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美味人生》第32节

    结果这拐过弯来,刚好就看见那一幕,林静好把奶酪糕掰开递给张美兰,张美兰接过去,笑意盈盈的先让林静好咬了一口。
    他瞅着,心里面升起来一阵一阵的舒坦,母女感情挺好,女儿孝顺,母亲也很温和,要是有个这样的家,那还不开心坏了?
    他得赶紧回去,和他的老母亲说道说道。
    谁也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尤其是吃完奶酪糕,张美兰的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就把这回事儿给忘了,两个人天大亮的就卖完收了摊,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回了家。
    吴艳芬早就备好了晚饭,娘俩回来就直接开吃,吴艳芬欲言又止,看了看张美兰,又看了看林静好,最后什么也没有说。
    等到吃完饭,吴艳芬收了碗,把张美兰一块儿叫到了厨房里面。
    知道吴艳芬有事儿找张美兰,林静好也没有凑过去,干脆把大大小小的存钱罐全都拿了出来,然后把她和张美兰这段日子所赚的钱,都数了一遍。
    应急的一百块钱她没有算进去,万一生病或者出事儿,这一百块钱是救命钱,她不准备算在自己的筹备资本里面,剩下的,她是有计划的。
    现在生意好,她和张美兰不用扣扣索索的过日子,但是该攒的还是要攒的,算下来也有了将近二百块钱,如果要开店的话,还是要攒上一阵子的,她也没有准备在县城上面开店,所以多攒一些,也多有准备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她没有着急从姥姥家搬走,还是准备多攒一些钱,好快点扩大生意。
    现在还少,她没有和张美兰商量,不过在攒上小半年,应该没问题,她就可以打消张美兰送她去上学的念头。
    不过目前看来,把摊位升级一下,多卖点吃食,也能多赚一些才是好的。
    计划起来,她又坐在桌子旁边开始写写画画,张美兰进来,就知道她又有了主意,问了林静好,也听不太懂,她就只能在苦力活上面搭把手,又在林静好的指点下,帮着她把木板条啊什么的收拾了一下,还没成型,她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晚上睡觉前,张美兰才把林静好叫到了小屋里面,见她一脸的唯唯诺诺,林静好就知道,她大概是有不方便说话的,等了半响,张美兰也没有开口,林静好才问她:“妈,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好说的话要说?”
    看她一眼,张美兰深吸了一口气,又呼出来,最后还是没能张开那个口。
    “妈,说吧。我是你女儿,你怕啥。”林静好拉着她的手摇晃了一下,脸上有些疲惫,今天其实挺累的,她心里已经猜到了张美兰会说啥,只不过她难以启齿,所以只能等着。
    看女儿打了个哈欠,又揉了揉眼睛,张美兰心一横,说:“你姥今天问我,想没想着再找一个。”
    其实张美兰是经过一番内心挣扎,才会来问林静好的,她们娘俩相依为命,林静好马上就十七了,不算是小孩子了,而她性格有些软,等发现的时候,林静好已经可以当家做主了,她也很难过,没有成为女儿的靠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她添乱,尊重她的意见。
    吴艳芬提出的这件事情,她原本是没有想过的,一来是上一段的婚姻给她造就了太多伤痛,二来是她觉得现在这样挺好,她就想拉扯大孩子。
    她们娘俩太辛苦,吴艳芬看在眼里,才会问她一句,也许孩子需要一个爸爸。
    她说出了口,林静好就没打算装傻,只是说:“既然姥这样问你,你是怎么想的?”
    “我现在没有什么心思,就想把你拉扯大。”张美兰低下头去,和林静好说出心里话,对待婚姻,她内心其实还是拒绝的。
    “妈,我现在也大了,不是小孩子,凡是都要你操心。”林静好从没想着拴着张美兰一辈子,日子好些了,她找一个也没什么,何况她现在还年轻。
    她对张美兰的感情是比较微妙的,本没有那种女儿对母亲天然的依赖和爱,何况她是母亲,这个做女儿的,关于生意的主她能做,毕竟都是以她为中心的。关于这个,她真的不能插手太多。
    她只希望张美兰能擦亮眼睛,找个好人,安稳过一生就行。
    “唉。”张美兰叹了一口气,伸手把林静好耳边的碎发缕过去,她从没想过,女儿还能说出这番话来,孩子是真的长大了。
    “妈没用啊。”说着眼泪就掉下来。
    林静好没说话,看着她哭了一鼻子,等她心里舒坦一些,才说:“妈,找的话,咱也要擦亮眼睛,找个好的。”
    红着眼睛的点点头,张美兰没在说什么,让林静好赶紧去睡觉,然后才去找了吴艳芬,瞪了半天眼睛,才说:“妈,我仔细想了想您下午和我说的。”
