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从种田开始》第一百七十五章 山南叛乱

    车里边,坐着的孔敦清忍不住笑了。
    高克明摇摇头,也笑了。
    “这次他算是学规矩了,跟着咱们走,只不过这一脸哀怨的样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姑娘把他抛弃了。”孔敦清带着笑意说道。
    “你两要说话先把帘子放下来,我这儿可是听得一清二楚啊。”周希夷不高兴道。
    “这不是怕没人陪你聊天,你寂寞嘛。”高克明调侃道。
    “哼,我这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点也不寂寞,心胸开阔着呢。”周希夷嘴犟道。
    “是吗?那劳烦你帮我瞧瞧,这地上的死鸡有多少种啊!”孔敦清尽量控制住笑意说道。
    周希夷只当没听见。
    “不愧是希夷啊。真可谓:听之不闻名曰希,视之不见名曰夷。哈哈!”孔敦清笑道。
    高克明也在一边捂嘴直乐。
    “两位公子,我瞧着前边有个茶水铺子,咱们赶了半天路,要不要在那歇一歇,顺便吃口饭?”车夫宣大问。
    孔敦清问道:“现在日头在哪?”
    “日头已经过了天心,往西边偏了。”宣大回答。
    “克明,要不歇会?”孔敦清看向高克明。
    高克明点点头,随后又说道:“那行,咱们就在前边歇一歇吧。”
    “好嘞!”宣大的声音很是开心,相比于车厢里的那二位,他这个位置可不舒服。
    几人去了茶水铺子,要了几个馒头咸菜和一壶酒水,又向里边的小厮打听路程。
    “不远处就是白家庄了,我家主人就是那里的。过了白家庄,这路就没这么平了,要进山了,山路难走,你们今晚怕是住不了驿站了,得在山里过夜。”小厮说道。
    高克明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看来你那只鸡今晚真派上用场了,一会咱们走时候再拿几个馒头吧,说不准明天晚上才能出山。”孔敦清拿着酒碗说道。
    “不用吧,咱们车上的干粮还够吃三天的。”周希夷抹了抹嘴说道。
    “有备无患。”孔敦清说。
    这时,高克明踢了踢周希夷,示意他往一旁看。
    周希夷一瞧,那是一个圆脸短髭汉子,样貌有些凶狠,神色看起来很恼怒,穿着一身黑色短衫,手里拿着一把大姚常见的朴刀,草鞋上满是灰尘。
    “店家,拿半斤馒头,半斤肉,再来一壶酒。”汉子坐下时往高克明这边扫了一眼,吓得周希夷赶紧低头。
    凭着做捕快的经验,高克明觉得这个男人不是什么好人,甚至可能有命案在身。当然,这不是从他凶恶的面貌上瞧出来的,而是从他的动作神态上看出来的。而这种打扮还喝酒吃肉的,多半是个游侠。在官府和曾在官府混过的高克明眼中,这种游侠就是蠹虫和祸害。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因为金钱或是因为义气,做那杀人的买卖。
    四人吃了饭,稍稍歇了一会上路后。高克明对孔敦清和周希夷正色说道:“接下来的路要小心了,咱们再碰上那人的话,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怎么?你也瞧着他不像个好人?”孔敦清问道。
    高克明摇摇头,轻声说道:“不是不像,而是确实不是好人。”
    “哦?我只瞧着他面相凶恶,你是怎么看出他不是好人?”周希夷好奇地问道。
    “你们注意到他吃饭时候的情况了吗?”高克明没有回答,而是先抛出一个问题。
    “狼吞虎咽,看着就不像良家子。”周希夷想了想说道。
    “不是,是苍蝇。”高克明面色冷峻地说。
    “苍蝇?”孔敦清疑惑。
    “苍蝇逐臭,喜血肉。你们还记得吗,他要了半斤肉。可是他吃饭的时候,绕着他刀飞的苍蝇不比落在他桌上的苍蝇少。”
    “你是说?”周希夷脸色微变。
    “对,他的刀见过血,就是最近。而咱们知道,这一带地势平坦,人烟也比较多,很少有豺狼虎豹出没,一个赶路人的刀如果不是在这些禽兽上沾了血,那就是在人身上。”高克明冷静地说道。
    “那不如我们报官?”周希夷说道。
    “往前走就白家庄一个镇子,镇子上最多两个捕快,你报官去哪里报?而且小厮不是说了吗?再往前走就进山了,那人前进的方向也是往山里,报官怕是没用。另外,咱们也没什么证据啊。”高克明否定道。
    “唉,你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前路危险重重啊。”周希夷感叹。
