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情敌牵红线(穿书)》分卷阅读108

    ,真假明觉
    逍遥窟一案中的三名主使处决那天, 恰巧是在立冬, 空气虽冷, 却挡不住全京城百姓高涨的热情,民众自觉地形成了人流, 沿着正阳大街, 如潮水般浩浩荡荡地涌至城南的菜市口观刑。
    凑热闹的人自然也有, 但大部分前来的百姓还是怀着对逍遥窟的满腔怨恨,他们无处发泄, 只能将这滔天的恨意化为实质, 通通都集中在了李鹤峰、陈文杰和明觉这三个核心人物身上。
    三人不再像平时那般意气风发, 曾经的尊贵、高傲和权威此时全被扒了下来, 成了令人可笑的反衬,他们坐着囚车, 手脚戴着枷锁和镣铐, 从巡防营押送至菜市口不长的一段路上,全程都跟着群情激奋的民众, 不断地向他们投洒着剩饭、泥巴甚至粪便,真可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可这三人毕竟死有余辜,肖晨看着他们落得如此下场, 只觉得悲哀, 没有丝毫同情。
    他们表面上宣扬的是极乐寺佛门圣地的招牌,背地里做的却是天怒人怨的勾当,将人们虔诚的信仰玩弄于鼓掌之上, 以“捐香火钱”为名敛财无数,还使得不少人在逍遥窟里染上毒瘾,毁了无数个原本完整的家庭。
    更别提,逍遥窟里,还令人发指的出现了童妓,无论何朝何代,这种事都能直接地牵连到民众的神经。
    肖晨专门到巡防营看望过那些年幼的孩子们,居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长得跟夏云一模一样,上前一问,果然有一个失散多年的妹妹。肖晨对她讲明了夏云的事,当即将人领回了米其林,让分开四年后姐妹重逢。后来那姑娘留在了米其林帮忙,被肖晨取名为“冬回”,此乃后话。
    而剩下的那些孩子们,有的在官府的帮助下凭着记忆回家,大部分却是无处可去,秦少白向上面申请了一批银子,按照肖晨提出的建议建了一家孤儿院,给孩子们一个遮风挡雨之所,以后还准备聘请先生,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除此之外,近几年,京城包括周边地区失踪的青壮年,记录在册的就有五十九名,这些人大部分是无家无业社会闲散人员,来去不定,就算失踪了,也很少有引起周围人主意。
    这些原以为“失踪”或“意外死亡”的人,逍遥窟案告破才发现,原来都被拐骗到逍遥窟中,做拉动机关的苦力,只维持吃喝拉撒的生存基本所需,几年来不见天日,宛如牲口一般,有的熬不住中途死了,活下来的也双目呆滞,显然内心留下了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痕。
    巧的是,这些劳工中就有先前被肖晨误会过的金老太太的儿子。金老太原以为儿子在郊外砍柴时不慎跌落山崖,老年丧子大为悲恸,一夜之间背脊都弯了几分。此番儿子骤然回到了自己身边,她惊喜之余又是痛恨,痛恨逍遥窟无端让自己和儿子生生分离了四年。
    她年纪大了,眼睛本有几分属于老年人特有的浑浊,可此时盯着眼前囚车里的三人,目光却锐利得如同母兽一般,戴着翠镯的手从怀中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尖锐石头,狠狠地朝离她最近的明觉的脸上砸去,瞬间鲜血淋漓。
    百姓朝犯人扔一些没有杀伤性的杂物,是历来就有的惯例,为了发泄民怨,旁边守卫的禁军向来就不管什么,但对于金老太太这样情绪格外激动的,禁军也只能把她拉开,免得制造混乱,除了岔子。
    “金老太太也算是和儿子团聚了。”肖晨看着这一幕,感叹道。
    肖晨不察,旁边跟着一起来观刑的曲蔓婷看着囚车里的明觉,却微微皱起了眉,若有所思。
    囚车很快就到了菜市口,本案为秦少白查办,名义上的主审却是慧王。温明樊一身紫色官服端坐于高台正中,很有几分威严的气势,旁边坐着的,则是禁军总领秦少白。
    温明樊先是将三名罪犯的种种罪行一一宣读,待旁边的宣判官一声“时辰到”,便从签令桶中取出了签令牌,冷冷地掷于地上。
    三人还算是有几分硬气,临死之前并无大喊大叫的失份之举,皆一言不发。
    李鹤峰冷静地低着头,脸上露出几分悔意;明觉面上无悲无喜,仍旧一副让人看不透猜不着的高深模样;而陈文杰到了刑场后,便冷着脸死死地盯着高台上的慧王温明樊,自己的好侄子。
    “肖小姐,方才宣读罪状的那人是谁?”逸翠阁的玉璇姑娘也前来现场观刑,她眼虽盲,耳朵却很灵敏,听着那温润如玉的声音却猛地皱眉。
    玉涛和玉璇两人分隔三年,前些天也终于相认,只是两个原本美目盼兮、声如黄鹂的京城第一名妓“姬玉凝”,此时却一个眼盲,一个口哑,相顾无言,只能执手垂泪。
    肖晨看了看她,低头小声道:“……此人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皇子慧王,也是本案的主审官。玉璇姑娘,你曾经和我讲过的那个奇怪的客人,我猜想过,可能就是他。”
    “不,不是可能!”玉璇摇了摇头,“我确定,我确定就是他,我的耳朵绝不会记错。”
    旁边的玉涛听着这一切,深知姐姐和肖晨讨论的,正是三年前自己突遭横祸的原
    脸红心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