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第68节

    号舍外是潇潇夜风,头顶上是一轮十五满月,宋明轩只看了一眼那明月,心道也不知道这会儿赵彩凤在干什么呢?是不是也像自己这样,看着月亮,想着对方呢?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不会说,昨晚放了防盗居然没有设置时间……………………于是= =咳咳
    ☆、第152章
    赵彩凤这时候可没心思想宋明轩呢,一家人都围坐在客堂里头的方桌前头,堆着八宝楼送来的这一桌子菜,表情复杂的看着赵彩凤。
    原来萧一鸣果真去八宝楼订了一桌的团圆宴,送到了赵彩凤家,可他又是一个不走心的人,也没具体考虑赵彩凤家有几个人,听说八宝楼推出了全家团圆套餐,就订了一个豪华版的过来,结果这一桌子的菜简直吓坏了从乡下出来的杨老太夫妇。
    杨氏之前只觉得萧一鸣可能动机不纯良,如今见了这样的阵势,越发就确定了起来,她怕自己说什么说漏嘴了,便只笑着道:“早知道今儿萧公子会送这么多东西过来,我和你姥姥也不用买那么多菜了。”
    赵彩凤这时候也是一脑门的黑线,总有一种自己被土豪给傍上了的错觉,可一想起早上萧一鸣说的那些话,他分明是已经快要成亲的人,而自己也算半个有家室的人了,古代规矩森严,料想一定是自己又多想了。赵彩凤只把脑子里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给撵出去了,笑着道:“姥姥、姥爷,钱大叔,你们快吃呀,这么多好吃的,不吃岂不是浪费了。”
    杨老太平常就是一个想得多的人,见了这满桌子的菜,也是一肚子的心思了,哪里还吃得下去,只笑着道:“这送菜的人也太客气了,明轩又不在家,只有彩凤一个还送这么多的菜过来,这要是我们没过来,彩凤一个人还不得吃上十天半个月的?”
    杨氏听了这话,也觉得脑门上汗涔涔的,只笑着道:“娘,你不懂那些有钱人家公子哥的想法,总是出人意料的很,既然菜已经送来了,那咱就吃吧。”
    这时候只有赵文一个人不表发意见,坐在赵彩凤的边上一个劲的吃了起来。赵彩凤看着赵文开开心心不心烦的样子,也受到了感染,只笑着道:“对对,吃吧吃吧,都送来了,那咱只有把这些吃光了,才不辜负萧公子的一片心意了。”
    众人见大家都举起了筷子,便也开始吃了起来。杨氏怀着心事,便没多话。钱木匠又是一个闷葫芦,自然也是闷头吃饭的。倒是杨老头今儿心情不错,拿着酒碗和钱木匠喝了几杯,打开了话匣子,所以这一顿饭吃下来,倒也显得热闹了。
    大家吃完了晚饭,送走了钱木匠和赵文,杨老太夫妇累了一天了,杨氏只安顿他们先睡了。赵彩凤在客堂里头收拾东西,杨氏瞧她脸上的气色不好,只让她坐到一旁歇着,自己打了一盆水,在外面院子里洗起了碗来。
    杨氏瞧了一眼赵彩凤,很想把心里的话吐露一下,可是又觉得以赵彩凤这脾气,若是知道了萧一鸣的心思,只怕那个店面是死活不肯要的,这时候杨老头他们已经来了京城,若是店又开不起来,那可怎么是好?杨氏在心里头悄悄的哀叹了一句,终究还是闭上了嘴,只小声道:“彩凤,你先进去睡去吧,明儿一早姥爷说要去集市上买店里的东西,你要是身子好了,就跟着一起去吧。”
    赵彩凤这会儿正看着药炉子,打算等喝过了药就去睡觉,便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也想着快些好呢,不然宋大哥回来了,瞧见我这个样子,只怕也要啰嗦起来了呢!”
    赵彩凤这时候想起了宋明轩来,便越发带着几分期盼,只抬起头看了一眼天际那一轮圆月,蹙眉道:“这秋闱也真是有意思,别的时候不能定吗?非要挑在这中秋佳节,让那些在里头考试,好好的一个团圆节,就这样给破坏了。”
    杨氏听赵彩凤这么说,知道她是想宋明轩了,一想起赵彩凤和宋明轩这会儿感情这么好,她心里也高兴,只又把萧一鸣的事情给抛到了脑后去,笑着道:“再熬过明天一天,后天明轩就可以出来了,明儿我去借一辆小推车,后天一早就去贡院门口等他。”
    赵彩凤只点了点头,笑着道:“喊上钱大叔一起去吧,从贡院回来的路还挺远的呢!”