    “凡事往好处想,真要在山里遇见那人也不容易。不过,进山了,豺狼虎豹还是要小心点。”孔敦清宽慰周希夷。
    “就是,再说,周兄你不是说自己的志向是荡涤牛鬼蛇神,扫尽天下奸邪吗?怎么一个歹人就让你如此忧虑?”高克明故意激周希夷。
    “行了,别说了。还有,宣大,你别听了,这半天车走得这么慢,咱们快点走,反正迟早要进山,早进早出。”周希夷喊道。
    “得了公子,你们二位坐好,我这就把车赶快。走——”宣大说着拿起鞭子抽了一下马。
    孔敦清一个没坐稳,差点摔倒。
    高克明见车夫加快了速度,也轻轻拍了拍墨麒麟的屁股:“伙计,咱们也跟上。”
    值得庆幸的是高克明三人在路过白家庄后并没有再遇到那人,反而是遇到一队做生意的,他们从南边来,也是往西边去,正好和高克明等人结伴进山。
    天黑之后,众人在山里找了个避风的地方,然后升起篝火,准备做饭。当然,辛苦活都是下人去干的,高克明、周希夷、孔敦清三人和商队的领队围着篝火聊天。
    “如今南边又不太平了,我昨天在驿馆听到的,山南四郡好像叛乱了。本家还有买卖在那边,估计是要亏本了。”掌柜的三句话不离本行。
    “陈掌柜,山南四郡真叛乱了?”孔敦清惊讶道。
    “是啊,我在驿站听人说,夏收之后叛乱的。好家伙,十来万人啊,一起造反。那个什么将军来着,就是朝廷派去镇守的那个最大的武官,就是他带头叛乱的。好像还杀了两个不肯从匪的郡官,自称‘清君侧’,说皇帝身边满是小人,宦官当道,奸臣弄权。”陈掌柜拿着树枝拨着火。
    “清君侧?”高克明默念。
    “确实,这些年朝廷里边确实乌烟瘴气,一堆蝇营狗苟之辈。”孔敦清不满道,“那些宦官作的恶太多了,许多忠义之人都受到他们的迫害。还有一些昏庸之人,凭着祖上的阴德窃居高位,却不干人事儿,真是有辱家门!”
    “朝廷是有不好,不过武将起兵这事儿,我瞧着还是造反,不然为什么非要见血?牵扯了四个郡,数十万百姓,我看不是什么好事。对了,你知道山南四郡的镇守武将是谁吗?”周希夷反驳,顺便问孔敦清。
    孔敦清摇摇头:“要说这天下的文官,我或许还清楚,这武人的事情,我一向不怎么关心。”
    见两人看向自己,高克明连忙摆手:“别瞧我,我只在北边待过,南边的事情我一概不清楚。”
    陈掌柜好奇地看着高克明,问道:“这位公子难道还在北边从军过?”
    “那是,别瞧着克明年纪小,也是金戈铁马里过来的。”周希夷给高克明吹嘘,“也是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而且外御强敌,内剿贼寇,可以称得上是北地英杰。”
    “行了,知道的明白你是吹捧我,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我是英雄好汉呢。”高克明佯怒道。
    “未想高公子竟然是这般少年,有如此胆气,请恕在下眼拙。陈容,拿酒来。”陈掌柜吩咐。
    查看车辆的一个男子闻言跑到车厢里,片刻后取出一个皮囊走了过来。
    陈掌柜接过皮囊,而后打开塞子,笑道:“相遇就是缘分,能结识高公子这样的人更是我的福气,见到孔公子、周公子更是我的运气。来,我敬三位。只是这荒郊野外,没有杯碗。希望三位不要嫌弃。我先干为敬!”
    说着陈掌柜就大大地喝了一口,而后夸张地吐了一口气:“老家的酒,多会儿喝也都是香。高平的‘一瓶春’三位请。”
    三人互相瞧了瞧,年龄最大的孔敦清接过皮囊,笑道:“如此,那我就客气了。认识陈掌柜这样走南闯北,见识广博的人也是我们的福气。”
    周希夷、高克明依次接过酒囊,说了两句客气话,而后喝了一口。
    摇晃掉脑子里浮出的“好孩子不要学,未成年人不得饮酒”奇怪话语,高克明不得不说,这“一瓶春”确实味道不错,绵柔香醇,适合细品。
    “几位,口感如何?”陈掌柜笑着问。
    “真是佳酿!”孔敦清带着赞许的表情回答。
    “喜欢就好!”陈掌柜开心道,随即又叹气:“今年被这南边一闹,怕是又要颁布禁酒令了。我们这些涉及酿酒的买卖人,又要损失一笔了。”
    “我瞧着陈掌柜这次拉的货物也不是酒,想来您家一定是豪门富商,这酿酒的生意不做了也影响不大吧。”周希夷试探性问道。
    “诶,小门小户。只不过做的买卖多了些,要是有选择,谁不想像你们一样,成为读书人啊,封妻荫子。我东家这是穷困了才做这些,我也只能风里来雨里去,一年过不了几天安分的日子。”陈掌柜仰头慨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