他的学生,他的品性,他这个老师是知道的,既然曹操会给他名帖,这证明面前的吕公明也绝对不是谄媚董卓的人。
    “我从太学那边得到了消息,寒衣节城外祭祀大典,董卓欲进位相国,不知道蔡公可知晓此事?”
    蔡邕腰板不自觉的绷直,脸上也不如之前那般自信了。
    董卓进位相国的事情,他自然知道。
    联想到吕煜之前说的话...
    这脸就有点痛了。
    “董卓进位相国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
    其实也不是耳闻,他在几日前就已经是受到邀请了。
    为此董卓还特意见了他一面,说的话,就是怎么样将他进位相国的事情变得名正言顺。
    “那晚辈今日前来,便是因为此事。”
    “你想要在大典上刺杀董卓?不可!祭祀大典守备森严,又有吕布护卫其间,没有人有机会刺杀的。”
    想到曹操的做派,蔡邕不免有这个担忧。
    “蔡公多虑了,我此番对那寒衣节的祭祀大典,若是能够阻止董卓进位相国,那自然是最好的,若不行,能通过些许言语,让董卓明白他这些日子来的越距行为,重新明白做一个辅佐陛下的臣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大杀董卓声威。
    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了。
    你蔡邕想要教化董卓?
    那我便按照你喜欢的话来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