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燕》①⑧渡

    ①前篇。
    (2.14)小憩后。
    给家人打个电话吧。
    重新阐述一下对独处的渴望。
    作为。。非群居生物。
    昨天跟燕子说:和人相处,难如登天。
    可能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个性越强、越向往自由,就越难与人相处。
    伤脑筋。
    即便如此,依然觉得存在方便的相处之道:
    各人管好自己,并止步于此。
    把我这类人比作弹簧。
    别给压力,自然不会反弹。
    Bounce.
    关于教育。
    家人说:你是一棵小树,长歪了,我们要把你正过来。
    我说,谁决定的?
    由谁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谁有资格来决定。
    我对于融入群体、适应环境,毫无兴趣。
    嗯,这些是陈芝麻烂谷子了。
    早已、懒得解释。
    如上篇所言。
    我家人是那种,像电影《麦田里的反叛者》中主角父亲那种类型的。
    的类型。
    只是,我对这世上的一切,都不怎么感兴趣。
    Icame.Isaw.Icared.
    我来过、贯彻过我的意志。
    这就够了。
    成功失败,都可以。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对于家人,一直想说句:
    为我,破个例吧。
    别来教我怎么做人,别试图替我做决定。
    姐说,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Alwaysremember,I‘mtalkingabout,not.
    “Suchclass,suchdistinction.”
    我将与世界、划清界限。
    (想到成语,画地为牢。)
    天色已晚,
    才六点半。
    啊,荒野。
    铁路上走了走。
    荒野中走了走。
    蛮有意思的。
    不同时间段,景色也完全不同。
    暗色的天空云朵。
    光与影。
    无限拉长的影子。
    翻出手机,提示:无法连接到无线【602】。
    602。六楼么。
    在荒野中,想到两个词。
    和。
    黑暗,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那么,趋光性,可不可以理解为对黑暗的恐惧?
    其实光与暗本身,并没有那么大区别。
    怕就怕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什么生物。
    (比如,人。)
    以及,黑暗常常和寒冷联系在一起。
    电话未打通。
    “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风乍起。
    寒风刺骨,
    想回去了。
    徒生“变故”。
    前方不远处,有人拿着手电筒照来照去。
    有一点点慌。
    观察一下,好像只有两个人。
    两个人。。没武器的话,应该没问题吧。
    (“防人之心不可无。”)
    若无其事的走着(甚至还吹起了口哨?)
    。。。
    果然叫我了。
    神一般的预感。
    就知道不太对劲。
    又说不出怎么不对劲。
    (强盗)“把钱交出来!”
    咳咳,不是这个。
    (施工队看守)“这么晚了还在晃悠,干嘛的!”
    也不是这个。
    剧本呢。
    哈哈,抱歉,忘了他说了什么了。
    可能当时有些紧张。
    拿手电筒照人什么的,平添一种厌恶感。
    所以叫我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予理会,直接路过。
    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还是停下脚步。
    【插叙:
    一个小时后。
    让我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得说,俩人在施工处转来转去,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不含贬义)。】
    Holdasecond.
    (想到一首《Singmetosleep》).
    让我回想一下当时的对话。
    哦对,问路。
    “你知道康西大路怎么走吗?”
    不知道。从来没听过。
    稍微问了问,是要回家,却无路可走。
    在我听起来,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因为戒严,只能去铁路散步。
    第一次就发现,附近有两处施工现场。
    从铁路下方开凿山体之类的,以开辟道路。
    如果回家的路本就存在,那它应该依然存在。
    所以,上次怎么回,这次就怎么回呗。
    为什么会无路可走呢。
    施工又没有拦堵原来的通路。
    对方给我的感觉像是。。突然空降此处,notknowingwheretogo.
    思维有些混乱。
    再回到当时。
    面朝东方,东西方向只有铁路。
    他们想去北方(假设是北,我不分东西南北),但不知怎么去。
    (又指着西方)那边有(去北方的)路吗?
    不清楚。。正常情况下,应该有。
    但很显然,现在是“非正常时期”。
    西方是村子和学校,都已封闭。
    “你们村里封路了吗?让进吗?”