    杨氏心里虽然也有这个意思,但还是忍不住朝赵彩凤嗔了一眼道:“做苦力的事情,你就想到你钱大叔了。”
    赵彩凤只眨了眨眼睛道:“哪有,我这不就顺口一说,娘你既然这么说,那咱不喊他就是了。”
    杨氏听赵彩凤忽然又改了,只摇头道:“说不过你,喊就喊吧,你钱大叔也不是什么外人。”
    杨氏说完这句话,才稍稍有些懊恼……自己怎么就能说这种话出来呢!杨氏顿时脸颊涨得通红,在女儿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不应该的很。
    赵彩凤瞧见杨氏那涨红的脸颊,知道她正为方才的失言懊恼呢,也不去揭穿她,见炉子上的药滚了,只笑着道:“娘,我喝完药就进去睡了,你也早些休息,明儿还要早起呢!”
    杨氏见赵彩凤没戳穿自己,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心想女儿毕竟是知心的,只笑着道:“那你先睡,我把碗洗好了,锁上院门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赵彩凤的身子就基本上好的差不多了,只是毕竟病了两天,脚底下还有些打飘的感觉,走起路来总觉得软绵绵的,没什么力气。杨氏瞧见她这模样,便心疼道:“你还是在家呆着吧,买东西这些事情,你姥姥姥爷有经验,让他们办去了,再说了,他们两个在京城混的时候,咱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赵彩凤觉得也有道理,毕竟这是古代,并不是专门挑老年人骗钱的现代,况且杨老头夫妇又是生意人,这些事情自然是能办好的。赵彩凤身上没力气,便想着在家多养一养,等明天去接宋明轩去。
    晌午时分,钱喜儿只带了几样糕点过来看赵彩凤来了,原来刘家昨天的团圆宴,也因为刘八顺不在所以显得意兴阑珊得很,越到了最后这几天,大家的心情就都越发紧张了起来。
    赵彩凤请钱喜儿屋里坐了,只问道:“守在贡院门口的人有消息回来吗?”
    钱喜儿知道赵彩凤也关心这里头的人,便没来得及喝茶,只先开口道:“昨儿派人去送了月饼,说是虽然出来的人比前两天多了,但是并没有瞧见八顺和宋秀才,他们两个应该还在里头应考呢,只是我想起昨晚那天气,还是不由就有些担心了,里头又不准带夹衣,全是单衫,这要是冻一宿,也够他们受的了。”
    赵彩凤听了也只能叹息,这八月份的天气也当真是奇怪,前几天还秋老虎一个劲的热,自从下过了那一场雨,整个就冷得跟什么似得了。赵彩凤也不记得那福袋里头有没有治风寒的药,只能祈求宋明轩没给冻着了。
    赵彩凤虽然心里也担心,可是看见钱喜儿那一双紧蹙的眉宇,也只能笑着安慰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等明儿我们早一些过去,若是最后一科不难,没准他们还会提早出来,就算是着凉了,坚持个半天总也行的,回来再好好养着呗。”
    钱喜儿听了这话,才算是放下了一些心,只叹了一口气,又跟赵彩凤闲聊起了别的事情来了。
    却说宋明轩一晚上就把卷子给答完了,反复修改了几遍之后,也觉得没有什么好添加的东西了,见外头太阳不错,便放松了心情,坐在考板上,往外头晒着太阳。
    昨晚虽然没有下雨,可晚上还是冷得很,宋明轩这会儿身上还穿着两件单衣,看着抖抖索索的样子。下巴上的胡渣都熬得黑乎乎的,眼中充满了血丝,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儒雅的样子,倒是像极了流落街头的乞丐了。
    宋明轩只晒着太阳睡了一会儿,透过耳塞还能听见一片擤鼻涕和打喷嚏的声音,好容易挨到了中午,这才起来去巷口打了水,打算把自己清洗一下。
    宋明轩往那木盆里头一看,自己这蓬头垢面的模样把自己都吓了一跳,一双眼圈整个都是乌黑的,就跟从大烟馆里出来的一样,宋明轩自己都看不过去了,只连忙找了一把梳子,把头发重新给梳了梳整齐,烧上了热水开始煮中饭。
    考试到了第八天,大家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脸上的神色也渐渐从一开始的热血沸腾到了现在的一脸麻木。宋明轩看着墙头上挂着的剩下的两块咸肉,只狠下了心思,把肉都丢到了锅里头去了。到了这个时候,考生们都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了,有的人更是几天没闻到肉味了,这咸肉在锅里煮出来的味道,简直就跟长了翅膀一样,简直勾引的人都没办法专心考试了。
    宋明轩这时候已经做完了题目,轻松惬意的很,也懒得顾及别人的死活了,只抱着锅,在自己的号舍里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没过多久,忽然就有两个巡考的走到了宋明轩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考板开口道:“喂,你吃快一点,有人投诉你影响他人考试。”
