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从种田开始》第四十七章 商讨与闲聊

    “这条路线里,最好的还是白家洼,地势低洼,只有一条路,适合咱们埋伏,不用担心他们能跑掉。而且白家洼往南是一片树林,咱们进了林子就安全了,到时候从西边几个小山头绕一圈,跑到城北,城南留几个弟兄收钱。阿彪他们也会从城东出来,装作买粮的商人,你们把银钱藏在车上,然后绕道离开。咱们先行一步,赶到北边的郭家镇去接应他们。到时候大家一聚,把钱分了,各自回寨子,或者是待在山下的窝里。几位兄弟觉得如何啊?”圆脸汉子露出大黄牙,笑着说。
    “嗯,确实,打探回来的消息是一共百八十人,其中还有二十多人是女眷。咱们有四十多号人,有刀有马,应付他们足够了。白家洼在这一片,正适合。”长脸黄须大汉点点头,“老蓝这个主意,我看行。”
    “我觉得,还要想到嫁妆的问题,万一那伙人不是用牛马车拉,而是人直接扛着怎么办?咱们最好还是备上一辆车,总不能出来一趟,只是劫个人吧。”麻子脸的汉子说。
    “顾兄弟考虑周全,咱们是该弄辆车子,以防万一。还有拉嫁妆的要直接走,不能停留,万一路上被截住了,那损失也不小。”坐在末位的壮汉说道。
    “那诸位对在白家洼埋伏一事没有异议吧。”看着众人跑偏,老蓝赶紧问道。
    “老蓝带头做买卖,我们有什么不放心的?咱黄粱坡三成的买卖都是经你的手,也从来没失了风。这份本事,让人羡慕啊!”麻脸汉子说道。
    “老黄才是精明,三月不开张,开张吃半年,比我这种风里来雨里去的可是强多了。”老蓝也是奉承道。
    “那咱们就这么定了?”长脸大汉问道。
    众匪首点点头。
    “那明个一早,我就亲自带人去那儿踩点,看看最适合的埋伏的地方是哪儿,然后咱们兄弟们当天就按我的指挥埋伏。”老蓝说道。其他人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这车子不好弄,村子里怕是没有,还是要到郡城里弄一辆。正好,又过了两天,就让信远再跑一趟,和里边的兄弟们通通风,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情况。老邢,有问题吗?”老蓝问道。
    “没问题,这小子这两天都不干正事儿,正好让他跑跑。”长脸黄须大汉说道。
    “我说,当初咱们打听到他们是要从城西走,这才在城南的庄子租赁下这几处院落,如今他们从城南走,万一官府的人顺路追,怕不是要暴露咱们的行动方向。”末位上的汉子有点担心道。
    “老李说得有些道理,咱们这么大队的人马一起行动,官府要是顺着城南这一路追查,确实有可能暴露行踪。不过我想问题不大,咱们之后还要绕几个圈子,他们应该暂时是查不到什么的,等他们查到了咱们的踪迹,咱们早就回黄粱坡了。”老黄说道。
    “交钱的地方还是定在西山那边吧,那里地势起伏,不适合追击,很适合躲藏。我看没别的地方比那儿更好了。”老邢问道。
    “老李的担心还是有些道理的,说不准这两天就有小子忍不住寂寞出去溜达,和人闲聊说了有些真话,万一官府提前在咱们回去的路上严查就不好了。”老蓝有点担心。
    “放心,别的人不敢说,我手下那几个崽子,规矩的很。”老黄自信十足。
    “是吗?我昨天还听我手底下的人说,他们趁你睡午觉的时候,偷跑出去和附近庄子的人赌钱玩。”老李冷笑。
    “是哪几个混蛋!”老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这没啥,我还让手底下的人轮流出去,借着赌博的由头打听附近的消息,年轻人,正常。”老邢急忙圆场。
    “非常时期,怎么能随意妄动,泄露了消息怎么办?”老蓝却是非常生气,现在离开寨子百余里,人生地不熟,凡事都要小心。和平时的买卖不一样,做不成还能跑回山里,现在是四面环敌,一个不小心,那就是九死一生。
    “老蓝放心,一会我就去抽他们。”老黄咬牙切齿。
    “做大事前,还是避免责罚,之后回山寨算账也不迟,当务之急还是先安排好。要是那项大户娶亲的时间没变的话,还是七天后,日子这么急,咱们计划还是周密一点好,和城里的几个兄弟们也要及时联络。”老邢赶紧转移话题。
    “确实,时间挺紧的。又要勘查地形,还要联络城里,打听附近庄子有什么大事和异动,不能和别的人马冲撞了。现在没那么多时间去管他们,况且之后还要他们出力,总不能让他们带伤干活吧。”老李也不想事情变麻烦,虽然看不惯老黄,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买卖结束了,再论功行赏,按错惩罚。
