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第71节

    “大刀妈,咋了?”姚世玲不解。
    闻青却看出她的心思了。
    “闻家大嫂子,闻青……”大刀妈欲言又止,最终说出口:“那天,大刀确实和朋朋一起捡爬拉猴壳了,我……我们大刀爸家就一个男人,大刀爸又是软弱的性子,我们要是得罪了王婶,我们家以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没事儿。”闻青笑着开口说:“婶儿,都过去了。”
    没事儿?都过去了?
    大刀妈吃惊地望着闻青,闻青居然说没事儿,居然没骂她,闻青真的不一样了。
    姚世玲笑着说:“你看,闻青都说没事了。”现在闻家闻青就是一家之主了。
    “可是我……”大刀妈实在内疚。
    闻青笑着说:“都是邻居,天天见面,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和解之后,和平相处,团结互助,不就好了。”
    闻青几句话说的大刀妈哑口无言,心里高兴又笑不出来,匮乏的语言让她不知如何接话,不自然地手心蹭了蹭裤子,蹭掉手心的汗,也缓解一下紧绷的神经,笑说:“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闻青说起话来文绉绉的,但是好听。”
    闻青、姚世玲没忍住都笑起来了。
    大刀妈也跟着笑,笑起来却是极不自然。
    末了闻青才说大刀妈来的重点:“婶儿,你也会做鞋子吧?”
    大刀妈身子一僵,忙点头:“嗯嗯。”
    闻青笑着:“正好我这边缺人,你看你有空的时候能不能帮个忙,和王婶他们一起给我做鞋子,一个月工钱照给二十块。”
    大刀妈感觉天上飘下来一百块钱,她站着不动钱就飘到她手心了,而且闻青说的是“帮个忙”,她的心里又是愧,又是喜,又是感激,曾经对闻青的偏见一扫而光,此刻巴不得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在做鞋子上。
    大刀妈几乎是立刻答应:“能,能,能,我能。”
    闻青笑着:“那好,一会儿我妈回去就和王婶说。”
    “哎哎哎。”大刀妈喜不自胜,心里翻滚着各种情绪,激动坏了,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手中的两个鸭蛋,连忙将手上握了许久鸭蛋,塞给闻青说:“这是我家鸭子下的两个蛋,你拿着吃,学习费脑子,多吃点好的。”
    “不不不,婶儿我不能要。”闻青推辞。
    “拿着,拿着。”大刀妈怕闻青把鸭蛋又还给自己,推搡一会儿,确定闻青手上握稳了鸭蛋,连忙就跑,跑着回头说:“闻青,你拿着吃吧,拿着吃吧。”
    闻青握着两个热乎乎的鸭蛋哭笑不得。
    姚世玲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妈,一会儿你把鸭蛋还给大刀妈。”闻青把两个鸭蛋递到姚世玲手中。
    “你不要?”姚世玲问。
    闻青拉着姚世玲向大土路走,说:“你没听朋朋说吗?说大刀妈怕鸭子丢蛋,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逮着鸭子摸鸭屁股,要是摸不到蛋形,就放鸭子出院子。如果摸到蛋形了,就用鸡罩子把鸭子盖住,直到鸭子把蛋下下来,她才放鸭子出去。大刀妈这么看中鸭蛋,我才不好意思拿。”
    姚世玲听言点头:“那我回去就还给她。”
    “嗯。”
    姚世玲又问:“闻青,为啥你要大刀妈给咱做鞋子呢?说起来,上次的事儿,她挺伤闻朋心的。我想不通,你昨天都不用那五个裁缝,今天会主动用大刀妈。”
    闻青笑了笑说:“那五个裁缝和大刀妈不一样。大刀妈虽然也是因为咱有本事了,她才过来道歉,但是她一直都有悔意,朋朋去她家时,她对朋朋都分外好,一直不来咱家不道歉可能是怕我拿刀砍她。”
    拿刀砍她……
    姚世玲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闻青继续说:“而且大刀妈的出发点,是为了她的家,当时王婶欺负咱家,不伸头帮忙的又不止大刀妈一家。总的来说大刀妈是胆小、怕事、护家,但心不坏,做鞋子的手艺又好,多一份力量总比多一个敌人好,是不是?”
    姚世玲听言连连点头。
    “最最重要的是,我想让咱们水湾村所有的人都富起来,都盖瓦房、平房、楼房,装电,装上电话,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闻青笑着说。
    闻青说的姚世玲一愣,都盖瓦房、平房、楼房,装电,装上电话,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那得多少钱啊,姚世玲直接说:“怎么可能?”
    闻青笑:“妈,你相信我,很快的。”
    姚世玲只当闻青是年少轻狂,也不打击她的豪情壮志说:“好,妈相信你。”
    “谢谢妈。”
    说着母女俩已走到大土路上,姚世玲照旧和闻青说,吃好喝好睡好,收性子,别惹事。
    闻青笑着答应着,然后踏上笔直的大土路。
    姚世玲照旧在大土路路口,望着闻青走远,不时喊:“闻青,走路靠右边走,注意着车。”
    闻青回头喊:“好,我知道了。”其实路上顶多有牛车,自行车,撞上了也没事儿,不过她听话地靠右边走。
    “闻青,你走路好好走路,别走神儿!”姚世玲又喊。
    “好,妈我知道了,你回去吧。”闻青回头,远远地又冲姚世玲挥手。
    姚世玲一直站在路口,直到看不到闻青的身影了,她还站着,等了一会儿,看着隔壁村庄有人骑着自行车回来,她忙问:“大哥,你回来可看到一个小姑娘了?”
