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完结)》第56部分阅读

    掌事(完结) 作者:
    曾说过那些狠话,不过是让娘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不要将卖身契随意给了居心不良的人。我对金丝,从未有过像……”他对她的那种感情,辗转反侧,朝思暮想,心悦难当,心痛难当,“此情非彼情,此深非彼深,是一同长起来的情份。我若弃她,就是没了做人的良心,我若弃子,就是没了做人的品性。这样一个没良心没品性的我,只跟你长相厮守,你能心安否?”
    裘三娘望着他半晌未说话,然后垂眸叹息,“我又何尝不知?”无法两全其美,所以她只能逃。
    萧三郎看着裘三娘落寞的神色,心里不好过,禁不住踏前一步,“三娘,不能就这样么?我跟你,好好过日子。从今以后,我再不会纳偏房。若你想我有番作为,我自会竭尽所能。你喜欢外出,我可以求个外放的官,两人携手游遍大好河山。”
    随着裘三萧三之间情绪的浓暖,墨紫觉得头上光芒万丈,亮到都刺自己的眼了。悄悄站起来想溜,却让差点就此心软的裘三娘警醒。
    “墨紫,帐算完了?”思绪纷乱,只能再避之不谈。
    墨紫看一眼萧三郎,就见他垂头丧气,好不可怜。
    其实萧三郎说得不算错,如果为了讨好裘三娘,而把金丝灭了,这样的他,不值得托付终身。再从裘三娘的角度看,她最介意的是萧三宠妾,而不是萧三有妾,毕竟这年头,男人三妻四妾,极其平常,倒是一夫一妻罕见。这一僵局,怎么走,要看金丝这个人。金丝知错能改,认清形势,安心其位,裘三娘也不会如芒刺在背,用狠辣手腕来对付;金丝非要独霸萧三,萧三又死不放裘三娘,那这三人也许伤到体无完肤,谁都不能全身而退。
    而她,该旁观吗?
    “姑爷,要不要——”墨紫在裘三娘暗示她接茬的目光中硬起头皮,“跟我学打算盘?和弹琴差不多。”开发大脑,有助身心健康。
    萧三郎瞧着算盘,眨了眨眼,再眨了眨眼,说道,“好。”
    裘三娘手里的小金,哐——掉在桌面。
    晚饭后,这对夫妻在书房里各做各事。
    绿菊上完茶跑出来,对正准备商量置货的墨紫她们几个说,“了不得,了不得,姑爷在打算盘。平常瞧着斯文貌,对着个算盘咬牙切齿,动不动就问奶奶怎么打。五句里,奶奶能理一句,比之前两人板着脸不知好了多少。”
    白荷近来为了这对夫妻没少求菩萨保佑,听了之后,仿佛看到转机,阿弥陀佛,掌心合十地拜拜。
    红梅抓着墨紫,“是你吧?快教教我们,到底用什么法子,让三爷跟奶奶终于缓和些了?”
    墨紫讪笑,“我是让奶奶逼急了那么随口一说,哪知道姑爷还真学。”这算是培养共同兴趣?厉害的不是她,是萧三啊。或者,是裘三娘故意耐着性子,为了红萸?“话说回来,我可并没有帮姑爷的意思。是分是合,我们根本管不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红梅嘻嘻一笑,“也没准。”
    “对了,墨紫,姑爷让你去维风居一趟,说五日后请二爷来吃饭。”绿菊带话。
    “五日后才请,干吗今日就去?天都黑了。”墨紫心想,裘三娘不但记着,还借萧三出面,是用了心思了。
    “这种事哪有当日请的?再说二爷在水寨,得过几天才回来,到时又是应酬多多的,哪顾得上自家里请吃饭。奶奶说,你先去跟绿碧知会一声,人家也能早做安排。”绿菊转身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包袱,“顺便,把这给红罗姐姐。上回她说我手巧,请我帮她绣套百年好合的花枕花被。”
    “是要正式梳头了吧?”红梅推测,“二爷这年忙得在府里也没待几天,拖了够久的。”
    “嗯,该在这月里。红罗说,没准新奶奶年底要进门,不能冲了大喜。”绿菊这么说道。
    “整日里都说二爷的婚姻大事年底就定,已经重阳了,还没见影呢。”红梅摇摇头,“我看,今年不定也悬。”
    墨紫不听她们八卦,接过包袱,传口信去也。
    萧二不在,最好。
    今天第一更。
    第一卷 欺我 辱我 我不忍 第240章 支美人计
    第240章 支美人计
    马车悠哉哉走在田野上,稻子金黄了,农人挥汗如雨,又因丰收而面带喜色。
    “呃?什么意思?”墨紫盯着同车又恢复黑衣款款的元澄。
    元澄从红萸把她带出来的,不过,没给她好消息就是。
    “临时户籍本一时下不来,你得亲自跑一趟。”元澄递给墨紫一封信,“里头是户部尚书大人的亲笔。”
    “户部尚书都允准了,为何下不来?”完全说不通吧?
