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从种田开始》二百三十四章 麻烦来了

    第二天下午,高克明正在先生的学堂里继续抄书翻书,顺便查看师兄的笔记时,一个同门说院外边有人找自己,于是他搁下笔墨出了门。
    “王五姐?!”高克明叫绰号已经叫习惯了。
    “高公子,大麻烦啊!”王五姐一脸焦急。
    “怎么了?难道是那群漏网的贼人回来报复你和愔娘了?”高克明面色一沉。
    “不是,不是。”王五姐急忙摇头。“那个杜行首,要买我腌菜的石头!”
    高克明傻了,什么,王五姐你在说什么?
    瞧着高克明一脸懵逼的表情,王五姐又解释道:“那个石头,是我从原来的吴家院子里顺手拿的。这不是秋天了吗,正是腌菜的时节,当时我想着手边也没别的东西,这块石头瞧着正好,反正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从吴家拿走了。今天一早,买院子的杜行首就派人来了,问我石头的下落,还说要花钱买。我问那个人为什么要买,他说里边有玉,是弄璋之喜。杜行首要,多少钱都愿意出。”
    “我大概明白了。这事儿啊,你找吴凯歌去吧。”高克明一甩手,“这和我没关系。”
    “找了,可是吴公子说,当初说好了,这是送给我的,让我搬家已经很不好意思了,现在这块石头的事情,让我自己做主。之后又让我来找你。”王五姐一脸为难。
    “好家伙,倒是比我还精。”高克明不禁恨得牙痒痒。
    这事情不好办,站在吴家的角度最不好办,杜行首出了钱,可是东西自己在卖院子前就已经开口送出去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摘出自己来,两边都不得罪,依旧保持了对王五姐夫妻的恩德,还高风亮节。
    想了一会儿,高克明忽然觉得有些可笑,不知道王五姐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他已经是按最好的办法来做了。
    “王兄,你愿意听我的吗?”
    高克明突如其来的郑重让王五姐很不适应,他慌忙道:“高公子,我这条命都是您救的,你说什么我怎么会不听呢?”
    “那好,回去再找一块石头,把这块石头从菜缸里捞出来,两块都洗干净。新找来的石头扔到菜缸里,吴家那块石头包好,送到杜行首府上。记住,要说明吴公子的态度,还有,杜行首给你什么你都不能要,一口咬定这原本就是杜行首的。”高克明吩咐道。
    “这样就行了?”王五姐有些怀疑。
    “你要是觉得里边有玉舍不得的话,当我没说。”高克明转身就要走。
    “不不不,我是说就这么简单?”王五姐急忙拦住高克明。
    “不简单,记住,在杜行首家里,哪怕是一口水你都不能喝,送完东西就走。”高克明吩咐道。
    “是!”王五姐这次很干脆地点头。
    “再没事的话,我就回去了。”高克明说道。
    “公子,告辞。”王五姐说道。
    再次回到屋中的高克明心想,王五姐不傻,只是多年的市侩生活让他忘了自己是个读书人,想来之后很快会醒悟的。
    而当晚的杜行首家里。
    “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要就走了?”杜行首有些惊讶。
    “说了,说请吴公子做主的时候,吴家不承认这东西属于他们,然后他就回家把这东西送来了。”杜七说道。
    “唔……去朱贵那里请一个玉匠,把这石头剖开。”杜行首吩咐道。
    “是。”杜七回答,而后下去安排。
    杜行首在屋内一个人踱步,喃喃自语:“要是真有‘玉’,这下亏欠的可大咯!”
    相比于杜行首,某些从事商业的人现在心态就很不好。
    “王八蛋!狗他娘养的!这么卑鄙!”屋子的主人在破口大骂,丫鬟和其他仆人都瑟瑟发抖,恰好这时候夫人来了,挥挥手,奴婢们如蒙大赦,一个个小碎步跑着退下去了。
    “夫君何故如此生气啊?”夫人明知故问。
    “没什么,一点小事。”在陪自己同甘苦共患难的夫人面前,男子还是压住了怒火。
    “既然是一点小事,那就没必要为它生气,气坏了身子,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夫人说着轻轻给男子捶背。
    “夫人说的是。”男子试图让自己的呼吸平静下来。
    沉默了许久之后,夫人柔声道:“如何,舒服些了吗?”
