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从种田开始》一百九十一章 入学第一天

    吃喝了一顿,送走宣大和周五哥,又忙碌了半下午,高克明三人总算是能歇一会儿了。
    躺在没有被褥,只有草席的地上,高克明双手揣在脑后,思考着自己的今后。
    一个人际关系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孤儿混到太学生这一步算是不错了,只要自己肯努力,做官未必能行,在京城做个小吏倒是完全没问题,再不济跑回燕止郡做个教书先生也马马虎虎。不过这是自己混的最差的情况了,现在一切还没开始,该往好处想想,另外,还有眼前的几桩事情,杂事不需要多想。第一件大事是入门考核,这事情做不好,往后的都别想了,不过那几位好邻居告诉自己这入门考核只是摸底,供那些博士和教授收徒时参考用的,并不太难,加上自己算是“立功”,这种身份只比做官和蒙荫的人进太学难一点,所以这考核不需要太担心;第二件大事就是拜师,说句不好听的,这拜师就是拜山头,这一步很重要,就像凤冀郡曾经的土匪一样,说自己是“清华”、“北大”出身的胡子,总是能比“人大”“浙大”的胡子更让一般百姓害怕,现在太府的博士、教授不少,可是众人都认可的只有那么几位,就高克明这学问,想拜在他们门下是没多少戏,只能先向前辈们打听一下,瞧瞧有哪些博士、教授,人老性格好,功成名就,没多大野心,但又乐于教学;希望自己考核的成绩不要太难看,不然即使有这样的人,也未必肯收下自己。第三件大事,就是认亲和叙旧了,燕止郡那位夫人虽然只是萍水相逢,但是值得深交;还有欧阳郡守,也应该见一见;至于怜儿嘛……
    高克明翻身,觉得有些烦躁,又觉得心里有些失落。他干脆坐起来在心里思索,而躺久了,胳膊发麻,又让他不能专心思索。
    “克明,吃饭去吗?顺便转转太府周边的街巷?”孔敦清的声音从外边传来。
    “等一下,我就来!”高克明回应道。说着摇了摇脑袋,拍了拍衣服,起身。
    得益于太府里边近万太学生、小吏、博士、教授和其他各类打杂人员,太府外边的小饭馆遍地都是,当然,各种笔墨纸砚的店面和缝补衣服、贩卖日用品的店铺也很多,对于国家来说,这里是人才的摇篮,而对于商人们来说,这里是捞金的池塘;但是对于太学生和里边的各位官僚小吏来说,太府就有些复杂,有些人把它当作镀金的地方,有些人则视为养老的归处,有些人觉得这是知识的宝库,有些人则觉得是培养势力的好地方。高克明三人还在街巷外边溜达,同是太学生身份的某些同学已经和一些“大人物”开始觥筹交错了。
    “我说,溜达的差不多了吧。”周希夷下午打扫最卖力,这会儿他腿有点发酸,“咱们随便找一家吃了,然后瞧瞧哪有澡堂,一点要能搓背那种,咱们三个好好去洗漱一番。”
    “也是啊,这么久都没好好洗漱一回了,咱们是该好好泡个澡。”孔敦清也点点头。
    “不是说太府有门禁嘛,咱们洗澡会不会耽搁太多时间啊。”高克明有点担心。
    “放心,我问了隔壁那几位了。太府的门禁是正门的,侧门和后门一直都不关。不然那些各地来读书的纨绔子弟怎么受得了。”周希夷笑着说。
    “说起来这太府附近喝花酒的地方可真是不少啊,这才走了三条小巷,就见了不少暗娼。”高克明随口说道。
    “哪有?我怎么没瞧见?”周希夷就像狼闻着腥味一样,边朝四下打量,边往高克明身边蹭。
    “滚远点,瞧瞧你那样,就像苍蝇闻见了屎味儿。”高克明装作鄙视的样子。
    “小老弟啊,你才十七八,这种大男人的事情,你是不会懂得。”周希夷装作一副沉重的样子,随后原形毕露:“快,说说,你怎么瞧见的?”