    “新来的主簿大人似乎喜欢照规矩办事,他说临时户籍本需由雇主本人申请,还要带上户本,亲自去说明雇用的理由和期限,而且要有担保人担保。”元澄看着墨紫一脸大惊小怪的模样,笑得兴味盎然,“我那送人好处的一套,也不是什么人都吃的。”
    “一套不行,就换另一套。元大人曾经只手遮天,跑到大周来,弄个户本都不行,是不是太没面子了?”墨紫被他一叫,匆匆忙忙上车,还没来得及换衣服,他就让车夫回城。这会儿,一身的木卷木屑,热得她张手扇风。
    一方白白的帕子递来,她不客气接过,擦额抹发,鼻间嗅进松香味儿,好闻,“有没有扇子?”
    元澄笑望着她,摇摇头。粉脸儿扑红秋水眸灿,粗布裙粗布裤怪模怪样,一双天青色高筒布靴,半撩袖,露出小截藕臂。正如铭年说的,不知怎么给她穿成那么好看的。
    墨紫哎一声,“这种时候,我就突然想起金银的扇子。他遇到那事后,你去瞧过他没有?”
    元澄经她提起,便仿佛那一把把明亮的扇子在面前晃,“没去。没断手没断脚,遇到一群拿他当镇山之宝的人,需我们担心什么?再说,他不在上都,到南德去了。”
    “哦?南德?”虽然没去瞧,他消息照样灵通,墨紫严重怀疑金银身边有他安插的人。
    “我告诉他周文那里还有颗水净珠,他就火烧火燎得去了。”以他的了解,如果不找点什么给这人做,一定会借着墨紫想起小时候的事,趁机接近纠缠。
    “他对这珠子念念不忘,有什么原因吧。”墨紫这样分析。
    “传闻闽珍倾尽十年所成的十颗珠,其中藏有一个秘宝。这个传闻,近些年愈传愈真。你二哥无甚追求,就喜金银珠宝,怎能不执念?”元澄眸墨如夜,星芒点点。
    “秘宝?”墨紫露出难怪的神情,“可我怎么没听闽松提过?”
    “闽氏一直否认,自然不会主动提起。如果真有秘宝,他们几代不惜一切想把珠子收集回去,似乎更说得通。不过,我是不信的。”无稽之谈。秘宝为何不直接留给子孙,要费那么大劲,藏在珠子里?
    “我猜就算有宝贝,也不是金银想的那种值钱东西,可能是一门本事,更糟糕一点,只是家训。”话说,文化遗产就比什么都珍贵。而墨紫和元澄一样,对传闻毫无兴趣。
    “户本已经弄好,不过让管百工的主簿扣下了,不是我没本事,只是没想到。而且,别忘了,我如今是太学博士。”她似乎经常性忘记这一点,他得再三提醒着。
    “这芝麻绿豆大的官,你想当多久?”太学博士啊?万一她倒霉起来,他能帮到何种程度?“不是我嫌你官小,既然是要互帮互助,我怕将来自己真有事时,你不但帮不上,还反遭我连累。”她得罪的,都不是一般人等。
    元澄却老神在在,居然往窗外看秋景,“你的意思是要让我当多大的官?”
    墨紫感觉自己好像存了坏心眼,不敢太过份,“好歹四品以上,工部最好,还要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实用。
    “工部啊——”元澄漫不经心,“没办法。”
    墨紫还以为他会说小菜一碟,脸上希冀的神情垮掉,“也是,我天真。这里不是南德,你如今也伸不了那么长的手,自身还难保。”
    “你在激将?”元澄的眼瞳顿敛,回过头来。
    “没有,真心话。若是用用激将法就能无往不利所向披靡,我会先刺激刺激自己。”然后,统帅百万大军,挥师北上,灭掉大求。因为不现实,所以也就是气愤的时候,想想罢了。
    元澄瞧她义愤填膺握着拳头,神情便若有所思,唤她,“墨紫。”
    “嗯?”甩甩脑袋,抛开恶念,微笑向善。
    话到嘴边,改了口,“对鸿图船场的老板曾海,你所知可多?”她进入船业不久,但这行就那么些人,说不定打过交道。
    “为人没什么可称道,用孩子和妇女当劳工,跟人打赌输了又想赖,挺自大,又小气成精。我相信品性决定一个人做事的方式,这人很不怎么样。”墨紫想起一件事,“他和大求的人一桌吃饭,我虽然不清楚他知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但他的船场里也有古怪。”
    墨紫说到这儿,望了望元澄,见他听得很专心。上回跟他聊时事也是。他从不因为她是个女子而轻视过她,一次都没有。这让她总能很自在很轻松,而且被尊重。
    “我去他船场取木,误打误撞发现,他的一批枫木居然是空心的。若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买卖,我想不出还有其他原因。”看到他的面色变化,她问道,“你为什么问到曾海?”
