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第97节

    赵彩凤瞧见杨氏那一脸羞红的样子,也知道今晚她和钱木匠之间,肯定有着某些质一样的飞跃。赵彩凤便笑着道:“娘啊……钱大叔这么大老远的,靠近年关还来给我家修房子,我瞧着他这回没准想通了呢!”
    杨氏听了这话,越发就脸红了起来,一边往里头走一边道:“你别乱想,这种事情人家不说,我们也不好问的。”
    赵彩凤便故意道:“那不如娘你明天问一问的好?这要是有个定数,那过年就不用回去了,人多热闹呗。在过几天相公也要从书院回来了,再把我婆婆和阿婆、宝哥儿都接出来,一大家子不好吗?”
    杨氏也知道赵彩凤脑子好,看来是没办法瞒得过她的,只悄悄抬眸看了赵彩凤一眼,拉着她的手,支支吾吾道:“彩凤……我……我跟你钱大叔……”
    杨氏说到这里,脸皮已经涨的发麻了,只不知道如何开口。赵彩凤见杨氏这样吞吞吐吐,就觉得**不离十了,只笑问道:“是不是成了?”
    杨氏只稍稍点了点头,连忙开口道:“先别跟弟弟妹妹说,我……我心里也乱的很。”
    杨氏虽然平时温良贤淑惯了,可遇上这个事情,还是有些乱了方寸,赵彩凤瞧她那样子,倒是有几分情窦初开的样子,只笑道:“娘你别着急,好好理理顺,钱大叔看着就不是不靠谱的人,若是他真的应了你,必定不会骗你的。”
    杨氏听赵彩凤这么说,也只稍稍放下心,又想到雪地里的那一场敦伦,只羞的脚趾头都要勾起来了。
    赵彩凤哪里只到,杨氏和钱木匠这把年纪了,还玩的那么火热,大雪的天气,就已经把事情给办了。
    第二天一早,杨氏依旧一早就起了,院子里的雪已经堆得一尺高,赵彩凤昨晚冻得一宿没睡好,一想起今儿还要去八宝楼商议事情,便也只能从被窝里头爬起来。
    赵彩蝶昨晚睡的早,这会儿已经在院子里玩雪球,钱木匠做了一个竹蜻蜓给她,她一边玩,一边追着竹蜻蜓跑来跑去。
    赵彩凤洗漱完了出来,钱木匠见了,还是跟往日一样喊了她一声彩凤。赵彩凤也只和往常一样喊了钱木匠一声钱大叔,看来一切还如往常一样。
    钱木匠便低下头,开始锯手里的木头,杨氏再灶房里头喊了大家伙进去吃早饭。
    赵彩凤看了一眼贴在灶房里头的年历,用手指点了几下,只开口道:“娘,再过三天就是腊八了,相公要回来了。”
    杨氏闻言,只笑着道:“那感情好,我前一天晚上多泡一些豆子,煮腊八粥给你们喝。”
    赵彩蝶只舔了舔嘴唇,小声道:“彩蝶最喜欢吃腊八粥了。”
    赵彩凤听了,只笑着道:“小乖乖,你又从哪儿学来的这是?去年腊八你还只会吃奶呢!”
    杨氏给钱木匠添了一碗小米粥,摆上了一篓子的窝窝头,赵彩凤饭量小,喝了小米粥只吃了小半个窝窝头就饱了。杨氏知道她今天要出门,只嘱咐道:“晚饭前回来,我今儿要去店里头帮忙。”
    赵彩凤回房里取了一块长条子的围巾把自己裹了起来,听见杨氏的嘱咐,只又进门道:“放心吧娘,我就是和黄老板商量下事情,用不着多少时间的。”
    杨氏见赵彩凤火急火燎的出门,只又跟了出去道:“你路上小心些,外头路滑!”
    赵彩凤只朝着杨氏挥了挥手,示意她回去。
    这是赵彩凤来到古代之后遇上的第一场雪,它把无情的严寒带到了赵彩凤的身边。若不是吃了那两个多月的中药,这会子赵彩凤怕是只能躲在被窝里头发抖。赵彩凤呵着寒气,裹上了围巾依旧缩着脖子往外走。吕大娘见了,只开口道:“彩凤,你这脖子里裹一块布这是做什么呢?”
