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燕》②①中秋

    (9.13)
    冻了一夜,还是决定乖乖加衣服。
    真正担心的,是冬天。
    强制煤改气之后,这边的冬天,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因为气供暖特别贵。
    还有就是天然气供不应求,记得当时新闻都有相关的报道。南气北输?记不清了。
    有道云活动又上线了。
    读完发现,活动背景是分享时的背景,并不是输入文本时的背景。
    对我而言,没什么用。。
    倒是,推广页面引用了一堆信息,有点儿意思。
    选两个。
    【94%的人认为自己分享信息会对他人有用,却只有32%的人愿意主动分享。大部分的我们,都是消极的信息消费者。
    ——《纽约时报》社会分享行为调查】
    【又如豆瓣评分8.5高分电影《EnternalSunshineoftheSpotlessMind》(暖暖内含光)里有句台词
    所说:“Peoplehavetosharethings...That‘s
    whatintimacyis.“人们因分享,而变得亲密。】
    我噗。本以为是新电影(newtome),搜了一下发现已经看过了。
    是金凯瑞和凯特温斯莱特那部。
    当时记下的是另一个版本的译名,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然后,看完之后也没发现电影和电影名之间的关联。
    再听Loseyourself的时候想到电影《忍者神龟真人版》片末台词。
    Normal,whatfunisthat
    多年以前,奶奶给我和我弟各买了个涤纶的背心。
    我弟的早就穿坏了,我的穿了好多年。
    感觉和棉质的不一样,缺点是有静电。
    那背心很长,常被同学调侃为:裙子。
    后来被奶奶丢掉了,未经我的允许。
    这类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生命里重演。
    我不断提出异议,但反对无效。
    在我家里,是一种现象级的事情。
    只是,其他人早已习以为常。
    再比如,我常年跑步,有时就会摔跤。
    (故乡的街道冬天覆盖冰雪,特别滑。)
    有时摔倒的时候会把裤子摔出洞。
    猜到了吗。
    裤子仅仅破了一个小拇指甲大小的洞,就会被处理掉。
    这和上面背心的例子还不太一样。
    家人是那种特别在意别人看法的人。
    更准确的讲,是自己假想中别人的看法。
    
    有时觉得,奶奶受了她孩子的影响。
    记得我小时候,奶奶是蛮祥和的。
    不能说与世无争吧,至少安宁、怡然自得。
    现在就比较燥、比较现实。
    生活条件变好了,人却。。
    能想象一个每天必然谈钱的家是什么样的嘛。
    我呆一天,都觉得多。
    (听起来不孝,却无半句虚言。)
    如入什么之肆。
    不管是什么原因,也不是我能改变的。
    只能努力让自己不被同化。
    而这已经用尽了全部的力量。
    至于为何如此。
    嗯,物极必反吧。
    家人越是强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就越是对这些心生厌恶、就越是渴望见证一个超越现实的未来。
    一个闪光的未来。
    最近不知怎么的,总是谈到家人。
    可能是有点儿想家又不能回。
    于是、魂牵梦萦。
    “夜来幽梦忽还乡。”
    谈就谈吧,终究是个不能绕开的话题。
    自由。
    我所追寻的自由:不被任何东西束缚。
    这个追求,让我离生命中的人越来越远。
    只要活着,就不可能自由。。
    想起前年的一个网友,其网名是一句诗:宛转蛾眉马前死。
    才疏学浅,至今没明白这句什么意思。
    名驹救主的故事是听过的。
    马前死。。是人救马嘛。
    还是,为了马上的人。
    想到俩成语,鞍前马后、马首是瞻。
    图书馆前聚集了不少学生。
    树间扯了绳子,绳上挂着灯和纸条。
    猜灯谜?
    取快递的时候看到地上蹲着一人。
    那黑衣红云。。。
    不是《火影》里的晓么?
    笑死了。
    天色渐晚。
    回家的路上能看到不远处的烟火。
    有的学生特地停下来观赏。
    想到一个词,童心未泯。
    近了,更近了。
    此起彼伏的爆炸,不只是烟花,还有炮仗。
    路过燃放点,扑面而来的尘埃和火药味儿。
    (烟花在空中炸开之后也会坠落)
    只想马上滚回家、关紧门窗。
    (想到两首歌,打上花火和Firework)
    今夜估计见不到月亮了。
    空气很差,且有乌云。
    想到《死神》动漫的片尾曲,好像叫。
    晚上随便看了看白天拍的照片。
    有鸟的羽毛,有图书馆前面的灯。
    那灯的外壳,给我的感觉,像是纸质的一样。
    想起小时候买过用来提的灯。
    想到放河灯、和点蜡烛祈福。
    想到漂流瓶,和一部电影,messageinbottle。
    搜了一下,说放河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
    好像还有八月十五放河灯的。
    只是略有耳闻,从没见过。
    如果说长辈是因生活条件所限和舍不得而不能四处游玩的话。
    我就是单纯的不感兴趣。
    来这城市很多年,连市里的景点都没去过。
    甚至根本不知道都有啥。
    名胜古迹的英文是什么来着。
    Placesofinterest么。
    学生时代,是学习和旅行的黄金时期吧。
    很多需要门票的,学生证都可以打折。
    哎。说个又有趣又悲伤的故事。
    本科的时候,班里有一对情侣。
    女生借助学贷款买相机、旅游,结果被分手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