    元澄沉吟半晌,“有些事,令人在意。经你一说,似乎有点眉目了。墨紫,你可知大求如今最缺什么?”
    “打仗的话,缺粮?”墨紫紧接着又说,“还缺——”
    “铁。”两人异口同声。
    元澄对墨紫欣然而笑,点头赞赏,“不错,就是铁。铁是制造兵器的必须。大周铁矿石丰富,开采精炼之术远在大求之上。曾海先跟大求的人有接触,又积空心木,极有可能是用来装铁。四国一直明令禁止边境矿石和武器的买卖,他却能走水路贩私。”
    “私贩铁,抄家诛族,曾家也算一方巨富,曾海为何要铤而走险,不惜押上一大家子?”只是推测,而墨紫想不通这点。
    “曾海不过是曾家庶出旁支,不受重视,此其一。其二,贩铁利润丰厚,铤而走险者,前赴后继,多他一个不多。墨哥不也当过私贩?”前尘往事,恍然一梦,唯幸遇她,那般真实。
    墨紫笑得嘿嘿,“不过,我没他胆子大,贩得都是些小玩意儿。”她要贩铁,萧二石头这些人一定不会让她见到明天的太阳,因为罪同叛国。“如何,要不要我帮你探探曾海的底?”
    “暂且不要打草惊蛇,我还有别的事要查。”看她一副积极想参与的神色,元澄便说,“要用你时,定不客气。”
    墨紫耸肩,表示没问题,“我穿这样去见那个主簿大人,不要紧吗?不男不女的。”
    只有她会这样说自己,元澄笑在眼里,“甚好。我使的贿赂计没用,美人计或许担得。一会儿记得,多笑笑,说话娇柔些。”
    “美人计?”墨紫面不改色顶回去,“那该找我东家才是。我这一身,能不能进大门都难说。”
    “我虽然当着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这点小事还能办到,一定让你见到那位大人的面,我还给你作担保,也不白费你三百两的心意。”不告诉她,为这临时户本费了他至少五百两的礼钱。其实,让那位新来的主簿大人给扣了,他确实很没面子。
    不提三百两还好,提起这个,墨紫心疼,“要不是办不成这事,你得退我银子。”
    “心意怎么好退,只有落空的。”元澄摇头不答应。
    “这个可以不跟你算,给你家添砖加瓦的大工程,材料费总要给我吧。”她可不可怜?碰到一个两个的,全都比她精明。
    “我跟你的算法不同。你给的心意我本来嫌不够,不过加上你不收钱帮我这次,我觉得就刚好了。”他因此一分钱不会让她“报销”。
    墨紫不抱怨,不是没有意见,而是早有心理准备,又看在他给她介绍一笔生意的份上,算了。
    两人聊着话,有一搭没一搭的,看乡野的风景转过去,都城的风景转过来,一个多时辰也就眨眼工夫。
    “大人,将作监到了。”车外突起车夫的声音。
    墨紫这才想到刚刚说了不少外人不能听的话,可又想元澄没那么粗心大意,但还是问了一声,“你的车夫,耳力好不好?”
