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第53节

    谁知道这话却触动了翠芬心里的一根鱼刺,想当年那郭老四也是这么跟她说的,只临时住一阵子,等中了举人就跟她回老家去,如今一晃竟然过去了三年多。
    赵彩凤眼看着她又要落下泪来,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那边翠芬倒是自己缓过了劲儿来,只开口道:“你是个有福的,想必也不会跟我一样命苦。”
    赵彩凤听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也觉得纳闷,那边余奶奶只开口道:“我扶你进去吧,你家小辉还一个人在家里呆着呢。”
    翠芬只点了点头,由余奶奶搀扶着回了自己家院子,这边赵彩凤才要转身回去,余奶奶便从后面喊住了赵彩凤,往翠芬家门口指了指道:“彩凤,她的话你别往心里去,也是一个苦命人。”
    赵彩凤这时候倒是想听听这翠芬的故事了,便问道:“余奶奶,方才过去的那个是她相公吗?”
    余奶奶只摇摇头道:“我也不清楚,他们住过来的时候就成双成对的,孩子都有了,按理说应该是相公没错,可偏偏那郭老四从来没把她当成娘子看,对外还说她是自己的表姐,倒是让人看不懂了。”
    赵彩凤在这方面的联想能力倒是不错,听余奶奶说到这儿,也恍然大悟了起来,只开口道:“我猜是应该没过过明路吧?不然的话怎么这么多年了,孩子都这么大了,也不回一趟老家去呢?难道家里的老人都没有了?”
    余奶奶也蹙眉想了想,只道:“没准还真这样,刚来的时候这翠芬娇滴滴的,哪里是现在这个模样,其实她也不过才二十出头而已。”余奶奶只又拧眉想了想,一拍大腿道:“说不准还是淫*奔出来的,这才没法回老家呢,若真是明媒正娶,就那郭老四的派头,还不得回去跪祠堂去?”
    赵彩凤听余奶奶这么说,也觉得**不离十了。那余奶奶又嘀咕了几句,只劝赵彩凤道:“所以说彩凤啊,你和小宋的事情得早点办,这种事情都是女的吃亏的,你现在觉得小宋人模人样的,万一以后要是有个啥心思,你哭还来不及呢!”
    赵彩凤听了这话,也是没脾气了,可她们也是真心为自己好,这一点她如何就不明白了。
    “余奶奶你放心,等我们办事儿的时候,少不得给你发喜糖的!”
    余奶奶听了这话,也乐呵了,只笑着道:“那我可就等着了。”
    赵彩凤回了自己家院子,开始在葡萄架底下打络子,只过了小半个时辰,又进去把宋明轩喊了起来,那人出来在井口边上洗了一把脸,回房继续看书。
    赵彩凤手倒是灵巧,再加上昨晚打的那些络子,只到天色还没暗之前,就已经把前天拿回来的丝线都打完了,还留了一小戳的丝线。赵彩凤便打了一个小网袋,在里面放上了一小块生姜、一小片的大蒜。她之前看见杨氏给赵彩蝶弄过,说是这东西系在小孩子身上可以辟邪的。
    第二天一早,赵彩凤去伍大娘家把络子给回了,换了八十文钱回来。然后又去了广济路上的店里头,找严掌柜把店面的钥匙取了回来。
    赵彩凤头一次用自己的劳力换回了银子,也没预备着把这些钱存起来,瞧见路口有买布料的,就买了几块深色的布头回来,打算给宋明轩做一双靴子。
    古代人穿鞋也都是搭配衣服的,穿长袍的时候要配上靴子才好看,平常宋明轩在家里的时候,都是穿那种平地僧鞋一样造型的鞋子。赵彩凤观察过了,宋明轩总共就只有一双靴子,且面料已经不新了。他穿衣服很小心,平常衣服就算是穿一整天那也是干干净净的,但鞋子毕竟是在地上走的,所以沾了灰尘就不好看了。
    上回赵彩凤瞧见宋明轩偷偷的刷鞋子,晒出来的时候还瞧见大脚趾那边的布料也已经有点磨损了。
    赵彩凤回到家里,找了顶针出来开始纳鞋底,廊下正晒着宋明轩的一双布鞋,她便不声不响的就拿了来,也不说什么,问宋明轩要了一张毛边纸,剪了两个底面子。