    赵彩凤只兜着头,一边低头暖手一边道:“外头风大,当当风而已。”
    吕大娘见了,只笑着道:“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这么怕冷呢,来我这炉子边上烤烤火吧?”
    赵彩凤也不想这么怕冷的,可想想自己,一念之间从一个处处暖气,四季如春,出门就可以打的的地方,来到了这个滴水成冰,家里穷的连炭火都要省着烧的地方,她容易吗?
    以前穿羽绒服,赵彩凤只觉得自己臃肿,现在她真想捉几只鸭子来,把毛拔了自己缝一件。可再想一想,似乎也没有啥可行性。古代的面料都是织布机织的,缝都比较大,这羽绒就算揣在里头,只怕过不了几天就全跑光了……
    赵彩凤脑补了一下自己浑身冒鸭毛的样子,决定自己还是乖乖的,等空的时候再做一件棉袄穿上,要是被人知道自己穿越了过来最后却是被冻死的,也确实有点丢穿越女的脸面。
    ☆、第217章
    昨天商定了改革方案,今天八宝楼就关门停业了。赵彩凤去八宝楼的时候,黄老板的马车已经停在了门口。谢掌柜的见赵彩凤来了,只亲自迎了出来道:“小赵来了啊,东家已经在里头等着你了。”
    二楼黄老板平时办公的书房里头,早已经烧上了暖炉。黄老板沏了一壶茶,开着半扇窗户,站在那边看着长乐巷里头白皑皑一片的雪景。黄老板听见有人推门进来,只转身看了一眼,见是赵彩凤来了,伸手将那窗户给关上了,将一室严寒挡在了屋外,只笑着道:“我昨晚回去想了一宿,觉得这事情得办得快一点,咱今儿就商量一下,要买什么东西,你尽管开了单子出来,我今天就派了伙计出去,把能买的东西都买回来。”
    赵彩凤也只点头称是,只拧眉想了想,开口道:“东家,那这样,我说东西,你先记下来,咱再讨论这东西要不要买!”
    黄老板只点了点头,伸手在桌上已经凝固的砚台里头加了点热水,赵彩凤瞧见边上有墨,只驾轻就熟的就磨了起来。黄老板见了,只笑道:“小赵这磨墨的手艺倒是不错,大抵是以前经常和宋举人红*袖*添香吧?”
    赵彩凤想起宋明轩来,脸颊微微泛红,他这一去就是两个多月,原本说好了会回来瞧一瞧的,可没想到他那个老实性子,只怕是念书念呆了,居然这么长时间也没回来过,想想也真是让赵彩凤气愤的很。
    赵彩凤只羞涩道:“东家又开我玩笑,我可不耐烦看着他念书,磨玩了就丢开了。”
    黄老板见墨磨得差不多了,只铺好了纸张,蘸饱了墨水等赵彩凤开口。赵彩凤在房里走来走去,细细思索了片刻,只缓缓开口道:“铜锅五十口、木炭一百斤、花生、芝麻、各十斤、全羊两头、肥牛三十斤、白菜一百斤、土豆一百斤、蒜头十斤、香菜十斤、藕片、笋干各十斤、木耳、香菇个五斤、猪一头、鸭血、毛肚、鸡翅尖、鸡蛋、鹌鹑蛋……”赵彩凤巴拉巴拉的,只把平常她在海底捞最喜欢吃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除了那些海鲜和滑类的东西没有说,其他的几乎全部列在了单子上。
    黄老板看着这满满的一页纸,只一个个打勾确认,最后问赵彩凤道:“这猪一头,要怎么才能下到锅里头去呢?”
