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燕》③⑨点绛唇㈡

    一场冷雨,温度下降好多度。
    不知道整理完这篇,
    (刚烧的水)还是不是温的。
    温酒。。。
    明代·杨慎
    《点绛唇廿一史弹词第六段说十六国开场词》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对镜贴花黄。”
    清代·黄仲则《点绛唇·细草空林》
    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
    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宋代·姜夔《点绛唇·金谷人归》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宋代·苏轼《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自古逢秋悲寂寥。”
    宋代·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忽如一夜春风来。”
    宋代·周邦彦《点绛唇·伤感》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清代·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晴川历历汉阳树。”
    宋代·葛胜仲《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近现代·王国维《点绛唇·万顷蓬壶》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代·汪藻《点绛唇·高柳蝉嘶》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
    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
    “明月楼高休独倚。”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宋代·姚述尧《点绛唇(兰花)》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宋代·谢逸《点绛唇》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霓裳曲。
    宋代·周紫芝《点绛唇(内子生日)》
    人道长生,算来世上何曾有。玉尊长倒。早是人间少。
    四十年来,历尽闲烦恼。如今老。大家开口。赢得花前笑。
    清代·王士祯《点绛唇其一春词和李清照韵》
    水满春塘,柳绵又蘸黄金缕。燕儿来去。阵阵梨花雨。
    情似黄丝,历乱难成绪。凝眸处。白蘋青草,不见西洲路。
    元代·王恽《点绛唇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万金欲买初无价。种花*罢。似为芳枝下。
    花重宫城,好个风人雅。从飘洒。探花走马。明日春如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宋代·苏轼《点绛唇·我辈情锺》
    我辈情锺,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馀飞观。
    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宋代·米芾《点绛唇(示儿尹仁尹智)》
    莘野寥寥,渭滨漠漠情何限。万重堆案。懒更重经眼。
    儿辈休惊,头上霜华满。功名晚。水云萧散。漫就驿亭看。
    宋代·辛弃疾《点绛唇》
    身后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
    竹外僧归,路指霜钟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赢得生前身后名。”
    宋代·寇准《点绛唇》
    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
    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愁蛾浅。飞红零乱。侧卧珠帘卷。
    “燕子来时新社。”
    宋代·辛弃疾《点绛唇(留博山寺,闻光风主人微恙而归,时春涨断桥)》
    隐隐轻雷,雨声不受春回护。落梅如许。吹尽墙边去。
    春水无情,碍断溪南路。凭谁诉。寄声传语。没个人知处。
    宋代·王炎《点绛唇(崇阳野次)》
    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孤村薄暮。花落春归去。
    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家何处。乱山无数。不记来时路。
    宋代·高观国《点绛唇》
    天外青鸾,几时常向人间住。断歌零舞。月上桐阴暮。
    憔悴潘郎,不解为花主。知何处。梦云愁雨。怕向西楼去。
    宋代·冯时行《点绛唇》
    眉黛低颦,一声春满流苏帐。却从檀响。渐到梅花上。
    归卧孤舟,梅影舟前飏。劳心想。岸横千嶂。霜月铺寒浪。
    宋代·王十朋《点绛唇(艳香茉莉)》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鼻根充满。好利心殊浅。