    这几日她的肩膀已经不大疼了,只还用不出什么力道来,所以拔针的时候就用膝盖夹着那鞋底,表情都扭曲了几分。赵彩凤只纳了几针,额头上就热出了汗来。
    里面宋明轩见赵彩凤忙来忙去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便走出来看了一眼,见小凳边上正放着自己的那双旧鞋,就知道赵彩凤想给自己做鞋呢,只上前心疼道:“你手还没好呢,快别忙这些,吕大爷怎么说的,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些事情你以后再做就是了。”
    赵彩凤一边不紧不慢的扎着针线,一边道:“我是怕等钱大叔他们来了,我就没时间忙这些了,你马上要下场子,给你做一身新行头,也好讨个彩头。”
    宋明轩没来由就感动了,只蹲下来,握住赵彩凤的双手,抬头凝着她道:“彩凤,我宋明轩何德何能,遇上了你。”
    赵彩凤只嗔了他一眼道:“少酸了,我可受不住,我方才才从外头见了一个负心汉呢。”
    宋明轩只拧眉想了想,道:“人家负心是人家的事情,我宋明轩对你,只有一句话:永不相负。”
    赵彩凤这颗老心脏似乎也被这句话给打动了,害的针线差点儿又戳到自己手指尖了。赵彩凤只放下针线,看着宋明轩道:“宋大哥,你最近都看什么书呢?说起甜言蜜语来都一套一套的?改明儿是不是还要来几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宋明轩这好好的跟赵彩凤倾诉一番呢,没想到又被她给取笑了起来,见赵彩凤居然脱口而出《上邪》,也忍不住愣了。
    赵彩凤只觉得牙龈一酸,低着头蹙眉道:“宋大哥,我口渴,你去帮我去厨房倒一杯水去!”
    宋明轩来不及纠结这事情,见赵彩凤指示他倒水,忙就屁颠屁颠的过去了。
    当天晚上,杨氏回来见赵彩凤在忙着做鞋子,她心疼闺女,就大方的把这纳鞋底的事情给接了下来。赵彩凤一下子又闲了起来,杨氏只让赵彩凤去给宋明轩磨墨,说这才是她该干的事情。
    赵彩凤磨好了墨,站在一旁看宋明轩写文章。她虽然在现代是学霸,但古汉语其实学的也一般,很多繁体字都是连蒙带猜的。
    赵彩凤见中午露馅之后,宋明轩也再没追问她半点事情,便也觉得宋明轩是一个很深明大义的人,就渐渐的放下了心结,指着宋明轩写的几个字问道:“宋大哥,这是个字是念忧吗?”
    宋明轩只抬眸扫了一眼赵彩凤,点头道:“正是,”又问她:“这几个字你都认识吗?”
    赵彩凤只摇了摇头道:“有几个字不认识,但是我能猜出来,这一句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你这都能猜得出来?”宋明轩表示很不理解……,认字还能用猜的= =
    赵彩凤便笑着道:“我不是告诉过你吗?我掉到河里之后,做了一个梦,梦里头好像在别的地方生活了一阵子,那边人也有教女孩子认字的,这些都是我爱梦里学的。”
    赵彩凤也不知道这理由能不能唬住宋明轩,但是……她想了一下午,觉得好像只有这么说,才最真实可信,总不能直接告诉他,原来的赵彩凤已经死了,眼前这个是新来的……
    宋明轩拧眉想了想,只开口道:“真的有这种事情?我以前在前朝的野史杂谈上看见过类似的记载,说有人死而复生,不忆前缘的,谓之借尸还魂……”宋明轩说到这儿,看赵彩凤的眼神就有那么点不对劲了。
    赵彩凤只眨了眨眼睛,瞪了宋明轩一眼,扭过头去,模样倒是像极了受了委屈的小媳妇。
    宋明轩一时就觉得心疼了起来,想起赵彩凤投河之后,是有那么五六天昏迷不醒的日子,只心疼道:“以后这事情别在和别人说了,我知道就好了。”
    赵彩凤见宋明轩这般护着自己,只点了点头道:“嗯,宋大哥,这是我们俩之间的秘密,以后谁要是问我怎么识字的,我就说是你教的!”
