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宝珠[清]》第70节

    换了别家当爹的,答应各种要求之前还得深思熟虑,毕竟君子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胤禟就两个念头。
    权宜之计,先应下再说,反正小子只会不不不,挨了坑也没法告状。
    再者,孔圣人真没忽悠他,论语上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简直就是良言警句嘛。
    自家福晋不好养,儿子更难伺候。
    幸而教他做学问的先生不知道他这些想法,否则保准让他把论语誊抄千遍。
    女子对丈夫,小人对君子,养之一字意为相处。
    他这书是白读了。
    看蠢爹走起神来,阿圆又扯了一把,胤禟立刻收了这些心思,连声说好好好,不吃咱不喂了。
    得了这句准话,阿圆心满意足,他松开揪着辫子的手,胤禟立刻将人放回小床上,伸手揉揉太阳穴:“你这会儿肚儿饱着,就不喂了,等饿了再说。”
    阿圆其实没听懂,要是听懂了保准能跳起来喷人。
    没听懂不打紧,等下一次胤禟端着蔬菜羹过来,他自然就明白自己被坑了。
    只怪他不会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才让没下限的亲爹钻了空子。
    因为是胤禟给儿子喂食的时间,宝珠不忍看他们可怜兮兮的模样,生怕自己妥协太快,就丢下父子四人去红枫湖上凭栏观景。
    天冬带了鱼食出来,宝珠接过,随意洒下一把,就有不少鱼儿探出头。
    别家养的是锦鲤,她府上这一汪湖水里全是养成之后能下锅的。
    大的小的都有,这么瞧着她就忍不住想在心里报菜名。
    清蒸鱼、红烧鱼、水煮鱼、麻辣鱼、太安鱼、松鼠桂鱼……
    这么想着,宝珠转头看向天冬:“我若是忘了,你记得常来撒鱼食,养肥好吃。”
    天冬应下,同时无奈的想,福晋跟着爷这么长时间,真是一点儿也没变。都说一旦嫁进皇家,再好的姑娘都会变的,你不够狠在这地方就活不下去。
    作为福晋的陪嫁,她们听过不少嘱咐,都说夫家与娘家大不同,那是个吃人的地方,走一步你得算三步,当心再当心。然而事实好像不是那样的,至少在九贝勒府上,动脑子的从来是爷,福晋想怎么着都成,哪怕捅破了天,也有爷去填窟窿。
    她们这些近身伺候的丫鬟,既高兴,也有隐秘的羡慕。
    拿天冬来说,原本对嫁人没有期待,想着从丫鬟做到嬷嬷也挺好。如今倒是觉得,哪怕这世上没有第二个爷这样的男儿,有他一半也好,谁不想被人疼被人宠呢?
    宝珠倒是不知道她们的想法,不过,她并没有要留几个丫鬟一辈子的意思,想着再过几年从爷跟前的体面人里挑一挑,或者外头帮忙打理铺面的掌柜,都是不错的选择。
    她又吹了会儿风,就准备回去了,走了几步想起来:“怎么不见灰妞它们?上哪儿去野了?”
    “回福晋话,爷使人在府上弄了个训练场,恐怕是在那头。”
    听她这么一说,宝珠就想起灰妞圆滚滚的提醒,是该跳一跳跑一跑。
    她就没再过问这个,又道:“回京有些天了,你看它们可习惯?”
    天冬想了想,斟酌说:“奴婢哪有那眼力劲儿?瞧着它们食量没减,应是习惯的。”
    之后这段路,宝珠又问了几句,等回到朱玉阁就听见胤禟的声音:“好儿子,叫阿玛!跟我学——阿!玛!”
    宝珠立刻就想起来,额娘说过,阿玛当初为了让自己第一个叫他,背着大家伙儿偷偷教过不知道多少回,他耐心可好。然而天不遂人愿,阿玛太难念了,她张口第一个叫的是“哥”。
    额娘这么说,阿玛还狡辩来着,说那不是在叫哥,是笑起来咯咯咯。
    他还扭过头来问宝珠,宝珠只是微笑。
    听说自己是七个月开口的,那时候的事谁记得?
    倒是生了阿圆阿满阿寿以后,根据她个人的经验,宝宝才不会咯咯咯,自家这三只就跟小猪似的,只会哼哼。
    饿了哼哼,尿了也哼哼,困了想睡觉哼哼,醒了找额娘还是哼哼!