    “那老黄,这事儿你自己之后看着办。”老蓝不客气道,随后又说:“这次城里的弟兄们还会买各个寨子需要的肉菜和米盐,到时候银子拿得多的,那些东西就分的少一点,银子拿得少,那些东西就分的多一点,各位没有意见吧。”
    其余几人摇摇头。大家都明白,分银子主要是看出了多少人和冒了多大风险,以及之后突发情况下出了多少力,这财米油盐只是个饶头,让拿得少的人心里平衡一些。
    “那之后的事情,等信远和城里的人通信之后再说,最迟后天晚上,咱们就把计划都定好了。那么,今天,就到这儿。”老蓝拿出领头人的气势,几人不由地矮了一头。
    “好,我这就去安排信远出发。”老黄像没事人一样说道。
    “我再让一两个崽子去打听打听附近的情况。”老邢说道。
    然后几人起身,离开了屋子。
    ……
    “来来来,尝尝,这可是稀罕东西。”高克明热情地招待着自己的两个属下。
    “那,校尉,我们就不客气了。”柯荣华说着就伸手拿起了一个开始剥皮。
    应重登却说道:“校尉,我想说个事儿,你先不要怪罪。”
    “什么事儿啊?还让我不要怪罪?”高克明有些好奇。
    “校尉,您的事情我也听说了,孤身百里返回大姚,来郡城路上杀土匪、救小孩,在边关数十人大败一千多胡人,虽然年少,但端的是一条好汉子。我老应自诩勇敢,但放到七八年前,我十七八的时候,确实没这种本事。”应重登先是拍了高克明的一顿马屁,随即话锋一转,“但我想您应该没多少银子,即使有赏赐也不多,毕竟咱们燕止郡可是边塞几个穷郡里也算是排名第一的穷。您买这几样新鲜水果,想必是花了大价钱,这钱是不是前天查赌分得的?”
    高克明嘴里塞着东西,默默点头。
    “我知道,这是人之常情,那种情况下,校尉不收,那些衙役们就不好意思拿,底下的兄弟们也不敢伸手,这相当于得罪了那晚抓赌的所有人。不过,校尉,你想想,你现在也算得上年轻有为,郡守欣赏你,都尉大人也看好你,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你应该把前途看重一点,那个钟万年,可不是什么值得处好的对象!”应重登说道。
    自己当然看重自己的前途了,不然不会在郡府衙门里都不去揩油,连丢鸡抓狗这种小事都去管,为的不就是给郡守大人留给好印象吗?不过这个钟万年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人不是什么好人?高克明开口问道:“听你的意思,这钟万年有些不对劲儿?”
    “这钟万年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老柯应该和你说过吧。”应重登问道。
    高克明再次点头,钟万年这人能力强,善于经营,而且很会讨好上司,所以娄云城县衙里的三个捕头,隐隐以他为尊。
    “那我就说说你和老柯都不知道的吧。这钟万年啊,当初是被县里的历功曹举荐进去的,按理说,这历功曹算是他的恩人,可是之前这历功曹犯事儿了,原来的县令大人就派钟万年去抓人,钟万年那是一点也不客气,不但抓了功曹,连家属都关起来不让出门,还留人看住大门,那个叫个狠啊。”应重登说道。
    高克明心想,或许是前任县令精明强干,借此考验钟万年对自己是否忠心,这钟万年故意做出这幅样子呢。
    “后来历功曹被判流放,这钟万年送也没去送。还有,他们一个村里的,某个大户,在钟万年小时候对他很不错,后来破落了,想找钟万年帮个忙,在郡城附近镇子上做个外派的衙役捕快上门的,钟万年那是想都没想,一口回绝了。人情薄凉啊!”应重登感慨。
    额,好像确实有点刻薄寡恩啊。
    “还有一件事,当初咱们娄云城县衙还有一个捕头,姓荆,叫荆达敢,算是老柯的一个远方表叔,这荆捕头的事儿当初还是老柯和我说的。”应重登看向柯荣华。
    柯荣华点点头,说道:“老应要说的,应该是前几年的江洋大盗案。本来我这个表叔算是当时县里边衙役们的实际领头人,手底下管得人多,钟捕头当时被派去处理两个村子的春耕抢水斗殴事件,想向表叔借调几个人,表叔想着没事就口头上答应了。没想到之后边塞了来了个江洋大盗金隆盛,流串作案,跑到咱们燕止郡来了。表叔和郡府的几位捕头受命要捉拿他,于是就和钟捕头说人不能借给他了,没想到啊,钟万年这货没和那帮人说,当天就带着一拨人跑了,事后还应为事情办得漂亮被县令夸奖了。表叔则是因为人手不够,没能好好配合郡守府,让江洋大盗跑了,被县令私下骂了一顿。”柯荣华叹息道。
    急功近利啊,这种人或许是个好下属,但绝对不是个好同事,好朋友;这种大事上都敢出卖你,而且完全不管当初人是从哪借来的,真的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