    宋明轩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这会儿可正好是吃中饭的时辰,哪里有什么好影响的呢?宋明轩瞧见那两个巡考盯着自己锅里的肉看了一眼,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只一个劲的点头哈腰,小声道:“我马上吃完,马上吃完!”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一章还没写完,目标12点之前写完发出来,请大家稍等一下下~~~么么哒
    ☆、第153章
    杨老头和杨老太有十几年没来过京城了,想着两人年轻时候的梦想终于在几十年后实现了,杨老太还觉得有些不可置信。买的碗筷都已经送到了店里头,杨老太打了一大盆的水,坐在后面的天井里头洗碗,瞧着头顶四四方方的一片天空,就想起了以前在永昌侯府做丫鬟的日子。
    杨氏基因不错,就是随了杨老太。古时候选丫鬟大多是为了给少爷们当通房、给姑娘们当陪嫁丫鬟的,所以丫鬟们的长相大多都是又秀气又端庄的。但小厮却不同了,只要力气大,谁管长得好不好看。杨老太嫁给杨老头的时候,也没少人说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了,可当时杨老太的想法很明确,瞧惯了那些姨娘争风吃醋的样子,她就只想和杨老头在一起过安安稳稳的老百姓日子。
    在爱情浓厚的年代,所有的物质困难都不是困难,杨老太毅然回绝了侯府老太太想让她给老侯爷当通房的想法,跟了那时候只是在厨房当帮厨的杨老头。后来杨老头也确实是争气的,没几年就当上了主厨,家里头又存够了银子,所以听说可以赎身的时候,就拿着银子,帮一家人都脱了籍。
    这事情也确实让杨老太的一帮小姐妹羡慕的很,一想到再也不用看主人家的脸色,自己出门过日子,那是一件多么诱惑人的事情啊!但是……想象永远是丰满的,现实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虽然没有遇上天灾,可生了杨振国这样的儿子,也算是**了。
    杨老太看着自己一双操劳成了鸡爪的手指,心里头的苦涩就隐隐约约的冒了出来。如今,儿子没了,两个老人奋斗了一辈子,最后还要靠着外孙女过活。
    杨老太想到这里,就越发的伤心了起来,想起之前自己有几个小姐妹,最后没能守得住,嫁给了老侯爷,如今庶子们分了家,带着老姨娘一起过,这一辈子倒算是熬了过来,如今还瞧着儿女成群的样子呢!可自己这一辈子,忙忙碌碌,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杨老太想到这里,就忍不住老泪纵横了起来。
    杨老头却完全没有这种想法,儿子是自己生的,出了这种事情也只能自己认,幸好二闺女是个靠得住的,如今一家人能把日子过下去,也就好了。二闺女还有这几个小的要养,小武将来要是出息了,好歹以后也能过上好日子。老杨家算是绝后了,可这日子还得过下去。
    杨老头在前头看了一圈,进来时候就瞧见杨老太在那儿抹泪,心里便有些嘀咕,只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店都要开起来了,这会儿哭个什么劲儿。”
    杨老太哪里敢说,只忙伸手摸了摸泪道:“谁哭了,我这是高兴的,这不等了一辈子,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杨老头听她这么说,也很高兴,只笑着道:“那你还哭,快把眼泪擦一擦,方才钱木匠还问我这个店要叫个什么名字呢,说是彩凤让我们想的,我想了想我也不是读书人,能取出什么好名字来,不如等明儿小宋回来了,我们问问他得了?”
    杨老太听了这话,只点头道:“这店名得喜庆点,读书人主意多,还是他取比较好。”
    赵彩凤送走了钱喜儿,替杨氏打下手烧火,杨氏把昨晚吃剩下的菜热了热,装好了盘子去广济路上送饭,只嘱咐赵彩凤在家里好好带着赵彩蝶。
    赵彩凤这几天因为生病也鲜少出门,可耐不住赵彩蝶想去对门找余奶奶家的两个孩子玩耍,便只带着赵彩蝶一起过去了。
    余奶奶是个热心人,也知道赵彩凤和宋明轩之间的关系,奈何昨晚八宝楼的人来送菜的时候动静太大了,被这巷子里不少人给瞧见了。这巷子里住得都是苦哈哈的穷人,平常也就指望着几个八卦让她们给笑一笑,昨儿瞧见了那送菜的阵势,早有人已经开始说起了闲话来了。
    余奶奶听了她儿媳妇的话,也觉得那萧一鸣是有所图的,便拐弯抹角的问赵彩凤:“彩凤啊,昨儿八宝楼那么多菜,都是你们家自己买的?”