    赵彩凤见黄老板那一副不耻下问的表情,只笑着道:“把猪肉做成蛋饺、菜肉丸子、狮子头,这样就可以下在锅里吃了。其实直接买猪肉就可以,猪头似乎也没有什么用。”
    黄老板听了,只茅塞顿开,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菜肉丸子很好吃。”
    黄老板不愧是熟悉业务,只拿着算盘算了一下,也已经粗略的估计出了这些东西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只拧眉想了想,喊了伙计上来,把订下来的单子递给了他道:“这些东西,只让谢掌柜出去下单,五十个铜锅要快,若是一家凑不齐,就多找几家,务必两天内给我弄出来。”
    那伙计一个劲点头,看了一眼这单子上密麻麻的东西,大白菜一次买一百斤……东家是疯了不成?留着过冬?不过作为伙计,他也没啥发言权,只乖乖的拿着东西走了。
    黄老板目送那伙计下楼,从书桌的抽屉里头拿出一张叠好的纸,推到赵彩凤的跟前,开口道:“小赵,这是我昨天答应你的,一层的分红,从今天起,这八宝楼没赚十两银子,里头就有一两是你的。”
    赵彩凤翻开那契约看了一眼,只笑着道:“东家果然是个讲信用的人,像我们这样的穷人,想着到城里发家致富,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天上没掉馅儿饼的事情,我也是不得已的。”
    赵彩凤还没说完,黄老板就招手示意她坐下,只开口道:“我欣赏正经做生意的人,不喜欢那些不劳而获的,你想法子让八宝楼起死回生,这些都是你应得的。”黄老板说完这些,只又拧了拧眉头,继续道:“只是,有时候胳膊拧不过大腿,要是我们这一招还是没能繁反身,那我给你这东西,不过也就是一张废纸而已。”
    赵彩凤这下也好奇了,虽然她知道京城里龙蛇混杂,但是很多事情在明面上做的还算干净,听黄老板这么说,只怕那个对手肯定是相当不简单了。
    “东家,有件事情,也不知道我当不当问,就是你昨儿和谢老板提过的那个府上,也不知道是京城哪家府上?”像赵彩凤这样的平头百姓,进了京城才知道京城有着满地的富豪,可富豪和富豪之间,总也有些实力差距的,况且听说宋明轩这一次的考题就是削爵,这么说这些侯门公府的,少说也应该稍微避些嫌才是。
    黄老板见赵彩凤这么问起了,也不瞒着她,只开口道:“这一条永乐巷,有一半的铺子都是诚国公府的,前几年诚国公府银根吃紧,买了不少铺子,我这铺子就是那时候入手的,如今的世子爷想要收回去,正巧前一阵子出了那小马儿的事情,抓了诚国公府的六爷,那小顺子又是我们店里的人,我只放了他回去避一避,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这个事情,记恨上我。”
    赵彩凤听黄老板这么说,顿时就明白过来了,看来那诚国公府,当真是京城一霸,上次小马儿和贩卖人口的事情才没过几个月,就又开始出来做坏事了。
    赵彩凤见黄老板脸上还带着几分郁色,只开口道:“放心吧东家,这天底下做不完的生意,接不玩的客人,他们走他们的阳光道,我们走我们的独木桥,你放心吧,我保证这火锅店的生意不会差的。”
    黄老板见赵彩凤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也顿时就多了几分信心。
    赵彩凤只开口道:“东家,不过做了火锅生意,除了徐大厨以外,还有两个厨子东家打算怎么办?”
    这火锅店不炒菜,厨子自然就用不着了,黄老板被赵彩凤一提醒,也只想了起来,便差人把黄大厨子和石大厨都喊上了楼,把这八宝楼要改成火锅店的想法同两人说了一下。
    两人也都是店里头的老伙计了,听了这话,大约也知道了黄老板的意思,脸上顿时就难看了几分。
    那黄大厨想了想,只开口道:“东家,我家祖上做豆瓣酱特别好吃,东家要开火锅店,总也要蘸酱料的,我不说别的,这调酱料的本事还是有的,东家就当我在这边调酱料吧!”
    石大厨见黄大厨有了去出,也急了,也只跟着开口道:“东家,我刀工好,吃涮菜可不像咱以前炒菜,一个白案就够了,我瞧着胡师傅一个人未必能应付的来,东家要是留我,我就跟着胡师傅一起做菜案子。”
    这两人也都是八宝楼干了十几年的老伙计了,黄老板见两人都这么说了,自然也不好意思辞了他们,眼看着就是年底了,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丢了饭碗。
    黄老板只点头道:“行吧,那这酱料的事情就交给老黄了。菜案子就老石和老胡关着,今儿铜锅一回来,我请你们吃第一炉火锅!”
