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第23节

    “好好好。”汤权挥手,让他们各自忙着,接着喊道:“朱师傅,叶师傅,你们过来一下。”
    这时,缝纫机前两个灰衣男人走过来,胖点的是朱师傅,瘦点的是叶师傅。
    “汤总上午好啊。”二人说。
    汤权笑着面对二人:“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新请的制衣顾问闻青。一会儿,她会和你们一起讨论做新衣裳的事儿。”
    制衣顾问?
    朱师傅、张师傅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望着闻青,闻青穿着格子上衣,扎着清爽的马尾,脸蛋白白净净还带着点点的婴儿肥,眼睛水汪汪的,十分好看。
    不过,这个制衣顾问分明就是个孩子样啊,还制衣顾问?汤权制衣厂效益太差,差的汤总脑袋都不灵光,病急乱投医了吗?
    汤权笑着介绍:“闻青,这是我们汤权制衣厂的两位老师傅,朱师傅,叶师傅。”
    闻青先笑着先问好:“朱师傅好,叶师傅好,我叫闻青,请多多指教。”
    闻朋有一样学一样,学着闻青的样子,向二人问好。
    反倒是朱师傅、叶师傅对闻青的态度冷冷淡淡,懒洋洋地应一声,似乎很看不上闻青。
    汤权些许尴尬,在中间说了些寒暄的话,缓和气氛。
    闻青从始至终面色淡然。
    闻朋察觉到朱师傅、张师傅的态度,心里不舒坦,直想拉着闻青走。
    闻青伸手摸摸他的小脑瓜,示意他稍安勿躁。
    “好了,既然大家都认识了,那么我们说说做衣裳的事儿,好吧?”汤权从公文包里掏出闻青的画稿,走向制衣台。
    闻青伸手示意朱师傅、叶师傅先行。朱师傅、叶师傅极不情愿地走到制衣台,看所谓的“画稿”,闻青和闻朋随后,并且站在最边角。
    朱师傅、叶师傅扫了闻青一眼,这小丫头真有礼貌,态度上的那点冷淡微微松动。
    当他们看到汤权展开的画稿时,愣住了。
    “这是闻青画的中号圆领衫、短袖、长裤、七分裤,女款同一系别的不同种类。两位师傅你们看一下,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汤权自己十分满意。
    朱师傅、叶师傅是老裁缝,技术、眼光一顶一的高手,但凡给个样子,就能做出一件一模一样的衣裳,边边角角都能计算相当准确,对衣裳的眼光也非常独到。唯一缺乏的是创造力,他们看样能做衣裳,做的非常完美,但是凭空做衣裳,他们做不出自己满意的衣裳来。
    汤权曾多次拿出衣裳样稿,都被二人否决,那些样稿不是太超前,就是太保守,根本让人产生不了购买欲。
    但是,眼前的这同一系列的衣裳十分不同,它符合现时代主流特点,又有自己的特色,仅看样子,就能将女人的身段含蓄地表露出来,令朱师傅和叶师傅眼前一亮,准确地说,是惊艳。
    “这、这是她画的?”朱师傅问。
    “没错。”汤权又翻了几页画稿,画稿中不但有衣裳的细节图,连材质、比例都有注释,详略得当。
    朱师傅、叶师傅惊愕不已,二人不由得转头看向对方,似乎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肯定,继而转头第一次打量闻青。
    闻青今天穿的是蓝红相间格子棉布短袖,袖子到胳膊肘处,袖脚处有个白色的圆形小扣子,干活的时候可以解开扣子,将袖子往上翻,十分方便。再看她的裤子,黑色确良布的七分裤,裤脚微微收紧,脚下穿的是扣带晴伦布凉鞋,既不太露脚趾脚面,又十分清亮。
    整个看上去朝气蓬勃,并且大方得体。
    朱师傅、叶师傅看完怔了怔,接着异口同声地问闻青:“你身上的衣裳在哪儿做的?”
    闻朋不高兴地接话:“我大姐身上的衣裳是我大姐自己做的,在哪儿都做不出来!”
    “那这衣裳样子哪来的?”二人又是同时问。
    “我大姐自己画的!”闻朋又抢先回答,刚才他们对闻青的态度,就让这小家伙不开心。
    “和大人说话要有礼貌。”闻青对闻朋温声说,心里却为闻朋能够维护自己而开心。
    闻朋低头不作声。
    朱师傅、叶师傅闻言满脸震惊,自己画衣裳,又自己做出来,并且做的这么好,细节之处又那么体贴周到。这、这、这个小孩,不对,这个小姑娘太有能耐了吧?