    元澄还未开口,她就听车夫说道,“耳力好得很,嘴巴严得很,墨哥把心放宽。”
    “如君所言。”元澄笑答。
    对一个车夫称君?墨紫撩帘子下车去,定睛看那车夫。灰发灰胡灰布衣,乍瞧就是个普通老头,仔细瞧——
    还是个普通老头。
    “小老头姓李名砚,是大人府中食客,没啥本事,还好能驾得马车。”持着马鞭,拱手,“常听墨哥之名,很不以为然,想一女娘能有何本事。今日一见一听,果然不凡。”
    墨紫心想,好嘛,连食客都养起来了。
    正打算笑元澄两句,不想温暖的气息已在她身后,贴到她耳边,温润般的话语,仿佛倾诉,仿佛莞尔,“新官上任三把火,你要是见势不对,就支美人计,千万别让火烧到你身上。”
    墨紫,回头,对这个贪官恶瞪。
    今日第二更,也是1月粉300的加更。
    2月结束了,感谢亲们的喜爱,请继续支持聆子。
    聆子会很努力的。
    众么
    第一卷 欺我 辱我 我不忍 第241章 涛声依旧
    第241章 涛声依旧
    将作监司衙。
    带路的小吏摇头晃脑,对元澄挺和气。许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对墨紫非男非女的穿着视而不见。
    墨紫步子端正,眼珠子却左看右看,面对着宽敞方正的庭院,有些感慨,这就是大周的政府机构了啊。
    “魏大人,又烦你带路。”元澄对小吏说道。
    “元大人这话从何讲起?不说您官阶比我高,这人来人往的地方,只有大人开口问下官姓名,还给我老娘请好大夫抓贵药。”小吏说说就有点激动,“大人用得着下官,下官赴汤蹈火都成,莫说是这等小事。”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元澄淡淡谦和,“若我不知也罢了,知道了又怎能袖手旁观。往大了说,你我也是同僚,都替皇上办差。”
    九品小吏这下受宠若惊,说话结结巴巴,“下官……下官怎敢高攀大人?”
    墨紫耳里听得一字不漏,在那儿独自腹诽,别自作多情,人家用小恩小惠收买你呢。
    “江大人近日可忙?他刚走马上任,想来公务繁多。前几日我来,正逢你休沐,帖子送进去就原封不动递回来,说江大人没空,不见不相干人等。”元澄语气中似有一丝担忧,“若江大人真不方便,我可改日再来,别让魏大人你难为。”
    小吏四下看看,目光在墨紫身上停留一会儿,最后确定她是元澄的亲信,于是压低声音说道,“哪里忙?跟元大人说实话,这位江大人傻哈哈的。初来乍道,不懂得跟上官和同僚们招呼应酬,一有外头的人送礼上门就摆个冷脸,不管三七二十一轰出去。上回对元大人你,不也是极不客气的?”
    墨紫心想,大周官场果然也黑。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倒是不介意。”元澄再提三把火时,状似无心,看身边听得专心的墨紫一眼,唇角勾了起来。
    那小吏见元澄这么一笑,呆了呆,愣了愣,之前只觉得他斯文有礼,相貌却普通,如今才发现这位生得竟是极好。
    “不过是五品的官,放什么火,还三把?”小吏嗤笑一声,“那位多半是外放久了,不知道上都为官的规矩。这里比他大的官多了去,他逞强给谁瞧?便是皇上亲点升上来,考绩也捏在上官手里,是好是坏由别人说了算。他一来就得罪人,以后还怎么混?”
    “刚来不习惯,过段时间就好了。”近墨者黑,元澄相信这位江大人同流合污是迟早的事。
    “正如元大人说的。江大人今一早就让大监叫去说话,回来虽然面色不好看,还是接了您的帖子。我瞧着,是想明白点了,估计今日您的事应该能解决。不说他傻都不行,尚书大人和大监都准了的事,他一个人较什么真?”小吏讨好地笑着,就到了一间大屋子前,“元大人您稍候,我去通报一声。”
    元澄让请。
    墨紫皱皱眉,“我看这人说赴汤蹈火的,全都是敷衍谄媚之辞,完全是收了你的好处,才这般讨好你,关键时候派不上大用场。”
    “小用足矣。”元澄并无所谓的神情,“我记得,你是不信发誓的。”
    墨紫眼内有些漠然,“我是不信。因为究竟能不能实现承诺,不用说的,而用做的。世上,口不对心的人太多。”
    “我也不信。心意若诚,什么话都不必说。心意虚伪,才要发誓,蒙骗自己和别人。说愿意为我赴汤蹈火的,不计其数,一见我落难倒霉就撇清的,也不计其数。官场就是如此,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说话三分心里七分,此时伙伴彼时对手,永远要警醒,莫睡高枕无忧觉。皇帝英明,如此;皇帝不英明,更是如此。”官场多年,二十五岁都不到的元澄,被洗炼得老气横秋。
    “你累不累?”墨紫看着他,就有点不忍心。本来可以像萧三那样当个任性大少爷的吧?
    “与其说累,不如说有趣。”元澄对她一笑,右掌向上,缓缓握空了,“至少,以前我是这么觉得的。”现在,没她有趣。
    怪才!她白白不忍心。对方却似乎如鱼得水,大概天生爱兴风作浪?