    “好多了。”男子扭头回答。
    “那就好。”夫人停下了动作,娓娓说道,“妾身以前听人说过,乌云蔽日,不过暂时,曜日当空,才是恒久。小人凭借奸邪,只不过是逞一时威风;君子依靠美德,才能得到长久富贵。我听说财富会助长人的气焰,如果是做善事也就罢了,如果是作恶,怕是后患无穷。如今我们家大业大,和从前不一样了,凡事更应该谨慎小心,夫君是仆人们的表率,您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俗话说,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如果您不急于钱财,而是像以前那样步步为营,想来下边的人也不会在律法边缘徘徊。以我们如今的家财,若是不急于一时,而是小心自保,谁又能奈何呢?静待机会到来,而后一飞冲天,谁又能阻止呢?还希望夫君能冷静,慎重。”
    “夫人说的是。只不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做生意,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树欲静而风不止啊。”男子握住夫人的柔荑,叹了口气,“我不惹人,奈何人仇视我。而如今鹏儿年长,正需要咱们为他打算,我不能轻易龟缩。”
    “是妾身所虑不周,只是当此之时,更该谨慎,我等荣辱,全系于夫君一身。夫君一来要爱惜躯体,二来要沉着应对。万不可伤了身体,失了分寸。”夫人靠着男子说道。
    “嗯。”男子抱着夫人不说话,心里却盘算着如何报复回去。
    抛开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京城还是有很多宁静、祥和的地方,比方说太府,比方说五柳观,比方说城外山林里的某些庄子。
    “大哥,咱们已经一个月没做买卖了,这样下去,兄弟们不是饿死,就是散伙。”短衫汉子是真急了。虽然他们是属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种。但那也只是个比喻,两月不做买卖,再凶悍的土匪也得散伙。
    “急什么,之前秋收,田地里的农户比咱们寨子里的人都多,这些庄子附近全都是年轻力壮的,又有官府的人,你出去事还没办,行踪就全暴露了。”一个汉子边玩刀子边说。
    “二哥,如今已经过了秋收,城里那几件案子的风头也过了。咱们兄弟可以出动了,大哥,您的想法呢?”短衫汉子看向一旁翘着脚的虬髯人。
    “老三,急什么。一点头领的气度都没有,这让下边那些家伙怎么瞧你啊。”虬髯人笑道。
    “大哥,您就别拿我寻开心了。你知道,我这个人脾气暴躁,除了能打,别的事儿啥也不会。你就说吧,有啥计划,也好让我安心啊。”短衫汉子往凳子胡床上一坐,说道。
    “老三这是生闷气了?”玩刀的汉子取笑道。
    “没有。”
    “老三,别生气,哥哥之所以不告诉你啊,是因为还没选好。”虬髯人捻着胡子说道,“这马上深秋,出门做生意的人少了,咱们在山里边能抢劫的也少了。所以啊,我打算在入冬前干票大的,这两天正让曹机淡这小子在外边物色呢。”
    “真的?”老三顿时精神了。
    “那还有假。”老二放下刀子,“你也知道,京城外边有不少庙宇道观,香火旺盛,每日的香油钱都有十几贯,更不用说珠宝玉器了。只是这些地方有大有小,有容易抢的,也有不好下手的。这些天孩儿们正在打听和查看,找着合适的,咱们就动手。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抢劫两个借宿的夫人小姐,带回山里去玩她一个冬天。”
    “这主意好,咱大哥也三十多岁了,还没个婆娘,不如今年冬天正好找一个。”老三兴致冲冲。
    “算了吧,玩玩还可以,做婆娘。”虬髯人摇了摇头,“别忘了,咱们现在的寨子是怎么来的。女人是祸水。真想要的话,咱弟兄几个得早做准备,洗手不干。”
    老大这话一说,老二、老三顿时哑巴了。
    他们现在的这个寨子,之前属于一个名气不小的团伙,人家占山为王的时候,自己几人只能悄咪咪地拦路打劫。之所以能占领了寨子,也是那个团伙,内部分裂,互相厮杀的结果。而这血腥的源头,居然是一个被那帮家伙老大抢上山的女人。按规矩呢,这女人是老大的禁脔,可是几十号光棍,就像饿狼一样,山寨里有块肥肉,谁不惦记呢?没能力的只能想想,有能力的为了不每晚只靠动手就私底下动手。而那娘们也不是安分的主,于是老大就多了几顶帽子。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老大自然有觉察,就准备收拾小弟。下边的人知道后也不会坐以待毙,然后就是一番精彩的狗咬狗。最后,死的死,残的残,娘们也没了,寨子也被人趁虚而入占了。
    “行了,老三,你要是憋不住的话,过两天也进城玩玩,但是别闹腾啊。”老大见气氛低沉了,边主动换了话题。
    “大哥放心,我有分寸。”老三乐呵呵地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