    要是没把人哼来,紧接着就要瘪嘴。
    想到这些,她就忍不住会心一笑,正想进去看看那半碗蔬菜羹他喂下去没有,就听见软糯糯脆生生的一声不。
    宝珠一脸的惊讶,她抬脚进屋,只见爷搬了个椅子坐到小床边,阿圆同他面对面,坐在床里头。她仿佛还看见那碗翠绿的蔬菜羹,就放在一旁,看着像是没动过。
    仿佛是心有灵犀,胤禟一回头,就看见宝珠在不远处。
    他俨然已经忘了投喂失败那回事,赶紧同宝珠分享了自己的喜悦:“福晋过来看看,咱们儿子会说话了。”
    宝珠顺从的走到他身边去,伸手在阿圆的胖脸上摸了摸:“乖宝说一句给额娘听听。”
    按理说三兄弟最不能拒绝的就是香香软软的额娘,阿圆却没有要开口的意思,胤禟非常感动,果然父子连心啊,他这当爹的在儿子心里的地位格外不同。
    亏他不知道这背后残酷的事实。
    三兄弟哪能同宝珠说不?
    他们是额娘的小棉袄,是乖宝宝。
    到最后阿圆也没开口,宝珠让赵百福走一趟,请了胡太医来。第一想知道他怎么这么早开口,第二想知道他说话为啥还分人。
    请脉只能看出身体好不好,宝珠的问题,胡老只能凭经验回答。
    “小阿哥半岁能言应是爷和福晋经常同他说话的缘故,听得多,就学得快。”他看着胖墩墩的小家伙,笑道,“早早开口是好事,一开始可能有些含糊,倒是不用担心,说得多了就会越来越清楚。”
    胤禟又道:“爷听人说,贵人语迟。”
    胡老当即摆手:“出身越是贵重,就鲜少有亲娘手把手养的,凡事奴才代劳,底下奴才哪敢对小主子胡说八道,要是让他学去几句不中听的,岂不得害了自己?她们平素闷不吭声,小主子听得少,开口自然就迟。”
    照胡老的想法,开口早可能是聪明些,人聪明才能学得快嘛,和尊不尊贵倒是半文钱关系也没有,出身好坏全看你会不会投胎。
    他倒是没把这些一股脑倒出来,只是挑拣着说了几句,胤禟听了很满意,倒是宝珠,又问:“咱们阿圆只有对着他阿玛才开口,我这做额娘的怎么哄都无用,又是什么缘故?”
    让太医来解释他为什么择人说话,这不是为难人吗?
    要不是宝珠问的,换个人来,保准得让他喷一脸唾沫星子,老子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哪里知道他怎么想。
    因为是时常为他提供各种赞助的金主爹,胡老的态度非常慎重,他想了想,问说:“敢问小阿哥第一次开口说了什么?”
    胤禟回道:“他说不,不不不不不。”
    “那就很清楚了,应该是太喜欢福晋,对着您他开不了口。”
    真别说,胡太医挑明之前,胤禟完全没想到这里去,他还洋洋得意来着。
    就是现在,信仰崩塌了。
    他还想抢救一下,说服自己这是胡老瞎扯淡,就发现阿圆对着那张橘子皮老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嘴里又吐出一个单字儿:“棒!”
    胤禟受到致命一击,他觉得天空一片灰暗。
    宝珠还闷笑着吩咐道:“把我收藏的那支紫金人参拿来,好药赠名医。”
    胡老真是喜欢九贝勒府的差事,只要是赵百福或者冯全过去请人,他抢着来。听到紫金人参,他心里就一阵激荡,看福晋的确是要送给他,他脸都快笑烂了,嘴皮子一碰,又是一箩筐美言,还针对半岁大的小儿给了一些建议。
    赵百福送胡老出去了,宝珠抱起肉墩墩的阿圆,在他胖脸儿上吧唧一口。
    “乖宝,乖儿子。”
    第91章 进爵
    宝珠递出去的帖子上只说请人过府小聚, 旁的一概没提, 她估摸是来不齐的, 不曾想到宴请当日,收到的回话全是谢她盛情相邀,笃定说会过来。
    她觉得稀奇, 还同胤禟提了一嘴, 说除去压根没打算邀请的八福晋郭络罗氏, 妯娌几个既能凑个齐整,各家各户都有够闲的。
    胤禟当即笑道:“非也, 非也。”
    宝珠等了又等也没等来下文,轻瞥一眼:“爷这是在吊什么胃口?”