    “待会儿见到那官儿,我怎么说?”要用求的吗?她就算不愿意,也得为船场里那些没户籍本的船工们考虑。听闽松说,工部定期会派官员到各个船场查户本,没有户本的人要被赶出去之外,船场的主人也会被罚重金。
    元澄张张口,一个字还没说。
    墨紫一摆手,“美人计这种话就不要再重复了,认真点行不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见招拆招。”认真点,可以。
    “元大人,里面请吧。”小吏匆匆跑出来,面上带笑,“江大人心情不错,让我好茶招待。您先进去,下官这就叫人沏壶上等龙井来。”
    元澄微笑谢过,进了大屋子。
    墨紫跟进去一看,正中一排排木架子,放得不是书,而是一本本蓝皮簿子。堂屋两边各有一门,元澄往左走,她也往左。
    门里一间房,正方四边形,跟书房的摆设差不多,还有一张长桌,四张长凳,似乎是待客用的。
    书桌上,一人在埋首翻册,时不时嘟囔些让人听不清的自言自语。
    看上去,一颗头,大得出奇。
    “江大人,元某有礼。”这个主簿,正五品,而元澄是六品,所以要行弯身长揖。
    “嗯。坐。”江大人头也不抬,手中毛笔尖指指长桌。
    墨紫随元澄坐下,等了一刻,姓江的没理人。不由心道,这官挺不会做人的。按理,即便元澄低他一级,也不该这么对待。一朝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但元澄慢条斯理地喝茶,她也捧着茶杯,一口口啜饮。
    小半个时辰后,茶都喝到第三杯,江大人才再开口。
    “元大人,你替人申请的临时户本不合章程,我不能给你。请你通知那船场的东家,让那些人离开。大周户部明文制定,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者,有保人,有上税,方能拿临时户本。你这些,我都查过了,大半没有住满一年,虽然有保人,却不曾给大周缴过一文钱的税。户部那边不知是出了纰漏,还是元大人有能耐,可我却不能拿国家的俸禄马虎办差,对不住。”说完,大头终于抬了起来。
    墨紫啊一声。
    面上的胡子好像总是刮不干净,脑袋大眼睛大,鼻孔朝天,扇风耳,一双红艳艳的小嘴巴。
    这么奇特的组合,她是不可能忘记的。那是把她官债的主意偷过去,而开仓放粮的鹿镇县令,也因为这副长相,很不幸与探花郎失之交臂的优秀进士——
    “江涛。”禁不住,叫出他的名字。
    元澄看向她,江涛也看向她。
    “认识的——”元澄语调刚要上去,疑问。
    “菩萨!”江涛一下子站了起来,椅子在他身后乱晃。
    “认识的——”墨紫语调刚要落下,肯定。
    “呃?”她照着江涛指的方向,转头看身后,以为有什么菩萨像佛龛之类的,“菩萨在哪儿?”虽然不知道江官突然这么激动喊菩萨的意义所在,不过有求于人,就得顺毛捋。
    就算是元澄,也要叹口气,有时她聪明得不得了,有时她迟钝得不得了,“我想江大人是说你。你是菩萨。”
    “我是菩萨?”丈二摸不着头脑,墨紫满脸打问号,“我怎么不知道?”泥菩萨吧。过江,自身难保。
    江涛从书桌那头绕过来,快步走到墨紫跟前,上下打量她,“姑娘不是菩萨,也不是神仙?”
    墨紫笑开来,说道,“废话。我要是菩萨神仙,还来这里办事?”
    江涛铜铃眼眨了好几十下,差不多要生风的时候,整个人向后一倒步,“你是人啊。”
    “关于这点,我有证人。”墨紫拉拉坐在身旁看热闹的元澄,“江大人可以问他。有血有肉,挨了刀子不小心就会一命归西,结结实实的凡人。”
    元澄本不想理墨紫这番胡说八道,却看江涛挺一本正经等他开口,失笑之余,点头作证,“江大人,我可以保证,这位姑娘是人。凡人。”这两人什么渊源?墨紫居然成了菩萨?好奇好奇!有趣有趣!
    江涛揪揪他的扇风耳,原地转了两圈,“想不到,想不到。官债之说,竟是出自一个姑娘之口。”
    元澄听到官债二字,神情肃起,轻问墨紫,“鹿镇的官债是你提的?”
    墨紫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认,“是。不过,我也是迫不得已。当时的情况紧急,我想不出别的法子。”
    “好。”元澄看着她,目光温和,“挺好。”
    “不,不好。”墨紫小声说,“官债若让贪官利用,会搞得一团糟,后患无穷。”就大周如今的官场,还是能免则免。
    “你是说我吗?”元澄笑了。
    墨紫脑袋嗡嗡,“该不会?你该不会已经打什么主意了吧?”