    “朱师傅、叶师傅,怎么了?这画稿你们又不同意?”汤权故意问,看二位师傅的表现,他已经知道,闻青入了他们的眼。
    “不、不、不。”朱师傅、叶师傅连忙说。
    “这画稿很合适,很合适。”朱师傅迭声说。
    汤权顿时得意。
    “合适就好。”闻青一如初时那样,温和谦逊。
    朱师傅、叶师傅顿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人家小姑娘身怀高超能力,一直谦和有礼,他们两个一大把年纪了,竟然这般瞧不起人,真是……想想都脸红,他们也确实脸红了。
    “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出样的事儿吧。”闻青看向汤权说:“正好有些问题,我还可以请教一下朱师傅、叶师傅。”
    “不不不,我们向你请教。”朱师傅一改刚才冷淡的态度,对闻青敬了三分。
    “对对对,是我们向你请教。”叶师傅在旁附和。
    闻青是真心敬重二位,连忙说道:“不不不,朱师傅,我只是侥幸做了件衣裳,入了汤总的眼,你们多年的经验和功力,才是值得我多加学习的地方。”
    “不不不,闻顾问,你是有大才能的,我们没啥子本事。”
    “朱师傅你别这么说。”
    “……”
    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闻青敬朱师傅、叶师傅有手艺有经验有眼光。
    朱师傅、叶师傅明白闻青是功力了得,又加上她面对他们的不屑,不但不恼,反而仍旧谦逊处之,让二人又臊的慌,又钦佩不已,小小年纪就这般了得。
    汤权在一旁看着笑,学着闻青的样子,摸着闻朋的小脑瓜,说:“你大姐好样的。”
    闻朋一脸骄傲:“那当然。”以前他是不喜欢闻青,现在可喜欢可敬佩了。
    “好了,你们也别互相奉承了,我们开始讨论一下,先出个衣裳样子,怎么样?”汤权适时开口。
    “行,行,行。”朱师傅连连应声。
    闻青:“好。”
    朱师傅、叶师傅二话不说凑到画稿前,仔细看起来,并小声讨论着,时不时询问着闻青,然后再赞成地点。
    闻青如实回答,并提出疑问。
    朱师傅、叶师傅到底是多年的老裁缝了,经验丰富,见识广博,回答的也让闻青心服口服,对二人是肃然起敬。
    同时闻青灵活的大脑,别出心裁的设想,又让朱师傅、叶师傅赞赏不已。
    三个人算是对了彼此的胃口。
    接下来三人对着两块布料,开始折叠、画线、画点、讨论、下剪刀……,一旁观看的汤权连连点头,暗暗想,自己一百块钱请个顾问,真是太值了。若是以后将闻青纳为已用,汤权制衣厂一定发展迅速,就是不知道闻青愿意不愿意。
    “我看,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儿,下午,我和叶师傅先试着做两套,闻青你下午也不用过来,等我们今晚做好成品衣裳,明天早上你再来看一下就行。”朱师傅说。
    闻青笑着点头:“那就麻烦朱师傅和叶师傅了。”
    “是我们麻烦你了。”
    正巧此时也到了中午。
    汤权提议要请闻青、闻朋吃饭。
    闻青没同意,表示自己在市里还有事儿,就不吃了。
    “那等你们忙完,我送你们回县城。”汤权说。
    “不用了,汤先生。”
    “别汤先生汤先生了。”汤权笑着说:“以后叫汤叔叔就行了,我这年龄你叫我一声叔叔不为过吧?”
    闻青也没拒绝,笑着:“行,汤叔叔,你忙吧,我弟弟刚才说没坐过公交车,一会儿我们办完事之后,我带他坐公交车就行了,就不打扰你了。”
    “那行。”汤权笑着说:“明天我再去接你。”
    闻青、闻朋这才和汤权告别,离开汤权制衣厂。
    二人刚一走,朱师傅、叶师傅走过来。
    “汤总,你从哪儿找的这么厉害的小丫头?”朱师傅问。
    汤权笑着:“缘分吧,在医院不小心碰到的。”
    “这下咱们制衣厂有救了。”朱师傅说。
    汤权暗暗点头,确实,看来他的大头鞋保住了,不用当二手车卖了。他望着闻青、闻朋的背影松了一口气。
    闻青、闻青出了制衣厂后,直向南州市市中心走。
    如今的南州市仍处在刚发展中,马路四周还不是高楼大厦,而是高矮不同的楼房、平房和瓦房,马路两旁涌现出了不少私人店面,马路上也偶尔跑过拉达、波罗乃兹、菲亚特126p这样的小汽车,闻青还看到了一辆桑塔纳,看来南州市开始冒有钱人了。
    “大姐,咱们去哪儿?”闻朋问。
    “先去吃饭。”闻青回答。
    “吃啥?”
    “你想吃啥?”
    闻朋不说话,他当然想吃肉了,但是肉太贵了,然后指着一个胡同里说:“那边有卖大白馒头的,大姐,咱们买两个吃吧。”
    闻青怎么会让闻朋啃馒头,她恨不得一下把闻朋给养的白白胖胖的,因此她找了一家国营饭店,点了一份涮羊肉,一份菜汤面。
    羊肉汤标价三十分钱一份,也就是三毛钱一份,里面就是大白菜、粉丝、几片羊肉外加几块羊骨头,味道却是正点。
    菜汤面标价十五分钱一份,也就是一毛五分钱一份,一小撮白面面条上放了些菠菜、葱花和油豆腐等,清白相交,很是好看。
    “大姐,这好贵吧?”闻朋小声问。
    闻青笑:“今天姐赚了一百块钱,请你吃。”
    “一百块钱?这么多?”
    “嗯,所以放心吃吧。”闻青温柔一笑。
    闻朋开心极了。
    二人话毕,服务员就送上了羊肉汤和菜汤面。闻青把羊肉汤推给闻朋,又将自己的菜汤面中的一半面条拨给闻朋。
    闻朋直说自己吃面,让闻青喝羊肉汤。
    闻青说自己不喜欢吃羊肉,坚持让闻朋听话,于是闻朋捧着大碗的羊肉汤,配着白面面条,呼哧呼哧吃起来,别看闻朋个小人瘦,饭量极其大。
    不一会儿,羊肉汤就见了底。
    闻青问:“吃饱了吗?”
    闻朋一脸幸福的笑容:“吃饱了,我从来都没吃过这么饱过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