    吴艳芬没说话,而是示意她接着说。
    “我这个当妈的,太失败。离了个婚,就感觉天塌了,那段时间对她的关心也是少之又少。那次您骂我,我才是醒了,她是我女儿,我不能靠着她,得让她靠着我。”她说道这,吸了吸鼻子,吴艳芬叹了一口气,给她递了一块帕子。
    “她不是个让人操心的孩子,但是您也瞧见了,摆摊本来就辛苦,她还要一个人去想该做什么,我也只能干点粗活,别的啥也帮不了她,要是在有个家,要操心的事情更多了。所以我现在不想找,等静静大了再说吧。”
    “你说的对,是妈没考虑好。也是你大娘下午问了那么一嘴,我也就问问你,你别想太多。”吴艳芬本来就只是问问张美兰,并没有觉得,非得找,听张美兰这么说,她觉得也是,自然不会催。
    等第二天于老太又和吴艳芬说起来这个事儿的时候,吴艳芬直接说:“她哪有那个心思哟,生意都照顾不过来呢。”
    于老太没说出口的话就堵在喉咙口,难受的很,又没办法再说,早知道还不如不要这么旁敲侧击的,直说好了。
    至于他们娘俩这边,早上的时候,她看到张美兰精精神神的起来,又开心的把新鞋擦了一遍,然后收到了角落里面,接着拿出旧鞋套在脚上,依旧习惯性的盘了个圆子在头上,就知道她妈心里有数,她不需要在担心什么。
    带着奶酪糕和酸奶糕出了摊儿,林静好的摊子上面一如既往的热闹。
    挤着买鸡蛋仔的,想尝鲜儿的,啥样的都有。
    结果这一天的生意那是格外的好。
    下午,老梁头依旧一瘸一拐的带着孙子来了林静好的摊子上,他俩来的正是时候,摊子上面那叫一个热热闹闹,老梁头不是个热闹的性子,超子也不是,于是两个人就站在人群外头,也不往里挤,等到前面的人都买了,才往前挪了挪。
    “超子,你好呀。”林静好先是带着笑脸和超子打了个招呼。
    超子有点紧张,张着小嘴,没敢说话,先是看了看他爷爷。
    老梁头伸出手来,有些生硬的在他头上摸了摸,说:“你想吃啥?”
    他的声音很哑,说出口的时候还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哽咽,他在等着孙子回话。
    超子抬起头来,看看林静好,又看看爷爷,接着看看张美兰。
    林静好觉得呼吸有些急,其实面对这样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她催不得,但是在期待中,又希望他能快点说。
    “这个。”
    他小声的说了一句,然后指了指林静好上面放着的酸奶。
    蚊子细的声音,足以让老梁头红了眼睛,上次他大侄子和他说的时候,他就不敢相信,后来也试着和超子说了几句,但是他依然不啃声,就想着,不如带到这里来,别不是他大侄子说了假话。
    现在他信了。
    “谢谢,谢谢谢谢。”老梁头看着林静好,老泪纵横,自超子四岁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听过孙子说话了。
    “梁爷爷,您别这样。”林静好看他这样,鼻子有点酸,然后说:“超子本来就是个好孩子,只是需要点耐心,跟我本身没什么关系,上次也是因为着急您的身体,才说话的。”
    对于孩子来说,好吃的食物能让她们放下心防,这也是为什么林静好回去引导超子说话,是因为超子对她,敌意很小,到最后已经全部没有。
    敌意是容易让他们产生害怕,不想说话,想躲起来。
    上次林静好是看出来他着急,又知道他对自己没有那么防备,所以才能成功。
    有了再一就有再二,超子只是少了一个这样刚刚好的说话对象,她就出现了而已。
    所以,真的称不上太大的感谢。
    “你们是客人,来我这里买吃的,我就很开心了。”林静好拿起来酸奶瓶,跟老梁头由衷的说了一句,又指指瓶子对超子说:“这个叫酸奶。”
    老梁头不识字,又问了林静好价钱,林静好和他说,他也不觉得贵,比许多平常的客人掏钱都痛快。
    做的过程中,林静好也没咋闲着,打听了一下老梁头的情况,往常都是听别人说的,别人说的大部分都是带着一些八卦的成分在里面,关于他现在的情况很少说,只是说很可怜。
    今儿这么一说,她才知道,原来老梁头是个老铁匠,没铺子,平时都在家里面给别人打铁赚钱,生活其实过得挺好,但是平时比较拮据,又觉得孙子可怜,就想把钱都攒给孙子。
    他的经济状况虽然不能说非常好,但是铁匠现在还是很吃香的,所以林静好也就不太担心他消费不起,若是换了别人,她大概不会这么上心,毕竟她只是个卖点心的,只不过看到超子这个情况,还是想问上一嘴。
    老梁头不爱说话,说话也很简洁,林静好就说,日后她若在做这些个,都会去找他,老梁头自然是满口答应,还说不收钱。
    “那不行。”林静好也说了一句,然后把做好的吃的递给超子。
    超子舍不得吃,先给他爷爷,他爷爷也舍不得,递来递去。
    张美兰看着这爷俩,又看看林静好,心里面柔软的不像话。