    这时,江涛猛地停住,面朝向墨紫,“墨紫姑娘,请受我江涛一拜,替那些因此而能活下来的玉陵,不,现在是我大周的百姓了,多谢你。”
    江涛,还是那个江涛。心系百姓,赤子之忱。
    可她,要走他的后门哪!怎么弄法?
    月初了,最忙时刻。
    所以,更晚了,不好意思。
    话说,这两天打赏和粉红超多的,是不是知道我明天生日啊?这是我在起点写文后的第二个生日。
    谢谢亲们啦!非常高兴和满足!
    第一卷 欺我 辱我 我不忍 第242章 双簧来唱
    第242章 双簧来唱
    遇到熟人,就一定好办事么?
    大错特错!
    在听了江涛从头到尾解释一遍申请临时户本的正确章程之后,墨紫笑容已经发僵。这个江官,是对待菩萨的态度吗?他要跪,她都好心算了。
    “江大人,你不是要谢我?不用请客吃饭,把你扣下的户籍本给我就行了。”他分明就是没事找事,管什么申请的章程啊,户部都把户本发下来了。
    “不行。墨紫姑娘解了江某的燃眉之急,救了上万人的性命,请客吃饭是小意思。不过,一桩归一桩。船业乃国之命脉,民间船场用人虽不像官船场那般严苛,但那是因为以往工部对你们限制较多,完全不允造官船的关系。然而近年官船量增长极快,只能分拨一些给民间船场。前不久更是拟定了官民合作的纲草,很可能于明年初,正式将拨定额船单给你们,其中甚至包括战船。如此趋势之下,江某虽说感激姑娘之恩,也不能因私忘公,将该办的章程规矩抛诸脑后。边境尚有战事未可知,若混进不知底细的人来,危及我大周战力,还望墨紫姑娘体谅。”江涛说得煞是诚恳。
    “官民合作?”墨紫一怔,一向捡点小鱼小虾吃的民间船场,终于要登上历史的大舞台了!
    “朝廷治下的船场数量和资源皆有限,虽集中大多数的制船人才,浪费也极大。办事章程繁杂,自上而下道道卡,出船速度竟不及民间船场。在官府的严控下发展艰难的民间船业,以往不论规模人力和各方面都与朝廷难以匹敌,但这百年间,大浪淘沙层层剥金之后,有不少船场已具有同朝廷船场相竞的实力,如上都日升,洛州盘龙,华州丹鹤,日益扩展,将民间船业整个带起。这样一股长势,若继续打击限制,只会影响到大周国力。官民合作,已是刻不容缓,绝对不能两眼装瞎盲目局限。”这番话却是出自元澄口中。
    江涛大眼发亮,瞧着元澄说道,“原来元大人完全有真才实学,何必搞旁门左道送礼请客这套,让人觉得心术不正?”
    因为,这人就是心术不正!而且所谓真才实学这种东西,和心术根本毫无关联。那些大枭雄大j臣都是满腹经纶很有实料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不会介意别人如何看,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只争取自己想要的,或财富或权势,以不择手段的方式。
    “真才实学可换得到江大人所扣之户本?”元澄淡然而笑,“既然换不到,何用之有?当初我与皇上论国策,就提到船业矿业等朝廷重业采用官民合作一说。想不到工部此次决断如此之快,已进入草拟之段了么?”
    “原来此策乃元大人所献?”江涛更惊讶,放在墨紫身上的注意力全转到元澄那儿,“涛此次入都为官,抱着为国为民效命之心,没想到歪风邪气横行,好不意兴阑珊。唯有皇上几道革政新旨,令我眼睛一亮,满心悦之,决意全力以赴,助其推广,以振我大周国运。听说,皇上新得一才华横溢之臣,常与皇上谈天说地,论国说策,莫非就是元大人尔?”
