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从种田开始》一百九十六章 登门拜访

    太府毕竟是太府,入山门的考核都要比其他地方更难更费时间。高克明有点庆幸当初和怜儿在一起了,不然那个莫明其妙地隐性评判条件——书法或许会成为自己的一道门槛。
    高克明考完的第二天,左姝箐那丫头就带着阿虎找上了门,高克明都没什么多余的时间去烦恼学习的事情,就被拉到了街上。
    “姝箐,说好了,今天你可是陪哥哥我买东西的,咱们不遛马,不玩耍。”高克明颇为无奈。
    “放心,我只是找个代步工具而已,你总不忍心让你可爱的妹妹逛街逛到脚都酸了吧。”左姝箐坐在黑麒麟上边,兴致很好。一个富家女,不需要像穷人家孩子那样早早出去做工,也厌倦了天天读书做女红,找高克明玩就成了她目前最开心的一件事。
    “你可是说要给我出谋划策的。”高克明边走边说。
    “放心,我爹是什么人你没见过,我娘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左姝箐四下瞧着,“礼物千万不能贵重,但是一定要文雅,有格调和品味。你要是能带来燕止郡的土产也可以啊,毕竟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几千里路啊,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带来,我又不是自己有车。看来还是去买些胭脂水粉和两只大雁吧。”高克明嘀咕。
    “两只大雁?你是上门提亲啊!”话说出口,左姝箐自己也觉得不对,“对付我娘,胭脂水粉倒是可以,我爹那里,他在青龙台任职,平时收礼都是很小心的,你买点文玩字画之类的就能交代了。”
    “有这么说自己父母的吗?不过我没买过胭脂水粉,咱们该去哪买?”高克明扭头。
    “这我清楚,咱们去‘芙柳阁’,那的东西很全。”左姝箐笑得有些不怀好意。
    “芙柳阁?”高克明模仿这左姝箐的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就是这个意思。她家的‘牡丹脂’可是京城一绝啊。”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高克明念叨之后,轻哼一声,“行,那就去这家。”
    命运是个混,它喜欢悲剧甚于喜剧。当一个姑娘心烦意乱,为了消遣和闺中姐妹一起出门逛街时,她曾经山盟海誓过的男子正衣冠楚楚地和一个妙龄少女在胭脂店里你侬我侬,一脸满足。这种强烈地对比能让姑娘的心更加难受。
    “怜儿姐?”一旁的女子有些奇怪。
    怜儿觉得自己看错了,又觉得太像了,有些荒诞,又很真实,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上前,按理说,此去万里,天人相隔,这短短数月,他怎么能跑来这里呢?大概是自己这两天心太乱,所以看错了吧。
    屋子里的高克明可不知道咫尺之外的地方有个心如乱麻的姑娘,他现在正闭着眼,让自己的妹妹在脸上涂抹。
    “好了没啊,店家的脂粉怕是都要让你给浪费了。”
    “放心,店家大方的很呢。再说,兄长你也该学学那些富家公子,风流人士,脸上敷粉,嘴上涂丹,腰间挂个香囊,手里再拿一把折,这么一步一摇。”
    高克明闭着眼:“你个坏丫头嘲讽我呢,这明明是那些败家子的样子,还一步一摇,是不是再挺个大肚子,嘴里叼根牙签?”
    闻言,左姝箐忍不住笑了,她停下了手中的涂抹,开口道:“好了,兄长,要不要照照镜子?”
    高克明睁开眼,拿过了镜子,左右瞧了瞧:“算了,那种风流人士我还是学不来。姑娘,就刚才那几样,给我小心包好了……嗯,你说要不要买个梳妆盒?”
