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从种田开始》第九十五章 绝篇

    一边的议论也引起了黄义山的关注,他放下手边的事情,微微从桌子后绕道前边。看了一会,又瞧了狄仁英一眼,想了想凑近狄仁英说道:“你们究竟是打什么主意?难道是你做了几首佳作,让克明、不疑他们拿去,衬托田伯光那家伙的作品和少年一样,让他挂不住脸面吗?”
    “差不多,而且之后曲晴川姑娘唱的绝对是我们这几首,保准田伯光的文章连被歌唱的机会都没有。”狄仁英带着满满的恶意自信道。
    黄义山心里隐隐觉得不妥,田伯光的文学造诣自己清楚,狄仁英的水平自己更是完全了解。凭良心说,虽然自己也不喜欢田伯光,可是纵使狄仁英有所准备,也不可能彻底压到田伯光。更何况狗急跳墙,兔子急了咬人,之前在那个清倌人面前得意,如今却丢了脸面,田伯光绝对会找场子,狄仁英在急智方面不如田伯光,要是他当面比试,出口成诗,狄仁英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还是要小心,但愿你们能成。”事已至此,木已成舟,黄义山想阻止也没什么办法,只希望计划顺利,同窗和朋友不会马失前蹄,丢人现眼。同时他也在心里思索,这计划要是成功了,除了刚才想到的可能,田伯光还有什么样的反应,自己等人该如何应对——都是一个书院的,黄义山怎么能冷眼旁观呢。
    就在这一会功夫,邱存致也跑过去露脸了。
    萧丹犀看着几个少年,心里有些惊诧,今年的子衿书院真的是有如神助啊,招了一些什么学生啊,要说这几人都如他们第一篇诗歌那样,隐隐有大家气象自己还能接受,可偏偏每人第二篇都是无比成熟,那才气已经不是隐含的了,而是喷薄而出,就如朝日一般。
    “这韩不疑水平我清楚,他自己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之前那个青年靠近萧丹犀,小声说道,“虽然不知道另外两个少年情况,但是这么多佳作一起出现确实不对,我估计是他们口中那个师兄帮他们修改的缘故,做到了画龙点睛。”
    萧丹犀听了之后也是点点头,卫辛城就这么大,要是这几个少年真有真才实学,声名应该早就传开了,自己不会不清楚,除非——不是从小在这儿读书,像那个高克明是半路跑来的。不过一个高克明真能弄出这么多佳作吗?想想都知道不可能,而且他也没必要把自己的作品分给另外两人,没什么意义。
    不过帮他们改诗的那个人是谁呢?黄义山?萧丹犀立马想到这个人,但是随即摇摇头。黄义山这人自己太清楚了,善于学习却不善于教人,不然他弟也不会臭名远扬了。那是子衿书院的沉化蘋?不对,虽然他有这个本事,但是听说他二月中旬就出发离开卫辛城了,准备进京游学半年,不太可能。难道是子衿书院平时最沉闷,喜欢一个人钻研的范萍范素生?
    萧丹犀瞎猜的时候,秦泠泠却凭着女人的直觉,猜测帮几人改诗的人应该就在不远处。她怀疑地看向黄义阳。按照她的理解,要是为了让几位少年出名,几位少年的诗作献出时,身为前边的那位师兄一定在附近给他们鼓励打气,让他们有信心;要是为了自己扬名,那位少年们的师兄应该会在不久后露面,最好的选择也是待在附近。
    秦泠泠倾向前一种,黄义山成名已久,加上今日的诗会他也是主持人之一,所以想让自己的师弟露脸扬名,为他们考会试铺路。很可惜,秦寡妇与男人们打交道还是少,不然她就知道黄义山在教育方面是个光会说不会教的人。
    物理和数学无处不在,有时候,世界会很奇妙。在一边的田伯光看来,秦泠泠看着的不是黄义山,而是狄仁英;而偏偏狄仁英往田伯光、巴革橹这边瞧来时脸上又是满满的挑衅,这让某个诗场风头被人夺了的青年更加生气。从上方看,三拨人正好形成一个三角,这三角关系,此时又那么的微妙。
    对于某些人来说,现在很微妙,对于高克明三人来说,现在可以大笑。计划成功了一半,几篇诗作将那些滥竽充数的作品打得体无完肤,甚至田伯光那篇还算中上的文章也显得黯淡无光,又将负责裁判评鉴的中正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小高潮,但是现在还没有达到顶点,非要说的话,算是浅尝辄止;圣人说过:三浅一深,最是精妙。现在,就等狄仁英闪亮登场,给萧丹犀、秦泠泠他们带来这最终的高潮。
