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从种田开始》第一百六十四章 旧人新态

    韩不疑回去和韩母打了个招呼后,他与高克明两人就直奔桂藻阁去了。
    今日的桂藻阁倒是热闹得很,而且原本前堂那些负责招揽的莺莺燕燕不像往日那么放荡,反而多了一份规矩,曾经的各色彩灯全都换成了明亮的纱灯,令一楼的奢靡之气减少了一些,两侧用一些不知道哪弄来的书画装点,又多了一些文艺之气。来往的人也少了以为那些穿金戴银的俗气之人,大多都是儒生打扮,当然这儒生自然不是那种青衫白褂的,而是衣着锦绣,佩戴芝兰。毕竟是个销金窟,像高克明这样的穷书生真没几个。
    “一会来的可都是书香门第,你们自家把握好机会,能不能和人家交往上全靠你们真才实学了。”某个角落,一人低声和另外几个人窃窃私语。
    “今日的比试,怎么也不能输的太难看。一会聪明点,别非和那几个人比,咱们是来出名,不是来出丑。懂得进退,知道退让。”两三个人在一张桌旁小声说道。
    “这几天可把我憋坏了,天天窝在屋子里,除了写文章就是读书。我先喝一杯。对了,寒梅呢,他怎么还不来?”楼上一间屋子里有人叫嚷。
    “这老鸨倒是聪明,抓了这么一个时机,又打了这么一个由头。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咱们是奔着这曲晴川来了。不过,这下倒是有趣了,我想看看那几个家伙在众人和女人面前到底会争成个什么样。”雅间里的青年很是惬意。
    这吵吵嚷嚷的人群中,一个青年忧郁地坐在某张桌子旁,他旁边是一个面有病色的青年。
    “仁英啊,说好了,只有这两晚,你别再耽误自己了。”他忍不住又一次劝诫道。
    话说三遍淡如水,更何况,狄仁英得的可是天下男女都会得的病,病名为爱,无药可医。
    黄义山实在是不想看着好友堕落下去了,明明一个月前在上巳日上扬了名,却不好好和城中的才子们结交,互相指点,提升自己的才情和见识,反倒是三天一次往这里跑,成了老鸨宣传曲晴川的一个工具。而且这桂藻阁花费不小,哪怕只是来一次光喝一壶酒也得半两银子,更不用说和头牌清倌人见面了。狄仁英一个穷苦人家出身哪有这么多钱,已经向自己借了十几两了。自己家里出了点事情,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向家里伸手要钱了,以后,也没钱借给他了。
    狄仁英点点头,他知道自己已经有点过分了。可是,他也无法控制自己,自从那次见面之后,他心底就像着了魔一样的思念这个女子。为了攒钱见她,做了许多事情,还背着老师朋友私下写闺阁本赚钱。他明白,会试在即,没多少时间了,自己那半吊子水平确实很危险,确实应该和优秀的人多交往,学习他们的长处。但,魔怔这东西,要是人思维正常了,还算魔怔吗?今天自己还想在曲姑娘面前再露一次脸,可是自己写诗的水平确实有限,远不如自己做赋、写小说的本事。要是只能看着别人在曲姑娘面前得意,狄仁英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疯掉。
    相比于狄仁英的想疯掉,唐寅岫倒是很逍遥,他一边倒酒一边说:“可惜袁博婵和周浩文都去了定保,不然这也算咱们书院的盛会。”
    “不一样,他俩都是准备考试的人,听说六月就要去京城,先在太府里待半年,结交京师才子。咱们呢,连会试都没过,这县城的花魁,在人家看来,说不定也只是乡下姑娘罢了。”另一个男子说道。
    “唉,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也算走得远了,定保城和燕止郡,还真没几个比得上这曲晴川的。倒是京师没去过,不好说。”唐寅岫边倒酒边说。
    这时屏风外传来一个声音:“两位公子,唐公子就在这儿。”
    “哟,克明,来了啊。这位韩公子也来了,快,请坐。对了,这位是我的同窗,鹤鸣书院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明眸皓齿,人称‘小卫玠’的巴革橹。”
    看着有些异常的三人,唐寅岫挑了挑眉:“怎么?你们认识?”
    巴革橹有心说不认识,不过高克明倒是爽快:“认识,之前还有些误会,不过,事情都过去了。”
    “是吗?”唐寅岫看向巴革橹,笑道,“今日再见,也是缘分,不如,大家先喝一杯。”
    巴革橹知道,这是唐寅岫让自己表态,喝了这杯,即使之前和高克明他们有什么矛盾,今晚也不能发作。不过想想,他和高克明也没什么太大的冲突,即使是发生在凉亭的事情,也是他主动冲上去让高克明打脸的。更何况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如今都不在了,他半个事外人,还瞎计较什么呢?
