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第14章天雷滚滚

    当然,他心里头的吐槽哪敢真的说出来,装模作样地问道。
    “哪两个人选?”
    反正估计他一个都不认识,到时候就随便推脱一下,把皮球又踢回去就是了。
    “大将军推举典事朱穆,皇太后推荐的人选是议郎马融,这二人皆有不世之大才,难决高下。”
    “哦,朱穆,马融,朕也不知……”
    等等,“你说马融?他是不是有两个弟子卢植和郑玄?”
    州辅见他脸色古怪,也有些莫名其妙,点头道:“马融门下弟子上千人,似乎确实有个叫卢植的少年,至于郑玄倒是没听说过。”
    我的天,我知道我自己是谁了,这一刻仿佛天雷滚滚而下,将他轰得里外通明。
    那个卢植,不就是三国时期刘备和白马将军公孙瓒的师傅吗?
    那天登基时,隐约记得有提到他是大汉第二十一任皇帝,他想起来了,东汉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不就是排名第二十三吗。
    往前倒推,他肯定不是汉灵帝,因为情况完全不符合,根据年代来算,那他不就是里没出过场的顶级昏君,汉桓帝么。
    卧槽,他是汉桓帝?
    中那个亲小人,远贤臣的汉桓帝?
    太他妈雷人了。
    这可真是天大的冤枉啊,他连亲政的机会都没有,那些个坏事,肯定不是他干出来的。
    话说他中午才说想当个昏君呢,没想到自己就是史上最有名的昏君之一。
    自己读初中时最喜欢的小说就是,抱着看了不知多少遍。
    仔细想想,这个汉桓帝的丰功伟绩,似乎除了重用宦官,打击士大夫之外,还有好色。
    据说他是整个大汉历史上最好色的君王,拥有宫人五千,甚至还召集王公大臣和嫔妃们开过无遮大会。
    这这这……听起来确实是十分不靠谱啊。
    好像他还是历史上第1个亲自卖官弼爵的皇帝,自他开了这个先河,后世的所有昏君都跟风效仿,流弊深远。
    当然他名声卓著,跟和也有莫大的关系。
    在之中,只要有忧国忧民之士谈起国家大事,必然会以“自桓、灵二帝以来,朝纲混乱”为开头。
    再加上名垂千古,甚至被选为后来的中学课本,因此他的昏君之名也随之传扬得路人皆知。
    不是吧,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根据母亲所说,从前的刘志绝对是个纯孝仁义的好孩子,而且还聪明好学。
    难道是被关在宫里多年,被大将军迫害得心理变了态?
    “陛下,陛下?您怎么啦?”
    见他忽然呆立不动,满脸震惊和迷茫的神色,把州辅倒给吓了一跳,选个太傅而已,至于吗?
    “没事,没事。”
    刘志回过神来,急忙摇摇头。
    “刚才所说,您到底决定选哪一位?”
    见他终于回了神,州辅便尽心尽责的继续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那就选马融吧。”
    当然得选他了,就算我大汉最后还是完蛋了,那我最起码也是他刘备的师叔吧。
    叫你动不动就骂我,动不动就骂我,到时候算不算是欺师灭祖呢?
    刘志心里突然有些小得意。
    可他却不知道这个选择,简直就是坑苦了自己,而且也在不知不觉间,做出了第一个改变历史的决定。
    因为真正的历史上,这两个人一个也没当上太傅。
    七月初二,孝质帝葬于静陵,国丧期正式结束,他也开始了苦逼的学习生涯。
    马融此时已是六十八岁高龄,虽然为当世大儒,出身外戚豪族,但他多年来在官场上一直郁郁不得志。
    之前还因为得罪了梁冀,被多方迫害,甚至因此自杀未遂。
    若不是他后来服软,屈从了大将军,如今估计早就已经不在人世了,可也正是因为此事,他在私德方面一直被儒林所诟病。
    现在突然天上掉馅饼,成为了太傅,简直就是喜出望外。
    要知道,虽然这时候的太傅并没有后世那样位高权重,但帝王之师的金字招牌,拿到哪里去都是炫耀的资本。
    等到他喜滋滋的走马上任,却发现这个满脸机灵的小皇帝,居然是个大字都识不了一箩筐的文盲。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简直比别人才发蒙的小孩子都不如。
    一问之下,才知道情有可原。
    原来是之前一场伤寒病糊涂了,也不知怎么的,就把从前读过的诗书给全忘光了。
    这怎么行,他马融还从来没有教过这样的学生呢,若非天资聪颖,小有才名的青年才俊,根本就进不了他的门,更别说收为弟子了。
    若不是因为他是皇帝,自己恐怕连看也懒得看他一眼。
    可现在被逼无奈,只能从头开始了。
    因此他每天的行程都排的满满的,除了遇到朝会的日子,需要去装装样子以外,其余的时候都被马融逼着在学习。
    幸好他不是真的不识字,只是不认识汉朝的隶书而已。
    毕竟文字起源有迹可循,其中有许多字和现代的写法,或者繁体字的写法还是很相似的。
    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规律,连蒙带猜的,他也能认识一多半。
    因此进度倒是很喜人,到了八月底,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不但认识了所有常用字,还已经开始读了。
    梁太后对他的虚心求学非常满意,大将军对他完全不管朝政的行为,也倍感欣慰。
    因此这几个月以来,倒也相安无事,除了行动不太自由以外,刘志感觉自己的情形,就像当年读中三的时候差不多。
    一样的整天都关在屋里读书。
    直到九月初的某天早朝时,忽然有人提出来,按照惯例,要给刘志的父亲和祖父追赠封号。
    这是小事,梁冀自然也没理由阻止,一番商量之后,他祖父河间孝王刘开,被追封为孝穆皇,祖母赵氏夫人为孝穆后,庙曰清庙,陵曰乐成陵。
    父亲蠡吾侯刘翼为孝崇皇,庙曰列庙,陵曰博陵。
    再接着,问题就来了,皇太后果然如当初郾明所料,对于她的封号只字不提。
    刘志不懂其中的规矩,等了又等,结果等到散了朝会,也没人提出来。
    心下顿时十分的不爽,这几个月以来,虽然在他的请求下,梁太后允许母亲留在了京都,还赐下一座府邸。
    但这么久了,一次也没有允许她进宫来见自己,而他也不被允许出宫半步。
    现在父亲被追封为孝崇皇,可母亲却什么名分也没有,就这样不明不白的,作为儿子,心里头怎么会舒服。
    不行,他必须想个办法,改变这个现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