    凉亭里边的高潮开始了,他们喧哗,他们激动,他们热闹。
    凉亭外的林子里,不管在那花街柳巷如何被宠爱,不管那繁星明月时刻如何被怜惜,这光天化日之下,她们还是贱户,是这世道的边缘人物。
    在那纸醉金迷地方里被众星捧月的曲晴川安静地待在林荫下,一动不动。即使她在身边这些人里算是高高在上,可她依旧不能主动混入那凉亭中。她羡慕亭中的那个风轻云淡女人,她嫉妒亭中那个恣意欢笑的女人,她恨亭中那个夺走田伯光眼神的女人。
    曲晴川身边的女子们说着闲话,互相调笑着,偶尔也像曲晴川一样,大胆地看着凉亭。不过,她们清楚自己的身份,她们和曲晴川不同,是贱人中的贱人,那凉亭里的,不但是良人,日后还可能是官老爷,她们不敢奢望。
    有时候,人与人的隔阂就是这么来的,可望不可即或许没什么,可望而可及的话,彼此间就会有些龌龊。人群中不是没有心细的,也不是没有眼尖的,但是她们看到曲晴川那收敛的表情和掩藏的情绪时,内心却暗暗有一种快意:任你曾经的晚上如何娇贵,这光天化日之下,你还不是和我们一样,乖乖的在贱户的位置上等着传唤。
    甚至有些心理阴暗的人还乐开了花:瞧啊,之前和你你侬我侬,山盟海誓的那位田公子,现在眼神全在亭子里那位姑娘身上呢。
    能靠近凉亭的那些人目光只是在这些女子身上轻轻扫过,而后又长久地留在凉亭中他们已经听到了那首诗,他们已经在吟诵那首诗,可是那还不够,他们还想见见写下那首诗的作者。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短短的二十字诗歌如同清风一般,迅速地吹遍整个兰芽溪。
    凉亭中狄仁英尽量保持不卑不亢,说实话,要他在这些人面前完全直起腰来,之前确实有些困难,不单单是因为家世,还有身份——秀才和贡生的区别,甚至于才华。不需要怀疑,这里边哪怕是秦寡妇的文学造诣都是不凡,若不是囿于女子身份,怕她也早就有了功名。
    萧丹犀、向正歌和其他青年也是有些惊奇的,没想到子衿书院除了那几个才子还有这样的人。难道子衿书院的英才都喜欢孤独吗?一半都是像范素生那样不在意名声外显的人?
    相比于萧丹犀、向正歌他们惊疑外带热情,田伯光现在的样子就难看多了,他俊美的面容已经有些扭曲,那谦谦君子的风度也消失了,一股暴戾之气慢慢从他身上浮现。
    “伯光。”
    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情绪不对,巴革橹轻轻喊了一声。
    田伯光反应过来,怔了一下后,收起了那仿佛要爆炸的表情,换上了一副冷漠的脸谱。
    “小人得志。”一旁的青年低声啐了一口。
    “这诗确实好,蒋夫子怕也不一定能做出这么好的诗。”田伯光尽量语气平和地说。
    冷静,冷静。他的内心中,一个声音在呐喊。你可是名门出来的人,千万不能失了风度;而且还有秦泠泠和卫辛城的一帮学子在,要注意影响,要保住自己的前途。那个破落户,乞丐儿,只不过是运气好,才碰巧写了这么一首诗,去年他在自己手下丢人不是丢了好几次吗?一会当场写诗,和他比拼一下急智,把属于自己的光芒再夺回了。事后再借巴革橹之手羞辱他,这不是比失了风度上去挑衅强多了吗?
    田伯光自己在心里安慰自己。
    出于礼貌和某种目的,秦泠泠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亲近狄仁英,而是保持了想当的距离。不过她并非没有动作,相反,她异常的大胆,而且方式也很巧妙。
    近水楼台先得月,坐在秦寡妇身边的高克明现在没什么幸福感,反而很煎熬。怎么说呢,他感觉秦寡妇在诱惑自己,当然这并不是说秦寡妇有什么逾越的行为,而是她的一颦一笑,都有那么一种妩媚,这种感觉高克明从来没有面对过。即使是怜儿那样的空谷幽兰,箐儿小妹的明媚可爱,张良婉的倾国倾城,都没有秦寡妇这样让高克明某种原始欲望抬升。要是高克明当时愿意多和娄云城那帮衙役聊聊女人的话,他就会明白,这是经历人事的女人完全绽放时的娇艳。
    秦泠泠没有感觉什么异常,只是觉得眼前的少年很腼腆,似乎总是闪避着自己,不过回答问题倒是干脆。这份干脆,让秦泠泠以一种关心晚辈的姿态,轻而易举地打听清了狄仁英的不少事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