    赵彩凤见余奶奶特意来问这个事情,便知道肯定有什么情况。她细细的算了一下昨天那些菜的价格,估摸着得有一吊钱。她们家这个生活水平,怎么可能为了过一个中秋就花一吊钱吃一顿饭呢?
    赵彩凤只摇了摇头道:“怎么可能呢,那些菜都是宋大哥的朋友送的,他瞧着我病了,宋大哥又在里头考试,所以替宋大哥照顾我一下。”
    余奶奶听了,只开口道:“该不会是昨儿早上那个将军家的小少爷吧?”
    赵彩凤听余奶奶这说话的口气,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只忙问她:“就是他,这有什么不对吗?”
    余奶奶见赵彩凤这还没弄明白呢,心里便有些着急了,只开口道:“彩凤,不是余奶奶信不过你啊,这京城可满地都是权贵,你虽然长的好看些,可也不能为了荣华富贵做出对不起小宋的事情来,我瞧着小宋和郭老四不是一样的人,他是真心对你好的。”
    赵彩凤听了这话,心里头只咯噔一下,没来由就觉得后背冷了起来,再想一想这几日萧一鸣不正常的那些反应,整个人就已经呆了。
    她虽然前世恋爱的经验不丰富,但也绝对不是一个反应慢一拍的人,她昨天就是因为觉得萧一鸣不对劲,才特意问了他一句,可对方已经说自己要娶媳妇了,那还有啥好说的呢?总不能再继续追着问下去……
    赵彩凤只定了定神,开口道:“余奶奶,您想多了,我和宋大哥都定好了等过完年就要成亲了,至于那个萧公子,他是真心佩服宋大哥的文章写的好,才跟我们结交的,况且听他的口气,将军夫人已经开始给他物色媳妇了,您这想的……倒是让我不好意思了,我以后可就没脸见他了。”
    赵彩凤说完,还稍稍装作怕羞的模样,余奶奶见赵彩凤这么说,只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我可被我那整日里想着攀高枝的儿媳妇给骗了,还说什么那萧公子是看上了你,才对你家这么上心的,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我一想可不是真的了?我心里还担心呢,这几天宋秀才在里头考试,那萧公子可别趁着这几天来撬墙脚,把你给骗了过去,这可大事不好了!”
    赵彩凤听了余奶奶的话,心里虽笑不出来,也只勉强陪笑道:“奶奶你多心了,我不是那样的人。”赵彩凤说到这里,也警觉了起来,只正色道:“奶奶,这些话你私下里和我说说也就罢了,可千万别和我娘说起,她要是听了这话,只怕是要吃不下睡不着的。我们都是老实人,谁也没想着攀附权贵,这话传出去了不好。”
    余奶奶听了这话,只一个劲的点头道:“我就说你不是这种人。”
    赵彩凤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又道:“奶奶,那余婶子那边,你看看能不能去说一声,让她千万也别吱声了,她在宝育堂里头上工,可能看多了这种纨绔少爷小丫鬟的戏码,可我从没那个心思,让她误解了,可就不好了。”
    其实赵彩凤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已经估摸出一二来了。余奶奶平常也不是话太多的人,今儿跟她说出这些来,只怕也是在心里憋了一阵子了。毕竟这讨饭街住的都是一穷二白的穷人,赵彩凤他们来了没两个月,就要去广济路上开店了,这事情落在了这一群穷人的眼里,终究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他们的想法也简单的很,就想着一定是傍上了什么人了……
    赵彩凤只轻轻的舒了一口气,心里也纠结了起来,店面已经装修好了,东西也买齐了,眼看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时候要是和萧一鸣撇清关系,吃亏的还是自己。
    可这些流言蜚语一旦起来了,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压下去。赵彩凤拧眉想了想,流言止于智者,这讨饭街里头可没住几个智者,少不得还得再传一阵子,如今可以撇清留言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她和宋明轩马上完婚;第二个就是萧一鸣马上找个人娶了……
    赵彩凤想来想去,让别人先成亲似乎比让自己成亲还要不可靠几分,可要是宋明轩中了她就赶不及要送上门去,似乎也太掉架子了。况且赵老大的孝期毕竟还没过,这个时候还是小心些。赵彩凤这会子倒是有几分担心了起来,这次她生病晕过去的时候,心里还隐隐担忧,这要是睡醒了发现自己回到了现代,也不知道到底是喜还是忧呢?