    “当然要喝,唐兄,你不知道吧,那日在三月三诗会上大出风头的三位少年其中两位就在你眼前啊。”巴革橹笑着说,“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好气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好文笔。”
    “巴兄谬赞了。”高克明自然懂得巴革橹话语间的善意,连忙客气。
    “为了这两句诗,咱们得多喝一杯。”唐寅岫在一旁插话。
    “那是自然。”巴革橹顺着话说。
    在几人刻意经营下,气氛变好了。
    “说起来,当初田伯光也曾追求过这曲晴川,只可惜物是人非啊。”巴革橹叹息。
    “这田伯光也是风流之人啊,可惜运气不好。不过县令已经在金家庄拿下了那作恶的汉子,准备押到州郡,秋后问斩。”韩不疑安慰道。
    “唉,其实这也是天意。虽然我和田伯光交好,但是他这个人确实有时候恃才傲物,性格恶劣,说不准就是那晚心情不佳对人恶语相向才有的这事。”巴革橹摇头道,毕竟是处了很久的朋友,彼此感情还是很深。
    “逝者已矣,无须在这过多悲叹。今日咱们是来聊风流的,巴兄,来,且饮一杯。”唐寅岫打断了这个话题。
    “说的是,我干了。”巴革橹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巴兄好气魄!”高克明在一边称赞。
    “不行啊,不如你们少年郎。我这个岁数时候,哪有你两这样的才华。”巴革橹几杯酒下肚,脑袋略微发昏。“要是有的话,我也不用在田伯光后边跟着了,早就去州郡和京师闯荡了。”
    “巴兄谦虚了。”韩不疑慌忙说道。
    “这是真心话,虽然咱们两家书院放在州郡里也算数一数二的那种,可是啊,卫辛城毕竟是一座小城,它怎么可能留在心中有乾坤之人。我们书院的袁博婵和周浩文,还有你们书院那几个,不都是早早出去游学,或者打算去京师太府里读书吗?”巴革橹给自己倒了一杯,小口喝了之后又继续说:“你们两人的才情如此之高,越早出去越好,待在这小地方,见识恐怕也增长不了多少。就比如说唐兄,他本是燕止郡的人,游学至此,这才是有胸怀有眼界之人。”
    “巴兄谬赞了。”唐寅岫惭愧不已,自己实际上是闯祸后被赶出来了的,不知道表姑他们一家会不会现在还记恨自己啊。
    虽然高克明觉得巴革橹这话多少有些吹捧的意味,不过倒是真打动了他的心。如果八月真能过了会试,自己应该马上去京师瞧瞧,天下繁华之地,怎么也得去一趟见识见识。一直待在偏僻之地,怎么能有所作为呢?别的不说,眼界和心胸定然要差很多。
    “唐兄出身富贵,却没被锦衣玉食消磨了志气,这称赞,当得。来,咱们三个敬唐兄一杯。”巴革橹举杯。
    “来,敬唐兄。”另外两人也举杯。
    不过就在几人举杯又喝了一轮后,四周突然安静下来了。
    几人觉得惊奇,这时,一个油腻腻的中年八婆声音传入他们的耳朵。
    “……妾身早已经为各位才俊备下笔墨,还请各位不要吝惜才华,一展风采。各位的大作书写后,先由大家点评,称好最多的五幅作品,将会被誊写挂到二楼。而后由我家姑娘编曲传唱,一博列位开怀。歌唱之后,我们会抬一扇屏风上来,上有五株梅树,对应五首诗歌。各位可以从旁边取红笔点梅花,由我们计数,最后梅花花瓣多的人胜。胜者的诗歌将由晴川姑娘亲自演奏弹唱。那么妾身也就不聒噪了,还请各位才俊登台,引领风骚。”
    “好!”
    “好!”
    一堆人叫好。
    雅间里,唐寅岫笑道:“这倒是有点意思,不过青楼从来不干亏本的买卖,我估计这点梅花里边要有点门道。”
    “能有什么门道?”韩不疑问道。
    身为在娄云城就夜宿花街柳巷的唐寅岫猜测:“我估计是要花钱才能点着梅花,不过嘛,想来这桂藻阁一定相出了让你心甘情愿花钱的方法。”
    “真的吗?我才不信。”年轻的韩不疑摇头。
    “一会咱们就知道了。”唐寅岫也不在意,对高克明巴革橹说道,“要不咱们一会也下去写一首?”
    “自然,光喝酒没意思,也去凑凑热闹。不过我的文笔不行,还是看你和两位小友的了。”巴革橹拿着杯子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