    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西风远。胜鬟不见。喜见琼花面。
    宋代·袁去华《点绛唇》
    徙倚虚檐,柳阴疏处看飞鸟。水平池沼。云影闲相照。
    点翰舒笺,字密蝇头小。还揉了。路长山杳。寄得愁多少。
    “水面初平云脚低。”
    宋代·朱淑真《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帏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宋代·曾觌《点绛唇》
    细雨斜风,上元灯火还空过。下帘孤坐。老去知因果。
    风月词情,冷落教谁和。今忘我。静中看破。万事空花堕。
    宋代·辛弃疾《点绛唇·身後功名》
    身後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
    竹外僧归,路指霜锺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竹杖芒鞋轻胜马。”
    宋代·佚名《点绛唇·春雨濛濛》
    春雨濛濛,淡烟深锁垂杨院。暖风轻扇。落尽桃花片。
    薄幸不来,前事思量遍。无由见。泪痕如线。界破残妆面。
    宋代·佚名《点绛唇·春日芳心》
    春日芳心,暗香偏向黄昏逗。玉肌寒透。抵死添清瘦。
    影落横塘,月淡人归後。君知否。一枝先秀。应向东君奏。
    “有暗香盈袖。”
    宋代·赵长卿《点绛唇(春寒)》
    密雨随风,昨来一夜檐声溜。奈何孱愁。官路梅花瘦。
    赋得多情,怕到春时候。如今一病非因酒。试问君知否。
    宋代·蔡伸《点绛唇》
    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津亭见。瑶琴锦荐。一弄清商怨。
    今日重来,不见如如花面。空肠断。乱红千片。流水天涯远。
    “去年今日此门中。”
    宋代·张元干《点绛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暝色入高楼”。。
    宋代·曾协《点绛唇(汪汝冯置酒请赋芍药)》
    乱叠香罗,玉纤微把燕支污。靓妆无数。十里扬州路。
    怨绿啼红,总道春归去。君知否。画阑幽处。留得韶光住。
    宋代·晏几道《点绛唇·湖上西风》
    湖上西风,露花啼处秋香老。谢家春草,唱得清商好。
    笑倚兰舟,转尽新声了。烟波渺,暮云稀少,一点凉蟾小。
    “兰舟催发。”
    宋代·苏轼《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
    我辈情钟,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余飞观。
    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宋代·张继先《点绛唇(祐陵问:所带葫芦如何不开口,对御作)》
    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
    藏得乾坤,此理谁人会。腰间带。臣今偏爱。胜挂金鱼袋。
    宋代·陆文圭《点绛唇·笑靥多羞》
    笑靥多羞,低头不觉金钗溜。凭媒将就。凤枕回双绣。
    月地云阶,何日重携手。心坚否。齐眉相守。愿得从今后。
    清代·董元恺《点绛唇其二闺人语燕,和李清照韵》
    燕子双双,阿谁系得红丝缕。妆台衔去。落尽香泥雨。
    好向郎边,细语相思绪。归来处。潇湘烟水,珍重江南路。
    清代·王策《点绛唇》
    薄醉流连,小亭过雨新凉候。佯推罚酒。暗捻红酥手。
    又是黄昏,月影纤肌秀。银屏右。炉香初瘦。人落轻烟后。
    “暗香浮动月黄昏。”
    金朝·元好问《点绛唇·痛负花朝》
    痛负花朝,半春犹在长安道。故园春早。红雨深芳草。
    愁里花开,愁里花空老。西归好。一尊倾倒。气去声与花枝恼。
    宋代·朱敦儒《点绛唇》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尊前好。缓歌低笑。醉向花间倒。
    再补个。
    搜索结果。。蛮奇怪的。
    只有一首,(因此)好像并不是词牌名。。
    唐代·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唐代·康骈《广谪仙怨》
    晴山碍目横天,绿叠君王马前。
    銮辂西巡蜀国,龙颜东望秦川。
    曲江魂断芳草,妃子愁凝暮烟。
    长笛此时吹罢,何言独为婵娟。
    唐代·窦弘余《广谪仙怨》
    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
    云雨此时萧散,君王何日归还
    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
    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独自弯弯。
    宋代·周麟之《望秦川歌》
    长安回首战尘中,马背行吹一笛风。
    寄恨翻成谪仙怨,始知深负曲江公。
    清代·惠士奇《张文献公庙》
    海燕辞巢日,何曾峦旧痕。
    南州一麾去,北阙几人存。
    蕃将频蒙宠,胡雏竟负恩。
    凄凉《谪仙怨》,空向曲中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