    赵彩凤只笑着道:“东家,要是铜锅和炭火这两天都能到位的话,我们就赶在腊八开业,到时候多写一些单子让伙计们上街头发一下,咱搞一个开业酬宾活动。”
    “开业酬宾?”黄老板只拧眉看了赵彩凤一眼,很显然自己是个规规矩矩的生意人,以前肯定没有搞过类似的活动。
    赵彩凤只笑着道:“开业酬宾呢,就是刚开业的时候,给客人一些优惠,咱不直接打折扣,做一些抵用券,盖上八宝楼的章,消费满三百文,送一张抵用券,抵用券相当于三十文,等下次客人再来消费的时候,满三百文就可以少付三十文的银子。”
    黄老板听了,只好奇问道:“彩凤,照你这个算法,那咱不是把客人给套牢了啊?要是他不再来,那你说的那个抵用券不就没用了?”
    “做生意不就是要把客人套牢吗?东家,以前你用八宝楼的招牌八宝鸭套牢客人,现在招牌没了,当然要想别的法子,继续套牢客人了,不然的话,这生意怎么长久呢?”
    黄老板只啧啧称奇道:“彩凤,你是怎么想到这办法的,要这么一来,那肯定很多人愿意再来,不过这菜价我倒是得好好算算,要把这个抵用券也算去成本里头。”
    赵彩凤只笑着道:“东家,一般收到这抵用券的人,也不会个个都当回头客的,所以大概的概率在八成左右,一桌只能用一张抵用券,这样规定死了,东家也好算成本。”
    黄老板只一个劲点头道:“这办法倒真是不错,只是……要是一开始没有客人来,那咱又应该怎么办呢?”
    赵彩凤只蹙着眉头想了想,以前这八宝楼是做正统淮扬菜的,价位稍高,现在做火锅生意,按道理平均消费水平应该是下降的,但是在长乐巷这个地方,来的都是有钱人,价格还是能标上去的,看来还是得走海底捞、澳门豆捞这一类的中高档火锅路线。
    赵彩凤只灵机一动,开口道:“东家,开业那天,就向路人免费发送抵用券,我就不信没人贪这个新鲜和便宜,只要他们吃上了隐,咱就不愁没生意做!”
    ☆、第218章
    说干就干,赵彩凤当天就和黄老板设计了一个抵用券的款式,画出了样稿,还加了防伪标志,请刻字先生务必能在两天之内刻出来。到第二天晌午,从城东那对夫妻那里订购来的第一批火锅底料也到了店中。黄老板亲自下楼验了货,尝了味道,把银子结了,只让他以后每两天送一次底料,若是店里有不够用的,就临时派人再去他那边拿。
    谢掌柜亲自点上了炭火,包间里头设了一席,温了热酒,请了店里头的两位大厨,还有赵彩凤,一起吃这重新开业前的第一顿。
    黄大厨用新鲜的花生、芝麻,加上他家祖传的豆瓣酱调制办法,调制出来的酱料真是超级美味。赵彩凤只吃了几口,便一个劲的称好,比起在海底捞她每次莫名其妙调出来的黑暗料理感觉也好很多。
    石大厨刀工惊人,羊肉卷切的薄而不断,一片片卷的刚刚好,堆成一座小山一样,真是让赵彩凤叹为观止。赵彩凤深深的发现,在古代这样的社会,拥有一门过硬的职业技术,是多么的重要。
    众人吃着火辣辣的火锅,个个欢声笑语,黄老板难得心情好,让外头的伙计们也凑了一桌,只笑着道:“大家努力一把,争取让咱们八宝楼的生意就像这个碳锅一样,越来越红火!”