    瞧她这么没耐心,胤禟摇摇头, 就附耳过去说了两句。
    说起来, 全赖五嫂扩散得好,诊出有孕之后, 就有不少人去看望她,恭喜少不了,套话去的更多。尤其那些成亲好些年还没动静的, 都想知道她怎么求来这胎, 是去寺里祈福还是有什么秘方。
    他塔喇氏真是半点也没藏着掖着, 统一口径说:“是沾了九弟妹的光。”
    这话说得实在费解,又有人让他塔喇氏仔细讲讲。
    讲就讲呗,他塔喇氏把这事说得玄之又玄,那种感觉就好像我昨夜做了个梦, 梦见有个胖娃娃往自己身上扑,醒来一诊脉,就发现怀上了……
    左右宝珠从没觉得自己还有这本事,因为她自己不相信,所以压根没封过五福晋的口。
    道理很简单,你家要是有个绝色美人,你铁定不喜旁人觊觎,若你家没有,谁爱说谁说去,谁信了谁是大傻子。
    还别说,大傻子出人意料的多,照胤禟的说法至少一半人信了,另一半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要是不管用她不吃亏,若真怀上了那得是多好的事儿?
    她们盘算着找个理由会会宝珠,这头就递过去帖子,这么赶巧更像是命中注定,不少人发自内心觉得该自己生了。
    还没开怀的响应积极,膝下有子傍身的也不嫌儿子多。
    太子妃想着她已经来沾过光了,再来巩固一番,效果更棒。
    除此之外,大福晋、三福晋、四福晋、五福晋、七福晋、十福晋到了个齐。
    都是亲妯娌,大多挺熟的,倒是七福晋纳喇氏,因为胤祐天生残疾,在众皇子之中存在感极弱。他一贯只闷头做自己的事,极少与兄弟走动。他这样,他福晋也差不多,宝珠嫁给胤禟这么长时间,还没见过七福晋两回,看到她真挺意外的。
    仔细想想,哪怕胤祐身上有疾,并不影响他对嫡子的渴盼,他如今只得一子,还是侧福晋所出,取名做弘曙,小阿哥生来健康很得他阿玛宠爱,因为这,七福晋会来凑热闹就不稀奇了。
    宝珠起先是想娘家那头也一块儿,更热闹,帖子都一并写好了,后来她又改了日期。
    左右已经分府出来,如今自个儿当家做主,真不用太省事。
    先请皇子福晋小聚,过一两日,再请额娘、婶娘以及诸位嫂嫂登门。
    还有达春,前头在木兰围场的时候听大哥说,出发之前达春缠着他死活要跟,好不容易才把那小子甩掉,就他那骑射功夫,带出来丢人不说,还得分心照看!
    辰泰说起这事,宝珠的脑子里就是达春撒泼打滚的样子,她好不容易才把那可怕的场面从脑子里甩出去,允说回去就请达春过来玩,还让大哥帮忙带了话,叫他别胡闹。
    达春本来已经预谋要搞事,正因为得了这句准话,才消停下来。他这几日都在做准备,说学了手功夫,回头亮给姑爸爸看。
    因为分成两拨了,这日请的人实际不多,后来她发现,来的并不少。
    除了十弟妹是自己来的,旁的都有人陪,或者是妹子,或者是亲戚。
    她们一点儿也不尴尬,太子妃说,也带娘家人来蹭蹭喜气;三福晋说,介绍个人给她认识……反正耿直的有,打太极的也有,宝珠并不介意多来几个人,再摆两桌也吃不穷她,热闹点好。
    三四月间,天儿已经很暖了,如今应是一整年间气候最好的时候,丁点不冷,也不会热,阳光懒洋洋的,洒在身上舒服得很。
    这种日子就适合出去透气,宝珠领着宾客去到红叶湖上,她们前脚去,就有美婢端着瓜果点心来,还有花茶的香味弥漫在四周,气氛真是很好。
    宝珠临着太子妃坐下,另一侧是完全不看旁人脸色,很不合群的其其格。她和其他人谈不拢,基本上每次小聚都跟着宝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