    “不需要,纸包着拿回去就行。再说那铁皮盒子你不嫌沉吗?对,我那包‘秋水黛’给我,我自己拿。”左姝箐突然想起来。
    “你这臭丫头,给叔母的这几样都没你的这一样贵。”高克明乜着眼瞧左姝箐。
    “没办法,我娘天生丽质嘛,不要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东西。”左姝箐犟嘴。
    高克明笑着摇摇头,臭美的小姑娘,真是没什么道理好讲。
    门外的姑娘不知是被刺痛了,还是其他心思作怪,忽然就没了逛街的心思,扭头便离开了。她走得有点快,旁边姐妹的步子都追得凌乱了。
    精心挑选之后,左姝箐带着高克明回了家。这时候左大人正在府衙办事,按理说高克明不应该见内眷,只可惜高克明和左桓氏早就认了亲,所以他甚至得到了进入后堂的礼遇。
    桓夫人前两天就听女儿说起这事情,心中为自己当时的眼光得意,也替高克明开心,毕竟是认了一个亲,晚辈出息,长辈也开心。
    “这一路不容易吧。当初我和菁儿回来,可是受了不少颠簸。”桓夫人笑着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有些坎坷,但是此行也增长了我的见识。”高克明恭敬地说。
    “好,你这孩子,遇事老是往好处想,我就喜欢你这积极乐观的样子。那进了太府感觉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桓夫人温和地询问。
    “一切还好,初来乍到,肯定多少有些不适应。只是有一件事情,我分外头疼。”高克明为难道。
    “哦?难道是住宿的地方太破旧?”桓夫人猜测。
    高克明摇了摇头:“住的地方很不错,比起我当初借宿道观,要好了不少。问题是在拜师上边。”
    桓夫人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
    “太府饱学之士众多,遍地人才,汗牛充栋,我走在这学海之中,不觉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该选哪一科,该拜在哪一位先生门下。之前也向前辈们打听过,但是也没个确定的消息,另外自己也有些难以抉择,所以今天上门来,还想请叔父帮忙。”
    桓夫人点点头,开心道:“这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还是一件大事。你叔父他在太府有几个朋友,这些博士、教授的事情他大概也知道,想来也能帮你。不过,你自己心里现在还是没个选择?比方说,想学什么?”
    高克明点头道:“不瞒叔母,我现在其实心里已经有几个人选了,我打算攻读《春秋》,这本经书,解云长博士教授的自然是最好的,可是他是‘五经博士’之一,我怕是成不了入室弟子;还有董夏马博士对此经书也是研究颇深,造诣颇高,可是他门下弟子也不少,而且他尚古,崇阴阳,这些东西往往晦涩,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下来;还有两个年轻的教授,年近不惑,门下弟子不多,而且听说教学也很用心,只是他们在太府地位不高,应试方面似乎也有所欠缺,所以我很犹豫。”
    桓夫人装作沉思了一下,而后开口:“这些事情,我这个妇道人家也不太懂。你这担忧的都也有道理,人生大事,不过就应试这方面,我想你叔父倒是很有经验,你之后有空可以多像他请教。”
    “是吗?”高克明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这样,我听箐儿说,你已经完成了考核,今天一天都没事。既然如此,就留下来陪我吃个饭,咱们多聊一会儿,下午你叔父也就回来了。对了,你有没有写篇文章,拿来让他给你瞧瞧,这文章风格也影响先生们对你的看法啊。”桓夫人突然想起这一点。
    “这个自然是带了,我听说叔父当年可是章台才子,这次一定要让他好好指点一下。”高克明谦虚道。
    “这话是箐儿告诉你的?”桓夫人突然捂着嘴笑。
    “是。”高克明有点不明白桓夫人为什么要笑。
    “臭丫头,真是什么也不知道就瞎说。”桓夫人剜了自己女儿一眼,转头又笑着对一头雾水的高克明解释,“你叔父在家乡时,也是年少轻狂,喜欢秦楼楚馆,招摇之下,就有了这么一个名声,这是他和一些老朋友互相开玩笑的称呼,你在他面前可不要乱说啊。”
    高克明尴尬而礼貌地点点头。看来这个叫章台的地方很不错啊,自己这位便宜叔父年轻时在里边花了不少银子吧,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佳作。
    左姝箐吐了吐舌头,她哪知道老爹和老友谈得这么开心的绰号是这种来由,看老爹当时那得意的样,自己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男人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只不过被后辈知道就不好了。
    之后话题被转移到了其他方面,桓夫人和高克明谈起了一些京城的趣事,虽然外边有的地方水深火热,有的地方完全被人遗忘,但是这京城依旧喧哗热闹,不缺贵妇人嘴巴上那些八卦琐事。
    之后是不算怎么丰盛但是有点讲究的午饭,这顿饭算是高克明这辈子吃的最难受的饭了,他算是彻底体会到大户人家的讲究了,之前在驿馆他还没发觉,桓夫人吃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艺术,更厉害的是她在吃饭时候还能保证正襟危坐的样子,另外从头到尾,高克明就没瞧见桓夫人的嘴巴张开过,也没听到什么熟悉的咀嚼声和碗筷碰撞声。
    饭后漱口,再净手之后,高克明总算是解脱了。桓夫人去小憩,让左姝箐陪高克明这个便宜兄长去那小的可怜的后花园散步。而左姝箐干脆把高克明领到了自己闺房,和他一起玩起了私藏的‘博彩戏’,对于小丫头藏这种东西,高克明表示有你兄长风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