    “让,我们一直在市里待着呢。”
    我说,前面可以过去。
    两个人就出发了。
    就出发了?!
    (话还没说完呢。。)
    待两人走出二十步左右的样子。
    我的提防,烟消云散。
    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转为想“帮人帮到底”。
    我寻思着,就算指明了道路,他们也很可能无法到达。
    为什么这么想。
    就是一种直觉。
    两个施工处都一片狼藉,啥东西都有:深坑、土堆、水泥管道、钢筋、木架等等。
    唯独没有通路(路在铁道下方)。
    另外,这荒郊野外的,再想找到第二个人问路,不太现实。
    (追上去)“带你们去吧!”
    从想到到说出来,花了好一会儿。
    因他们忙着赶路,来去匆匆。
    这个时候,产生了一些奇妙的思绪。
    这俩人吧,一个外向一个内向。
    一开始没注意这些。
    随后发现,对比非常明显。
    叫住我并问路的,是外向的。
    在我说带路时,表达“不愿添麻烦”的,是外向的。
    (注意到两个人都戴着口罩。
    似乎不戴的,总是我。)
    二人最初是并排走。
    我加入后,许是走的太急。
    外向的紧跟着,用手电照明并劝我在铁路外行走。
    (他不知道的是,正常情况下,我几乎每天都会走铁路。
    因此,对枕木的距离相当熟悉。
    这个方向的铁路,铁轨外侧尽是碎石。
    和枕木相比,不会踩空,但踏感比较难受。
    当然,叫枕木也不合适。
    全是水泥质地。
    老家门口的铁路,枕木都是木质的。
    搜到一句:
    “那一条铁路正在更换枕木,木质换成混凝土的。”
    木质的有感觉,
    可树木是生命。
    这样想着,就觉得,水泥的也不错。)
    Somehow,内向的掉队了,越来越远。
    以至于每前进一段路,我们就得停下来确认一下,他是不是情况正常。
    Keepup.
    “快到了吧?”*N
    (言外之意:怎么还没到?)
    “嗯。”*N
    “那你快回去吧,害你浪费这么多时间。”*N
    “没事。”*N
    给出肯定回答,却不是特别肯定。
    (没注意过两处相距多远。)
    这时,又生出一些奇怪的感觉。
    初时,回家路上见到“行为可疑”的二人,是想避开的。
    现在,急着带路的我,反而(被)隐隐的贴上了“可疑”标签。
    哈哈。有时,做好事的感觉,和做坏事差不多。
    终于到了。
    掏出手机看看时间。
    大概了二十分钟。
    到达,只是个开始。
    若非如此,我根本不会不辞辛苦的来带路。
    又是个施工工地。
    铁路和下面公路的落差。。大概有七八米的样子。
    进入之前,再三提醒注意安全。
    (我提醒身后的,他提醒更后面的。)
    一步不慎,就有可能摔下去。
    还有各种树枝、钢筋之类的,容易绊倒。
    外向的,没停止过追问。
    “这里能走过去吗?”*N
    给出肯定回答。
    可这里的情况,和前几天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正在施工)。
    之所以确定能走出去,是因为上次散步时碰巧从荒野走出来,由公路经过这片荒原,回到铁路。
    (标志性“建筑物”:玉米地和树和鸟窝。)
    略显漫长的探索之后,终于到达(公路)。
    刚到,就看到来势汹汹的施工车。
    “车车车!”
    有惊无险。
    看到车,大概就意味着希望。
    通车的路,也将可以步行。
    等了十几秒钟吧,完成汇合。
    终于有了对内向者的印象:他在看地图。
    (外向者则全程拿着手电筒。)
    在他手机上,看到一路走来的轨迹图。
    路线并非单向,而是迂回曲折。
    这里就多了一个问题:他们在这附近,纠结了多久?
    我没有问。
    再三确认的是,“(你们要去的)是这个方向没错吧?”
    “对!”
    “用我再送一段吗?”
    “不用不用,我俩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Milestogobeforereturninghome.