    奶酪糕和酸奶糕的生意一下子就起来了,新鲜味儿,吃的人也多,这两种吃食,那都是别人往常没有尝过的,你要是说以前那些你尝个鲜儿,只是把你知道的东西加工了一下,现在这些也是,但是味道早就脱离的原本的味道不说,简直就是新玩意儿。
    客人只能觉得更新鲜,摊子前面也排起了长龙来,这几天异常的热闹。
    林静好觉得现在不太太平,尤其是那一日张美兰说过那个话之后,她就觉得赚钱必须要加把劲儿,所以每天倒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趁着现在生意好,多赚一些,就算吃的太多腻了,换种点心倒是不费事儿。
    这一忙起来,她跟张美兰就更是没日没夜的,以往买食材都是林静好亲自去,主要也是想着能碰到有用的,现在忙不过来,都是张美兰去。
    下午的时候,林静好想多做一些奶酪,张美兰收拾完碗筷,就挎着篮子出了门。
    她平时出来的机会不多,也就是和林静好一起,因为挑选材料都是林静好来,她平时下午都是在家里准备做鸡蛋仔的面糊糊,这几日天天出来,倒是和市场的人也熟了一些,知道她是平时来买东西的那个小丫头的妈,作为常客,偶尔也能省了零头。
    今儿她总觉得有些不一样,好像自从家里头出来,就觉得别别扭扭的,好几次回过头去,都看见别人看她,然后匆匆忙忙的把目光转走,再猛地一回头,还有人指着她说些啥。
    走了一路,都是这样,但是她又觉得,自个儿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最近也就是摆摊和女儿做生意,没什么好被人指点的啊,想来想去,放下了心思,干脆的走进了市场。
    市场不小,里头的副食品多半都是附近村子上自个儿种的,唯一不好的就是每天的位置不太确定,也没有什么规矩,张美兰一进来,就先梗着脖子往里头瞅了一番,然后又想林静好出门前交代的那些吃食。
    “牛奶家楼下就有,先买点鸡蛋,静静说要十五个,加上平日里头家里吃的,买上二十个差不多。”张美兰一边走,一边说,眼睛看着周围的东西,瞅见鸡蛋,就赶忙走过去。
    见这人不太熟悉,她还四处看了看,确定上回卖鸡蛋的那个大姐没来,才问:“鸡蛋多少钱?”
    “两毛钱一斤。”那人蹲在摊在前面,听她问,赶紧拿了一个大的站起来给她看,还说着:“这都是俺自家老母鸡下的,你瞅瞅,个儿大着呢。”
    掂量掂量,确实挺大,还挺重,张美兰就想着要不要少买点,因为她们出来买东西的频率挺高的,所以都是买这两日够吃的,这样吃的新鲜。
    “哟,那个就是逃跑回来的女儿吧?”
    “应该是,盘着头发个儿高高的那个,跟那买鸡蛋呢。”
    “老吴家的?”
    “对,二十岁就跑了,回来还带了一个丫头片子,也不知道当初是不是私奔哟。”
    “现在不是还住再她妈家里,她还有个没结婚的弟弟呢,养着妈,还得养着姐姐和女儿,我可真是头一次听说。”
    “可不是么,而且你说,都三十好几了,还不结婚,这姐姐又带着女儿回来了,指不定这是什么情况呢。”
    “她们家可真够乱的。”
    后头谈话声儿不小,张美兰算着要买几个,也没有听见,不过前头卖鸡蛋的大娘听见了,还竖着耳朵听了好一阵子,这头又看看张美兰,就知道是在说她。
    “来十五个吧。我自个儿挑。”她说着,蹲下来,捡了十五个放在那个人的秤上,那人听的正精彩,没注意到张美兰,后儿还是张美兰碰了碰她,她才反应过来,看了斤数,收了钱。
    把鸡蛋放在篮子里头,张美兰挎上就往别的地儿寻过去,嘴里还说着:“再买五斤面。”
    然后又想,这十五个鸡蛋,刚才称下来好像没几斤?怕是不够吧,有些担心,又回了身去,往那个摊子跟前寻了过去。
    这没走几步,走到摊子前面,就看见刚才卖鸡蛋那个大姐,此时正背对着她,兴冲冲和后面她老伴儿说话呢,她没好意思打断人家,就琢磨这站在这里等一会儿,接着就听到她说:
    “我刚才听那几个人说刚才买鸡蛋那个,个子高高的,脸白白的,盘着头发那个女的,年轻的时候跟人私奔跑了,结果人家不要她了,她又带了个十几岁大的姑娘回来,死皮赖脸的住她妈在家里头,让弟弟给养着呢。”
    她老伴儿看了她一眼,说:“啥叫私奔啊?”
    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民,他是在是想不到这么洋气的词是啥意思。
    “私奔就是和别的男人跑了。”她伸手打了她老伴儿一下,又说了句:“你咋这么笨呢?”
    他瞅了一眼自个儿家媳妇,她也不见得聪明到哪去,还不是听人说搁这儿学嘴子呢。
    他媳妇没理他的眼神,站起来,自个儿又感慨道: “你说这城里人啊,还真跟咱们不一样啊,上次有个大姐来买东西,说的就是她,说她妈姓吴,早早就成了寡妇,养大这俩孩子不容易呢。我这一直没对上人呢,今儿可算让我瞧见真人了,模样挺好看的,也不大,就带个女儿,肯定是真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