    “别忘了我以前是做什么的。”高克明坏笑,而后收敛了笑容带些悲哀说道“那群人渣,闲得无聊就说女人。越是身份高贵却做着下贱事情的女人,越让他们兴奋。而这京城落魄公侯家的私生女,正好符合了他们全部的幻想。这些女人,祖上都是出将入相的大人物,父亲兄弟也是继承了官爵家业的,她们有着良好的教养,偏偏没一个有身份的母亲,进不了族谱,或者是进了族谱,但家业早已败落,没人顾得上管她们。一些没了依靠的女人她们谋生的手段能有哪些呢?铁血的汉子在现实面前都会被压得跪下来,更何况是这些女人?于是有的人就做起了清倌人,这个口子一开,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也就变得自然而然。她们在门上挂一些东西,桃符,丝巾,甚至是一盆青萝、吊篮,寻常人看着很低调,懂得人自然都懂。我们刚才走过的地方,就有这样几处的。”
    “算了,这些事别说了,咱们还是吃饭吧。希夷,你自己有性趣自己去,我和克明今天洗个澡就行。”孔敦清头别向一处店铺。
    周希夷摇摇头,他虽然属于食髓知味那种,但也不是可三日无肉不可三日无女人那种。
    “咦,那边有个米粉店,说起来这东西我只听过,从来没尝过,你俩要不要试一试?”高克明突然有些兴奋。
    “好啊,我也只听过,没尝过。对了,是不是还有种叫肠粉的东西,据说味道也不错,咱们进去看看有没有。”孔敦清回头瞧了一眼周希夷,“你要不要去?”
    “那是自然,我也没吃过这南方的东西,今天就尝尝鲜。”周希夷笑道。
    大概正是晚饭时分,这小店还挺热闹,高克明三人进去时候,没有空桌子了,三人只好和一个独占一张桌子的青年拼桌。
    “听说了吗?昨天三衙的捕快一起出动,把那些青楼都查了个遍,不少学子可是倒了霉喽!”一个幸灾乐祸的声音从一边传来。
    “真的?怎么去查青楼了?难道是哪位大人又挪用公帑招待朋友了?”另一个声音问道。
    “不是,马上就要会试了,这是惯例,每次大考之前,都要扫荡几次青楼,为的就是让学子们静心,还有……”声音忽然压低了一些,“防止那些大人们渎职。”
    “渎职?”
    “那还是我爹读书那会儿,负责会试的一个主考官考前夜宿花街柳巷,喝多了一不小心吐露了考题,被那个花魁泄露给自己相好的,好巧不巧还被人给查出来了,自那之后,京师就有了这惯例。”
    “被抓的那个倒霉蛋是谁啊?”
    “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我爹说的时候我也没多认真听。不过,他倒霉是过去的事情了,被抓的那伙人倒霉可是现在的事。尤其是咱们太学生,哪怕你不参加会试,被逮着了也没好果子吃。”
    “不是吧,不参与会试被抓了也要倒霉?”
    “那是,打个比方,即使你是在太府挂名,从来没来读过一天书,被抓了也要有麻烦。寻常商人最多关两天,罚点钱。普通人甚至只是去里边走一圈,可是要是考生和学子,得,至少是十天半个月,甚至会耽误会试;而且要罚钱,还要记录在学籍上,日后即使考试过了,这也是你的污点,做官都要比别人低一等呢。”那人仿佛很懂地说。
    “好家伙,怪不得这几天你都不去喝花酒了。”
    “切,他那是没钱了。等下个月他爹给他月钱,你看他是不是又要往‘玉露阁’里跑。”
    几人听旁边的人闲聊天的功夫,他们的饭菜已经端上来了。
    “希夷,听到没有,我可不希望你在入门考核的时候还在三衙的某一个大牢里蹲着。”孔敦清忍着笑意说道。
    “去去去,我是那种没轻没重的人吗?”周希夷不满。
    “来,先尝尝他家的米粉好不好吃,好吃了改天再来。”高克明先动起了筷子。
    “嗯。”周希夷闻了闻,而后说道:“居然不放醋。”
    孔敦清拿筷子搅了搅:“怎么可以没有大葱呢?”
    高克明不管二人,低头开始吸溜,怎么说呢,味道还不错,至少比露宿野外时候吃的强。
    向老板讨要了醋和大葱后,周希夷和孔敦清算是满意了。
    “我说,咱们明天要不要去前门那里登记一下,我听说这太府的井水可是又苦又涩,额,上到太常,下到学子们,没谁能喝的惯,都是买城外的泉水。两文钱一桶,不是很贵啊。”周希夷边吃边说。
    “你能不能吃完再说,这汤汁都溅到我衣服上了。”孔敦清有点嫌弃。
    高克明觉得有点可惜,本来周希夷也是个很有风度的人,可是这两个月赶路让他丢掉了食不言寝不语的好习惯。
    “抱歉啊,”周希夷抹了抹嘴。
    “这个再说吧,明天先把被褥弄到手,我可不想住太府和住荒郊野外一样,连个盖的都没有。”高克明低着头边吃边说。
    “对,以前没觉得,现在觉得官僚主义害死人。为什么下午这些人就休息了,他们应该从天亮到天黑都待在官邸里等咱们,不就是空闲时间变少了吗?没什么大不了的。”周希夷抱怨。
    “青龙台,凤池都是这样,更不用说下边这些衙门了。再说你小子巴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十四小时都有人,这样你可就方便了。”孔敦清挑了挑筷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