    天色已晚,走到家得什么时候呢。
    但我似乎,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互道再见。
    可能。。再也不会见面了吧。
    内向与外向。
    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似乎在这整个过程里,内向的都没怎么说话。
    和人问路VS求助于互联网。
    俩人的搭配。。想到《真探》。
    同类与互补。
    引路人。
    我就像湖中小船里浅眠的渔夫。
    “如何才能到达对岸?”
    “上船。”
    有意思吧。
    我对这一带完全不熟悉。
    只是来散步过两次而已。
    第一次在铁路,第二次在荒野。
    如果不曾去过荒野,就不会知道那条隐藏的通路。
    几天前偶然“学”到,现在就投入实践。
    无巧不成书。
    家人问,你为什么放着大路不走,非得走崎岖小径呢。
    因为,“曲径通幽处”。
    我喜欢去挖掘一些隐秘的东西。
    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还是饶了我吧。
    西风凛冽。
    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输入法自己写的)。
    我独自回来的时候,感觉耳朵都快冻掉了。
    回到家,打开电子地图找了找。
    还真有康西公路。
    如果没看错的话,应该正是我们到达的地方。
    今夜份单曲循环:ASCA的。
    再推荐几首。
    水濑いのり的《わたしの声》。
    Aimer的《Torches》和Milet的《Drown》。
    这俩是在动漫《冰海战记》里出现的片头片尾曲。
    ②后篇。
    (2.15)
    刚醒,就接到京东快递的电话。
    说是水、要求尽快到达。
    天呐。
    准是燕子干的好事。
    几里地外取矿泉水,哭笑不得。
    不是前一阵刚发了翻墙取快递的照片么。
    说那天是快递最后一天正常营业,被要求撤离。
    还说过什么都不缺。
    真愁人。
    这路走的,跟迷宫似的。
    走走就走到死胡同。
    (特殊时期,人为封死。)
    十一点十五打电话,让十一点半到。
    (当时还以为听错了。)
    就是跑过来,也不止十五分钟啊。
    到了以后,人家说已经走了。
    让下午三点再去。
    心累。
    来回花了一个小时。
    当成一次不情愿的散步么。
    看看蚂蚁森林,步数和昨夜差不多。
    7700左右吧。
    这还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取快递。
    第二部分:怎么拿回来。
    快递人员说特别重,怕我搬不回来。
    哎。。先拿到再说吧。
    
    怒发冲冠。Fury.
    吃个冷面压压惊。
    随后。。又得出发。
    “能来取一下你的水吗?”
    “马上到。”
    和上午的乱窜不同,再来时,大抵理清了可通行路线。
    “你一个人拿不了。”
    “送过来我看看。”
    还送不过来(体积太大)。
    从封门的空隙塞过来,就是如今取快递的现状。
    像极了电影里的情节。
    有点想拒收。
    20升水,五里地。
    这不开玩笑吗。
    拒收的话,又不好。
    不喜欢给人添麻烦。
    哎,好烦恼。
    快递员拆箱子,拆出5L*4。
    箱子则是“空投”过来的。
    困难,才刚刚开始。
    抱着,感觉很重。还有点抱不住。
    于是左右手各拎着5L*2,包装箱绑在单肩包的锁扣上(晃来晃去,也挺麻烦)。
    走一会儿歇一会儿。
    一开始还好,没过多久,左臂就渐渐有些不支。
    休息的愈加频繁。
    走走停停,不知道停下多少次。
    路上唯一有趣的事情是,看到一个滑旱冰的。。老爷爷。
    老有所乐。
    近了,更近了。
    最后一里地,再有半个多小时(撑死一个小时),也应该能到了吧。
    就想起上次帮人抱快递,人家说“一路上就遇到你一个好人”。
    我。。一般是提供帮助多于接受帮助。
    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不习惯也不希望去寻求帮助。
    怎么说呢。
    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是一件充满成就感和安全感的事情(安全感源于capableofaccomplishingmissionsbymyself)。
    拿昨天带路事件来说。
    我会选择内向者的方式,用电子地图来确定方位。
    然后付诸行动。
    可能会多花时间和功夫。
    但,克服困难,不也正是乐趣所在么。
    思考这些的时候。。吓了一跳。
    “原来是你啊!”