    “不敢当。元某身居闲职,幸得皇上青眼,常常说说话罢了。君臣之间,不聊国事,又聊何事?”元澄在别人面前总是谦和的。谦和着谦和着,就什么都得到了。
    当然看着简单,做起来复杂。不但耳听八方视线散布四周,要有极好的记性,还有十面玲珑的心思。对他人行为语言心理的精准揣测,立即能设定对应的策略,并同时行动,将场上的主导权在别人不经意间掌握过来,接下来就会让他牵着鼻子走。
    墨紫自认没他那份本事,但顺势敲敲边鼓,帮腔帮调,还是拿手的。
    “江大人,为国为民,不是一条直路,前头有山有水,有起有落。元大人不过与皇上闲话,就能推行革新之策。大人耿直,万事正经而行,却似乎处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到最后一事无成也未可知。墨紫觉得总得试试走弯路,心正不怕身斜,只要能为百姓做实事。像大人这般拘泥于表面形式,还自认正直,在我看来委实可笑。我只知我船场里凭本事吃饭的工人工匠,可能因大人的正直,将重新去过颠沛流离的苦日子。他们的手艺本能为大周所用,却不得不埋没掉,到无需户本的地方去当苦力农人,卖自己给大户人家做随从仆人,从此再没机会拿起造船工具,也可能沦为乞讨,不知不久会病死在哪座破庙里,变孤魂野鬼。”
    江涛呆愣,嘴巴动动,仿佛咀嚼着墨紫的话,“难道我还做了坏事不成?”
    “难道是好事?”墨紫斜撇撇唇角,“且不说大人刚提的,大周正是缺船之际,才要官民合作,造更多的船出来,便需要身有长技的匠人;再不说大人越俎代庖,户本已发,按章程啊,规矩啊,大人只需验我户本,由我和担保人签下文书,即可发放。咱就讲讲法也容情。鹿镇之事我不敢居功讨赏,大人却该知我不是为非做歹之徒。我掌红萸,打开门本分老实做营生,所用之人不但看手艺,更看人品。非常时期行非常事。如今水域不平静,不知何时战事就起。大人若不放心,为何不亲自跑一趟红萸,亲口问上一问,亲眼瞧上一瞧,再作决定?”
    “江大人该知,我如果请尚书大人出面,这户本你还是得发下去。”元澄也敲鼓,恰到好处,“我却跑了大人这儿几趟,大人可知原因?”
    江涛让这两人说得哪有招架之力,不过,到底是差点探花的人,摇晃大脑袋,问得很清晰,“为何?”
    “因为江大人是个好官。”元澄面上一片云淡风轻,“如今,好官不多了,能留一个是一个。”
    墨紫听了,就去瞧元澄,看他双眸清亮。这人的心思,她有时摸不太准。好比这会儿,不知道他说真话假话,夸人还是讽刺人。
    “元大人这么说,那你就不是好官了?”江涛大眼睁大后,就像两烧饼贴在锅面上,就差冒烟。
    “我是个不上朝不管事的闲官,好坏由人说。”元澄散漫回答,“倒是墨紫姑娘说得不错,江大人务实,就干脆走上一趟。”
    “当初江大人用我那官债的主意,未介意只是茶亭里遇到的一个丫头,可见大人并非死守规矩之人。”话越说越短。
    江涛越听越有理,最后这么答应,“我会去,可若有什么不对之处,便是得罪尚书大人,这户本也还是要扣下的。”
    墨紫便与江涛定下了日子,临走时,想起来问,“中秋月圆夜,江大人可曾去过上都望秋楼?”声音怎么听,怎么像。
    “墨紫姑娘如何得知?”江涛真去过。
    “那日有人在都护军将领面前仗义直言,请他们小心查验,不要惊吓到百姓,原来是江大人。”两个敢于直言的声音,终于都找到了主人,一个是杨凌,一个是江涛。
    “不错,正是我。想不到姑娘也在啊。”江涛笑道,“一时口快,忍不住说了两句话。看来,上都当官的都跟我犯冲,全要得罪光了。”
    “改日,我等请江大人,不,江生喝酒。”虽然有些耿到傻,是个可交之人。
    江涛一听她喊他江生,“友人相邀,当痛饮不归,说定了。”
    和元澄离开将作监司衙,上了马车,墨紫问他,“这个江官,要是真倔到底,怎么办?”
    元澄回答:“那就脱了他的五品官袍,回去当县令吧。”
    “你说脱就脱啊?”还比江官低了一级呢。
    “自然不是我,是尚书大人。他已经点头的事,他的下属却不给他面子,还能回去当县令,算是运气佳。”跟他没关系。他不过会到工部尚书那边,把那封亲笔信还回去,说排不上用场,而已。“若不如此,你如何应付这位江官?”