    余奶奶瞧见赵彩凤的脸色不太好,只当是刚才说的话触怒了她,见她这样,忙陪笑道:“彩凤,你快别跟我那儿媳妇一般见识,她是个眼皮子浅的东西,见了钱就晕了,这事情我一定跟她说,不准她随便乱说,这世上的人也不是个个像她那样见钱眼开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还有第四更,吃个午饭继续码字~~~~大家伙等着~~么么哒~~
    改了几个错别字,顺便推荐一下我基友的现言,喜欢现言的可以去看看~~
    ☆、第154章
    赵彩凤回到自己家,一整天都觉得心情不太爽。自己仔细回想了一下这几天的事情,萧一鸣虽然没有对自己做什么逾矩的事情,但自己也确实受了他不少的恩惠,更何况这恩惠也不是受了一天两天的,虽说定下了规矩,可终究还是觉得过意不去的。
    这时候店已经等着开张了,也容不得有什么变化,赵彩凤便只好装作没事人一样,心里头却早已经盘算好了,等宋明轩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把一百两银子的欠条给打上,还有这店铺的租金,该是多少就多少,一个子儿也不能少。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吃晚饭。杨老头一想到今天把店里的东西都安置的差不多了,就觉得心情愉快的很,只笑着对杨老太道:“明儿我们一起去集市上,把面粉摊子、鸡鸭摊子还有肉案子都定一下,谈好了价格,以后每天让他们送货,也省得麻烦了。”
    杨老太只跟着点头,又想起明儿宋明轩最后一天,只开口道:“明儿小宋从里头出来,我跟你带着老二去就行了,让钱木匠和彩凤她们娘两去接宋秀才,在里面熬了九天,出来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个人样了。”
    赵彩凤努力回想了一下宋明轩的样子,伸手摸摸自己的脸颊,想象了一下宋明轩若是这脸颊上的两片肉再瘪进去一点,会是什么模样,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杨氏瞧见赵彩凤傻笑的样子,便笑道:“这会子还知道傻笑,别明儿见了,心疼还来不及呢。”
    赵彩凤听杨氏这么说,只忙就忍住了笑,可脑子里宋明轩的样子却赶不出去,一想到,就又笑了起来。
    都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九天下来,赵彩凤还当真是对宋明轩挂念的很呢!这不为了明儿去接他,赵彩凤特意躲在房里,缝着自己明儿出门要用的超大号的姨妈巾。
    杨氏从外头进来,见赵彩凤还在灯下做针线,只关上了门,转身道:“你先去睡去吧,一会儿我帮你弄。”
    赵彩凤动了动自己僵硬的脖子,在杨氏跟前她也撒起了娇来:“娘,那你可得塞多一些草木灰进去,明儿要出门呢,我可不想走到半道上就血流成河的。”
    杨氏听了这话,只忍不住瞪了赵彩凤一眼,笑着道:“我借了小车,你病才好呢,我推你过去就好了。”
    “那怎么成呢,这要是让宋大哥瞧见了,又该说我不孝了。”赵彩凤解开包头布,拿梳子梳了梳自己的长发,这家里连个镜子也没有,平常赵彩凤梳头都很简单,跟现代扎辫子一样把头发拢到后面去,然后包上了包头布,两边垂下一些碎发来,越发让人觉得娇俏。
    杨氏瞧见赵彩凤梳头,只放下了针线,在房子里唯一的柜子里头翻了翻,找出一根雕刻成玉兰花模样的银簪出来,递给赵彩凤道:“这是你姥姥给我的嫁妆,那时候你爹刚过去,家里困难的时候我当了几个,如今就只剩下这一根了,你给带上吧!”
    赵彩凤虽然知道银子不值钱,可杨氏这样郑重其事的那出来,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的。赵彩凤这会子又想起了珍宝坊里头那一根银色梅花簪,若是有钱,她是一定会把它买下来的。
    “娘,这个你先留着吧,我也不喜欢这些。”赵彩凤把东西推回了杨氏的手中,依旧拿梳子梳理着自己的长发。
    这时候杨氏只忍不住叹息道:“你这孩子是怎么了?我还记得你小时候偷偷戴过我的簪子呢,这会儿又说不喜欢了,哪个姑娘是不喜欢这些的?那时候不给你戴,是因为你年纪小,怕你只想着打扮给学坏了,如今你都这么大的人了,也确实要好好拾掇拾掇自己了。”
    赵彩凤听了杨氏这话,只觉得后背冷飕飕的,忙不迭就笑着道:“你也说了那时候我还小,没准只是觉得好玩,如今我大了,反倒觉得这些也没什么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