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四个大佬的娇气妈》分卷阅读187

    给他看看。”
    “放心,等会儿就把照片删了。”
    于修文笑着点了点他,没说什么,正当两人继续看着视频时,古未寻忽然冲进来,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迫切:“哥,照片哪来的?”
    武警官震惊地看过去,古未寻虽然动作和神色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熟悉古未寻的他却能从他的微表情中察觉到他的急切。
    这简直太罕见了!
    他甚至不知道以前有没有见过古未寻这样的反应。
    这才是他震惊的点,一直以来,古未寻的情绪都比较淡,鲜少有事情能引动他的心绪。
    武警官记得,古未寻初到家时,他不过六岁,身形瘦小,看起来像三四岁,漂亮得像个洋娃娃,他几乎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弟弟。
    父母告诉他,弟弟的爸爸妈妈不在了,要好好疼爱弟弟,他把这些记在心里。然后就发现,这个弟弟几乎不说话,安静的不像话,却又特别懂事乖巧。
    那个时候,父母都叫他“小宝”,等到上户口时,要给他起名字——武未寻,他忽然开口,吓了大家一跳:“古,我姓古。”
    然后就不说话了。
    他们猜测,这是他原来的姓,父母没有让他改姓,至此,户口本上多了个家庭成员:古未寻。
    不知过了多久,慢慢的,他开始说话了,有一天,他在餐桌上很认真地说了句:“我叫古亦笙。”
    并用笔,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下这三个字。
    于是,亦笙成了他的小名,他们也就这么喊他。
    从小亦笙就展现出过人的智商,学什么都快,他仍然很少说话,母亲担心又心疼:“这孩子可能是在福利院的时候,受了欺负,又或者以前受过什么刺激。”
    可以说,儿时的古未寻有些自闭,通常情况,自闭的天才孩子如果不加以疏导,长久下来,会越来越糟糕。
    对此,医生的建议是让他多学一些东西,发挥他的智商,让他对这些东西生出征服欲,从中找到乐趣。
    于是,亦笙报了许多兴趣班,学会许多东西,每一样都能取得最好成绩,这样的“治疗方法”成效显著,很快亦笙就会正常交流,会叫爸爸妈妈哥哥,慢慢融入进这个家。
    可武警官始终觉得,无论这个弟弟有多优秀聪明,他内心深处藏着一个秘密,无人知晓。
    小时候亦笙跟个小大人似的,待长大后,更是无需他们操心,父母有时候会觉得挫败,觉得亦笙根本不需要他们,甚至也不需要这个家,认为亦笙对家里没什么感情。
    因为他太淡了,小时候还好一点,偶尔会适当地撒撒娇。
    直到有一次,武警官在警校上课,亦笙念高中,家里遭了贼,母亲被贼推倒,撞伤手肘,父亲也受了轻伤。
    亦笙得知后,不知道他用的什么方法,第二天,小偷自己找上门,还把偷的东西还回来,小偷鼻青脸肿,对着父母苦哈哈地说:“你们有个好儿子,我错了,我惹不起,能不能看到我自首并把东西还回来的份上,让你们儿子饶了我?”
    后来无论他们怎么追问,亦笙就是不说他如何做的,只是花了一个月时间,做了个微型的面部识别警报器,安装在门口。
    一旦有陌生人进入,就会自动响起警报,不过有个弊端,来的客人若没有提前录入面部识码,一进屋警报就会响。
    亦笙总想改进,奈何一直没有改进到最完美,而这个面部识别警报器,只是亦笙拆了个拥有面部识别功能的手机,然后找了些相关书籍,慢慢琢磨出来的。
    也是经过这次事件,父母终于塌实,亦笙不表现出来,不代表他心里没这个家,只是他性子如此。
    从警校毕业的武警官,一直以为亦笙也会考警校,当警察,没想到他居然随意填了个学校,之后拿了双学位,后来又考了讲师资格,到大学当教授。
    前段时间,他又忽然离开大学,进了一所重点中学,担当高三年级的特聘讲师。
    他理解亦笙为了学生奔波,可即便如此,在他奔波的这几天,武警官也没在他身上感觉到急切。
    亦笙是那种越急越冷静的人,你可以从他身上感觉到他的不高兴、不舒服、不耐烦等正常情绪,但绝对不会在他身上感觉急切。
    即使他内心深处产生过这种情绪,也不会从表面流露出来。
    ……
    见武警官没说话,古未寻快步走近,重复道:“刚才你发的照片,从哪里来的?”
    “怎么了?”李修文代替武警官说话,“是一段记录仪视频。”
    说着打开刚才已经关掉的视频。
    古未寻弯腰俯身看。
    武警察回过神来,目光下移,注意到他的右手用力握住办公桌沿,指骨透白。
    视频有些抖,民警在介绍情况,表示惯偷由这两位少年少女抓住,解释时,镜头从少年移到少女,然后定格。
    被镜头对上,少女下意识笑了下,小声说了句“别拍我”,镜头移开,过了会儿,镜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