    伙计们都清闲了一阵子,难得又要紧张起来,顿时都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到了下午,刻字先生刻的抵用券专用章也刻好了送了过来。赵彩凤在红墨印泥里头蘸了一下,在纸头印出几个字来:“凭此卷可抵铜钱三十文,消费三百文可用。”下面是八宝楼三个大字。黄老板看了一眼,红字虽然明显,但是印章盖在上面,还是觉得小了写,不够一目了然,最后决定让谢掌柜的先抄几张出来,然后再盖上抵用券的红印。
    谢掌柜字写的一般,盖上了红印也能看,赵彩凤看着谢掌柜这一般般的字迹,就想起了宋明轩来。他那一笔的蝇头小楷,就跟字帖上刻下来的一样,若是让他抄上个几十份发出去,那些识货的年轻公子们看了,顿时就会觉得这逼格就高了起来。
    赵彩凤拿着抵用券发了半日呆,才想起来明天就是宋明轩放寒假的日子了。
    古代没有明显的寒暑假之分,但是过年期间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回家,所以书院也就不留学生在那里了,过了腊八,除了一些路远在京城没有亲戚的学生还会留守在书院,大多数人都卷起了铺盖回家过年。这假期一直要放到正月十七,元宵节后的两天。
    赵彩凤前几日去刘家找钱喜儿的时候,就听说了他们腊八要放假的事情,因为刘八顺和宋明轩都没回过京城,所以刘家派了下人,给他们送过几次东西,赵彩凤也又做了新的棉袄托刘家的人送了过去,刘家人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封信给自己,上头居然是一副自己的画像,虽然只是黑墨线条,但看着还真有七八分像的。
    赵彩凤见了那东西,也不好意思怪宋明轩了,至少人家心里头还想着自己呢,不然也不会巴巴的托人把这个带回来。
    第二天正是腊八,却是这几日难得的好天气,一早外头就升起了明晃晃的太阳,地上的积雪已经化的差不多了。赵彩凤在被窝里头翻了一个身,就听见外头有钉钉锤的声音。
    杨氏从灶房里头出来,只招呼钱木匠道:“她叔,去里面吃些腊八粥吧。”
    钱木匠低着头应了一声,抬头看杨氏的时候倒是略有些不好意思,只点了点头,放下手里的锤子往灶房里头去。杨氏便跟在他身后,走到赵彩凤门口的时候,只敲了敲房门道:“彩凤,要是醒了就起来吃腊八粥吧。”
    赵彩凤只应了一声,人却还窝在被窝里没动。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赵彩凤花银子给家里每个房间都添了一个炭盆,昨晚她烤着炭盆睡觉,总算是睡了一个暖和的觉。这会儿炭盆早已经灭了,所以除了被窝里,外头又是冷飕飕的一片,赵彩凤想起这个就没有勇气爬出被窝。
    在被窝里和被子决斗了良久,赵彩凤才忍不住裹了棉袄起身,下身穿着臃肿的棉裤,因为个字不高的原因,瞧着就像一颗中间捆了一道绳子的糖果。幸好这房里没有穿衣镜,不然赵彩凤见了自己这幅样子,铁定是不肯出门的。
    化雪的天气特别冷,赵彩凤穿好了鞋袜,走到太阳底下晒了晒,也只有在太阳底下,才能有一丝暖融融的感觉。
    今天是八宝楼转型后第一天营业,赵彩凤只宣布晚上一家人去八宝楼里头吃一顿。杨氏只拧眉道:“你带着你叔还有弟妹们一起去吧,我还要去你姥爷店里头帮忙。”
    赵彩凤只开口道:“不然让姥爷今天早点打样,八宝楼那边关门晚,如今开的火锅店,主营宵夜,至少要到子时才关门的。”
    杨氏正还要推辞,却听钱木匠道:“我戌时过去接你们。”
    杨氏本就是贤良淑德的女人,一切以男人为中心,那日和钱木匠交心之后,心里早已经认定了他,听他这么一开口,也只低下了头,小声道:“那,我一会儿去店里,跟我爹娘说一声。”
    赵彩凤只偷偷的瞟了两人一眼,怎么有一种钱木匠要见岳父岳母的感觉了。赵彩凤只低头笑了笑,小心翼翼的喝着暖融融的腊八粥。
    吃过了早饭,杨氏和赵彩凤一起出了门,两人一同走到了巷口,正要分道扬镳的时候,杨氏只回身道:“一会儿你要是有空,去杜家接一下你弟弟,今儿是腊八,他们族学那边大约也要放年假的。”
    这几日赵彩凤忙得晕头转向的,早就把这事情给忘了,只拍了拍脑门道:“差点把这事情给忘了,我去店里头看一眼,就去杜家接人去。”
    杨氏见赵彩凤记下了这事情,才放心往广济路那边去了。
    赵彩凤到八宝楼的时候,外头早已经张灯结彩的,一幅重新开业的热闹景象,黄老板特意请了一个舞狮队,在八宝楼的门前表扬,引得往来的百姓都争相观看,这时候伙计们则纷纷出动,把一份份盖章的抵用券送到了那些围观的百姓手中。
    老百姓从来不知道这世上还有白送银子的事情,只一个好奇问道:“你这抵用券,真的能当银子花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