    “看到了。”那人说。
    “她走到哪儿了?”
    “马上就到县城了。”
    “哦,谢谢,谢谢。”姚世玲这才安心往村里走,走到村里没过一会儿,开始下雨了,姚世玲担心闻青又淋着雨,要送伞去,王婶、周大姐劝着说,闻青肯定早到了县城,她才没有去送伞。
    而此时,闻青刚好走到大土路的尽头,哗啦啦下起雨了,正准备跑时,听到有人喊她,她转头一看是纪友生。
    “闻青,闻青。”纪友生撑着伞过来问:“闻青,你咋不带把伞?”说着把手中的伞递给闻青,他也是带着伞去市场接梁文华的。
    “不用。谢谢纪老先生。”闻青直接拒绝伞。
    “闻青啊,彦均在沿海那边还没有安顿下来,所以我还没有联系上他,等我联系上他了……”
    “纪老先生。”闻青抢白:“我二叔曾经说的话,你不用当真,但是那天我说的,还请你当真。雨越下越大,我走了。”说完,闻青跑着去逢青制衣店。
    纪友生愣了下,叹息了一声,暗想彦均跑哪儿去了,怎么现在还不往家里摇个电话呢!纪友生愁眉苦脸地向市场走。
    闻青跑到逢青制衣店时,店内已经开工,十五个裁缝五个裁缝做平纹裤,五个裁缝做的确良白衬衫,五个做卡其布前开衩高腰裤子,分配均匀合理。
    肖姨在布匹前算布料,宝红则在另外一件敞开的门面店挂衣裳,并且接待客户。
    “肖姨。”闻青喊一声。
    肖姨、宝红赶紧迎上来。
    “外面下雨了?”肖姨问。
    宝红赶紧去拿毛巾让闻青擦头上的水。
    “嗯,下的小,不大。”闻青接过宝红递过来的毛巾,擦着身上点点水迹问:“肖姨,你在干什么?”
    肖姨把本子递给闻青看:“闻青,这是我们剩余的布料,我刚才算了一下,按照我们每天用料来说,现在这些布料只够用的星期三就没有了。”
    闻青接过本子看了看,确实如此,然后说:“那再买。之前我们买布料的那家是不是说过,如果买的多,他给打对折。”
    “可是他们说要买五百块钱以上。”肖姨说。
    闻青立刻掏出六百块钱说:“买六百块钱的。”
    肖姨吓了一跳:“真的买?”
    “嗯。反正会一直用。”闻青说。
    若是以前,肖姨一定会劝闻青不买这么多,但是这次闻青做的卡其布高腰裤子如此好卖,她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于是此时完全无后顾之忧便要买了。
    肖姨拿到钱后,准备一会儿就去打电话,让人送布料过来,然后她以朋友的身份问闻青:“闻青,你身上的钱该花的差不多了吧?”
    闻青笑:“钱赚的就是留着花的。”
    “这星期生活费有吗?没有我这儿有。”说着肖姨就要掏自己的钱,闻青连忙阻止:“我有,我有。”
    “真有?”
    “真有。”
    肖姨这才不强求,接着和闻青说了一下刚才就有五六个裁缝来应聘了,闻青给出了建议,然后让肖姨自己做主,人品好,衣裳做好这两个是重中之重。
    肖姨点头。
    闻青说了几句之后,拿着去四叉路口等公交车,宝红嘻嘻哈哈地说要送闻青到四叉路口。
    等到宝红回来时,一脸的不敢置信。
    肖姨问:“宝红,怎么了?”
    宝红抬头看着肖姨说:“肖姨,你知道吗?闻青姐说‘肖姨裁缝店要倒闭了’是她传的消息。”
    肖姨一愣。
    “居然是闻青姐传的。”宝红说。
    肖姨当即反应过来,不由得想对闻青竖大拇指,这下整个转型事件都解释清楚了,怪不得闻青从头到尾都是淡定从容的样子,原来她什么都知道。
    肖姨暗暗惊叹,这次转型成功,不但是闻青用实力,她更懂得利用所有对自己不好的言论。比如这次逢青制衣开业,汤权给的排场,成功扭转了纪家事件的负面影响,现在望成县的人一提闻青,都是她多么有能力,自然而然地就说纪家人如何如何不堪。
    可以说,闻青不费一字一句,用行动,用事实说话,让望成县的人对她另眼相看了。
    还有对对面裁缝店的打压……
    肖姨再看向如此只有上了年纪才去的对面裁缝店,已经冷清无比了,肖姨不由得惊呼出声:“闻青太厉害了!”
    “啥?”宝红问。
    肖姨转头正色说:“宝红,闻青这事儿,你可别乱说,只有咱们俩知道,她这是为咱们好,没有闻青,咱俩连饭都吃不上。”
    “好,我知道了。”宝红被肖姨的严肃镇住。
    此时,闻青已经坐上了公交车,因为下了场雨,公交车行驶的速度慢了些。
    闻青转头看向被雨滴飞花的车窗,下雨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就这两天大家应该就会收起夏季的衣裳,至少短袖的衣裳都会收起来了,半截袖的可能要等等,长袖的要到下个月月中。
    也就是说,短袖的衣裳应该不会有人再买了。
    半截袖的很少人买。
    所以,章方方裁缝店生意会空前的差,因为章方方店里主打的两套衣裳是她给汤权制衣厂做的夏季款。
    而现在已经到了秋季,并且很快就会入冬。
    从另外一方面讲,闻青想了想,她应该加快出活儿的速度,怎么出活儿快呢?
    闻青这么想着,就到了市公交车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