    宋明轩见赵彩凤这一脸得意的样子,深深觉得自己好像又背了黑锅,咳咳。
    ☆、第120章
    钱木匠那边还没有消息,这几天赵彩凤在家也没有闲着,去广济路上的店铺里头丈量了一下尺寸,把里面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了一下,画成了图纸,等钱木匠一来,就可以开工了。
    这日正好是十五,赵彩凤一早就起了,杨氏见赵彩凤醒了,便开口道:“彩凤,余奶奶说今儿梅影庵那边有庙会,要不然你跟我们一起去逛一逛?”
    赵彩凤早听说城里的庙会热闹,不过只初一十五才有,今儿听杨氏说起来,便也有些兴趣,“好呀,顺便看看有什么东西,将来店里用得着的,一并买了,到时候也省得临时去买,手忙脚乱的。”
    杨氏只点头称是,又道:“这会儿彩蝶还没醒呢,我估摸着她还要睡上一会儿,也就不带她去了,你进去和明轩说一声,一会儿要是彩蝶醒了,让他帮看着一会儿,我们很快就回来。”
    赵彩凤知道那梅影庵并不远,走过去也就几盏茶的时间,便答应了下来,只往房里看了一眼,见宋明轩也已经起来了,正在那边铺床叠被呢。
    杨氏手脚快,昨晚就把宋明轩的鞋给做好了,便去房里拿了出来,递给赵彩凤道:“快进去吧!”
    赵彩凤看了一眼手里针脚细密的靴子,暗暗觉得自己离有中国古代传统美德的劳动妇女这个称号,还有很长一段路的距离。
    赵彩凤把靴子放在平常宋明轩看书的四角书桌上,宋明轩回过头,就瞧见赵彩凤正在靠在窗口看着自己,这时候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天色刚刚开始放亮,赵彩凤站在窗口,宋明轩便觉得她就像是那阳光一样,让他这间屋子都亮堂了起来。
    “宋大哥,这是我娘替你做的靴子,一会儿我和我娘要去逛庙会,你想要些什么东西,我给你买回来。”
    “没……没什么需要的,我……我什么都不缺。”宋明轩看着赵彩凤,柔声道。
    “我怎么看你什么都缺呢!”赵彩凤只四周打量了一下宋明轩这个房间,笑着道:“这样吧,今儿要是有好料子,我扯一段回来,再给你做一件新褂子,等你进场子的时候穿,讨个好彩头。”
    宋明轩便低着头腼腆的笑着,瞧见赵彩凤脸颊上的梨涡,只越发想过去搂着她,亲上一口,他刚刚才起身,其实身上的反应还没有消去,所以这个时候,就显得有些坐立难安了。
    赵彩凤倒是没想这么多,见宋明轩看自己的眼神脉脉含情,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又见他不说话了,便笑着道:“那一会儿要是彩蝶醒了,你帮忙带她一下,我和我娘很快就回来。”
    赵彩凤说完,只转身往外头去,才抬手想要去掀那挂在门上的青布帘子,忽然身子被人从后面给抱住了,猛烈的紧贴之下,就感觉到自己身后正有一个滚热的东西,蹭在自己的臀瓣上,赵彩凤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怪不得方才看宋明轩的眼神有点不对劲呢,原来是……呃。赵彩凤被宋明轩抱在怀里,稍稍加重了力道,箍得紧紧的,厚重的鼻息萦绕在自己的耳边。
    过了良久,宋明轩的呼吸总算平静了下来,身后那梗在两人中间的东西似乎也收敛了很多。