    诶?!
    啊。原来是你。
    记得我提过两次故乡餐馆外卖吗。
    在我面前的,就是第二次提到的店老板。
    酸菜粉条那个。
    “走,送你回家。”
    “不不不,我自己走回去就好。”
    “客气啥?别说还是老乡,就是陌生人也一样帮啊。
    刚看到一个陌生人用棍子挑一小袋面,大概有二十斤,一箱牛奶,还有两袋东西,那小细棍都快断了。我给送回去的。
    去的时候看到一个人站着休息,没以为是你。
    回来的时候又遇到了。你刚才没看到我吗?”
    确实没看到;而且还近视。
    婉拒好几次,终于是拗不过,只得接受帮助。
    “帮我把水放在门口,我自己走回去就好。。”
    “上车,几分钟就到了!”
    不敢。
    自从多年以前骑自行车带人摔了之后,就留下了心理阴影。
    而这个,也被说服了(暂时)。
    盛情难却。
    有的时候,我在想。
    如果“可求助”是一个类似于许愿次数的东西,该多好。
    实在无法靠自己走下去的时候,再使用它。
    毕竟,好运也是会用尽的。
    对了,店家还说“你咋不给我打电话呢。”
    哈哈哈。我好像没有那么自来熟。
    (路上)
    店老板:“啥是幸福,活着就是幸福!”
    笑笑不说话。
    活着。
    活着的定义,是什么呢。
    从前喜欢区分活着(live)和生存(survive)。
    像《为奴十二年》里提到的那样。
    前几天看《醉乡民谣》,里面用exist来形容“生存”。
    昨天帮助人,今天被帮助。
    这就是传说中的因果循环嘛。来的真快。
    (本不希望它来的这么快的。
    另外,我也不想做什么好人。
    想到一首歌Sunrisecomestoosoon.)
    从这个角度来说,活着,不就是关于拯救和被拯救么。
    要形成良性循环,很困难。
    如果是我家人的话,也许昨晚只会给问路的指出方向。
    我很肯定的是,如果只是指出方向,那二人估计走不出去。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露宿荒野么。
    不出门散步,就不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
    此时此刻此地相遇,蛮巧的。
    (被帮助也是,很巧。)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咳咳,说快递。
    一个快递,花费:中午一小时、下午两小时。
    很想凶一下燕子。
    看在出于好心、及不是完全靠自己狼狈拖回来的份儿上,就算了。
    (蚂蚁森林,本来能有至少一万四千步,现在只有不到一万三。
    很久以前,天真的我,还以为坐车也增加步数。
    想那年疯狂骑行,下载个APP自己组建“车队”,月里程都“榜上有名”。)
    (下午六点多)
    OK,我要睡觉了。
    明天一定会胳膊酸痛。
    先做好心理准备。
    (睡到近24点。)
    燕子:你上次说没水的时候就想买,一直纠结了也没买,结果最后还是买了,结果。。。
    我是说没水了。我说的是没有免费水。那之后就花钱买了,送到门口的那种。
    梦到在狭窄的空间里通行,像封闭管道里滑滑梯。
    醒来以后觉得,狭窄空间,会给人带来一种恐惧感。
    (第二天;2.16)
    20升水是40斤啊。。
    怪不得快递员说拿不回来。
    肩膀酸痛。。浑身酸痛。
    睡了半天,完全不解乏。
    这篇。。怎么啰里啰嗦的呢。
    五千字?以为只要一千就可以写完的。
    事倍功半、词不达意。
    想起。。
    一直以为自己的英语作文是最得意的部分。
    结果有一次考试出成绩,发下卷子,英语老师说,作文写的最好的是数学课代表。
    哈哈,略尴尬(老师还特地问同学们,同学们在回答我的名字)。
    那篇作文好像是看图写文,其中有很多数字类的东西。
    嗯。总之,今天的可能写的比较混乱和枯燥。
    再打磨打磨可能会好一点点(“百炼成钢”),可似乎没有那个耐心。
    刚打开新动漫(newtome),一口气看了七八集。
    又是个慵懒的夜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