    墨紫低头想了半晌,然后说道,“那就不办临时户口,你直接请户部尚书发正式户本,不用经过江涛,由丁师傅他们自己去府衙领便是。”话到这儿,懊恼喊,“早该这么办,也不会遇到这大头,费我俩半天唇舌。本以为遇到故人,办事方便。”
    “谁知,他连菩萨的面子都不给。”元澄毫不遮掩他的笑意,眼轻眯,星光闪耀。
    墨紫伸手就抚自己的额头,“我都不知道他怎么会当我是菩萨,还仙人下凡。脑袋大,想得也多。”
    元澄由此想到江涛的相貌,笑声呵然,“皇帝因他的相貌不点他探花,要我说,探花非他莫属才是。信你这朵牡丹,开仓放粮设官债,当年三甲怎能有他这般倜傥潇洒?你可知,他先斩后奏,把事情都办妥了,才直谏皇帝,自请流放之刑。皇帝召他入都为官的旨意到达鹿镇时,他正受同僚排挤冷落。”
    “这人,该是很聪明的。”能当探花的材料,不会笨的。
    “你约他喝酒,我可否同席?”元澄望着墨紫的眼。
    “那是自然。”墨紫不假思索,“我刚才难道不是说我们一起请他吗?”和当官的打交道,当然要带上当官的。
    元澄刚要说什么,外面突然传来热闹的鞭炮声,几乎把马车的布帘都吵得掀起来了
    坦白:上中学之后,没有过过这么热闹的生日,收过这么多礼物。
    原因一:荷包,香囊,桃花扇,钱罐,和氏璧,砸得我眼冒金星,真金的啊!
    原因二:粉红由亲们天女散花般扔给我,让我见识了粉红票榜第四名的滋味。高处不胜寒?没事,我扛得住,很美滋滋。虽然短暂的,但也辉煌过。评论区里亲anita说得没错,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之一啦。
    其实,每一份订阅,推荐,粉红,打赏,评论,都是给聆子最好的礼物。这些珍贵的礼物陪伴聆子努力走到今天,真得很感谢亲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有了你们,聆子就会一直一直文思如泉涌。
    生日的许愿——
    嘘——
    不能说。
    大家猜猜吧。
    用刘若英的一首老歌歌名,稍修饰,表达我的感受:很爱很爱你们!
    不好意思,小声附注:债,很快会继续还的。
    第一卷 欺我 辱我 我不忍 第243章 狭路相逢(一)
    第243章 狭路相逢(一)
    “大人,前路让百姓堵了,我会绕道而行。”李砚在车外说道。
    “发生何事?”元澄本无兴趣,可瞧墨紫眼睛骨碌碌的,似乎好奇,便替她问。
    “是婚娶的喜乐。”李砚立住车头,听仔细了。
    “哦?谁家嫁娶,这么多人看热闹,把路都能堵住?”墨紫之前只是一点好奇,趴到车窗上向外看去,立即拉了元澄一把,“不得了,说是人山人海也不为过。元大人你消息向来灵通,可知是哪家的?”
    元澄盯着乌袖上那只漂亮的手,回答墨紫的声音就有些恍惚遥远,“不知。”
    “大人,咱绕道了。”李砚喝驾两匹棕马,要调头而行。
    “李老,请等等。”墨紫坐起身,弯腰要出去,手一直拽着元澄的衣袖,显然是忘了放,“别的也就罢了,成亲这等事,看的人能沾沾喜气,被看的人能沾沾福气。不至于要挤到人群堆里,咱们就站在车头瞧上一会儿吧。”
    元澄自然被拽了出去,就见里三层外三层的乌鸦鸦脑袋,人们将一条街占得满满当当。远眺,正有一支大红队伍,吹喇叭打鼓,竿头噼里啪啦乱蹦,朝这个方向走来。
    李砚跳下车,跟前面的人打听了一下,回来时神情不以为然,“我还道是哪两家的王孙公侯联姻呢,不过是无忧阁的清倌花魁莫愁出嫁。”
    墨紫闻言,脱口而出,“莫非萧二改了主意?”
    可是不对啊,她三日前才回敬王府,还去过维风居,半点没听到风声,顶多就是红罗要正式收房的事。而且,无论莫愁是不是清倌,单是无忧阁的出身,便绝无可能嫁给萧二,哪怕是侧室妾室,甚至通房。王府的长辈不可能允许,更不可能大张旗鼓。
    “无忧的莫愁姑娘虽然情系萧某人,可惜只是落花流水,她嫁的定是他人。”元澄听墨紫没头没脑一句,就接了答案出来。
    墨紫一手扶着车篷顶,一手挡正午阳光,倾身往送嫁队伍瞧去,“我还以为莫愁喜欢萧二郎之事是极隐密的,没想到你也知道。”
    “只要是无忧阁的贵客,泰半有所听闻或亲眼目睹。那莫愁见客的规矩甚严,唯萧少将军,来去自如,且一到,莫愁就不见他客,常传琴声笑声。”猜不出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