    “彩凤……我真怕有一天我会忍不住了。”宋明轩稍稍叹了一口气,声音中透着□□的沙哑,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过这般强烈的欲*望,这样的自己让他自己都觉得陌生,可是这种欲*望却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无法克制。
    赵彩凤听了这话,脸颊也微微发红,其实就在方才,宋明轩抱住她,抵着她、蹭着她的那一刻,赵彩凤的身上也跟闪过了一道电流一样,身体有了异样的反应。赵彩凤当然知道,这就是久违的情*欲,她并不是一个容易动情的人,可就在刚才,心跳加速,身子发软,恨不得自己能靠在他的怀里好好温*存一番。
    “宋大哥,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日方长……”赵彩凤在心里又狠狠的骂了自己一句,原本自己刚来京城的时候,不是这样想的,可怎么住着住着,就不对劲了呢?赵彩凤这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她好像……真的喜欢上宋明轩了。
    宋明轩听了这话,轻声笑了一下,这时候杨氏已经在外头喊了赵彩凤一声,赵彩凤便推开了宋明轩,伸手拍了拍自己发红的脸颊,走了两步转身道:“你好好看书,我一会儿就回来。”
    宋明轩把赵彩凤送到了门口,这才折回自己房里看书。
    说起来这梅影庵庙会的规模还挺大的,余奶奶带着杨氏和赵彩凤穿梭在人群中,指着前头的庵堂开口道:“前面就是梅影庵,是京城里头我们老百姓来的最多的庵堂了,我们先进去拜过了菩萨,再出来慢慢逛庙会。”
    杨氏对这儿不熟,一切都听余奶奶的,余奶奶便对赵彩凤道:“你也进去拜拜,下个月小宋就要下场子了,好歹给他求一求!”
    赵彩凤虽然不太信这个,但是为了讨个彩头,她还是和杨氏一起,虔诚的请了一柱香,进庵堂里头为宋明轩求了求。没想到就在这庵堂里头,赵彩凤还遇上了熟人,原来钱喜儿和李氏今儿也正好过来,两人也是为了给刘八顺求一求来的。
    钱喜儿眼睛尖,瞧见了赵彩凤等人,便拉着李氏往这边看了一眼,李氏见赵彩凤身边的那位中年妇人和赵彩凤有几分相似,想必她就是赵彩凤的母亲。
    李氏便喊了小丫鬟过去打个招呼,赵彩凤这才发现了钱喜儿等人,便引着杨氏去给李氏请安。
    杨氏是典型的村妇,赵家村那一带又长听说牛家庄刘家的事情,听着这位就是刘家的当家太太,只一个劲的赞叹,又瞧着她身边钱喜儿,想一想自己身边的赵彩凤,越发觉得自己亏待了女儿。
    众人不过招呼了一声,因为各有事情在身,就分开了。余奶奶带着杨氏和赵彩凤去外头逛庙会,杨氏瞧见那些色彩鲜艳的面料,连脚步都挪不动了,只叹道:“这么好看的面料,若是穿在彩凤的身上,肯定比方才那姑娘还俊俏几分。”
    赵彩凤只拉着杨氏往前头走,笑着道:“娘你又要胡思乱想了,这衣服再好也是给人穿的,穿什么不能穿呢,等以后咱银子充裕了再穿也是一样的,不然就算是穿上了这么体面的衣服,骨子里还是穷光蛋一个。”
    杨氏素来知道赵彩凤懂事,便也没坚持,赵彩凤正欲拉着杨氏离去,忽然却瞧见摊子的角落里头挂着一匹月白暗纹团花面料,看着质地轻盈,颜色清雅,若是做成了直裰,穿在宋明轩的身上,没准还真是人模人样呢。
    赵彩凤摸了摸兜里的银子,只问那摊主道:“老板,那块料子怎么卖?”
    那老板顺着赵彩凤手指的地方看了一眼,只笑着道:“姑娘好眼光呀,这料子是今年新款的杭绸料子,最是凉快了,价格也公道,才二十文银子一尺。”
    赵彩凤掐着手指算了算,一尺二十文,宋明轩这个个头少说也得买上七尺,那就是一四十文钱。相当于现代的人名币,也要八十多了,还不算人工成本。
    赵彩凤又看了一眼那面料,心里叹息道:刚来京城时候给宋明轩扯的那块面料,一尺只有十文钱,怎么才一个月就贵了那么多,这通货膨胀也太厉害了!
    那老板见赵彩凤神色有些犹豫,便走过去,伸手把那一匹料子给拿了下来,递到赵彩凤的跟前道:“姑娘你摸摸,这跟一般的府绸料子是不一样的,滑滴滴的,这个天穿透气着呢!我这儿总共就只剩下这么一匹了。”
    赵彩凤伸手摸了摸,心想终究是一份价格一分货,这料子果然不能跟自己之前买的相比。
    这时候杨氏见赵彩凤没跟上,只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见赵彩凤手里摸着的面料,便明白了几分,只跟旁边的欲奶奶叹道:“我家彩凤也是个实心思的人,自个儿舍不得花银子做新衣裳,这会儿倒是给明轩看起面料来了,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
    那边余奶奶只笑着道:“我看你是心里偷着乐呢,他们小两口和和美美的,你不最高兴吗?对了,彩凤那铺子如今怎么说了?我家老大听说彩凤要开铺子了,还说要介绍人过去照顾生意呢!”
    杨氏只笑道:“正等着人装修呢,里头的桌椅家伙都要做起来,还要请瓦工砌一个灶台,这几天正打听有没有愿意接这种小活的短工呢!”
    “你不早说,我一会儿就帮你去找去,这讨饭接上住着形形□□的人,只怕三百六十行都齐全了呢!”
    赵彩凤这时候也不纠结了,想着宋明轩连件好衣服都没有,便一咬牙,把那快面料给买下了。杨氏瞧见赵彩凤最终还是把面料给买下来,只笑着道:“可算是会疼男人了,不容易,就是手工活还差了点,回家再练练吧!”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明明越来越勤快了,为什么留言越来越少了呢~~~~这不合理呀!!嘤嘤
    今天没太阳,不过下雨应该也不可能了,还是加更吧= =谁让我喜欢太阳公公呢~~下午老时间见,么么哒
    ☆、第121章
    却说钱木匠收到了王鹰带回去的口信,便带着赵武结束了庄子上的活计,回赵家村整理了工具,等着李全上京城送菜的时候搭车过去。可巧今儿十五,李全正好要去八宝楼送菜,便把他们两人给捎上了。
    钱木匠大约四十左右,络腮胡子,虽然和赵家村里的人不算很热络,但他又会做木工又会打猎,大家对他也都很敬佩。李全一边赶车一边和钱木匠聊了起来。
    “我说老钱,你到我们村里住也有十几年了吧?你以前什么地方人,怎么没见你回乡探过亲呢?”李全和钱木匠算是比较熟的,才敢问出这样的话来。
    钱木匠听了这话,眼神便有些迷茫的看着远方,瞧着那一排排村落慢慢从眼前过去,只开口道:“我以前也是在京郊的,余桥镇上的,后来爹娘都死了,也没什么亲戚,就带着媳妇去赵家村住下了。”
    李全见钱木匠说完,脸上似乎带着几分沉痛的表情,便劝慰道:“又想嫂子了吧?都这么些年了,你也应该给自己找个续弦了,家里头没个女人,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咱们一天到晚在外头跑,回来还不是图个老婆孩子热炕头吗?”
    钱木匠低头苦笑了一声,只叹息道:“一把年纪了,还想这些做什么,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何必拖累人呢。”
    “你这话说的,咱还是正当盛年的汉子呢!”
    钱木匠便笑道:“你确实是个汉子,我听说弟妹这又怀上了?感情以后你家小子和孙子一样大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